第323章 不知道怎麼起標題系列

  隨著報稅季過去,又一筆分成打到了樂隊的帳戶上。

  《黑色》和《青春》的銷售高峰期早就過去,隨著宣傳停止,銷量已經很久沒有大幅的增長了,每周的漲幅在幾百到一兩千,聊勝於無。

  不過隨著時間積累,倒是還能貢獻一些美元,就和前邊幾張專輯一樣。

  正如羅傑所預計的那樣,憑藉著格萊美的加成,《黑色》反超了《青春》,賣出了880萬張左右的北美銷量,而後者的北美銷量則是840萬張。

  這兩張專輯,僅僅只是北美銷量的分成,大約可以讓樂隊得到接近五千萬美元的稅前收入。

  不過這只是理論數字,實際的分帳周期會拖得很長,至少在2001年結束之前,不可能拿到所有的款項。

  二十一世紀初期的這幾年,是實體唱片還能「賺大錢」的末班車。

  儘管受限於唱片合約,樂隊只能拿到一小部分的收入,但依然相當可觀。

  若是再過上十幾年,哪怕是最頂級的巨星,一張專輯數字銷量和實體銷量加起來,最多也就是和現在一個二線明星差不多,甚至還略有不如。

  2015年之後發行的專輯,無論是哪種類型,就沒有一張能夠在一年內賣出超過500萬銷量的,這還是把數字唱片付費下載的銷量也算進去了。

  當然,由於在流媒體行業,免費在線點播也是有收入的,以iTunes為例,大概一次播放零點零幾美分,看上去少,但總的播放量擺在那,明星們的實際收入並沒有降低太多。

  若是考慮到其它方面的增長,總體的收入實際是會有很大提升的。

  憑藉著《黑色》和《青春》兩張專輯出色的銷量,再加上其它雜七雜八的收入,四月份這一筆分成的數字接近兩千萬美元。

  除此之外,版權運作等其它額外的收入,在這幾個月里加起來也有兩百多萬美元。

  不過扣除掉各種佣金,以及為明年報稅季預留的稅款,實際可以支配的數字剛剛超過1700萬,加上樂隊帳戶上本來剩下的不到200萬美元,實際有大約1900萬的可支配資金。

  羅傑三人最近都比較缺錢,簡單地討論過後,拿出1040萬美元還清了富國銀行的貸款,再留下300萬美元用於維持基本開銷,以及啟動樂隊慈善基金的前期運作,剩下的600萬全部分了下去。

  三百萬美元到手,羅傑的經濟情況立刻有了很大的好轉。

  不過艾琳不在身邊,羅傑最近又沒有,或者說不敢有開派對的興趣,乾脆打消了慶祝的念頭。

  從春假結束之後,艾琳就一直很忙,學業繁忙不說,News.Feed的項目也很緊張。

  在上周,女孩跟著愛德華多教授去了費城,準備將News.Feed推廣到賓法尼亞大學和普林斯頓。

  ——前者就在費城,後者距離費城只有不到兩個小時的車程。

  在得到了羅傑的資金注入之後,News.Feed的發展很快,僅僅只是在哥倫比亞大學之內,註冊用戶就超過了一萬人,同時還進入到了哈佛和布朗兩所知名高校。

  不過,受限於人手以及資金的問題,別說走出校園之外了,就連常春藤聯盟的八所學校都還沒有完全占領。

  一百萬美元的資金看起來不少,但對於網際網路這個燒錢的行業來說,根本就做不了多少事。

  在升級了伺服器以後,這點錢最多也就再用一年,就會花得一乾二淨。

  這還是不再進行任何大筆開銷的前提下。

  愛德華多教授制訂的策略較為保守,希望在這一百萬美元花光之前,能夠得到十五萬的註冊用戶,其中活躍用戶至少要達到三分之一。

  若是能夠得到這樣的成績,再進行下一輪融資,難度就要低得多了。

  按照通常的規律來講,第二輪融資的額度,起碼要在第一輪融資的數字上加一個零。

  有了上千萬美元的資金,說是能隨便折騰有點過了,但起碼也能做不少事情。

  就像是滾雪球一樣,擴張用戶——融資——再擴張——再融資,最後一路幹掉所有競爭對手,壟斷這個市場,或者在某一輪被競爭對手幹掉,成為無數失敗者之一。

  後者的可能性要遠遠大於前者,但萬一成功之後的利益,卻是一個天文數字一般的巨款。

  投資News.Feed對羅傑來說,就相當於買一注彩票,中了自然是好事,但也不會報太大的期望。

  除了偶爾關心一下之外,羅傑不會在News.Feed上投入太多的精力,大部分的注意力還是放在了自己的本職工作上。

  對於現在這段時間來說,即是《信仰》專輯。

  截止到四月中旬,除了兩首歌的貝斯以外,羅傑已經錄完了五首歌的人聲部分。

  《小煤球喬爾》、《歡迎來到「奇怪的」》、《信仰工廠》、《湯姆貓》、以及《天使(Angel)》。

  還差四首,就可以完成整張專輯的錄製。

  (《沉默這些年》是安妮唱的。)

  最後一首《天使》是亡者理論樂隊(Theory.Of.A.Deadman)的一首「半情歌」。

  《Bad.Girlfriend》什麼的,果然還是沒有勇氣拿出來……

  咳。

  在搖滾音樂中,情歌不算是最主流,但也是數量很多的一個類型。

  但樂隊唱過的歌里,情歌的比例卻很低。

  不算《信仰》專輯,在過去的專輯裡,加起來也沒有多少。

  《A&B》專輯有兩首,《我恨我痴心(I.Hate.Myself.For.Loving.You)》和《甜甜的(Sweet.Sweet.Thing)》。

  《刺青(Tattoo)》勉強也可以算是一首。

  然後……

  然後就沒了。

  《信仰》專輯裡有兩個「半首」。

  一個《天使》,一個《同情(Sympathy)》。

  和亡者理論樂隊的曲風類似,後者也是一個「開口跪」系列的樂隊,Too.Close.To.Touch。

  直譯的話,大概叫「觸摸太近」?

  Too.Close.To.Touch的配置很特殊。

  在很多地方,包括樂隊的臉書主頁,以及雲村的詳情頁等等,樂隊的照片都是五人合照,但實際上他們只有三名成員。

  至少目前如此。

  除去已經離隊的主音吉他手和貝斯手以外,現有的三位成員分別是主唱基頓-皮爾斯、鼓手肯尼斯-唐尼、節奏吉他手梅森-馬爾布。

  嗯,沒有主音吉他,沒有貝斯。

  錄音室專輯裡,會根據需要,臨時找個貝斯手來彈低音,但並不是所有歌都有。

  而演出現場,壓根沒有貝斯手這個位置。

  至于吉他……如果你認真聽過他們的新專輯,就會發現,梅森-馬爾布真的是只彈節奏。

  在主音吉他手托馬斯-基德離隊以後,在大多數情況下,他們的主音是人聲。

  至於前貝斯手,由於篇幅有限,就不寫他的名字了……

  由於年齡的緣故,主唱基頓-皮爾斯的聲音顯得有些不夠成熟,唱功也略有瑕疵,但卻很有辨識度,令人印象深刻。

  總之,瑕不掩瑜。

  在搖滾樂隊裡,這是一個非常罕見,且另類的配置。

  這支樂隊成立於2012年,並於2013年與華納唱片簽約,發行了第一張EP。

  但第一張正式的錄音室專輯《Never.Endings》直到2015年才發行,並且成績只是一般。

  相較於不算出彩的專輯銷量來說,樂隊的巡演倒是非常成功,參加了數支知名樂隊聯合舉行的Vans.Warped.Tour,並且很受歌迷歡迎。

  (一共好像4個樂隊,沒有特別大牌的,都是二線上下。)

  當年年底,樂隊立刻開始製作第二張錄音室專輯《Haven’t.Been.Myself》,並於2016年發行。

  《同情》就是這張專輯的第一首歌。

  《Haven’t.Been.Myself》在北美取得了非常出色的成績,一經發行,就迅速登上北美現代搖滾榜的前三。

  雖然停留的時間不長,但對於這個浮躁的年代來說,能在前排掛榜三周,已經是很出色的結果了。

  根據華納唱片給出的標籤,樂隊的風格是後硬核、另類搖滾、實驗搖滾、前衛搖滾。

  若是按照大的類別來算,則屬於流行朋克。

  而在《同情》這首歌里,或者說《Haven’t.Been.Myself》這張專輯,則更加偏向情緒核和流行。

  《同情》和《天使》,兩首偏向流行的情緒核,也是《信仰》專輯吸引主流歌迷的核心單曲。

  雖然這張專輯的最終目標是沖獎,但羅傑絕對不會忽略銷量。

  哪怕拿再多的獎項,在小眾歌迷群體中的口碑再高,如果不能換成美元,那也毫無意義。

  事實上,整張專輯中,可能唯一一首不太容易被主流群體所接受的,就是煤油爐樂隊的《湯姆貓》,其它的歌或多或少,都具備一定的流行元素。

  不說能討好所有的歌迷,但至少賣出一個漂亮的銷售數據來,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不過,為了沖獎考慮,完全為「沖銷量」而存在的歌,整張專輯裡也就《同情》和《天使》這兩首。

  其它的歌雖然也有一定的流行元素,但更多的卻是所謂的「專業人士」喜歡的類型。

  即注重技術或是思想,亦或是兩者並重,而好聽與否,則是相對次要的事情。

  兩者並重不是不行,例如《天堂的階梯》,就是既好聽,技術又出色,思想性也很強。

  但這樣的經典,整個音樂歷史上才有多少?

  若是把範圍縮小到搖滾音樂,兩隻手就數得過來。

  若是標準稍微再降低一點,換成「具備技術或是思想性、比較好聽」,或是「具備一定的技術或是思想性、很好聽」的歌,數量倒是會有大幅度的提升,飆升到上千首之多。

  例如《信仰》專輯的主打歌,《失去信仰》和《愛麗絲夢遊仙境》……咳,是《白兔》。

  這兩首就屬於前者。

  還有介於主打歌和普通歌曲之間的,排在第三首的《最後一朵花(Last.Flowers)》。

  它的原作者是電台司令樂隊(Radiohead),英國最好的另類搖滾樂隊,沒有之一。

  英國的版圖很小,人口也不多,只相當於北美的一個周,甚至還要更小一些。

  但在搖滾音樂的歷史上,這塊不大的半島上,卻出現了無數的傳奇角色。

  披頭士、滾石、平克-佛洛依德、齊柏林飛艇、黑色安息日、深紫樂隊、Muse、The.Who……

  以及電台司令。

  這支樂隊沒什麼好介紹的,如果你不知道它的履歷,那就真的該補一補搖滾常識了。

  簡而言之,在英國所有的搖滾樂隊中,他們的受歡迎程度比皇后樂隊還要高(僅指英國本土)。

  儘管很大程度上,這是占了時間上的便宜,但卻也不能否認這支樂隊的偉大。

  (電台司令活躍於九十年代到21世紀初期,對很多年輕人來說,七十年代的皇后已經「過時了」。)

  其實羅傑本來想選的是《意料之中(No.Surprises)》,只不過由於保留版權名額的限制,以及不可描述的神獸力量,這首歌只能暫時放棄。

  相較而言,《最後一朵花》的質量要比《意料之中》稍微差一些,但也比其它的「普通的」歌要出色很多。

  羅傑也考慮過,是否要留下這首歌的版權。

  不過由於完整保留版權的「名額」只剩下了兩首,仔細考慮之後,樂隊選擇了《白兔》和《失去信仰》。

  相較於價值不太好確定的《最後一朵花》來說,排在專輯前二的這兩首歌,版權價值都在千萬美元級別。

  《失去信仰》就不必說了,傑佛遜飛機的《白兔》傳唱度上雖然要差一些,但羅傑恰好看到過有關這首歌的一個新聞。

  在重生過來之前,一部羅傑很喜歡的美劇中用到了它作為背景音樂,版權費用是300萬美元,這幾乎超過了那部美劇平均一集的製片成本。

  而且這不是買斷,僅僅只是授權,甚至是非排他性的授權。

  這是劇組對媒體的「官方」說法,真實性應該不會相差太多。

  (翻拍劇《新陰陽魔界》第九集《藍蠍子》。)

  當然了,歌曲本身是一部分,樂隊的影響力才是影響版權價值的最大因素。

  例外當然是有的。

  可以參考瑞奇-馬丁的《生命之杯》、傑里-馬斯的《你永遠不會獨行》,alout的《超越遊戲(Beyond.The.Game)》等等。

  甚至夢境傳說樂隊的《破曉》,以及皇后樂隊的《We.Will.Rock.You》也勉強可以歸入這一類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