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再來十年

  第364章 再來十年

  「漢王,青州可以不取,但一定不能讓唐國安穩下來。」

  軍咨祭酒王思政起身出言道。

  劉玄機聞言,眼前一亮,點了下頭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王思政道:「昔年諸葛武侯為何連年北伐,無歲不戰?是窮兵黷武嗎?王某以為,武侯北伐,則曹魏必須要以半天下之人力物力應對,此疲敵之法,若不北伐,則蜀漢居於益州,曹魏國力十倍勝之,若給曹魏以時間休養生息,則國力相差徽越來越大,蜀漢必亡。故武侯逆天命而行,使得『中、國不卸甲,雍涼不釋鞍』,而賈詡也曾勸說魏武帝,斂谷聚兵與淮南,不與東吳速戰此時唐國國力強盛,河北比之,差之半以,而拖得越久,則大唐就越強,河北雖然也在恢復,卻不如大唐之地廣人多,所以,一定要用疲敵之法,不能讓大唐無事.」

  劉玄機聞言,面色凝重。

  王思政這番話放在戰略上,是沒有問題的。

  但看劉道和連連搖頭,劉玄機就知道這是應該不贊同出兵的,畢竟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

  劉道和雖然只是尚書左丞兼任幽州治中,但從權力來講,是作為燕國實際上的宰相兼戶部尚書。

  他最清楚府庫里有多少錢糧,最清楚去年的賦稅收上來多少,最清楚各地的人丁能抽出來多少,而不影響農耕。

  同樣最清楚大燕現在能不能出兵,甚至能出多少兵,有多少糧食能調用。

  「王參軍所言,甚有道理,但去年二十萬大軍在晉陽跟唐軍對峙大半年,幽冀二州的府庫已經空了,又因為抽調了大量的民夫運送糧食,所以還有些郡縣因此糧食減產不少,今年無論如何,大軍是不能在動了而且別忘了,去年突厥入侵,幽州還受了兵災,若是一定要出兵,也只能抽調出萬人的糧草,為期三月,若是再多了,明年可就更難過了」

  王思政聞言,沒有跟劉道和爭辯,而是解釋道:「劉兄所言,我也有所了解,但萬餘兵馬出兵三月,已經足夠做很多事了,王某的意思,並非是要跟大唐大打出手,而是可以少量精銳,出兵牽制.」

  劉道和聞言,倒是也不在抗拒,只是閉口不言了。

  一直沒有說話的盧柔卻道:「漢王,若只是想讓青州牽制大唐兵力,而我方又可以休養生息,不用派出大軍接應,我這裡卻有一策。」

  劉玄機聞言,當即神色一震,「盧先生儘管說來。」

  盧柔緩緩道:「楊侃和楊邃具有青州,卻無名分,他們並未自立為王,也沒有向李唐,或向我大燕稱臣,若是漢王您願意封楊侃為青州都督,給他名位,相比他就有足夠的底氣跟唐軍作戰了.而大唐若知道楊侃接受我大燕的官職,也一定不會容忍他盤踞青州,在北上之前,一定先取青州,楊侃去年雖敗於李源之手,但其人悍勇,其麾下的軍隊也都頗為能戰」

  盧柔這番話讓劉玄機眼前一亮。

  再怎麼說,河北現在頂著大燕的殼子,還有慕容鞅這個正統的傀儡皇帝,這就是大義和名分。

  盧柔這個主意就屬於低投入,但是若成功了就是高產出。沒人不喜歡。

  若是能用一紙詔書,就換來楊侃的數萬大軍和青州之地為大燕分擔壓力,那也太值得了。

  同時還可以佯裝出兵,甚至是派遣少量的精銳渾水摸魚,趁火打劫。

  總而言之,可以嘗試,因為幾乎是沒有成本的。

  反正大燕這牌子,現在也就這點作用了,過幾年這國號還在不在,那都是未知數了。

  劉玄機當即就拍板了,決定給青州楊侃下詔書。

  首先是赦免楊氏眾人的罪過,還有發還楊素的贈官。什麼太師、尚書令、楚國公、諡號「景武」.

  然後讓楊侃繼承楚國公的爵位,同時封他為征東大將軍、都督青州諸軍事、開府儀同三司、使持節。

  很大方,比起李元徽答應給楊邃的刺史加郡公,還高了一個級別。

  但這個意義是完全不一樣的。

  劉玄機給楊侃這些,就也就沒想過楊侃能真正的效忠大燕,只不過是給你名分,讓你去跟大唐李家拼命。

  屬於是濫發官職,就是一個空名頭,俸祿都不用發。

  但李元徽的刺史加郡公,那可就不一樣了。這個代表著你楊邃能帶著你們老楊家這些還活著的人,回老家弘農,並且大唐朝廷有你們的位置,你們楊家其他人也能出仕,這就等於是從顛沛流離的罪人,重新獲得了世家身份。

  這意義是完全一不樣的。

  四月份,來自河北的詔書送達至青州之後,楊家兄弟就要面臨再次做決定了。

  開陽縣衙的內堂,楊侃坐在位置上頗有些自嘲道:「我還是自視甚高了,還以為能夠憑藉青州之地,就能挑動李唐和北燕大戰起來,而我楊氏嗎,可以渾水摸魚,如今看來,卻是我想的太多了,不管是河北的劉玄機還是洛陽的李元徽,這兩人的定力都頗為不俗,我們看起來是真的要做抉擇了」

  楊邃嘆氣道:「這不是早就應該有所預料的嗎?」

  楊侃笑道:「是啊,但人啊,總是喜歡把希望寄托在這些虛無縹緲的事上,大哥當年起兵反燕,不也是如此?」

  楊邃道:「不,不一樣,當年慕容英已經開始對付我楊家了,就算大哥當年不起事,慕容英也不會放過楊家都是無可奈何罷了」

  楊侃聞言也嘆了口氣,閉口不言,卻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隨後楊邃繼續勸說道:「李源父子雖然手段狠辣,但也算是有容人之量,我們不妨就順水推舟,歸附大唐,日後自然有機會光大家門。」

  楊侃聞言,搖了搖頭:「不,六哥,我們還是按照之前商量好的,分家吧,我看劉玄機未必就會輸給李氏,李源諸子皆是人中豪傑,但他們若是爭奪儲位,其下場未必會比慕容家好,而劉玄機雖然出身微末,卻有英雄之志,晉陽之戰,其一人獨抗李家兄弟三人,不落下風,而且燕廷還追復了阿耶的名位為楊家存續,六兄與我可選一邊.」

  楊邃點了點頭,隨後又問道:「那你可能忘了大哥等人的仇,與劉玄機共事?」

  從天盛十一年開始,兩人就帶著族中年輕人和婦孺們四處求生,東躲西藏,最後投奔瓦崗,才有棲身之地。

  到如今,將近十年了。這十年之中,他們曾經想要推翻的那個大燕亡了。

  反而是最後截殺他們兄長楊巡的兩個人,李元徽和劉玄機,一個是新建李唐的齊王,另一個是稱雄河北,挾天子而自掌大權的大燕漢王。

  報仇這種事,很可能是沒有機會的,但有些人,他就是註定安分不了的。

  楊侃笑道:「哈哈哈,這自然是不敢忘得,不過,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如果十年報不了,那就是在等十年,勾踐尚且能臥薪嘗膽,侍奉吳王夫差,我楊侃為何不能效仿之?」

  「十一郎,若事不可為.」

  「哈哈哈,那就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楊邃不在規勸,楊侃的選擇稱不上錯,只是兩人以後要各自帶著族人背道而馳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