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外交危機

  第414章 外交危機

  羅隱雄心萬丈,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根本瞧不上施捨來的小差事,不僅不道謝,還公開表示羅紹威、朱溫有眼無珠,有眼不識泰山!

  眾人頗不平,「你小子狂什麼?」

  「哼。」羅隱懶得搭理這幫凡夫俗子,要用實際行動降服眾人,於是投身於科舉考試,想要一鳴驚人。

  結果被現實狠狠打臉,「自以當大用,而一第落落」。再來,又名落孫山;小失誤,再來,雙落孫山;一不留神,再來,叒落孫山……十第不中。

  羅隱把自己活成了大笑話。沒臉在中原混了,這才灰頭土臉地回到江東。

  然而他的腦殘粉羅紹威依然為他瘋狂打CALL,派人送來豐厚禮物,千里追星。羅隱以自己的詩作回贈。羅紹威是五代時著名的藏書家,最愛與文人雅士相談,平時也愛吟詩作賦,他將羅隱譽為「羅江東」,意思是江東第一大才子,並給自己的詩作取名為《偷江東集》,毫不掩飾自己模仿羅隱的風格。

  羅隱的一句詩至今被廣為引用: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性格直爽,又有先見之名,所以羅隱就成了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烏鴉嘴」,還美其名曰「討飯骨頭聖旨口」,據說是因為他「每言成讖」。

  關於他「烏鴉嘴」的故事,民間流傳甚廣,基本都帶有神秘色彩,十分反科學,一看就是「民間流傳」。

  我只摘取一個與主線相關的:

  錢鏐修建杭州城防工事,做到了百步一敵樓的程度,竣工驗收時,錢鏐非常滿意,當場向左右誇耀杭州城的固若金湯。一旁的羅隱說了句,「敵樓不如衝著城裡。」意思就是說有「自己人」要叛亂。眾人聽了,都很不高興,錢鏐也覺得刺耳,但沒有怪罪他。

  果然,不久之後,杭州城內真的發生了叛亂,即「徐許之亂」。

  當朱溫篡唐建梁時,面對鋪天蓋地的勸進,錢鏐力排眾議,決定向後梁稱臣,學習三國時期的孫權。在這「鋪天蓋地」勸錢鏐自立的人裡面,就有羅隱。羅隱勸錢鏐高舉「匡扶唐室」的正義旗幟,北伐中原,即便不能成功興復唐室,也可以退保兩浙,自立為「東帝」,為什麼要委身於朱賊呢?

  錢鏐雖然沒有採納羅隱的建議,卻因這番話而對羅隱刮目相看。因為羅隱在唐朝懷才不遇,長期被埋沒,故而世人都認為羅隱對大唐心懷怨恨,沒想到在唐朝滅亡的時候,羅隱居然會說出匡扶唐室的話,這讓他在錢鏐心中的形象瞬間高大了許多。

  錢鏐酷愛吃魚,下令西湖的漁民每日都要上繳數斤魚,。有時漁獲不足,漁民只能自掏腰包,到集市上買魚上繳,這種特有的稅賦(名曰「使宅魚」)讓杭州漁民不堪重負。左右幕僚無人敢勸諫,這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就落到了羅隱的肩上。

  一日,羅隱陪侍錢鏐。錢鏐突發雅興,隨手一指牆上掛著的《磻溪垂釣圖》,命羅隱作詩,羅隱不假思索,出口成章:

  「呂望當年展廟謨,直鉤釣國更誰知。

  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須供使宅魚。」

  借姜子牙與周文王的典故來諷諫錢鏐。

  錢鏐聽後,頓時醒悟,「哈哈」大笑,接著就下令取消「使宅魚」。

  開平三年(910),羅隱病逝,享年77歲(一說80多歲)。留下了《江南甲乙集》、《淮海寓言》、《讒書同集》等著作,以及無數民間故事。

  【外交危機】

  鑑於兩浙獨特的地理位置,錢鏐明智地制定了「尊奉中原」的基本國策,錢氏子孫也將其恪守數十年。

  然而在後唐李嗣源時期,這種情況卻被短暫打破。打破它的,正是李嗣源朝廷的鷹派權臣安重誨。

  天成三年(928)2月,後唐朝廷派烏昭遇、韓玫帶團訪問兩浙。此前,因錢鏐考慮自己年事已高,想把基業傳給兒子錢元瓘,於是上疏後唐朝廷,奏請以錢元瓘為杭州鎮海軍、越州鎮東軍兩軍節度使。朝廷准奏,於是派出該使團,對兩浙地區進行友好訪問,並正式加授錢鏐之子錢元瓘為兩軍節度使。

  這原本是地方與中央的一次良好互動,增強地方與中央的相互信任,加固友誼,深化戰略合作。然而這卻是鷹派人物安重誨不願看到。安重誨千方百計地要破壞這次外交行動,終於將這次外交行動演變成了政治鬥爭。

  弱勢的李嗣源是鴿派領導人,他迫切地希望維持、進一步改善中央與地方的關係,特別是像兩浙這樣的「孤懸海外」的政治勢力。

  在這一年(928),後唐因淮南楊溥稱帝而與之斷交;與荊南高季昌兵戎相見,後唐三路大軍圍剿荊南,不僅沒有取勝,反而使荊南脫離後唐,轉而向淮南稱臣;定州王都勾結契丹叛亂。

  在這種情況下,李嗣源無論如何也不願兩浙再生事端,和睦共處、維持現狀才是李嗣源的真正訴求。

  然而安重誨卻義無反顧地要破壞與兩浙錢鏐的關係,這是為什麼呢?

  通常認為是錢鏐沒有給予安重誨充分的尊重。比如說在寫給安重誨的信中,不夠謙卑,從而惹怒安重誨;還有的史書說安重誨貪財重斂,而錢鏐給的意思不夠意思,安重誨便覺得錢鏐很沒意思,於是就要意思意思。

  總之,正史只說二人有舊怨。

  在這個外交使團中,韓玫是安重誨的心腹,很明白安重誨的意思,就是要搞事情。在抵達兩浙後,韓玫故意當眾欺辱烏昭遇,甚至不顧基本的外交禮儀,故意耍酒瘋,用馬鞭抽打烏昭遇,製造了嚴重的外交事故。

  烏昭遇深知朝廷維護地方和諧的良苦用心,以大局為重,選擇了隱忍不發,處處忍讓,卻換來韓玫變本加厲地出格行為。

  連錢鏐都看不下去了,表示要上疏後唐朝廷,揭發韓玫的無禮行徑。

  一旦這份奏章送到李嗣源面前,就會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一連串的蝴蝶效應。一切以大局為重,烏昭遇主動勸住了錢鏐,表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當什麼都沒發生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