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MTV音樂錄影帶大獎(5更)

  樂隊下半年的規劃,暫時還只停留在規劃的層面上。

  羅傑打算等到兩張專輯發行之後,再找合適的機會向二十世紀娛樂提出這個要求。

  新的一周,樂隊又一頭扎進了錄音室里。

  「你愛得越多,恨得越多。誰會在乎我們?有些事正在發生,需要一些時間才能學會,需要一些時間,不要遲到……」

  《青春》專輯中的大部分歌,都來自籍籍無名的樂隊。

  從海量的「小樂隊」中淘出優秀的單曲來,一直是羅傑的樂趣,或者說愛好。

  這首《Something「s.Going.On》,來自一個叫做【A】的樂隊。

  不是羅傑的朋友,埃文-泰勒的那支後車庫搖滾樂隊,而是前世一支英國的朋克搖滾樂隊。

  不過有趣的是,大多數人,包括【A】樂隊的粉絲,都將他們當成了一支美國的樂隊。

  這支成立於1997年後朋克復興時期的樂隊,在短短的十年裡經歷了數次解散和重組。

  第一次是在2005年,然後就開始了解散-重組-解散-重組的遊戲,並且樂此不疲。

  樂隊最早的名字並不叫【A】,而是一個很長很難記的名字,【A】只是樂隊使用過的十多個名字中最廣為人知的一個。

  嗯,在接連不斷的解散重組之後,樂隊每一次重組,都會換一個名字,但是無論是粉絲還是媒體,仍然用【A】這個名字來稱呼他們。

  和【A】樂隊相比,另外一支樂隊的名氣就要大得多了,至少在其賴以為生的北美市場上如此。

  這支樂隊叫做Thousand.Foot.Krutch,一支來自加拿大的另類搖滾樂隊。

  如果說這個名字不夠大牌的話,他們的主唱和鼓手還成立了另一支和五分錢、Simple.Plan處於同一梯隊的流行朋克樂隊,名叫FM.Static。

  和流行天團FM.Static比起來,Thousand.Foot.Krutch就像是後媽養的。

  不過這支樂隊在北美的粉絲仍然很多,曾連續三年位列iTunes搖滾榜的前十(2011-2013)。

  還有一首北美搖滾榜冠軍、公告牌單曲榜前十的單曲。

  《E.For.Extinction》。

  這首冠軍單曲也是被羅傑收錄進《青春》專輯中的歌。

  和《怪胎》專輯中的《On.My.Own》一樣,《E.For.Extinction》是一首基督教搖滾,或者說福音搖滾。

  不過嘛,換一張專輯,歌詞的味道就全變了。

  成了一首講述青春和成長的「勵志」歌曲。

  歌詞本身確實是很勵志的,但放到《青春》專輯中,卻會讓人感到這是在反諷。

  一如既往的惡趣味。

  …………

  又過去了一周多的時間,羅傑錄完了六首,還剩四首。

  不過錄歌的工作暫時被打斷了。

  西奧多傳來一個好消息。

  《怪胎》專輯中《Basket.Case》的MV,獲得了MTV音樂錄影帶大獎的三項提名。

  分別是最佳新人、最佳搖滾錄影帶、以及最佳剪輯。

  ——MTV音樂錄影帶大獎,可不是歐洲那個MTV音樂獎,只能算是一個比較有分量的小獎項。

  而MTV歐洲音樂獎,則是和格萊美、北美音樂獎並列的全球三大音樂獎項。

  不過後者通常是在十月到十一月頒獎,距離揭曉答案還早著呢。

  MTV音樂錄影帶大獎的提名是一件好事,不過也就僅僅如此了。

  無論是樂隊,還是二十世紀娛樂,都不是十分的在乎。

  這種小獎項,別說只是提名,就算是獲獎,羅傑都不打算去現場,讓經紀人代為領獎就可以了。

  畢竟這個獎項的範圍僅僅只局限於MV,和歌曲本身的關係不大,影響力十分有限。

  倒是迭戈,趁著這個機會,再一次提出,要在《青春》專輯中加拍MV的計劃。

  說起來,樂隊除了一開始的《怪胎》專輯拍了四支MV以外,從《希望》專輯開始,一直都沒有拍過MV。

  ——其實就是樂隊想偷懶。

  拍MV什麼的,太麻煩了。

  不過羅傑當然不可能明著說嫌麻煩,要偷懶。

  儘管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但擺到明面上來說,又是另一回事了。

  「迭戈,我們的想法很簡單。」

  羅傑用早就找好的藉口,再次解釋道:「不拍專門的MV,完全可以成為樂隊的一個標籤。」

  在羅傑遞交的《青春》、《黑色》兩張專輯的計劃里,是直接用幾個月前聯合巡演的現場畫面,作為MV的一部分。

  雖然兩張專輯加起來只有四首歌,不過也夠用了。

  這也是兩張專輯計劃里,被二十世紀娛樂質疑最多的一點,不過在幾輪會議之後,得到了通過。

  雖然如此,但仍然有人認為,應該專門拍攝幾支MV,用於歌曲的宣傳,或者加入到典藏版唱片中去。

  尤其是《青春》專輯,在聯合巡演中只唱了一首《Heaven.Knows》,如果按照羅傑的提議,十首歌只有一支MV,怎麼看都太少了點。

  而且這支MV還是用演出現場的錄像來湊數的。

  不過樂隊不願意拍,二十世紀娛樂除了讓人勸說之外,也沒有任何的辦法。

  像華納唱片、大西洋唱片之類的大公司都在揮動著鋤頭準備挖牆角。

  雖然雙方有合同在,但合同並不是萬能的,上邊還有一項叫做「最低解約金」的條款。

  儘管解約條款的觸發是有前置條件的,但也為樂隊留下了足夠的操作餘地。

  在這種情況下,二十世紀娛樂雖然依舊處於強勢的一方,但樂隊也不是沒有任何的話語權。

  「真的不考慮一下嗎?拍幾支MV,對唱片的銷量會有不小的促進作用。」

  迭戈依然在嘗試著,試圖讓羅傑改變主意。

  MV對專輯的銷量,確實有著促進作用。

  尤其是售價昂貴的典藏版,除了收藏類的粉絲之外,很多歌迷就是衝著MV去買的。

  不過要說作用有多大,卻也未必。

  畢竟沒有任何數據能夠證明,MV能夠為一張專輯帶來多少銷量。

  和拍攝MV的資金成本比起來,肯定是有賺頭的。

  但如果算上樂隊的時間成本,那就不好說了。

  經過層層盤剝以後,分到樂隊手上,就算賺,也賺不了多少。

  這才是羅傑偷懶不肯拍mv的真正原因。

  「迭戈,拍MV要準備的東西太多了,太浪費時間。」

  羅傑搖搖頭,說道:「有拍MV的時間,我們完全可以多準備幾首新歌了。」

  搖滾樂隊一向是高產的代名詞,尤其是在北美。

  曾經有媒體做過統計,北美處於活躍期的搖滾樂隊,每年出三十首新歌以上的樂隊,比例高達百分之六十以上。

  只有不到百分之四十,每年新歌的數量少於三十首。

  當然,這個統計沒有將那些成名已久,只需要吃老本就夠過一輩子的樂隊算進去。

  平均幾天拿出一首新歌來,對一支處於上升期的搖滾樂隊來說根本不能算是誇張,而是正常的情況。

  事實上,很多樂隊在成名初期,出專輯的速度都是相當驚人的。

  ——很多歌都是在組建樂隊之前就寫好,只需要排練、錄製專輯,就可以發行。

  「你們還有新的計劃?」

  迭戈好奇地問了一句,然後立刻解釋道:「我沒有別的意思,只是好奇。」

  作為一個搖滾專輯的製作人,迭戈顯然也不希望總是閒著,試圖抓住每一次工作的機會。

  畢竟,只有工作才能帶來收入和名氣。

  《希望》專輯的大獲成功,已經讓迭戈的團隊,在接新工作的時候能夠將報價提高足足百分之三十。

  聽到羅傑透露出有新計劃的意思,迭戈說不心動是不可能的。

  樂壇一向信奉「成功者會繼續成功」的理論。

  「只是有一點想法,不過在那之前,我們要先完成《青春》和《黑色》。」

  羅傑沒有急著透露什麼,隨口帶過了這個話題。

  現在還不是時候。

  …………

  「邦妮和克萊德?這是什麼見鬼的歌詞?」

  安妮抓著頭髮,一臉糾結。

  這一首歌在錄到一半的時候,羅傑才意識到了不對勁的地方。

  然後臨時調整了計劃,花費了很大的精力,說服了安妮來唱這一首歌。

  金髮異端/Concrete.Blonde樂隊的《Long.Time.Ago》。

  這首歌也是《青春》專輯中的「吉他單曲」,雖然沒有大段的吉他solo,但簡單、平行的吉他riff段落卻很有韻味。

  Concrete.Blonde是一支在八十年代非常罕見的女性主唱的搖滾樂隊。

  不過他們的貝斯手兼主唱納波利塔諾的嗓音有些雌雄難辨,如果是不知道的人去聽他們的歌,起碼有一半會覺得主唱是男性。

  這不是羅傑非要讓安妮來唱這首歌的原因,原唱是女歌手的歌,羅傑又不是沒唱過。

  主要問題在於歌詞。

  羅傑嘗試過將歌詞改成男性視角,但無論怎麼改,唱出來都感覺怪怪的。

  好像哪裡不對勁的樣子。

  錄了幾十次以後,羅傑不得不放棄,將這首歌交給安妮來唱。

  「邦妮和克萊德是三十年代著名的罪犯情侶,你沒看過那部電影嗎?」

  羅傑解釋了一句,然後說道:「你不用去管歌詞的出處,只要唱就好了。」

  想了一下,羅傑補充道:「用偏冷的嗓音來唱,這首歌要體現出一種黑暗悲涼的感覺。」

  「好吧,你是老闆,你說了算。」

  安妮和胖子現在都喜歡用「老闆」來稱呼羅傑,仿佛羅傑是個剝削、壓榨兩人的資本家一般。

  安妮恨恨地說道:「五場派對,你答應我的!」

  「五場派對,一場都不會少你的。」

  羅傑對安妮比劃了一個手勢,按下錄音台上的播放鍵。

  「當你關上燈,走出家門,我對自己說:我是來幹什麼的?……」

  安妮冷清的聲音響起,音量很低,仿佛在自言自語。

  出乎意料的驚喜。

  當唱到「邦妮和克萊德」的時候,安妮的嗓音猛然爆發起來,很難想像,這個女孩看上去柔弱的身軀里,竟然有著如此強的爆發力。

  「你在想些什麼?你腦子裡裝的是什麼?你覺得我是誰?……」

  安妮的低吼,給人一種很強的壓抑感,仿佛有什麼東西被堵在了胸口。

  一直到整首歌唱完,羅傑隔著玻璃,對安妮鼓起掌。

  然後按下通話按鈕,說道:「幹得漂亮,安妮。不過你還可以做得更好,我們再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