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天下事在我

  第435章 天下事在我

  沒有大雨,水自然是不會無緣無故暴漲。所以只有一種可能,上游先蓄水,再放水。這樣就可以短時間內讓水流暴漲。

  蓄水的是韋孝矩,放水的也是他。實際上駐守在紫霞關的韋孝矩早就研究了淇水的情況,所以利用上游和太行山的地勢修築了蓄水的堤壩。隨後又重點關注了唐軍的動向,也正好給他捕捉到這個機會。

  西岸的唐軍大營直接就被水漫灌了,韋孝矩與傅弘之率燕軍乘著收集多時的小船和木筏發動進攻,唐軍死傷數千,降者數萬眾。

  僥倖在白溝之戰逃出生天的一眾隨駕官員和勛貴,這次沒幾個能僥倖逃脫,全都被陷在水中成了燕軍的俘虜。

  柴榮心腹部將馬三寶和羊獻果、翟思訓等奮力而戰,搶了幾條小船才保著柴榮和李孝正殺出了重圍,倖免於難,柴榮也當機立斷選擇了向東面枋頭的轉進,因為他判斷燕軍在西進的路上可能還有伏兵。

  而東岸駐紮在枋頭的唐軍蕭釋之所部,因為枋頭有修築城牆,所以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但這種情況下,蕭釋之也知道要向西轉進也成了泡影,等到柴榮等趕到枋頭之後,商議之後也是當機立斷的東奔黎陽。

  而黃河的水,也終於消了,蕭釋之到達黎陽之際,黃河的漕運也正式恢復了。

  李元徽得知淇水之事也不由得哀嘆世事無常,誰曾想還能有這種事?蕭釋之更是連呼慶幸,甚至都不好意思跟李元徽告狀說魏王的不是.

  李源從關中帶來的十萬大軍,也就剩下段雄的十個折衝府不足萬人和不足兩千人的左右校尉精銳。

  蕭釋之部左右威衛萬餘人,徐乾德部五千人,加上李元徽的親軍八千餘。

  這就是十幾萬參戰唐軍在戰後的僅剩下的隊伍,三萬人左右。更有大批的官員被俘被殺。

  原本還想立即放棄黎陽,但最終李元徽還是選擇讓守黎陽的劉元慶觀望一下,給他的囑咐是收攏潰兵,給被打散的沒有投降的同袍留一條回家的路。若燕軍勢大,那就直接放棄黎陽退守白馬。

  隨後李元徽帶著幾萬殘兵敗將渡過了黃河,渡河的時候,站在船上看著河水東流,柴榮嘆道:「十年積累,一朝而喪,我等不知道何時還能再到此地了.」

  眾人聞言,也全都有些頹然。

  李元徽卻道:「何必如此喪氣?魏武帝有赤壁之敗,漢高有更是幾次敗於項王之手,然漢魏最終能並天下者,何也?諸葛武侯五次北伐,雖然功敗垂成,乃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志氣不可消!」

  這番話,在這個時候,還是氣到不行振奮人心作用的。

  不過仔細一想,這次受損最小的就是齊王勢力了。

  提前把左右武衛三十個折衝府的精銳調回了兩淮,參戰的齊王屬下也因為李源的偏向,幾乎沒有在主戰場的。

  讓蕭釋之守朝歌,劉元慶守黎陽,唯一參戰的徐乾德部跟著柴榮的右軍躲過了白溝兵敗,。

  又跟著段雄一起躲過了淇水之戰。

  損失最大的就是李元徽的親軍,因為正面跟燕軍的會戰,折損了將近五千人的兵力。

  而此時,船上的眾人還沒意識到,隨著關中軍隊基本覆滅,齊王府的勢力就成了大唐舉足輕重的重要部分。

  回到白馬之後,李元徽沒有耽擱,留軍令給李藥師讓他撤兵之後,就立即返回洛陽。

  此時的洛陽城,有左右金吾衛的數千兵馬,以及陳瑱所領左威衛,慕容三藏所領右威衛,不足兩萬人。基本上還處在齊王府的控制之下。

  李源早李元徽一步回了洛陽,在得知大軍盡喪之後是暴跳如雷,不過等到李元徽回到洛陽之後,想要甩鍋給他李四的的話卻怎麼也說不出口。

  他猛然間意識到,現在的洛陽不是他說了算的,這個時候想要讓李元徽承擔問題很明顯不太可能。

  他的十萬大軍都沒了.

  並且這次他還是御駕親征,作為皇帝,有些東西怎麼也甩不掉的。

  難道還能承認自己仗打到一半就扔給齊王了,所以該死齊王你來承擔這個戰敗之責?

  看著跟著齊王一起進攻的一眾甲士,李源的嘴唇動了動,最終是說了一句:「回來就好,勝敗乃兵家常事.四郎辛苦了.」

  李元徽沒說話,點了點頭,也說了句:「阿耶保重。」

  隨後轉身就走了。李源看著李元徽的背影,嘴巴張開,又合上了,他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李源帶來的大批朝臣這會除了裴繼,和幾個因為身體原因沒能前往河北的老臣勛貴,餘下的人全都在北燕成了俘虜了。

  而李元徽的陝東行台和天策府這套文武班子又成了大唐在洛陽的實際上掌握軍陣大權的機構了。

  李元徽也沒有任何的廢話,李源也默認了他在這邊失去控制能力的事實。

  但他沒想到的是,他即將失去的不只是函谷以東的控制權。

  李元徽從宮裡出來跟李源見過面之後,立即回到王府,隨後立即召集全部僚屬議事。

  首先是如何應對接下來北燕的對於洛陽方向的進攻。

  大勢上,劉玄機在消化完戰果之後,也就差不多秋收了,有了秋糧也就意味著燕軍可能在兩三個月之後主動發起進攻。

  現在洛陽一帶的唐軍基本上除了李元徽的心腹親軍之外,都沒有膽量也沒有能力跟燕軍進行大規模的會戰了。

  燕軍此戰雖然有折損,但不算大,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

  心腹親軍現在也就剩下七八千人,還能經得起消耗嗎?明顯是不能。

  所以把調往兩淮的隊伍再調回來,也就成了一個非常現實的選擇。

  李元徽想了想之後,並沒有立即同意,反而覺得先看看形勢,隊伍年初剛回去,怎麼也得讓他們在家過個年再說。

  畢竟洛陽這邊還是能夠聚集三五萬人的,防守應該是夠用了,而且接下來他還有別的打算,把自己的核心隊伍全都調過來有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此外就是關於修復河橋。

  獨孤潁和李青蓮是主張重修河橋,一是河內目前還在唐軍手中,不可輕易放棄。

  而高侃和於智寧則主張不修河橋,並且棄守河內,直接沿著黃河布防,以抵抗燕軍。雙方各執一詞,也都有各自的道理。

  而李元徽最後決定還是要修。

  因為他覺得,有河橋,要守河橋。

  但沒河橋。你甚至都不知道該守什麼地方。沒有河橋,需要守的就只整個黃河中下游,燕軍到時候就不一定從什麼地方渡河,有可能先打青州,或者出兵兗州,都是有可能的。整個黃河中下游千里防線很難防禦。

  但北人不擅長乘船和水戰,有浮橋在他們肯定是先奔著浮橋來。

  定下了重修河橋之事,眾人散去,李元徽寫了兩封親筆信,讓人分別帶著書信和戰報一同送往河東和長安。

  一來是告知河北戰事的進程和結果,二來是請兩位兄長來洛陽。

  書信一路加急分別送到了關中長安和河東的安邑。

  李二和李三在看過書信之後,幾乎都沒有猶豫,安排好留守事宜之後就分別帶著親軍趕往洛陽。

  天下事,在李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