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6章 真宗趙恆

  第1036章 真宗趙恆

  【真宗趙恆】

  老規矩,新皇帝登場伴隨著若干集「走近科學」。

  據說乾德五年(967),「五星從鎮星聚奎」,閃亮的五角星把我胸前的紅領巾照得更紅了……次年正月,李皇后夢到太陽鑽入她的衣服里,然後她就懷孕了,並於臘月初二誕下一名男嬰,孩子出生時,滿屋紅光,接生婆發現這孩子天生自帶紋身——左腳上有個「天」字。

  這個男嬰就是宋太宗趙光義的第三子,趙德昌。

  此子長相英俊,乖巧靈動,跟兄弟們玩耍時,總喜歡玩兒排兵布陣、衝鋒打仗的遊戲,而他每次都要當「元帥」,一看就是軍事家的材料,還別說,從他後來的軍事表現來看,還真就別說了。

  孩子乖巧可愛,就連他大爺——太祖趙匡胤,也非常喜歡這個孩子,把他養在皇宮裡。一日,不懂事的小趙德昌竟然爬到了萬歲殿的龍椅上,像模像樣地坐著,仿佛正在與文武百官開會上早朝,趙匡胤見之大奇,於是愛撫著他的小腦袋,問道:

  「天子好作否?」

  趙德昌答道:「由天命耳。」

  太祖益奇之。

  等到了上學的年紀,「元帥」趙德昌化身為「學霸」,據說能過目成誦。

  太宗登基後,趙德昌先改名為趙元休,後改名為趙元侃,被立為皇太子後改為趙恆。老規矩,後文將統一稱之為趙恆,不再區分時間段。

  趙光義貶死弟弟趙廷美,逼死侄子趙德昭,離奇死亡了侄子趙德芳,為趙恆的順利即位鋪平了道路,但是趙恆是趙光義第三子,前面還有大哥趙元佐(趙德崇)、二哥趙元僖(趙德明),這兩位競爭對手又是如何出局的呢?

  1,「狂人日記——趙元佐」

  趙元佐是趙光義的長子,長得很像趙光義,又聰明伶俐,因此很受疼愛,趙光義非常想把他培養成合格的接班人,像所有帝王培養儲君一樣,趙光義給他請了最好的家教,讓他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有一次,趙元佐陪著趙光義近郊打獵,忽然一隻野兔竄到趙光義面前,趙光義讓趙元佐射之,趙元佐彎弓搭箭,一射而中,當時契丹使節也陪在左右,對此深表驚詫,因為趙元佐當時僅有13歲。

  後來,趙元佐參與了消滅北漢的戰爭和高梁河的封神之戰。刷夠了資歷。

  982年拜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衛王,赴中書省辦公,同年遷居東宮,加檢校太尉,進封楚王。

  刷軍功、封王、加宰相銜、入住東宮、宰相辦公室辦公……截至此時,趙元佐按部就班地走在儲君的套路上,就差一紙紅頭文件正式立儲。

  不出意外的話,馬上就要出意外了。趙元佐竟然捲入了「趙廷美謀反案」。

  關於這段歷史的記載,既匪夷所思又感人肺腑。眾所周知,趙光義煞費苦心地將趙廷美、趙德昭、趙德芳一一除去的目的,就是要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這個兒子基本可以肯定就是皇長子趙元佐。換句話說,只要趙元佐像所有人一樣維護趙光義同志偉大光榮正確的領導,或者最起碼保持沉默,那麼下一位坐上金鑾殿的就是他了。

  但是,出人意外的是,趙元佐竟然為趙廷美伸冤辯解,竭盡所能為叔叔昭雪平反。

  趙光義當然不會為趙廷美平反,將趙廷美廢為涪陵縣公,遷居房州安置。

  趙元佐因此急火攻心,竟然犯了神經病(心疾),從此「瘋了」。趙光義也開始認真考慮起儲君的人選來,趙元佐不再是第一人選。

  984年,被貶到房州的趙廷美終於過早地離開了我們,憂悸成疾而死。消息傳來,趙元佐的「心狂」加重,經常對身邊侍從施虐,據說常因小事而持刀傷人。趙光義痛心疾首,皇位怎麼能交給一個狂躁型精神病人呢?

  次年(985),趙元佐的病情略有好轉。趙光義非常高興,這個傻兒子終於開竅了!趙光義同志高興到什麼地步呢?答:大赦天下。

  同年重陽節,趙光義開了一場家宴,因趙元佐剛剛恢復正常,還屬於輕微精神病的狀態,所以趙光義很貼心地沒有約他,意思是讓他安心靜養。

  傍晚時分,宴會結束,趙元僖(太宗次子)回家時路過趙元佐府邸,於是就順道探望了哥哥。趙元佐這才知道了宴會的事情。

  趙元佐非常憤怒,「父皇請你們赴宴,唯獨沒有叫我,這是要拋棄我啊!」

  趙元僖兄弟幾人互相一遞眼神,「完,大哥又要犯病。您先歇著,我們有事先走。」紛紛告辭回家。

  趙元佐越想越生氣,到了深更半夜,他忽然把侍女、姬妾全部關在房內,然後放了一把大火。楚王宮的這把大火一直燒到天亮。

  趙光義成立了「楚王宮火災調查委員會」,務必將火災原因查明,並傳喚重大犯罪嫌疑人趙元佐。

  趙元佐被帶走喝茶,當他看到擺到面前的巨大木枷時,心理防線瞬間被攻破,然後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趙光義對此非常失望,派人給他帶話,最後一句「父子之情,至此絕矣」等同於宣告其徹底失去了繼承人資格。

  諸皇子、百官近臣紛紛為趙元佐求情,趙光義流著眼淚說我常讀史書,每見前代帝王子孫不肖者,都為之扼腕痛惜,誰曾想吃瓜竟然吃到自己頭上,小丑竟是我自己,我還整天叭叭叭給人上課呢,你瞅我這犬子幹得這好事,你們誰也別勸了,我也捨不得,但為了國家社稷,我不能徇私!

  隨後,趙光義降制,將趙元佐廢為庶人,均州(今湖北省丹江口市)安置。

  宰相宋琪等連上三章苦諫,說趙元佐並非十惡不赦,誰讓他是精神病呢,否則他不會幹這事兒的,精神病人不是完全行為能力人,是要酌情從寬處理的嘛。

  最後,趙光義聽從了大臣們的建議,將趙元佐召回京師,幽禁於南宮。

  皇長子趙元佐是最早的准皇儲,因「趙廷美案」而精神失常,最終因「楚王宮縱火案」徹底失去儲君身份,淘汰出局。

  2,「沉默羔羊——趙元僖」

  趙光義次子,初名趙德明,後改名為趙元佑,皇長子趙元佐被廢後,改名為趙元僖。

  趙元僖「姿貌雄毅」,長得很帥,相貌非凡;性格則是沉靜內斂、沉默寡言;工作能力方面則是老成練達,沉穩持重。

  在趙元佐被廢後,老二趙元僖被任命為開封府尹、兼侍中,加中書令。首都市長,前文說過,這是儲君的標配,所以一般認為從這一刻起,趙元僖就順次成了准皇儲。

  趙元僖做了五年開封府尹,「政事無失」,工作能力得到充分肯定。

  現實中,喋喋不休的人未必不真情實意,沉默寡言的人未必不包藏禍心。趙元僖沉默寡言的背後未必是真的老實木訥,他的人生起伏處處透漏著心機。傻面賊心,貌似忠厚,內藏奸詐。

  比如「楚王宮縱火案」,截止到重陽節宴會結束,一切都很正常,可趙元僖偏偏就碰巧路過趙元佐家門口,又偏偏碰巧想進去串門,又偏偏碰巧無意間泄露唯獨趙元佐未受邀約的事,而趙元佐又偏偏因此受刺激而在晚上放火焚燒王宮,然後因此被廢為庶人。

  「楚王宮縱火案」的最大受益人又碰巧就是趙元僖。回頭問一句,趙元僖順路探望大哥,真的是無心之舉嗎?

  當上准儲君(開封府尹)之後不多久,趙光義就迎來了「雍熙北伐」的慘敗,不願認輸的他準備擼起袖子跟遼國拼了,即前文提到的趙光義打算全國總動員,在中原地帶大肆招募農民入伍。群臣紛紛上疏反對,這時候趙元僖也上疏表示反對。趙光義終於還是冷靜下來,恢復了理智,取消了這次荒唐的總動員令。

  換個角度看問題,趙元僖已經與群臣坐在了一條板凳上,或者,再危言聳聽一點:群臣與儲君同心,而與皇帝異心。

  又巧了,一個多月後,被外放的硬核大神趙普入朝覲見,趙元僖立刻上疏,說趙普同志是久經考驗的革命老同志,值得信任且能力出眾,最好委以重任。

  這裡就要稍微複習一下「雍熙北伐」中與趙普相關的內容了:

  「雍熙北伐」與趙普的關係就是——沒關係。

  當時趙普被貶官外放,為山南東道節度使,被排除在核心權力圈之外,已經長期「靠邊兒站」了。趙光義在謀劃「雍熙北伐」前,根本沒有找趙普商議。既然戰爭失敗了,那麼趙普可算逮住理了,你看看,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吧?誰讓你不徵求我的意見的,淨聽朝中那些奸臣小人嚼舌根,跟那幫蟲豸怎能振興我大宋?

  趙元僖適時遞上奏章,把趙普比作魏徵、房玄齡、杜如晦等賢臣,稱趙普是「開國元老」,是「聖朝之良臣」。

  於是,在趙元僖的力推之下,趙普第三次入朝拜相,重回政壇巔峰。

  趙普是中國歷史上的傳奇人物,三度拜相,且創下了十年獨相的傳奇經歷,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趙元僖是促成他第三次拜相的關鍵人物,從這個角度來看,趙元僖已經與趙普所掌控的文官集團完成了深度捆綁。

  很難說趙普究竟有沒有投桃報李,但文官集團接下來的一番操作卻好心辦了壞事。

  群臣多次建議趙光義立儲,明確趙元僖的儲君身份,這讓趙光義很是反感。後來,心煩意亂的趙光義終於對群臣吐露了心聲,主要有兩層意思:一是立儲之後人心不安,威脅他的統治地位;二是自己想繼續發掘一下其他皇子,擇優錄取。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直白且露骨,按理說,群臣們也該閉嘴了。然而991年9月,宋沆等五人又上疏請求立儲,並且指名道姓要求立趙元僖為皇太子。

  趙光義瞬間炸毛了。

  宋沆當時是左正言、度支判官,算是位卑權輕的小角色了,他哪兒來的膽子挑戰趙光義的紅線,勇揭逆鱗的?這就是趙光義最惱火的地方,因為宋沆只是一個提線木偶,他背後的大佬是呂蒙正。

  呂蒙正,太宗初年進士及第,逐步成為當朝宰相。宋沆是呂蒙正妻子的族人,具體關係不好考證,可以簡單說宋沆是呂蒙正的小舅子。

  這樣看,宋沆的行為就有了當朝宰相的背書。一個宰相能掀起多大風浪呢?再來看另一件小事:盧多遜做宰相時,他的兒子剛畢業就被安排為水部員外郎(從五品),呂蒙正上疏說我剛畢業時(進士及第)只授予九品京官,更多的人甚至還沒有這份幸運,很多優秀畢業生懷才不遇,只能隱居山林,只因小盧他爹是宰相,開局就是五品官,這是巨大的資源浪費,長期以往,於國不利,望陛下深思!

  隨後,盧多遜的兒子就被重新安排為九品京官,並且將「宰相的兒子只授九品京官」列為法定製度,明文規定。

  提煉重點:呂蒙正打擊盧多遜。

  盧多遜與趙普之間的權力鬥爭是北宋初年的政治大戲,二人是一對兒你死我活的仇敵。所以打擊盧多遜必然會得到趙普的關照。

  也許呂蒙正只是剛正不阿,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從此進入到趙普視野,在趙普的一路提攜下逐步攀登到宰相高位。

  也就是說,勇做出頭鳥的宋沆,其背後站著當朝宰相呂蒙正,而呂蒙正的背後則是恐怖如斯的趙普勢力,趙普則剛剛與趙元僖完成綁定,而他們現在又在力推立趙元僖做皇儲,甚至不敢公然違背趙光義的旨意。

  細思極恐,再結合前面的幾個小故事,文官集團早就與趙元僖打成一片……一場逼宮大戲拉開了序幕。

  趙光義徹底暴怒了,你們這是想造反啊!是時候給你們點兒小小的太宗震撼了。

  宋沆被貶官外放,呂蒙正被降職為吏部尚書。而趙普則於次年(992)三上表章,請求告老還鄉,主動辭職總比被炒魷魚好,畢竟大家都是體面人。同年(992)7月,退休在家的趙普病逝,結束了傳奇的一生。

  值得多說一嘴的是呂蒙正,他有個外孫女婿,名叫包繶,包繶的父親就是「包青天」包拯。

  同樣是992年,在11月10日這天,趙元僖早晨上班打卡之後,忽然覺得身體不適,於是請假回家休息。趙光義聽說後,立刻過府探望,當時趙元僖病歪歪地躺在床上,幾乎陷入昏迷,趙光義輕聲呼喚,趙元僖勉強還有反應。趙光義隨即召集御醫,囑咐他們要多費心,還沒等說完,趙元僖就咽氣了。

  痛失愛子,趙光義哭得情真意切,左右侍從皆匍匐跪地,無人敢仰視。

  據說趙光義很久都沒能從喪子之痛中緩過來,經常徹夜痛哭無法入睡,還做了一首《思亡子詩》,令群臣傳閱。群臣紛紛轉發、收藏,卻無人敢點讚。領導發朋友圈說他親爹死了,我是點讚呢,還是點讚呢,還是點讚呢?

  悲痛之餘,趙光義追贈趙元僖「太子」,諡號「恭孝」。

  然而追冊太子的典禮還未舉辦,就有人向趙光義舉報了趙元僖的愛妾張氏,說張氏專橫放肆且僭越無禮,比如她經常虐待侍女僕從,還鬧出了人命,但是——趙元僖對此卻不知情;比如她在近郊的佛寺為父母做招魂儀式,越制埋葬其父母……

  太宗因此大怒,絞死張氏,將其父母刨墳掘墓,其餘親屬流放;趙元僖府上的幕僚屬官一律貶官;追冊禮也被叫停,改用一品鹵簿禮下葬。

  關於趙元僖的離奇死亡和張氏的下場,是有不同的記載的,一個比一個危言聳聽。

  比如《續資治通鑑長編》的記載就暗示趙元僖並非自然死亡而是食物中毒,據說是吃了張氏給他的食物,然後就突然暴病而亡;

  《默記》中則記載了張景山的證言,說趙元僖想廢正妻李氏,而將張氏扶正,張氏高價購買了一種酒壺,該酒壺外表與正常酒壺無異,但內藏機關,可同時裝兩種液體,倒酒人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自由切換,張氏本想藉此毒死李氏,結果不知情的趙元僖跟李氏玩兒了個小浪漫,夫妻二人喝交杯酒,秀恩愛、死得快,趙元僖就這樣被毒死了。後來太宗將張氏凌遲處死。

  張景山的這番證言是源自他爺爺——張去華,張去華當時是趙元僖府上的幕僚。這篇「舅舅黨」的證言可謂是危言聳聽,且與其他記載的出入較大。

  其他說法,如趙元僖是騎馬時忽然暈厥而墜馬受傷,導致死亡;張氏之死,有的說是被凌遲,有的說是絞刑;有的說張氏一案並非是有人告密,而是趙光義派人例行巡視公檢法工作時的意外收穫……

  總之,這位「沉默寡言」的趙元僖身上有太多秘密。教唆大哥犯病被廢、拉攏群臣、攀附趙普、群臣「逼宮」扶他上位……「逼宮」失敗後,趙普病逝,不到半年,趙元僖也離奇暴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