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章 和議尾聲
【和議尾聲】
1,江北全境
按照雙方的停戰條約,南唐「盡獻江北郡縣之未陷者」,或者說得直白些,割讓長江以北的全部土地。
鄂州在長江以南,但鄂州治下的漢陽縣、汊川縣卻在長江以北,於是李璟請求保存鄂州行政版圖的完整性,即讓二縣依舊歸屬南唐。
柴榮:「請你幫我翻譯翻譯,什麼叫「江北全境」,給我翻譯翻譯,什麼TM的叫「江北全境」,翻譯翻譯,TM的什麼TM的叫TM的「江北全境」!
「亦割獻焉」——《十國春秋》
揚州海陵縣境內有個海陵鹽監,每年可煮鹽六十萬石。在當時,鹽、布(絹、帛等)也是可以充當貨幣的,所以鹽監是一個政權的經濟命脈、國家支柱型產業,而鹽又是一種生活必需品、重要戰略物資,所以鹽監對一個政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淮南勢力之所以能夠長期與中原抗衡,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控制了海陵鹽監。
當李璟提出想保留海陵鹽監時,想想柴榮會怎麼說。
「乞海陵鹽監南屬。不許。」——《十國春秋》
不過經過南唐的苦苦哀求、賣慘賣萌,柴榮最終答應每年撥付三十萬石的食鹽,就當爺爺給孫子的壓歲錢了。
2,讓位之請
和談開啟之初,陳覺奉表前來議和,其中一條是李璟請求讓位給兒子李弘冀。
史書記載,說李璟是覺得割地求和、削去帝號是奇恥大辱,打算把這個屈辱的鍋甩給兒子,讓李弘冀來簽署這喪權辱國的城下之盟。
也許有這層意思,但還有另一層意思,那就是爭取和談的主動權。
首先,後周在開戰前發布了「征淮檄文」,列舉了南唐的「八大罪」,成為後周征淮的道義指導,而犯下這「八大罪」的,是李璟,與李弘冀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也就是說,如果談判對象是李璟,那麼後周就有充足的理由對南唐進行審判,要求南唐為這次戰爭負責,也就有可能對南唐獅子大開口。而如果是底子清白的李弘冀成為談判對象,那麼後周就無法對李弘冀提出懲罰性的條件。
其次,擾亂視聽,混淆概念,將後周捧殺。
後周對淮南實施的是懲戒性打擊,只為報復李璟所犯的「八大罪」,無意干涉別國內政。只為給李璟一點教訓,而不是要趕他下台,扶植親周傀儡。
讓李璟削去帝號、割讓江北全境才是後周的戰略目標。而李璟偏偏主動添加一條退位讓賢,作為談和條件。他買二送一的舉動,其實就是誤導國際輿論,造成後周要搞顛覆的假象,在國際上爭取同情,並引起其他政權對後周的恐懼和敵視,將後周視為戰略假想敵。
「大家看了嘛,今天是我,明天就是你們!」
就這點兒小伎倆還想跟柴榮鬥心眼?
柴榮回復道:
「別睹來章,備形縟旨,敘此日傳讓之意,述向來高尚之懷……」
——你的來信我看了,挺能裝孫子的,至於你說要讓位給兒子嘛……
「雖古人又引咎責躬,因災致懼,亦無以過此者也。」
——自古以來,就沒有這麼幹的。
「況君血氣方剛,春秋甚富,為一方英主,得百姓之歡心……」
——何況你正當壯年(李璟時年42歲),身強力壯,很有作為,很受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愛戴。
「保高義於初終,垂遠圖於家園,流芳貽慶,不亦美乎!」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經驗+3,豈不美哉。
總之一句話,你少來這套,哥不准你退位。
3,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李璟更名為「李景」以避諱。因為後周太祖郭威的高祖父(爺爺的爺爺)叫郭璟。現在,李璟有四個名字了:徐景通、李景通、李璟、李景。我們仍以「李璟」呼之;
削去帝號,只稱「國主」,奉周正朔,採用後周的年號——顯德;
撤去一切天子儀制,遵從「國主」的禮儀。
此前,南唐是一個帝國,所以徐溫、徐知誥都享有帝王廟號,如徐溫是「義祖」,徐知誥是「烈祖」,而李璟因為生前也當過「皇帝」,故而在死後也得以享有廟號「元宗」,不過李璟之後的南唐統治者(李煜)就不再享有廟號了。
有的史書又將徐知誥稱為「先主」,李璟為「中主」,李煜為「後主」。「南唐後主李煜」的稱號就是這麼來的。
4,痛定思痛
南唐雖然損兵折將、割地賠款、削號降級,但這場戰爭對南唐來說也並非一無是處,其中一個——也許是唯一一個正面積極的影響,就是李璟終於痛下決心,親手剷除了禍國殃民的「四凶五鬼」反革命集團。
然而此時此刻將此毒瘤剷除,不能說是起死回生吧,起碼也是醫治無效。這一切來得太晚了。
感謝老朋友「江湖留白」的月票支持!近期比較忙,一直鴿,日後必定補上,感謝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