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魏州投降(月票加更)
石敬瑭下達了撫慰詔書,表示當然是選擇原諒他啦,安撫魏州自范延光以下全部軍民。范延光率領部下身穿素服(有罪之人)在營門外跪接詔書。
范延光派節度副使李式來汴州覲見,奉表請罪,並進貢玉帶一條。
石敬瑭任命劉處讓暫代魏州軍府事;降制恢復范延光的一切官爵(謀反之日被剝奪),並按投降協議將他移鎮到鄆州。
讀史籍原著有非常多的樂趣,比如我最喜歡讀大事件之後的詔書、制文。原因如下:
首先,這些文章是雖然是以皇帝的名義下發,但實際的作者則是翰林院的翰林大學士、知制誥們,也就是說,是當時全國頂尖的作文高手,一流的水平。因為是要以皇帝的口吻下發,所以自然不能太三俗,無論是文筆還是意境,都要符合大雅、正能量。所以這些文章往往是境界高、文筆佳。
其次,這些文章在今天的我們看來,也許第一印象是晦澀難懂,那是因為「我們」孤陋寡聞。因為這些大才子往往引經據典,濃縮幹練,一般都是四六句的排比對仗,而且符合一句一典,四個字中濃縮這一個典故,我們前文分析過一篇詔書,四個字中居然隱藏了兩個典故。如果對傳統文化、經史子集沒有特別深入的了解,當然不知所云。而一旦讀懂,就會拍案叫絕,為古人所折服。
最後,則是「我就靜靜地看著你裝B,」看著古人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如今發達的網絡可以讓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使一個普通中學生就能讀懂。而在當時,皇帝身邊是需要有幾個專門負責「翻譯」臣子奏章的人,比如明宗李嗣源設置的端明殿學士。否則,他真聽不懂大臣在說什麼,也不知道翰林學士讓自己在說什麼。
且看石敬瑭給范延光的赦免制書:
「頃朕始登大寶,未靜中原,六飛才及於京師,千里未通於懷抱。」
——我剛登基,天下民心還不穩。愛卿有點兒小想法,也很正常嘛,不要過分自責的啦。
「楚王求舊,方在遺簪;曾子傳疑,忽成投杼。」
——漲姿勢了,上下兩句,分別用了「楚王絕纓」和「曾母投杼」的典故。
上一句,說的楚莊王一次宴請群臣,忽然一陣風吹過,把照明用的蠟燭吹滅,屋裡一片漆黑,有位愛妾向楚莊王告狀,說群臣中有人趁著黑燈瞎火,對我動手動腳,我靈機一動,把他的帽纓扯了下來,等點上燈之後,你看誰的帽纓斷了,就弄死誰。
楚莊王聽完,立刻下令,讓所有人把帽子都摘了,然後再點上燈,歡宴如舊。根本不去追究此事。三年後,楚國與晉國交戰,有位將軍異常英勇,每次大戰都衝鋒在最前面,最終使得楚國贏得了戰爭的勝利。
楚莊王找來這位將軍,表示自己非常疑惑,說我從來沒有特殊厚待於你,你為何如此奮不顧身呢?
那位將軍低下頭,坦誠而愧疚地說道:「我就是三年前的那個鹹豬手……」為了報答楚莊王當年的網開一面,他願意肝腦塗地,以死報效。
下一句,說的是曾參的母親聽到了流言蜚語,說他兒子在外面殺了人。一個人說,她不信,兩個人說,她還是不信,若如其實地繼續織布,可當越來越多的人這麼說的時候,曾母終於信了,於是扔掉機杼,翻牆而逃。
石敬瑭把自己比作楚莊王,而把范延光比作那位將軍。雖然你有劣跡前科,但我還是饒恕你,希望你以後也能痛改前非、再圖報效;同時向他說明自己完全相信你,不會「三人成虎」,咱倆都別相信三人成虎,不要理會流言蜚語。
雖然對范遠光既往不咎,只是做了移鎮處理,但朝廷一定要剪除范延光羽翼,防止他在鄆州繼續搞事情。
於是,將范延光全部故吏門生悉數提拔到其他地區,做刺史、團練使、防禦使等,使得鄆州范延光成了光杆司令。
在這一批得到封賞、遣散的人員名單中,有一位叫李彥珣的,被任命為檢校司空、坊州刺史,受到了廣泛質疑,石敬瑭左右近臣力勸石敬瑭務必將此人誅殺,因為此人屬於「十惡不赦」。
李彥珣是邢州人,是本地政府的一名臨時工,「素無檢節」,原本就是一個不要臉的臭流氓,李嗣源曾坐鎮邢州,李彥珣阿諛諂媚,收穫了李嗣源的好感,李嗣源即位後,將其提拔,後來安排他出訪東川。
剛一入境,他就因行為不端而惹怒了東川節度使董璋,董璋抓捕他的一名隨從,李彥珣大為恐懼,連夜逃回。後來東川董璋叛變,李嗣源就任命李彥珣為步軍監軍,跟隨石敬瑭攻打董璋。
李從珂時期,遷為河陽行軍司馬。
張從賓自河陽謀反時,李彥珣從賊附逆,參與了張從賓的叛亂。張從賓失敗後,李彥珣逃到魏州,加入了范延光的叛亂,范延光任命他為步軍總監軍,安排他指揮守城。
楊光遠探聽到李彥珣是邢州人,他的老母親尚在邢州,於是派人把老太太從邢州請到魏州城下,讓她老人家勸降叛逆的兒子。
然而李彥珣這小子「素不孝於父母,在鄉絕其供饋」,早就不履行贍養義務了,朋友、同事們全都鄙視他的為人。
「哎喲,我看不清,你從哪兒弄來一個老太天,想騙我啊?」
「你連親媽都不認識了?」
「近一點,再近一點,對對對,再往前來點兒……好嘞,就這兒!」
李彥珣忽然拉弓放箭,一箭射死了自己的親生母親。「好啦,我看你們還有什麼招。」
兩軍將士全都呆住了,好個叛逆賊子,光天化日之下、兩軍對壘之前,親手射死親媽……
如今,石敬瑭不但赦免他,還讓他當市長……群臣義憤填膺,表示弒母之罪,罪在不赦,這種畜生不殺不足以振朝綱,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