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不配

  第154章 不配

  河北的燕軍、豪強、義軍甚至是賊寇,大部分的武裝力量都展開了對突厥鐵騎的抵抗作戰。

  雖然各自為戰,但也讓突厥人吃了不少苦頭。

  突厥人雖然攻下了不少城池,但其實本質上還是一劫掠為主,什麼都槍。

  糧食、財物、布匹.甚至還有人。

  女人供他們玩樂,男人做奴隸。總之,就完全沒有攻下城池之後想要據有的想法。

  完全就是規模大一些的流寇。

  而這個問題,也是始畢可汗最為頭疼的問題。

  如何能夠像鮮卑人一樣,占據錦繡中原,還讓中原的人聽他們命令是從?

  始畢可汗也清楚,這對突厥人來說很有難度,因為鮮卑慕容氏之所以能入主中原,強大的武力是一方面,漢化已久的作風是另一方面因素。

  當然最為關鍵的還是,用漢人來對付漢人。

  始畢也收容了不少漢人叛臣,卻總覺得收效甚微,或許時候未到?

  長安城的慕容盞面對突厥人突然進軍河北,也表示了非常憤慨。只不過始畢可汗的心腹大臣史蜀胡悉就用了一句話,就讓慕容盞冷靜下來。

  「現在河北難道是聖人您的治下嘛?」

  冷靜下來的慕容盞,先是命宇文涉率軍進攻西河,隨後派出使者前往武威,跟已經歸附的涼州方面相約,九月秋收夾擊隴右。

  兩個月的時間,做夠他安定關中,以及做好出征準備。

  人在江淮的李元徽只覺得天氣熱的難以忍受,七月中旬大概是一年之中最熱的時間。

  時值下午,合肥新城的鎮南將軍府里,一群幕僚們都躲在亭子裡避暑,吃著用井水鎮涼的西瓜,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最近的天氣,偶爾還會溝通一下公事。

  「這天氣,跟進了火爐一樣,這時節真就該躺在樹蔭下,一睡一天,夜裡在出來做事情。」

  李青蓮躺在廊橋上,枕著胳膊,翹著腳,很是灑脫的樣子。

  張撫笑道:「真美的你,還夜裡辦差,這燭火不花錢?夜裡還少不得給你們準備夜宵」

  謝巽則打趣道:「將軍讓你做主簿真是慧眼識珠,果然是個貔貅。」

  郭風和手上拿著一封信道:「張主簿、曹令史,天柱山營、廬江左營,徐州左營,徐州右營這四部兵卒已經滿員了,近日需要調撥糧草和軍械,伱們兩位要提早做些準備。不要除了差錯。後面還有八部步卒.另外戰馬用的草料要見底了,抓緊補充。」

  張撫正色道:「郭公放心,這都記著呢,出不了差錯。」

  曹府也點點頭。

  郭風和聞言笑道:「我到沒什麼不放心的,只是現在各部都出去了,將軍沒什麼事就整日盯著這些瑣事,有時候郭某真懷疑,李將軍是不是真的年方十六,未免太細緻了些?」

  謝巽道:「郭公有所不知,李將軍雖然年少,但歷來行事穩重,尤其行軍安營,糧草轉運,這些往往少年勇士們不耐煩的事,他都做的極為熨帖,他的安營之法,這可是已故的衛王都稱讚不已的。」

  郭風和聞言點了點頭,「如此看,倒真是家學淵源,少年老成了。」

  這邊幾人正說著話,就有牙兵過來傳召,讓長史郭風和去節堂議事。

  郭風和點了頭之後就跟著牙兵來到節堂。

  節堂上因為比較空曠,比起他們這些幕僚麼辦公的公房內涼快多了。

  李元徽因為天氣炎熱的原因,沒穿圓領袍,只穿了一間單薄的青衫,頂發如往常一般以綸巾收束,腦後的長髮卻半披著。

  坐在帥案後面的大椅上,那張虎皮早就撤下去換了一張竹蓆,手中拿著一柄摺扇輕輕的扇著風。

  看樣子不像是個統轄一州兵權的將軍權貴,而是一個少年風流的公子哥。

  「見過將軍。」

  「郭長史不必多禮,來,看看這個。」

  李元徽隨手扔了一份書信過來,郭風和撿起來仔細默讀。

  信上的內容並不複雜,是廣陵郡丞張駿,密告李元徽,江都張家在約見江東偽魏吳王曹戎之後,送了一百石粗鹽和五千石軍糧給江東偽魏。

  郭風和看過這份密信之後,頓時有些猶豫。

  「啟稟將軍,這江都張家若暗通江東偽魏,卻是不小的麻煩,不過我看張家給江東這些,應該不是要真心投靠,應該是見面禮之類的。」

  李元徽聞言點點頭,然後道:「我也是這般猜測,張家富可敵國,若真是與曹賊溝通,定然不會只拿出這點東西來」

  郭風和這才明白過來,李元徽把他喊來,不是不相信張家,而是想要問問他的態度。

  畢竟,天柱山可是一窩蜂的前魏舊臣,如今曹元靜已經打出「魏」的國號,自稱大魏天子

  登基稱帝。

  別管他是不是真的燕王曹宇之後,總之,目前應該有心懷故國的前魏遺老遺少把希望放在曹元靜身上。

  那天柱山的人如果也抱著這樣的想法,那可就得早做些準備了。

  郭風和卻很直接的問道:「將軍可是懷疑我等?」

  李元徽道:「我這人比較喜歡坦誠相待,說一定都不懷疑,可能你自己都不信,要說有多懷疑也不至於,所以我打算聽聽你們是如何作想的。我這人比較坦誠,也希望你們能夠坦誠。」

  郭風和道:「燕王曹宇之後,有什麼資格繼承大魏天子的名號?」

  李元徽聽了這種發言,卻是有些愣住。

  郭風和繼續道:若非燕王曹宇性格懦弱,怎麼會讓司馬懿跟曹爽一同輔政?後面又何至於釀成高平陵之變?後司馬兄弟相繼秉政,若非宣皇帝陛下力挽狂瀾,大魏國祚早絕矣.是以,這曹元靜若真是燕王曹宇之後,自然是沒有資格繼承大魏的.」

  李元徽聽完了郭風和的理由之後,有點驚訝,想不到是這樣的理由.那如果是曹丕的後人,你們就跟著放水了嘛?

  還沒等李元徽提出這樣的疑惑,郭風和繼續道。

  「大魏亡國數十年,避據江東也被大燕所滅,早就氣數已盡,我等父輩雖然是魏臣,但若是心中向魏者,早就揭竿而起了,如今既然奉將軍為主,自然不會舊事重提,還請將軍明斷。」

  李元徽聞言點了點頭,郭風和這樣的說法,反倒是讓他相信,天柱山這幫人不會隨意反叛。

  何況他們的家眷可都在山下,就安置在合肥附近的塢堡里。

  而且他能感覺到,郭風和是真看不起曹元靜這個賣私鹽的出身.畢竟郭家在前魏的時候也是名門望族,包括夏侯元弘,那可是譙郡夏侯家嫡系子孫,現在讓他們跟一個賣私鹽的泥腿子稱臣即便是他們避具山中數十年,心中也是有些驕傲的

  換句話說,李元徽要是寒門出身,招降他們都未必肯答應。

  就像當初,漢室宗親的劉曄,那可是光武帝的後裔,阜陵王劉延的後代,可是正經的東漢宗室,不是劉備這種西漢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

  結果呢?歷侍曹操、曹丕、曹叡祖孫三代人,屢屢出謀劃策,堪稱料事如神。曹操和曹丕爺倆要是聽了他的建議,能不能有三國鼎立都是兩說。屬於是跟著曹魏一條路走到黑。

  人和人的利益不同,所做的選擇自然是南轅北轍。

  有人匡扶舊邦,建功立業。

  有人投奔雄主,安居樂業。

  如有同路,那可能是狹路相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