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江淮十八營

  第150章 江淮十八營

  李二在打定主意之後,立即帶著一眾親信去狄道、臨洮等地,約見各地的李姓豪強。

  隴西李氏是郡望,下面又分為姑藏房、狄道房、丹陽房、頓丘房等支脈。真正的枝繁葉茂。

  而唐公一脈,無疑是如今李氏大宗。

  李二作為嫡子,自然是吃得開,他伸出的橄欖枝,自然有的是人願意接著。

  他與眾人相約,若唐國公李源被任命為主將,負責關中戰事,則各家都要出人出力。

  自然,也都會授予官職,戰後自然也少不了封賞。

  李二於隴右忙活著擴充實力,李三和李四同樣沒閒著。

  李三在蜀中,靠著能扛鼎的天生神力,折服了不少來成都拜見的唐國公的蠻族,以及武都陰平的羌人氐人的首領。

  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畏威而不懷德。

  你只有展現出比他強大的實力,才能獲得他們的好感和尊重,甚至是效忠。

  不然給他們任何好處都白搭。

  校場之上,李源和邀請了益州本地漢人豪族的族長家主、如德陽李氏李昊,巴郡大族嚴均,嚴旻,賨人豪帥冉子賢、向河、向輪,田卷,羌人渠帥楊萬敵,楊難,氐人渠帥符飛,強勇。

  把這些人都找來,也不是李源臨時起意,早就幾月前就約好了。

  校場之上,李三郎穿著一件尋常袍服,在角力之中連著放倒了十八個各族勇士。

  又在馳騎之時,與數十步外連著投擲八柄短矛,都力貫雙甲。

  讓這群板楯蠻和氐人、羌人對李三郎無比折服。

  在李三郎展示過強大的無力之後,一眾人紛紛對李源表示,「三郎君真乃神人也。」

  李源聞言卻捋須長笑,擺了擺手道:「我嫡子四人,三郎只是最不成器的,所以才跟在我身邊,我家二郎曾經率五百鐵騎,夜襲枹罕,殺敵數千,險些生擒吐谷渾賊酋伏允!」

  「而我家四郎,百騎奪晉陽,擒獲反王慕容簡如今已經是重號將軍,坐鎮一方.還在董杜原之戰擒殺楊巡,你們都應該知道楊巡是誰吧?」

  一群蠻族聽了之後立即色變,楊巡是誰他們還真知道,那可是號稱「今項羽」啊。早些年跟著大軍西征吐谷渾的時候,那就是戰神一樣的存在,羌人、氐人全都聽過他的大名。

  這麼猛的李三郎,在李源的兒子裡面居然排不上好?還有個更猛的老二和老四?

  李源肯定想不到,自己為了收服人心隨口吹噓的東西,在日後會有多大的影響。

  唐公李源第四子就此成為了「天生神力」「勇猛過人」「萬人敵」的高大形象,在板楯蠻和氐人、羌人以及蜀中人口口相傳,後來某個蜀中書生根據兒時聽過的傳聞寫了一本演義小說,裡面的李元徽就被寫成了力能扛鼎天生神力。因為小說寫的太好,流傳入關中等地,靠著說書人口口相傳傳遍天下。

  以至於很多很多年以後的,李元徽少年形象,無論是在戲台上還是說書人口中,都成了手拿兩支擂鼓瓮金錘,力大無窮的「天下第一好漢」.

  而這位日後的「天下第一好漢」,剛回了合肥就開始召集眾人,商討整個江淮的防禦策略,以及新一輪的擴軍計劃和整編計劃。

  經過商議探討,有感於江淮各部的情況比較複雜,所以暫且分設十二營步卒,一營為三千人。

  分別為,淮南右營,主將朱興宗,所部八百人。

  淮南左營,主將殷拱,所部七百有餘。

  廬江左營,主將郭興,原有天柱山部曲兩千餘。

  廬江右營,主將周本,所部八百餘。

  天柱山營,主將夏侯元弘,原有天柱山部曲兩千餘。

  廣陵營,主將張鎮惡,所部一千兩百人。

  江都營,主將張堅,所部八百。

  中軍營,主將於仲亨,所部一千。

  中壘營,主將竇羨君,所部一千。

  虎步營,主將李玄道,所部一千。

  原本的徐州軍經過幾次作戰損耗之後,餘眾三千六百餘人。

  分成徐州左營,徐州右營,主將何貴和陳瑱,分屬部眾一千八百餘。

  這十二營步軍全部要擴充至一營三千人,兵員全部自己招募。

  騎軍設五營,以虎威將軍劉玄機為騎軍統軍。

  突騎營,只有三百重甲騎軍,由騎軍統軍劉玄機親領。

  淮上營,主將劉聚,部眾有六百多,多是馬賊出身,所以被李元徽放到騎兵序列之中。

  懷遠營,主將常雁衡,部眾同樣是六百多人,跟上面劉聚情況相同。

  驍騎營,主將馬得意,所部七百輕騎。

  越騎營,主將王統,所部七百輕騎。

  四個輕騎營的擴編計劃是一營千騎。

  至於重騎營,這三百重騎就足夠橫掃江淮了,加上重騎兵配置要求和巨大消耗,暫不擴充。

  此外還有六百人歸屬韓全統轄,是李元徽的親衛,是為「武衛營」。

  水師方面,李元徽表呂欽為樓船將軍,統率六千水師和數百戰船。

  當然,這六千人也是滿員之後的人數,現在還有兩千多,餘下都得呂欽自己招。

  按照李元徽這個擴軍計劃,步軍三萬六千人,騎軍四千三百人,水師六千,加上江北三郡的八千郡兵,整個鎮南將軍府麾下大軍超過五萬人。

  但是李元徽給這些大將們設定徵兵任務的時候,與其說是任務,不如說是上限。

  這個五萬的數字,是李四跟手下的將領,幕僚在經過商討之後,計算出目前三軍所能養得起的軍隊最高的人數。

  李元徽就沒指望那些現在手底下就七八百人的將領們,在短時間迅速把兵招到三千人。

  就是給他們一個目標,隨他們折騰去。

  天柱山上下來的郭興,夏侯元弘,徐州軍出來的何貴、陳瑱,這幾個人應該是能把兵招滿。

  至於張家兄弟是毫無疑問。兄弟倆背靠張家,家大業大,他們家自己就有好幾萬佃戶,土地幾十萬畝。鹽場大小几十個,鹽工上萬。

  換句話說,他們自己家就能拉出一隻幾萬人的隊伍。這種程度的豪強,別說在揚州了,放眼天下也沒有幾家。

  至此,後來名震天下的江淮十八老字營,正式登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