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僥倖

  第434章 僥倖

  劉玄機率領騎兵大隊奔襲而來,眼見唐軍列陣於野,且以同樣是以大隊騎兵為主,當即道:「列陣嚴整,昨日之大敗後,見到我大軍卻不驚慌,這定然是唐軍精銳.十五郎,你可知對面是誰的部曲?」

  「回大王,太遠了,我得去陣前瞭望一下.」

  「去吧。」

  被稱為二十五郎的人,是個年輕男子,穿著一身製作精良的甲冑,原本其落後劉玄機大半個身位,得令之後縱馬前出,抵近約一里之處,又折返回來。

  鐵胄下的臉神情複雜,仔細辨認了對方的旗號和甲冑樣式才回到:「回漢王,是齊王手下的親軍,其中包括齊王府護軍,天策府帳下親軍,和背嵬軍具裝甲騎,還有一部分兵馬應該是太子舊部左右驍衛的雍涼精銳」

  這人名叫李孝昌,大唐立國以後被封為渤海王,是李源的堂侄,同時也是已故大將軍、鄭王李神符的侄子,還是北燕漢王妃李氏的同母弟。

  有這層關係在,所以昨日在在唐軍戰敗之後,率部降燕,也自然因為其身份而得到了劉玄機的厚待,今日作戰更是讓其追隨左右,以備諮詢。

  劉玄機聽完了李孝昌的介紹之後,點了點頭,他其實已經猜到了李元徽會帶著自己的家底留下親自斷後跟他一戰。

  不然換成唐軍陣中的任何人督陣,都得被他迅速打穿。也就只有齊王李元徽,還能憑藉舊日之威名,跟他周旋。

  狹路相逢,勇者勝。

  諾大的曠野,更是勇者決勝的絕佳之所。

  燕軍騎兵兩萬餘,唐軍騎兵一萬左右,還有五千人是騎馬的步兵,已經列好了步陣。

  這種規模的騎戰,在中原軍隊相互廝殺的戰爭之中,並不多見,但今天北燕和大唐這場戰役之中,往日裡精挑細選的戰馬和身經百戰的騎卒都只不過是普通的耗材罷了。

  重裝鐵騎相互對沖,天空之中箭矢如雨,喊啥聲響天動地。

  最勇猛的將領率領最英勇的戰士,捲入戰團之中,雙方的主帥也都親自上陣。戰事極為焦灼。

  從上午遭遇,一直到下午起了大霧,雙方才各自罷兵。

  段雄和徐乾德也當機立斷乘著這個良機放棄營地準備撤往枋頭,因為大霧天燕軍也不敢貿然出擊。

  這次,天象終於站在了唐軍這邊。

  霧天無法辨別方向,段雄和徐乾德兩人率軍走錯了方向,歪打正著的跟在李元徽後面,全都退到了黎陽,

  李元徽見到這兩人的隊伍全都脫離險境,也當即敢到慶幸。不過隨後清點了一下自己三大親軍隊伍的折損情況之後,他就笑不出來了。

  齊王府護軍原本六千人,回到營地的不足四千,天策府帳下親軍三千六百人,回來兩千多人,算是損失較小的,而具裝甲騎背嵬軍戰死和失散者也有千餘人,戰馬損失也極大。

  左右驍衛的雍涼鐵騎也死傷千餘人。

  看到各部匯總的戰損數字,李元徽欲哭無淚啊。

  這些戰損的隊伍,很多都是追隨他多年的老軍,征戰多年,是他的心腹部曲,跟左右武衛調回江淮那三十個折衝府的隊伍一樣,是核心班底,這一場仗報銷了四五千人。

  於公於私,都讓他非常心疼加肉疼,他知道死了很多人,但他不知道這麼多。

  而劉玄機在回到營中之後,看到戰損數字跟李元徽一樣的肉疼。

  整個大燕,軍隊加起來有二十萬,但因為地處吧北國,還有許多遊牧部族和鮮卑諸部效力,因此整個大燕的騎兵打給有六萬人左右,這比起大唐軍的比例要高出不少,數量上也不相差無幾。

  而其中北府軍加上漢王親軍的騎兵,是劉玄機直接統率的,也就是兩萬多。

  今天他基本上是帶了在戰場上幾乎能調動的所有騎軍,約一萬五千騎精銳。帶隊的騎軍將領則包括拓跋天穆、斛律明月、蒯恩、東方狄、劉芝、朱超石、張世武、趙襄等北國騎將之精華。

  就是這樣的陣容,跟唐軍幾乎達成了一個一換一的戰損比例。

  這還是在昨日大勝的加持之下!

  所以心疼更肉疼的不只是李元徽,劉玄機也算是一個。

  如此大的折損,讓劉玄機都忍不住抱怨李四,你就跑得了唄,玩什麼命啊.

  其實雙方都知道,只要是開始跑了,那就只有被當兔子追的份了。

  但現在看著損傷數字,在看自己剩餘的快要見底的糧倉,還有將近三萬需要安置的唐軍俘虜。

  這些都成了劉玄機退兵的理由。

  消化這次的戰果,也是需要時間的。

  因此,即便是這場大戰的勝者,他也不得不考慮率先結束這場戰爭。

  而唐軍現在已經接著這個機會撤到了枋頭,並且已經基本完成渡河了,接著打下去可能就要在枋頭這。打一場攻堅戰,然後才能渡過淇水,繼續追擊。

  問題現在北線的運糧通道被李藥師所攔截,拓跋天保尚在跟李藥師兜圈子,信都到鄴城的運糧通道現在還處在唐軍的威脅之下,雖然只有幾百里,但他這時候也敢不顧一切的向南繼續進攻。

  所以見好就收,也是可以讓他自己,讓一眾將領們,讓參戰的世家大族們全都滿意的結果。

  最重要的是,這一仗的勝利,已經讓他的威望在北燕內部,高到一個無以復加的程度,來到了頂點。

  有些事,也可以考慮了。

  於是,劉玄機選擇了見好就收,決定率軍退回了鄴城。

  眾將鏖戰多時,又對今日的血戰趕到心有餘悸,所以沒人有任何意見。

  但是令劉玄機沒有想到的是,他這裡都準備放棄了,不準備打下去了,但駐守在紫霞關的韋孝矩卻送了他一份大禮。

  此時唐軍已經完全退到了駐紮在淇水的西岸,東岸枋頭是蕭釋之所統率的萬餘精銳駐守,西岸是柴榮所領從戰場上退下來的唐軍。

  原本蕭釋之是打算也按照李元徽的軍令渡河,然後燒毀浮橋,全軍繼續向西轉進。枋頭直接放棄掉。

  但卻沒想到,原本蕭釋之在東岸選定的營地,已經全都搭建好了,卻直接被關中軍隊搶占了。

  雙方一度爭的不可開交,最後關中軍那邊魏王架出來「主持公道」。

  李孝正也很樂意打擊齊王的部下,因此就說你們這些右威衛的衛府軍,一直都沒有參與作戰,現在還要跟關中打仗的主力隊伍搶營地嗎?

  蕭釋之也沒法說什麼,畢竟對方是皇子親王。眼看著時間也不夠在西岸立營了,也就單算當晚留在枋頭過夜,第二天一早在過河。

  卻全然沒寫拿到,也正是因為他們留在枋頭,避免了傾覆之危。

  第二日一早,淇水暴漲,兩岸一片澤國。

  而枋頭,有城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