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3章 「擁立門」事件

  第1013章 「擁立門」事件

  【「擁立門」】

  高梁河之戰對大宋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首先,此戰是宋遼關係的攤牌之戰。

  在此之前,大宋是處於強勢地位,在收復北漢過程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大宋咄咄逼人,而遼國卻一味忍讓,希望通過談判對話的方式解決國際爭端。而高梁河一戰,標誌著宋遼兩國的正式翻臉,大宋圖窮匕見,撕去了偽裝,讓遼國方面看清了現實,不再抱有任何幻想。雙方正式進入到全面戰爭狀態。

  其次是對大宋內部的影響。回到汴州後,太祖之子趙德昭就自殺了,緊隨其後的就是趙光義對軍政系統的大清洗。

  趙德昭隨軍出征,據說「軍中嘗夜驚,不知上所在」,皇上失聯了,軍不可無帥、國不可無君,於是諸將就商議推戴趙德昭同志當新皇帝,未等實施,就得到了消息,說趙光義被找到了,活得好好的,擁立之事就此作罷,然而趙光義還是聽說了此事,心中非常不悅。

  回到汴州之後,趙光義一方面為了防止遼國乘勝深入而進行了新一輪軍事部署,另一方面也因敗績而惱怒,故而沒有對從征太原的將士進行賞賜。然而趙德昭卻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在朝會上公然奏請為從征太原的將士們論功行賞。

  趙光義當即大怒,惡狠狠地撂下一句話:「待汝自為之,賞未晚也!」等過兩天你自己當皇帝之後,再賞不遲。

  趙德昭惶恐而退,回宮之後,就問左右近侍,「你們帶刀了嗎?借我使使。」

  近侍們都說宮中不能攜帶武器,過不了安檢,沒帶。

  趙德昭便獨自走入茶酒閣,緊閉門窗,隨後便用水果刀(割果刀)自刎而死。

  趙光義驚聞噩耗,慌忙來到現場,抱著趙德昭的屍體放聲痛哭,隨後追封其為魏王,賜諡號曰「懿」。

  「擁立趙德昭未遂案」在史書上同樣是語焉不詳的一筆帶過,實際上是太宗朝的一次政壇大地震,它的一部分線索隱藏在高梁河之戰中,當我們結合起來分析的時候,「車神」真相就呼之欲出了:

  癸未日,趙光義犯了輕敵冒進的錯誤,在對遼軍窮追不捨時突然遭遇遼國援軍,並且小小失利,自己的大腿上也中了流矢,這倒讓趙光義清醒了不少,意識到我軍長期征戰,士卒疲憊,且後勤補給已經出現虧空,重要的是幽州城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被拿下,所以雙方將很快轉入僵持階段,而這種局面對大宋是極為不利的,因此趙光義在當晚就決定撤退。

  撤退前,趙光義安排大軍斷後,而他自己則先行一步,畢竟要讓領導先走嘛,何況領導還掛了彩。

  次日白天(甲申),雙方在高梁河展開激戰,宋軍失利,撤退逐漸發展成潰退。在此期間,宋軍謠言四起,說趙光義已經被遼軍俘虜,也有說趙光義死於箭傷……總之,皇上沒了。諸將急忙開會商討,大家一致認為太祖之子趙德昭應該承繼大統。

  當聽說趙德昭要當皇帝之後,驚恐崩潰的軍隊逐漸恢復了秩序,穩住了陣腳。

  趙光義在撤退前,已經下了命令,讓大軍有序撤回涿州。而當趙光義抵達涿州後,卻遲遲不見大軍前來報到,於是繞過涿州,來到金台屯,等了兩天,仍不見大軍蹤影。如果戰鬥順利,當見大軍徐徐前來,若遭潰敗,也該見逃亡回來的散兵游勇,此情此景,讓趙光義心生疑惑,於是派遣心腹宦官閻承翰前往查看。

  很快,閻承翰馳奏:我軍失利,謠言四起,軍心動搖,而更勁爆的則是——諸將議立趙德昭!

  當時,宋軍雖遭高梁河之敗,但在穩住陣腳之後尚可與遼軍一戰,若全力迎戰,憑藉人數優勢,鹿死誰手猶未可知。然而趙光義聽說諸軍要擁立趙德昭後,既驚且怒,忙派殿前都虞侯崔翰率領千餘精銳禁軍趕赴前線宣諭:朕還活著,你們立刻給我滾回來!

  除留下親信將領如崔翰等分別屯駐定州、鎮州、關南之地、潘美駐守河東三交口,其餘將領全部返回汴州。趙德昭的「擁立門」事件讓趙光義寢食難安,沒想到久居深宮的臭小子在軍隊裡竟然有如此高的聲望,怎麼著,這臭小子還想學他爹,給我來個「涿州兵變」、黃袍加身嗎?

  大軍回到汴州之後,就迎來了一波大清洗:石守信、劉遇、史珪等以「從征失律」罪被貶。

  石守信,開國元勛,在六位「翊戴功臣」中排在首位,在「陳橋兵變」中有過詳述;劉遇,最早是郭威的部下,後周時轉入禁軍序列,宋初成為禁軍高級將領,滅南唐時立有大功,趙匡胤去洛陽祭祀時,劉遇負責趙匡胤的貼身警衛工作;史珪,很早之前就投靠了趙匡胤,是趙匡胤的嫡系部將、心腹爪牙,曾在開國初作為趙匡胤的眼線,負責了情報工作,在前文「梁夢升案」中有過介紹。

  這三人的共同點很明顯,全是趙匡胤的嫡繫心腹,或者說是「太祖黨」。而關於他們落馬的具體細節,史籍並未給出答案,只有「督前軍失律」、「所部兵逗撓失律」的模糊說辭,就連史官都添加註解道:「恐國史或有所避忌」。

  隨著開國元勛級別的「太祖黨」被貶,諸將惶恐不安,畢竟有高梁河之敗,若想吹毛求疵挑將領們的過失,誰還沒幾個槍斃的罪過?於是諸將把希望寄托在了趙德昭身上,大家對他抱怨說雖然征討幽州失利,但克定太原、收復北漢的功勞還沒論呢,一碼歸一碼,皇上怎麼就有功不賞、有過必罰呢?

  在諸將的慫恿之下,不諳世事的趙德昭終於被當了槍使。這一日朝會時,趙德昭斗膽為諸將陳情,說陛下您還沒有對太原有功之臣論功行賞呢。

  趙德昭再次觸動了趙光義的逆鱗。

  高梁河之敗,諸將已經動了謀立趙德昭的念頭,而這時偏偏又是趙德昭替諸將出頭討賞。好啊,這臭小子跟文武百官打成一片了。

  趙光義勃然大怒,怒吼道:「待汝自為之,賞未晚也!」這句話的分量是很重的,趙德昭惶恐而退,隨後自刎身亡。

  梳理完這些細節,就不難理解「高梁河之戰」雙方的說辭了,其實宋軍敗得沒有那麼狼狽。

  趙光義提前離場,很可能是因受了箭傷,一輛驢車也不可能一夜之間從幽州飆到涿州,而遼國人口中的到了涿州換乘驢車逃走,逃的也不是遼國人的追殺,而更有可能是來自「太祖黨」的內部威脅。高梁河失利後的宋軍其實仍然擁有繼續對線的能力,但趙光義因「太祖黨」的威脅而下詔班師,這才導致了後續的潰敗。

  對外戰爭的表象之下隱藏著內部政治鬥爭,很多事情都屬於高度機密,不便透露。於是在有限的含糊其辭中,後世人們捕風捉影、以訛傳訛,終於拼湊出「高梁河車神」的傳說。

  趙光義貶黜了石守信等「太祖黨」,又將韋亶等15人委派為諸鎮節度判官,用以監督各地方藩鎮。

  罷黜開國元勛、逼死太祖之子、在地方安插眼線……這只是清算「太祖黨」政治大戲的序幕。一年半之後,太祖的最後一個兒子趙德芳也以22歲高齡壽終正寢,史書只雲因病醫治無效(寢疾薨),除此之外再無過多描述。

  又過了半年,有人舉報皇弟趙廷美驕恣不法,陰謀不軌,於是趙廷美先被外放到洛陽,又被降封為涪陵縣公,安置在房州,一年多之後,趙廷美「憂悸成疾」,也過早地離開了我們。

  至此,除了趙光義之外,趙匡胤的兒子、弟弟都死絕了。接下來無論是兄終弟及、還是父死子繼,皇位都將在太宗一脈傳承,無可撼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