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兩月
楊侃見到唐軍追上來,並且咬的非常緊,無奈治下只能反身跟對方作戰。
常雁衡和王弼兩人則率騎軍徑直突入了燕軍的陣中,左衝右突,試圖把對方的陣容攪亂。
楊侃尚不知唐軍還有後手,於是命令騎隊包圍常雁衡和王弼的數百騎,想著先把這小股騎軍吃掉也來得及。
結果就是,打起來才發現,這小股騎兵實在是強悍,連續奔襲之後仍然爆發了強大的戰鬥力。
尤其是帶頭的兩個騎將,一個手持大槍,另一個手持雙刀,都是驍勇無比的猛將,殺的血流成河。
而就在這大戰關鍵之際,李藥師率領三千騎軍也終於趕到了戰場。
這一場大戰的結果也就很明顯了。楊侃見到唐軍大隊騎軍趕到之後,當即就選擇了逃。
並且沒逃往臨淄,而是向著黃河邊上的樂安方向逃去。
這一仗,楊侃只帶著麾下的數百精銳逃出了生天,餘部被圍殲,降者千餘人,繳獲戰馬數百。
楊侃的落荒而走也意味著,青州的歸屬已經確定了。
李藥師在高苑之戰後,將騎兵又都給了常雁衡,而常雁衡也帶著三千騎兵壓著俘虜一路趕到臨淄。
臨淄是齊地的核心,留守的臨淄的是楊氏族人,見到唐軍壓著俘虜過來就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了。
當即選擇了獻城投降,畢竟他也知道了楊邃和楊伯俊等人在大唐混的不錯,自己過去了好歹也有自家人可以依靠。
而在接下里的一個月內,唐軍分成幾個部分,李藥師常雁衡一路,慕容三藏黃君漢一路,還有從琅琊出兵的劉元慶和陳瑱一路,總共兵分三路,橫掃青州全境,幾乎是就是秋風掃落葉。
而北面的北燕,在這段時間,沒有派出一兵一卒去支援青州戰場。
李元徽和柴榮就率兵駐紮在黎陽和白馬,都是是黃河下游重要的渡口,可以隨時坐船支援黃河下游沿線的各個戰場。不管是你鄴城還是清河、平原,都得老老實實的窩在城裡守城。
出兵?求之不得。
冀州留守燕軍都不敢動彈。所以這個機會對於唐軍來說相當的難得,可以沒有任何顧慮的去進攻青州而不用擔心對方來援。
王熊也嚴令各部不得出城。因為他知道,守城他可以遊刃有餘,但出征作戰,大概率不是李元徽這個後輩的對手。
別看李元徽自詡善守不善攻,但誰見過守著守著地盤越來越大的?
這些地盤都是花錢買的?
李二和劉玄機都不敢說自己對陣李四就能穩贏。
到了六月底,楊侃帶著最後的兵馬渡河北上,放棄了樂安郡治所臨濟,北上投奔劉玄機。而幾乎是同時慕容三藏則率軍收取了青州最東面的東萊郡。
從五月初發兵,到攻陷青州全境,不過兩月的時間。這種進兵的速度,幾乎是可以稱之為,神速了。
自此黃河以南,全都落入了大唐手中。
七月初,李元徽帶著數千護軍趕到青州,李藥師的為首的諸將在歷城迎接。
「臣等拜見齊王殿下。」
李元徽親自把李藥師攙扶起來,而後拍著他的肩膀,「兩月的時間拿下下青州,這都是你的功勞啊。即便是古人名將,也無法在用兵上超過你啊。」
「不過,你雖然有韓信白起的本事,但你卻是我大唐的王翦啊。」
「臣謝殿下。」
雖然你有韓信白起的才能,但是我想讓你做王翦!
韓信白起這倆人用兵那是非常之強,但這倆人下場可不好啊。
反觀王翦,那是功成名就,還能平穩落地,安享晚年。
為人臣者,誰不喜歡這樣啊?
所以李元徽說出這話,自然是讓李藥師很感動。因為你真要拿韓信白起比較,這不意味著以後可能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
而王翦深諳明哲保身之道,這一點上可是許許多多的名將都無法比擬的。
所以用這個來形容李藥師,他自然很容易就明白了李元徽的意思。
隨後,李元徽當著眾人的面,任命李藥師為權青州刺史。
權的意思是,差不多是代理。至於為什麼是權,那是因為這個畢竟還是得長安方面蓋章同意。
但作為主將,青州都給拿下來了,這要是連個刺史都不給,多少有些說不過去了。
李元徽早就在出發之前,就上表請求朝廷同意這個任命,他覺得,李源應該會給這個面子。
李源也的確沒有理由拒絕李元徽的這個請求,這是他在武德四年已經過去一半的時間內,收到的最好的消息了。
李元徽為此還專門搞了個露布飛捷,讓全長安的人都知道了,兩個月時間內,青州全境都納入我大唐了?這多少有點振奮人心了。
而李源看著戰報,忍不住心裡嘀咕著青州竟然還真給他拿下來了?
李源之前在朝堂上逼著李元徽去打青州,他可是不情不願的點頭的,但這一打起來,齊王麾下的戰鬥力未免太強了吧?
那伱當初還擺出一副不情不願的架勢來.
不過李源在稍作復盤之後,也很快就明白了這場大捷的關鍵所在。
李元徽派遣李藥師和常雁衡所率領的三萬兵馬,慕容三藏和黃君漢兩人手中也有右威衛精兵萬餘人,南線的徐州方向,劉元慶和陳瑱率領的左威衛兵馬兩萬餘,合計六萬餘人。
這已經是對北燕青州楊侃所部兵力上,形成了碾壓的局面。
並且燕軍還沒有援軍。
原本李源想讓李元徽打青州就是為了消耗,因為劉玄機絕不會坐視大唐攻打青州。
但偏偏劉玄機現在主力都去了并州,現在正跟唐軍在平陽耗著呢。
想通這點之後,李源也不得不感慨,這個四郎每次出兵的運氣,真的是好的離譜。
還有李藥師,這用兵的才能也是當世少有
現在齊王府控制黃河以南,長江以北,西起陝縣,東至大海的龐大領土,大半個大唐都在其治下。
這讓李源都有些感慨,這小子已經壯大到這個程度了?這小子才二十五啊
一邊感慨,一邊在齊王的奏表上寫了硃批「准」字。
雖然被青州全境盡成唐土的消息振奮了一下,但一看到地圖上并州位置上,李源就有些愁眉不展。
平陽數千人的守軍,已經堅守了兩個月了,三郎卻始終還在路上,沒有趕到平陽。甚至他下詔書去詢問李三郎都以各種藉口搪塞過去了。
他到底在等什麼?
如果李三郎在他面前,只會告訴他,我在造一座城。
你劉玄機想要在這築城?巧了,我家老四也這麼想的。
早在六月中,其實李玄機就已經出兵了,率軍兩萬沿著汾水北上,但他卻沒有立即前往平陽,而是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在汾河水畔的一處台地築起一座城。
這座城名為「玉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