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安誰的心
大殿上,李四一番話說完之後,李源和李二全都陷入了沉默。
兩人都聽懂了李四這句話的言外之意,其實重點就在最後的那句話上,「安人心」。
安誰的人心?是李四背後天策齊王府眾人之心。
是天策上將府,齊王府,陝東大行台,左右武衛,左右威衛
是生於微末,起於江淮,被李四所揀拔的寒門武人。是在跟關隴豪族們爭鬥之中被壓制的中原士族。
是兩淮這個從沒出過什麼世家大族卻遍地塢堡,強宗豪右武斷鄉曲的四戰之地。
在戰前,關中有兵有將,還能以大義的名分壓制齊王這個關東各派的共主。
但現在,代表關中的衛府軍幾乎全部被葬送在河北了,而齊王麾下的軍隊折損不過數千人。
如果不是真的顧念大局,李元徽有足夠的實力自立。
反而是關中經歷大敗之後自保都難。
但因為有一個強大的北燕存在,所以大唐現在決不能內亂。
李元徽把話說的很明白了,就差直接說你們別廢話了,要不是我壓著下面早亂套了。
形勢比人強,已經同意交權的李源自然是沒什麼意見,倒是李二猶豫了半晌之後也點頭同意了。
但李二也提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兄終弟及之後,你李四之後,傳給誰?
李四直接道,大哥的子嗣。日後傳位的順序就是四兄弟的子嗣輪流。
李源當即表示贊同李三郎也沒意見。
隨後,宿國公獨孤懷義和宰相裴弘德作為見證,侍中裴繼執筆,撰寫詔書和盟約,又召集洛陽文武,公之於眾後封於金匱之中。
盟約之中還提到了,若有違背盟約者,共擊之。
但盟約雖然成立,但其有多少約束性,那就是全看實力了。
出宮城的時候,李二走在前面,李三和李四跟在後面。
走到宮門處,李二在上馬前停住腳步,回頭看著李四道:「四郎,你謀算很久了吧?」
李四想了想,然後道:「二哥,還有比現在更好的方法嗎?」
李二聞言沉默了,搖了搖頭,隨後上馬。騎在馬上之後看著遠處的洛陽天街,一望無際,隨後心中頓覺寬闊,笑道:「也是,總好過我們同室操戈!貽笑千古。」
隨後縱馬而去。
李三和李四站在原地看著的李二背影消失在視野之中。
「四郎,從今天開始,咱們兄弟跟二哥之間,可能就是對手了啊。」
李三郎饒有興致說道。
李四則回了一句,「兄弟之間因為爭奪家產吵架不稀奇,更何況咱們是阿耶還在的時候就分家了.」
李三笑了笑,隨後也離開了。
兄弟三人分別之後,各自回到自己在洛陽府邸
李源同意交權以後,自然是由太子監國,但晉王和齊王也自然不可能什麼不要,只拿著一個未來的繼承權就完事了。
實際上,兄弟三人之間才剛剛才開始。
因為戰敗,朝堂上大批的位置都出來了,李二要跟自己的幕僚商議,哪些位置上該任用什麼人,哪些位置上要換成自己人。
除了要快速的掌握權力之外,也要考慮李三和李四的利益。
至於李三和李四,他們所看重的那就是地方上的實力了。
目前來說,關中、隴右、河西這是李二的基本盤,但目前實力大損。
荊州、蜀中、漢中、河東,這些地方的李三的影響力更大一些。
李四就不用說了,陝縣以東都是他的地盤。
李三和李四身上都兼職大行台,也就是地方上的軍政大權一把抓,但李三目前能直接控制的只有河東一地。
其餘荊州北部和蜀中、漢中這些個地方雖然在地圖上能連成一片,但實際上都是獨立的地理單元。
但李三同時在關中也有大量的支持者,影響力只比李二差一點。
這就跟李二勢力範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李源這邊雖然心有不甘,但也知道,這兄弟三人雖然會有矛盾,但在讓他交權這件事上是沒有爭議的,所以他也沒法。
何況河北的戰事敗的太慘了,有些事他也的確沒有臉面再去跟兒子們對峙,爭執。
李四的齊王府里,商議的主要還是洛陽周邊的防務,以及中原和兩淮的秋收。
目前大唐在黃河沿岸,主要兵力都大概集結在兗州的白馬黎陽,和洛陽一帶。
白馬有趙大舊部三千人,劉元慶部五千人,柴榮的兗州軍三千餘人,黎陽有劉元慶部四千人,趙大舊部三千人。
洛陽這邊,陳瑱部左威衛十個折衝府萬餘人,黃君漢部五千餘人,蕭釋之部萬餘人,加上李元徽的親軍八千,也就是三萬餘人。
此外,左右領軍衛還有數千人,以及段雄所部萬餘人,左右驍衛殘部兩千餘。但這一萬多的軍隊,李二是肯定要帶回關中的。
關中那邊的形勢也很危急。
第二日,兄弟三人帶著幾個主要幕僚,再次在宮中齊聚。
李二帶著杜克明、房喬、薛收、薛元敬,李三帶著崔孝同、祖君彥、姚毅。李元徽這邊有李百室、李青蓮、獨孤潁、于志寧、高侃等。
此外,宰相裴弘德,裴繼,宇文成業三人,還有失去權力的李源,全都在場。
李二直接道:「兒臣恐長安會有些動盪,阿耶不妨就在洛陽多住些時日。」
李源聞言,長出了一口氣,點了點頭。
他明白,李二的意思是讓他在洛陽待些時日,這段時間給李二要把長安變成自己的地盤。
等他再回去的時候,估計就是傀儡了。
但眼下就是讓他回去,跟李二也沒得爭,河北一戰威望全都賠進去了。嫡系人馬也都全軍覆沒。
想爭也沒得爭了。
隨後李二作為太子,也說了自己的安排,洛陽毫無疑問的,肯定是齊王李元徽的。麻煩和壓力也是。
此外就是段雄所部和左右驍衛的殘部他要帶走,這一點上眾人自然是沒有意見的。
本來就都是他的舊部。
總之就是,關東之事悉決於齊王,河東之事悉決於晉王,關中和朝堂悉決於太子。
至於什麼時候禪讓,這事兄弟幾個也都沒提,李源更不會主動提。
眼下局勢這麼緊張,總得把局勢平息了以後才能談到這個。
此外就是關於人事方面的調整,兗州都督柴榮要回長安。這不是李四看著姐夫礙眼,想給他挪走,而是李二主動提出要姐夫柴榮回長安幫他穩定局面。
李四自然也不會反對。順勢提出了堂兄淮陽郡王李玄道擔任兗州刺史。這是李氏宗室之中為數不多的齊王派。
至於其他級別的人事調整和任命,根本就不需要在這個場合進行商討。
什麼太守將軍之類的官職,那都是晉王和齊王兩人自己就能夠決定的。
而李元徽的最後一項提議,是升洛陽為東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