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皇家的宴會

  不過,有溧陽公主從中周旋,這些都不成問題。

  只是每當魏陽想到自己未來的妻子僅有八歲時,

  心中不禁湧起一陣「三年血賺」的無奈調侃。

  若按現代法律來看,這世上的大半男子恐怕都難逃一劫。

  如此兩日後,魏陽接到了長樂宮的邀約。

  當朝尉遲太后欲舉辦家宴,邀請長安城內尉遲、魏兩族的直系子弟共聚一堂。

  適逢國喪剛結束,眾多諸侯王尚未離京,

  故此宴規模空前盛大。

  長樂宮,永壽殿。

  這裡曾是魏邦的居所,後來呂后攝政,亦是居住於此。

  因此,永壽殿建築宏偉,氣派非凡,無處不彰顯漢室天子的威嚴。

  宮中上下,無人敢妄加評論。

  宦官宮女個個謹小慎微,如臨深淵。

  在宮女引領下,魏陽落座於為他們預備的席位前。

  「母妃!」

  此處,他見到了面色不太好的宸妃,

  還有二皇子魏源和六皇子魏鵬。

  「皇弟!」

  魏源與魏鵬上前問好。

  在魏陽記憶里,魏源是個文藝青年,酷愛舞文弄墨。

  而魏鵬則有些口吃,性格怯懦。

  或許因自知無緣帝位,二人並無野心,與魏陽關係尚可。

  隨後,三兄弟依次坐在宸妃之後。

  唐姬原是宸妃的侍女,入席前還領著大哥魏明向宸妃行禮。

  她或許是宮中唯一與宸妃相處融洽的女子。

  魏陽對面坐著的是陸夫人,以及七弟魏亮和八弟魏宣。

  他察覺到陸夫人與便宜母親眼神間的暗流涌動,知道自己要警惕的名單上又添一人。

  最後,夏雲姐妹陪同皇帝魏山入場。

  可見,夏雲姐妹近來確是寵冠後宮。

  「狐媚子!」宸妃在一旁咬牙切齒。

  魏陽三兄弟只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假裝一切未聞。

  除皇室一家外,留京的諸侯王和外戚也紛紛受邀赴宴。

  齊王魏琦與渤海王魏洲等一眾顯赫,紛紛攜家眷赴會。

  尉遲家族亦不甘落後,尉遲廣國、尉遲嬰等盡數到場,陣容鼎盛。

  而懿皇后,仿佛成了宴會上被遺忘的影子,獨自坐在角落,顯得分外落寞。

  魏山本就與皇后情分淡薄,往昔的偶爾恩寵,也僅是顧及薄老太后的顏面。

  老太后仙逝後,懿皇后的宮廷地位便如秋葉般急轉直下。

  更致命的是,她至今未能誕下龍嗣,這無疑讓諸多人心生非分之想。

  覬覦後位的,豈止男子?

  宸妃等一干人等,皆暗自盤算,蠢蠢欲動。

  然而,魏陽的穿越,註定要改寫這段歷史。

  「今晚家宴,諸君盡可放鬆,無需拘泥禮數。」

  他話音剛落,宴席正式拉開序幕。

  美貌宮女穿梭其間,如蝶舞花間,將佳肴美饌一一奉上。

  魏陽審視桌面,眉頭不禁微蹙。

  菜餚雖豐,烹飪手法卻單一至極,無外乎蒸煮。

  望著眾人享受美食的滿足神情,他暗忖,若得閒暇,開間酒樓,想必也是樁不錯的營生。

  酒酣耳熱之時,宴席間的氛圍愈發熱烈。

  尉遲太后笑眯眯地望著底下年輕一輩,心滿意足。

  年歲已高的她,所求無多,唯願兒女常伴左右。

  忽而,她轉向不遠處的渤海王魏洲:「吾兒,何時歸國可有打算?」

  「母后,兒臣擬三日後啟程。」

  渤海王提高聲量,引來周遭矚目。

  「何不京城多留,伴母后左右?」

  尉遲太后言畢,望向魏武帝魏山,後者自是不會在此事上拂逆母意。

  況且,削藩大計還需渤海王助力,魏山順水推舟:「母后既發話,渤海王便多住幾日吧。」

  渤海王面露難色:「此舉恐有違禮制,臣在京已逾半年,這……」

  按魏律,諸侯王每年僅能回京一次,停留不可超過三月。

  然因尉遲太后之故,無人敢提此事。

  「誰敢置喙?先帝在世時,魏長不也常駐長安一年有餘?吾兒怎還不如魏長?」

  尉遲太后不容魏山回應,急切言道,其偏愛幼子之情,昭然若揭,無人敢逆。

  最終,魏山一言定音:

  「那就依先例,渤海王如昔日淮南王,京城多駐足些時日吧!」

  長安,當世繁華之最,不僅異國使節流連忘返,

  就連大魏諸多諸侯王與貴族,也常尋由頭滯留京城。

  目睹渤海王的特殊待遇,在場的其他魏氏諸侯王心中五味雜陳。

  更有甚者暗自思量:「那位淮南王的結局,可並不美好啊。」

  「兒臣遵旨。」

  渤海王低頭含笑,心中自有一番計較。

  在皇帝這番擲地有聲的話語之後,任何企圖以此為由攻擊他的人都將三思而行。

  此刻,尉遲太后已在暗中悄然布局,為魏洲鋪就通往皇太弟寶座的道路。

  讓魏洲留在長安,不過是這盤大棋的第一步。

  她清了清嗓子,目光緩緩掃過全場,最終定格在魏山的身上。

  「皇上,您肩負著天下的重擔,理應深知國之根本的重要性。」

  所謂國之根本,無非立儲大事!對於魏室乃至整個江山社稷而言,這無疑是一項至關重要的決策。

  然而,魏山內心深處對此卻有著難以言喻的牴觸。

  九位皇子,目前尚未到必須做出選擇的時刻。

  若這話出自他人之口,他或許會嚴懲不貸,至少也會將其放逐邊疆。

  但提出此議的,偏偏是當今世上唯一有資格干預此事之人。魏室以孝治國,絕非空談。

  魏山只能收斂心中的不快,恭敬低頭,「母后所言極是,不知母后心中可有屬意之人?」言罷,他不動聲色地瞥了九位皇子一眼。

  若論太子人選,魏陽無疑是最佳選擇,無人能挑剔其半分。

  宴會上,一時之間鴉雀無聲,所有人的耳朵都豎了起來,因為此事關乎在場每個人的未來。

  尉遲太后深知關鍵時刻已至。

  身為皇后二十餘載,太后兩年,雖目不能視,但心如明鏡。

  她敏銳地察覺到,皇帝的兒子們已長大成人,開始懂得爭奪權力的真諦。

  若再不採取行動,她心愛的兒子與儲君之位或將漸行漸遠。特別是魏陽的崛起,讓尉遲太后警覺萬分。

  魏陽不僅是皇帝的第九子,更以其出眾的才華贏得了朝野上下的一致讚譽。

  若不趁魏陽年少,將魏洲推上皇太子之位,將來恐怕再無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