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遭雷劈的南蠻

  農曆六月,這是收穫的季節。不管是南方的稻米,還是北方的谷麥,全都迎來了成熟。

  同時,這也是覺華島上的鄭芝豹、鄭森叔侄最忙碌的時候。

  他們忙著在關外放火,只需要一個火星子,就可以輕易地燒掉一大片麥地,給韃子帶來巨大的損失,這樣的戰鬥對於有著海面水路優勢的鄭軍言不要太舒逸了。

  但是,鄭軍舒服了,建奴惱火了,明軍也就要遭殃了。

  韃子再惱,也不可能生出翅膀飛上覺華島,他們就只能對寧遠一線動手,甚至大軍越過寧遠城,而向更南面的寧遠中後所、中右所、前屯衛等城池發起進攻。

  關寧軍被搞得苦不堪言,但明面上他們卻又對鄭軍無話可說。不,不是無話可說,而是有怒不敢言。

  吳三桂二十來歲做總兵,三十歲提督關外全部明軍,人也是順風順水,人生的道路上何曾受過這等的鬱氣?

  「鄭氏叔侄欺人太甚。他們自己招惹了建州韃子,卻拿俺們關寧軍來做替死鬼。」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這是對外人,對於他們自己人來說,還有什麼可遮遮掩掩的?

  吳三桂面前站著一群手下人,副將張國忠、佟師聖、李應科,參將朱采、孫文煥,全是他的親信。

  如今的關外已經再無其他力量可以制衡他了。李輔明都調去關內,如今也還沒有歸位。新任的山海關總兵高第更只會在吳三桂面前唯唯諾諾。

  雖然關外明軍的力量削弱到了有史以來的最低谷,可吳家在關外的影響力卻被放大到了有史以來的最高峰。

  而且督師範志完的心也根本就不在關外,靠著之前立下的功勞,還有他在朝中的老師周延儒的照應,范志完正積極謀劃著名調回朝廷。

  那下一個接任他位置的人,吳三桂個人覺得,很可能就是邱民仰。而不會是洪承疇「王者歸來」。

  關內的李自成都要勢大難治了,崇禎皇帝不該把好鋼用在刀刃上嗎?

  曹變蛟、王廷臣可是兩把利刃。還是去痛痛快快的斬殺流寇的好。

  而遼東巡撫邱民仰呢?這也是一個很有手腕的人物,資格更是老。但再厲害的人,他手中無兵無卒,那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吳三桂現下時候真就已經成為了關外的第一人。

  因為在李輔明離去後,關外各城堡的明軍紛紛依附於吳三桂。現在他手下已經足有三四萬兵馬,外加高第麾下的上萬人,四五萬軍兵,戰力、素質自然不能跟當初鼎盛時候的關寧軍媲美,但他自問守住山海關和寧遠城卻也不成問題。

  所以,皇帝還是把洪承疇放在關內吧。

  也所以,吳三桂現在看鄭軍就分外的感覺膈應。

  他們招惹了韃子,韃子打不到他們就來打關寧軍,那損失的兵力都是吳三桂自己的血肉啊。

  可最叫他氣惱的是,吳三桂明明不願意看到鄭軍這般行事,但阻止的話就是不能出口。

  這不只是因為鄭軍的存在對於明軍在關外局面的穩定有著極大的作用,吳三桂更是清楚,在過去的那一年時間裡,他用關外的皮貨和馬匹、藥材,從鄭軍手中換取了多少糧食、布匹、鹽糖和鐵器藥粉。

  受制於人,那是連翻臉都不能的。

  當然,他也更清楚,就是翻臉了自己也傷不到鄭軍的一絲兒毫毛,覺華島上的鄭軍根本就不會弔他。

  就看眼下的這局面,就再明顯不過了。

  「大帥三思啊,那范志完、邱民仰……」副將張國忠看到吳三桂臉色越來越難堪,忙勸道。

  鄭軍可不是只覺華島上的那一些人,他們背後還有閩海王,還有在如今天下聲名赫赫的鄭芝龍。

  與鄭氏的整體實力相比,覺華島上的一些人又算得甚?

  更別說范志完、邱民仰與鄭軍都好的恨不得同穿一條褲子。二人也不是笨蛋,眼看吳三桂勢大難治,自然會拉攏鄭軍來制衡吳軍。

  何況人家待在覺華島上,又不來陸上駐紮,在明面上可並未侵犯了吳三桂這位提督關外兵馬的利益。

  現在要與鄭軍徹底的撕破臉皮了,那高興的只會是范志完、邱民仰,甚至是朝廷。

  吳三桂聽到這『實誠』的勸說卻是更惱了,心頭更是憋屈。自己三十年了,啥時候受過這樣的委屈?竟然,竟然……

  吳三桂深吸了一口氣,「我忍!」

  這一刻,這一剎那,吳三桂覺得自己真領悟了人生的真諦——桂字,龜也。

  北鎮。

  這裡本是廣寧衛衛城,落入韃子手中後就被老奴命名為北鎮,統帶醫巫閭山以東的大片區域。

  整體地理環境是極好。除了西部的山地丘陵地帶,中東部為西沙河、無慮河、沙子河等沖積而成的平原和上游谷地平原,構成了一塊面積廣大的平原沃土。早年戶口豐實,良田無數,物產豐沃,是大明在遼西有名的糧倉。

  但隨著戰事的掀起,早年的百姓或是逃散,或是被殺戮一空。十室九空,等到黃台吉繼位時候都儼然化為一片荒野了。

  但隨著清軍的進攻策略轉變,從之前的速勝,變成了緩慢的圍城戰。黃台吉便將大批人口遷移到這裡來,將無人耕作的田地分給士兵。讓這裡成為了清軍在前線區域的一片糧食供應基地。

  當然,隨著松錦決戰的大勝,清軍又大踏步的向前進了一遭,大批的人口旋即被遷入了錦州、義州,沿海很多村落都廢棄了。但距離海邊還有小二百里的北鎮,作為農業中心,這兒依舊留有不少的居民。

  至眼下,已到收穫季節,一片片麥田看得人心裡舒坦。

  田野之中,人頭攢動,留下的漢人阿哈,八旗韃子,包括很多的婦女,都田間地頭忙碌著,揮舞著鐮刀不止。這些人分工有序,有負責收割的,有負責運送的,為了搶時間,八旗兵動用了大批的車輛,甚至將戰馬牽來拉運。

  沒辦法。鄭軍太喪心病狂了,把一支支火箭直往麥田裡射,禍禍糧食,這是要遭雷劈的。

  雖然北鎮距離海邊挺遠的,北鎮城守尚安福也依舊抽調了四五百馬步兵,分守在了南面。

  以防萬一麼。

  現在尚安福立在麥場上,看著眼前忙忙碌碌的男女,看著腳邊堆好的一袋袋麥粒,臉上洋溢著高興的笑容。

  只要再給他三五天時間,北鎮的麥子就能全部收好了,他也可以了卻一樁心事了。

  這糧一被收入倉庫,安全自當再無問題。鄭軍攻打城池都是挑沿海的下手,豈能深入內陸二百里攻殺北鎮城麼?

  「務必抓緊,顆粒歸倉。沿海一線的糧食損失慘重,主子爺肯定要調撥咱們這兒的糧食運去錦州的,你給我告訴底下的人,不想餓肚子的,就都精心點。不然糧食都調走了,餓的還是他們。」尚安福向負責監督這片田畝收割的軍官交待著。

  這幾天裡,他可是擔心吊膽,怕遭到海賊的破壞。所幸,一直平安無事。

  看來北鎮還是太內陸了,鄭賊還沒有瞄上北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