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3章 紅頂商人

  第983章 紅頂商人

  這一年閩國大亂。王延政於建州稱帝,建立大殷政權,閩國一分為二,內戰進入到最激烈的階段,不久之後,福州禁軍將領朱文進、連重遇弒殺王延羲自立,王延政派兵攻打福州,其將領李仁達陣前倒戈,叛投福州朱文進。

  閩國畢竟是王氏幾代的基業,閩國各地將領和官員紛紛響應王延政,將叛賊朱文進、連重遇誅殺,迎接王延政進入福州,閩國迎來了短暫的統一。隨後南唐趁火打劫,背刺建州,王延政急忙救援老巢,無暇對福州進行精耕細作。

  李仁達此前背叛王延政,故而惴惴不安,擔心王延政處理完建州事務後會反攻倒算,於是趁王延政回師救援建州之際,發動「福州兵變」,控制福州。李仁達自知實力不足以抗衡王延政,於是擁立了一位和尚——卓岩明作為傀儡皇帝,並向中央朝廷——後晉稱臣。

  很快,李仁達又將意志不堅定的部將和卓岩明誅殺,總領福州事務,同時向南唐和後晉稱臣,以防備王延政的反撲。

  當時後晉陷入「晉遼大戰」,且在第二年就宣告滅亡,所以無暇南顧,雖表示承認李仁達,但根本無法向福州提供任何有價值的幫助;南唐李璟正在建州與王延政激戰,敵人的敵人就是我的朋友,因此欣然接納李仁達的稱臣,並承認其對福州的割據。

  很快,建州被南唐攻克,王延政被俘虜,南唐吞併了五分之三的閩國,只剩下福州、泉州。為擴大勢力,福州李仁達找茬攻打泉州,卻不料泉州將領留從效漁翁得利,割據泉州,並向南唐稱臣。

  至此,南唐吞併了除福州以外的全部閩國領土。於是,李璟對福州李仁達含情脈脈,「來吧,入朝喝茶吧。」「四凶五鬼」集團的領袖陳覺為了搶奪福州功勞,矯詔調兵,擅自進攻福州,一路推進到福州城下,攻克了福州外城。

  李仁達走投無路,便於946年10月改名為李達(此前被李璟賜名李弘達),主動避錢弘佐的諱示乖,派心腹徐仁宴、李廷鍔等馳赴杭州,向吳越國稱臣,請求軍援。

  錢弘佐召集文武百官商討對策。結果幾乎所有人都表示反對出兵,跟上一次反對出兵建州一樣,大家又反對出兵福州,有了上次建州的慘痛教訓,這次反對派們的聲音更洪亮了,擺事實講道理,偷雞不成蝕把米的賠本兒買賣堅決不能再做了。

  唯獨內衙都監水丘昭券堅決要求出兵。水丘,複姓,水丘昭券同志也是「皇親國戚」,錢鏐的母親就是水丘氏,也就是說錢鏐有個姓水丘的姥爺。據說錢鏐出生的時候,紅光滿屋,錢鏐的父親錢寬被嚇懵圈了,認為這是生了一個怪物,於是就想把小錢鏐丟棄在一口大井旁,水丘氏得知後極力勸阻,這才救了錢鏐一命,所以錢鏐的乳名就叫「婆留」,而那口井也被後人命名為「婆留井」。水丘氏對錢鏐有重生再造之恩。

  不過水丘昭券跟錢鏐的輩分就不好考證了,不知道是甥舅還是表兄弟。總之,是以「皇親國戚」的身份進入了核心權力圈,成為內衙都監。

  水丘昭券同志高瞻遠矚,說吳越國與閩國唇齒相依,且救鄰恤災乃古之通義,沒有不出兵的道理。南唐昨天吞併了建州,今天若再吞併福州,那麼明天就該來杭州了。

  錢弘佐深以為然,於是說道:「唇亡齒寒,春秋明義。吾為天下元帥,曾不能恤鄰難,將安用之?諸將躍馬食肉,獨不肯以身先我乎?有異議者,斬!」

  就在半年前,後晉朝廷剛剛授予錢弘佐同志「天下兵馬都元帥」的榮譽頭銜,被錢弘佐拿來說事。

  只因自己是「天下兵馬都元帥」,就要替天行道?顯然這是堂而皇之地口號而已。那麼唇亡齒寒才是錢弘佐決定出兵的原因嗎?這也只是錢弘佐的藉口。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錢弘佐年幼勢孤,文武將校多有不服,因此迫切需要一場對外戰爭來整合政治資源,樹立威望、鍛鍊隊伍,迅速建立起以錢弘佐為核心的權力體系。這才是錢弘佐決定出兵福州的關鍵因素。

  錢弘佐命水丘昭券掛帥,紅頂商人程昭悅掌管後勤,宰相元德昭為軍師,以大將張筠、趙承泰為統軍使,率軍三萬,水陸並進,軍援福州。

  於是就上演了前文閩國專題中提到的「白蝦浦之戰」。

  南唐早就做好了抵禦吳越國武裝干涉的準備,在福州沿海各處適合登陸的地點都修築了堅固的防禦工事,重兵布防,而只有福州南面的白蝦浦防守較為鬆懈。這不是南唐的疏忽,因為白蝦浦的自然條件並不利於登陸作戰,灘頭是一大片泥濘的灘涂沼澤,如果敵人選擇在此登陸,無異於自尋死路,成為守軍射手的活靶子。

  吳越國軍隊最終選擇了在白蝦浦碰運氣,因為吳越國的地面部隊已經進入福州城協防,但反攻失利,被南唐軍隊壓縮進內城,內外聯繫被切斷;如果吳越國的水面部隊不能及時撕開缺口,那麼南唐很有可能會把吳越國地面部隊連同李仁達一起包了餃子。

  對於這次登陸,吳越國做了一定的準備工作,用竹筏充當登陸艇,應對灘涂沼澤,然而效果並不理想,被南唐守軍的超飽和式火力覆蓋所逼退。

  此時,吳越國水師焦急地徘徊在近海,進退兩難,似乎又要複製幾年前的建州之戰,告慰抑鬱而死的仰仁詮同志。

  南唐軍中有位閩國降將,名叫孟堅,他將吳越國援軍的處境看得十分通透,一語道破天機:福州孤城,彈盡糧絕,海上吳越援軍力不從心、進退兩難,只需用強弓硬弩守住白蝦浦,牽制住海上,福州城旦夕可破。

  然而南唐主帥馮延魯卻下達了一條匪夷所思的命令:守軍撤出白蝦浦,任由吳越水師登陸。

  正是這條命令,讓吳越國援軍上演絕境反殺,實現逆風翻盤,而原本穩操勝券的南唐軍隊則一潰千里,國力大傷,從此一蹶不振,直至被大宋吞併。主流歷史觀點一致認為這一戰才是南唐的「滅國之戰」,南唐亡於李煜,而罪在馮延魯的白蝦浦。

  馮延魯為什麼要毫不利己專門利人?

  有人說是因為孟堅多嘴,大領導馮延魯不願被一位降將搶風頭,既然勝券在握,那麼馮延魯自然是想怎麼浪就怎麼浪,浪里個浪;有人認為馮延魯不會打仗,連「擊賊半渡」都不懂,簡直就是軍事白痴……

  在南唐專題時,我們已經對「四凶五鬼」之一的馮延魯以及當時的南唐政治環境有所了解,馮延魯的做法雖然導致了非常慘痛的失敗,但不吹不黑,稍作分析,便知馮延魯為何下此命令,甚至可以說馮延魯完全有大勝的可能:

  孟堅的主張是非常傳統的老套路,一個字——拖。把城池團團圍住,內外隔絕,圍點打援,等到城中糧草斷絕,即可宣告獲勝。這樣做的好處是傷亡率低,成功率高,最大的成本是時間成本,動輒三、五月,而且時間成本的背後是巨大的物資成本,幾十萬大軍、幾個月的人吃馬嚼,花錢跟尿褲似的。

  小結一下,這種套路的優點:安全;缺點:燒錢、費時間。

  與之相對的另一種攻城辦法,是更為熱血的攻堅戰,洞屋、雲梯、挖地道……所謂百道攻城。死傷大,但節省時間。

  命是自己的,錢是國家的。

  廣大將士們都喜歡使用傳統消耗戰的老套路,大家圍個圈,丟呀丟呀丟手絹,等個半年一兩年,然後領賞領錢領錢錢。什麼,強攻?傷亡率90%+,你認為你會是那10%嗎?一次是,兩次是,你敢保證次次都是?

  屁股決定腦袋,作為一軍統帥的馮延魯,他有更深層次的考慮。你笑他不懂軍事,他笑你不懂政治;你笑他不懂政治,他笑你不懂南唐。

  馮延魯的主張就是速戰速決,欲畢其功於一役。他說福州城之所以還在負隅頑抗,就是因為海上的這支援軍,這是他們的精神支柱,只要我們能將這支援軍擊潰,福州自然會在絕望中投降。怎麼才能擊潰他們呢?那就只能放他們上岸,然後一舉圍殲。

  嚴格來講,馮延魯的打法才是原汁原味、正宗古法圍點打援。單從軍事的角度來看,不能說馮延魯有什麼錯誤。可他為什麼偏偏就打敗了呢?

  馮延魯贏在了軍事,卻敗給了政治。

  首先,南唐是被迫捲入的這場戰爭,起因是陳覺因貪功而矯詔出兵,假傳聖旨,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與錯誤的敵人爆發了一場錯誤的戰爭。南唐的後勤準備相當不充分,糧草輜重、預備兵源等等,全都是捉襟見肘,根本支撐不起一場巨大的消耗戰。

  這就是馮延魯放棄長期圍城打消耗的主要原因之一。不是不想消耗,是南唐自己消耗不起。

  正因陳覺擅自調兵把南唐推進戰爭的無底洞,「清流黨」對「四凶五鬼」集團展開了瘋狂的彈劾,紛紛要求李璟停止戰爭、嚴懲戰犯;「四凶五鬼」內部也存在利益衝突,壓力同樣給到了前線。馮延魯頂著巨大的政治壓力,即便糧草輜重充足,他也必須採取速戰速決的方法,不能打持久戰、消耗戰,以免夜長夢多、後院起火。

  這是馮延魯放棄消耗戰的主要原因之二。

  以上是馮延魯做出誘敵深入、圍點打援作戰計劃的原因,卻不是戰役失敗的原因。那失敗的原因是什麼呢?

  還是跟政治有關。

  南唐雖然名義上吞併了除福州以外的全部閩國領土,但實際控制的卻只有建州一隅,其餘的比如泉州,均在原閩國軍閥的控制中。閩國降將中的大多數都是迫於形勢而投降,心存觀望,與南唐貌合神離、同床異夢,比如留從效,他就是想盡一切辦法地讓南唐輸掉這場戰爭。

  南唐本土的將士中,有一部分人嫉妒馮延魯的軍功,也有的是偏向於保守的消耗戰而反對較為激進地圍點打援……這些人也不願用自己的利益為馮延魯的決策買單。

  閩人放水,自己人磨洋工,里外都要看馮延魯的笑話。當吳越國援軍登陸後,南唐軍隊打得三心二意,吳越國軍隊剛一發起衝鋒,南唐軍隊就四散奔逃,一潰千里。

  福州李仁達得救了,遂向吳越國表示歸順。

  少年英主錢弘佐終於一雪前恥,極大振奮了國內士氣,為自己贏得了足夠多的威望,鞏固了自身政治地位。

  就在李仁達歸順的一個月前,947年2月,錢弘佐終於剷除了程昭悅。

  程昭悅依靠鈔能力搞定了吳越國權貴杜昭達、闞璠,快速躋身核心權力圈,隨後反手就給這二人送了盒飯。沒有根基的政治暴發戶,最忌諱的恰恰是這種神操作。

  很難說在扳倒杜昭達、闞璠上面,程昭悅究竟扮演了何種角色。程昭悅想讓他們死,某些「大人物」也想讓他們死,所以大人物在幕後順水推舟,程昭悅前台表演,他只是吳越國政治鬥爭中的一枚棋子,大人物只需改改劇本,就足以讓這個小演員徹底消失。

  於是,就有人秘密舉報了程昭悅犯有三項重罪:多聚賓客,蓄兵器,與術士游。

  錢弘佐把剷除程昭悅的重任交給了水丘昭券。剷除程昭悅總共分幾步?答:分三步。第一步,帶領一千多士兵包圍程昭悅宅第;第二步,衝進去;第三步,殺之。

  水丘昭券拒絕了這項任命,「如果他有罪,就該光明正大地將他繩之以法,依法依規公開審理、處決,而不是搞暗殺。」

  其實這反應出錢弘佐對自己的實力沒有足夠的信心,怕程昭悅狗急跳牆,所以才想要不講武德,年輕人嘛,都不講武德。

  最終,錢弘佐把這個重任交給了心腹——內牙指揮使諸溫,讓他伺機逮捕程昭悅。諸溫很對得起他霸氣的名字,成功將毫無防備的程昭悅拘捕,隨後便判處其死刑,且立即執行。隨後為軟禁中的錢仁俊同志昭雪平反,恢復自由。

  感謝「書友20231028134838522」的打賞支持,和老朋友「江湖留白」、「楊奎」的月票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