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儒歷1187年1月
《以賽亞書》是《舊約聖經》中的一卷先知書,主要由先知以賽亞的預言組成。
先知以賽亞預言了各個國家的未來,並提到了彌賽亞的誕生,說彌賽亞是貞女所生,並且承受諸多苦難,最終背負罪孽而死。
這就被被基督教傳統解釋為指向耶穌基督。
《以賽亞書》2:4這一節,說的則是當審判日到來後,耶和華將要審判諸多民族的矛盾,使得地上的人鑄劍為犁,從此再不起爭鬥。
這是在強調神將帶來和平與公義。
但當蓋里斯反過來說這話的時候,他所表達的含義其實也很清晰,現如今還沒有到審判日,因而神不會親自帶來和平與公義。
若是地上的人,想要為自己爭取公義,不讓自己勞動的果實被人竊取,就需要拿起武器捍衛自己的權益。
為此,農夫需要舉起刀劍,工匠將要持握槍矛……
所幸,蓋里斯他們還真的能鑄造刀劍與槍矛,武裝農民和匠人們。
當然,斯卡爾村的產出,遠非僅是武器,種種農業所需的器具,才是其中的主流。
為了擴大生產,斯卡爾村的各個工坊,早已經擴大規模,向周邊的村莊與阿爾哈迪鎮,接連發出徵募學徒的邀請。
雖然幾百號人的規模,依舊不值一提,可卻也能漸漸滿足周邊農村的需求了。
相對廉價的鐵製品,以及蓋里斯從過路商隊那邊批發採買的種種物資,都伴隨著商販在領地里流通,將整個領地真正的聯結了起來。
北約旦,便如一個活著的生物一般,在這冬日裡朝氣蓬勃了起來。
……
歷史的齒輪,總是在不經意間,便跳動了一下,而後將整個世界推向了新方向。
蓋里斯從雷納德手中,救下了一支朝聖者隊伍。那些穆斯林們,在阿爾哈迪鎮居住了一段時間,而後被過往的商隊接下。
確切說是被扎伊德的商隊,也就是當初那支被蓋里斯在細雨中救下的商隊給接納了。
扎伊德在過去幾個月里,已經接連兩次從阿爾哈迪鎮這裡經過了,同蓋里斯他們的關係異常熟絡。
商隊在路過阿爾哈迪鎮的時候,順路帶上了這些倖存者,並在他們完成對耶路撒冷阿克薩清真寺的朝覲後,護送著他們前往大馬士革。
當這些倖存者抵達大馬士革後,有關雷納德撕毀停戰協議,肆意襲擊朝覲者商隊的消息,也隨之在大馬士革流傳了起來。
這不是第一次了,而是一而再再而三!耶路撒冷王國同阿尤布王朝間的停戰協議,又一次、再度被雷納德踐踏了!
穆斯林們再度憤怒了,他們被伊斯蘭教法學家們集結起來,在薩拉丁的城堡外高聲呼喊!
他們要求蘇丹予以那些十字軍以懲戒!
這個時代的大馬士革,有著近二十萬的人口,其被譽為是人間的天堂,阿拉伯世界的明珠。
當這麼一座城市沸騰時,便是薩拉丁也只能感嘆時代的潮流,將他推向天空,若自己踏錯一步,便將萬劫不復。
若非有著十字軍王國的屢次威脅,將分裂視為常態的阿拉伯世界,怎麼會如此輕鬆的被薩拉丁所統合?使得他成為了一個千萬人規模王朝的蘇丹。
薩拉丁清楚自己的地位是如何被奠定的。
因而,他走出了大馬士革堡的保護,他踏進那沸騰的穆斯林海洋,他在大馬士革的市場上,望著那無數流露出期盼神采的穆斯林,做出了自己的承諾。
「耶路撒冷王國需要給出答覆,『毀約者』雷納德必須付出血的代價。」
一座城市被動員了起來,然而這並非結束,僅僅是序幕。
信使被派往了巴格達、開羅、科爾多瓦、麥加……
不只是大馬士革,也不只是是阿尤布王朝,而是整個伊斯蘭世界,猶如一隻沉睡的巨獸,緩緩睜開了眼,將祂的目光,投向了自己身上所插著的那根箭矢。
東至印度河,西至伊比利亞半島,橫跨三洲的伊斯蘭世界,都將知曉薩拉丁的承諾,亦將派出自己的志願者,為今年的事業添上自己的功績。
身處大馬士革的扎伊德,親眼見證了這一幕,然而他卻並不為之感動,有的僅僅是深深的恐懼。
他回憶起了當初的那個夢,在那夢中,破碎群星的達加爾也好、統一世界的馬赫迪也罷,雙眸都是淺綠色黑瞳仁,是有著一頭淺金髮色的年輕人。
那個年輕人在夜幕下,向他做出了預言:明年,耶路撒冷城破,阿克薩清真寺上的十字架將會被拆除。
現如今已經是1187年的1月了,已經是當初所說過的來年了。
世界的齒輪,便如那人所預料的一般,緩緩轉動,卻無人能擋。
若這個預言真的被實現,那麼那法蘭克人有關巴格達陷落,智慧宮大火的預言,又是不是真的呢?
扎伊德不敢將自己所知的事講出去,他擔心自己被視為瘋子,也更害怕自己被那些狂熱的教法學家們,打成失敗主義者。
一個秘密被扎伊德放在了心中,他有些迫不及待了,想要將大馬士革這發生的一切,快馬加鞭的去告知蓋里斯,好看到那法蘭克人的臉是否會意外,又或者說他早有預料……
薩拉丁自然不知曉扎伊德的心中擔憂,他有著更為關心的事。
在薩拉丁匯聚起大軍的同時,基於對停戰協議的最後一絲尊重,他還是派遣了一支使團去拜會的黎波里伯爵兼太巴列領地領主——雷蒙德。
雷蒙德是一個很特殊的人物,他是十字軍諸國中的黎波里伯國的國主,也同樣因為娶了太巴列領地寡婦為妻,因而成為了那裡的領主。
他在耶路撒冷王國中,與巴利安一同代表著本地貴族的利益,他們強調不要過於刺激穆斯林的宗教情感,而是要專心以商業貿易往來維繫和平。
屬於和平年代,能好到同薩拉丁弟弟一起打獵的那種人物。
然而,雷蒙德卻拒絕了明面上與使團的會面,現如今他所代表的派系已經在王國中失勢。
所以他直接拒絕擔任中間人,不願意再充當王國同阿尤布王朝間的受氣包。
接著薩拉丁的使團前往了耶路撒冷覲見國王,居伊對此深表同情,願意提供除去有效幫助以外的一切幫助,他甚至要求雷納德要給予賠償。
然後、當雷納德的回信送來耶路撒冷後,薩拉丁使團的團長,看著王座上的居伊,有的只是一個看死人的眼神。
那封回信簡短而有力:放屁。
居伊對此表示自己無能為力,便將使團打發走了。
只不過,使團沒有直接回到大馬士革,而是選擇在耶路撒冷王國的各個實權領主的宮廷里挨個做客。
使團長同那些實權領主們聊了很多,大多與雷納德相關,其次則是與居伊的王位相關。
許多流言,就此傳開。
比如,有人傳安條克親王博希蒙德三世,在這個戰爭一觸即發的關頭,因怯戰而選擇與薩拉丁簽署和約。
又比如,薩拉丁對雷蒙德的遭遇表示了極大的同情,甚至暗地許諾未來將扶持他稱王,要助他奪取耶路撒冷的王位。
這些流言荒誕不堪,卻給緊張的王國增添了不少的懷疑。
然而當使團來到納布盧斯的時候,巴利安·德·伊貝林本想將那些穆斯林拒之門外,可他的騎士卻傳來了一條令他意外的消息。
「大人,那些撒拉遜人說他們帶來了小姐的消息。」
巴利安沉默了,這些在王國里挑撥離間的撒拉遜人,確實知曉人心的弱點,也難怪其他那些領主會選擇與之交談。
他可以確定,只要自己同使團見面,耶路撒冷王國就將又多上一條謠言,而他自己不會有能替自己辯解的機會。
但他能拒絕嗎?那是自己女兒的消息啊!
「可以,我將會在大廳里與他相見,希望他不要撒謊。」
然而出乎巴利安預料的事在於,當薩拉丁的使團從納布盧斯離去時,耶路撒冷王國里並未再多出一條有損於巴利安名譽的流言。
真與假之間,總是缺乏明確界限,許多時候三人成虎,再怎麼虛妄,也能使得不得不信。
可有些時候,僅僅是告知真相,就足以令人離心離德。
更有甚者,便是什麼話都不說,僅僅是透露一個地名,就能讓事物發展的方向,步入混沌。
可以說,儒歷1187年的1月,黎凡特這片土地註定暗流涌動。
……
數名一人雙馬的騎手沿著外約旦大道,由北向南行去。他們從樹林間穿行,行過了戈壁,亦穿過了荒野。
巴勒斯坦、一片神奇的土地,在這個不大的國度中,卻能切出四個植被型態地區。地中海型、乾燥草原、旱漠地區以及綠洲地帶。
形態多樣的壯麗自然景觀,替這片古老的土地平添了一抹神聖。
當冬日的暖陽快要下落時,遙遠的天邊,隱約能看到一處繁華的小鎮。
「看樣子,我們這是快要到阿爾哈迪鎮了,漢弗萊。」
領頭的那位中年人,撇過頭對一旁的年輕貴族如此說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