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早做打算

  第117章 早做打算

  李源當然不會這麼無聊道特意炫耀一番,而是在告訴在場的眾人,李家有的可不止是現在和過去,未來同樣值得他們下注。

  一個傳承已久的家族,怕的就是後繼無人。

  現在老二老四淮南隴右兩開花,一個十五歲的重號將軍,還是皇親國戚,完全是李家新一代的門面了。

  這個門面當然要拿出來展示展示。

  不過回到都督府,一坐進正堂的椅子上李源就開始嘆氣了。

  「二郎在隴右,風頭太過了,若是四郎回淮南,必定會讓二郎入朝,我在蜀中和淮南千里之遙,無法輝映,但隴右可是跟益州唇齒相依啊.」

  李源自然是清楚二郎在隴右對於蜀中的意義,這一點他能看到,慕容英自然也能看得到,為避免李二在隴右一帶勢大難制,同時也是削減李家在地方上的勢力,李二郎在大出風頭之後,肯定是要被調回中軍。

  一個都尉自然是不會引關注,但郎將這種級別的將領可就不能置之不理了。

  李三郎接過侍女端上的茶杯雙手奉在李源旁邊的桌上,而後坐在一旁:「四郎先後在晉陽、青州、淮南建功,二哥爭強好勝的性子即便嘴上不說,心裡也是急的,自然想要建功揚名,畢竟過去無論是比軍略騎射,還是文章辭賦,四郎在我們兄弟之中都是末等。」

  李源聞言笑道:「這小子晉陽之行,膽氣和運氣,缺一不可。不過最讓我吃驚的可不是四郎」

  說道這裡的時候,李源的臉色慢慢變得嚴肅起來。

  「聖人三日四百里奇襲,奪慕容簡之師,而後不去救廣陵,直奔淮南,幾日之內就奪下壽春,那蕭望之必然是聖人的暗樁,這份英明果決和高瞻遠矚,不像是現在的聖人,倒像是七八年前的聖人聖人英明起來,咱們日後行事可要多加小心,不可落人話柄。」

  話音剛落,立即就有心腹管事上堂來,遞上一份密信。「家主,洛陽密信。」

  李源聞言結果信件然後一擺手,示意他下去,隨後仔細閱覽起來。

  信上的內容很雜,提煉下來,就說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是,慕容英在淮南時候染了瘟疫,不過福大命大,挺過來了。

  第二件事,慕容英在獨山湖遇襲落水,龍舟都被燒了,他本人高燒數日昏迷不醒,醒了之後身體也不太好,還立即召集青州的齊王回師。

  此時,剛過冬至不久,洛陽廢立太子,儲君易位的消息還沒傳到蜀中,但這兩個消息已經讓李源隱隱覺得,慕容英這麼一折騰,恐怕命不長久.

  與李源抱著相似想法的並不少,左領軍將軍趙翊就是其中之一。

  陳留,酸棗。

  奉命討伐瓦崗逆匪的趙翊率領左領軍萬餘人精銳依城安營,與城外的三萬瓦崗軍對峙了十餘日。

  好像誰都不想打這一仗。

  望樓上,趙翊跟兄弟趙炯並肩而立,看著遠方的瓦崗大營感嘆道:「瓦崗軍發展的也太快了,眼下這支瓦崗軍,等閒州郡兵已經不是對手了,二郎你仔細看,瓦崗軍的營壘布置,犬牙交錯,進可攻,退可守,彼此呼應,據說這還只是他們的偏師,領兵之人是翟讓之兄翟弘,兩個副將是徐懋功楊侃,這翟弘本事倒也平常,但徐懋功是翟讓同鄉,聽說年紀只有十八歲,但治軍有方,用兵老道,是個難纏的對手,至於楊侃,是楊素的幼子,勇猛過人,武藝不在楊巡之下」

  趙炯嗤笑道:「這翟讓倒是膽子大的很,居然敢勾結巨野澤的梁五,做下這等大事,倒是好氣魄。」

  趙翊聞言瞪了他一眼。

  翟讓和梁五襲擊慕容英龍舟之事,已經傳遍天下了,如此行徑在朝廷眼中自然是大逆不道,但在苦燕久矣的那些人眼中,無疑是驚天壯舉。因為慕容英在他們眼裡,已經跟桀紂劃等號了。

  營東都死了幾十萬人,修運河死了幾十萬人,兩次征討高句麗死了幾十萬人,還有大批的降卒在高句麗為奴。

  雖然過去半年慕容英連續翦除了四個涉及謀反的宗室,但所能震懾的只有心懷異心的宗室和世家。

  但這些可嚇不到那些活不下去才起義造反的「反賊」「盜匪」「流寇」。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老百姓可不管你做了什麼,反正是因為你慕容英才活不下去的,伱就算在英明神武,又如何?

  造反這種事,可從來都是開弓沒有回頭箭的。

  趙大嘆道:「瓦崗義軍已經近十萬眾,兗州,冀州,豫州等地的叛軍都以其為赤幟,奉其號令,最要緊的是楊巡餘黨也加入瓦崗,楊巡的堂弟楊邃,現在是瓦崗的軍師,瓦崗軍現在排兵布陣,行營立寨都頗有章法。長此以往,勢大難制啊。」

  趙二卻笑道:「兄長手下只有左領軍和陳留、梁郡的郡兵,三萬餘人,兵力不足,自然難以剿滅瓦崗,當向朝廷具陳逆賊詳情,請加派援軍,並授權可越境追擊。」

  趙大道:「二郎言之有理。」

  兄弟兩人正在合計呢,怎麼跟朝廷要權,要兵。

  參軍王君雅急來望樓下放急切道:「將軍,二郎,朝廷有邸報。」

  邸報,相當於公務報紙,會把朝廷的政令、詔書通過驛站系統傳達到四方。

  兄弟兩人一聽,就知道肯定是有大事發生,不然王君雅絕不至於這麼事態的讓他們下去。

  一進了大帳,趙氏兄弟看過邸報之後,都是滿臉的不可置信。

  消息委實有些讓人驚訝了。

  太子慕容昌被廢了,封蜀王。

  鄭王慕容超被立為太子。

  事關國本,那就是天大的事。

  趙大看過之後,就陷入思索當中。他跟蜀王的關係還是不錯的,畢竟去年楊巡造反他留守洛陽,跟蜀王慕容昌打交道的機會也很多,他相信自己給對方的肯定是留下了忠勇的印象。

  但現在換成慕容超,對趙家的影響其實也不是很大,主要這個消息確實太讓人吃驚了,畢竟以往聖人對太子可是很器重的,而太子聰慧過人,行為端正,好像也沒什麼理由廢太子啊.

  倒是趙二,在仔細研讀邸報之後,倒是想明白一些事情。

  「蜀王年幼,國賴長君,恐怕是聖人」

  趙大和王君雅很快也反應過來,蜀王的確哪哪都好,嫡子,聰慧,仁孝但就一點,年幼。

  才十二歲。

  而天下這個形勢,讓一個十二歲的孩子做皇帝,面對的可不光是天下各處的反賊、流寇、盜匪。

  還有朝中的大臣,和各處的宗室。

  讓慕容超這個長子做太子,反而廢了之前一直很看好的儲君慕容昌,唯一的解釋就是慕容英身體出了很大問題。

  沒時間了。

  只有這種解釋。

  而過去幾個月內,慕容英先是感染疫病,隨後回程路上又在獨山湖遇襲落水,據說昏迷數日,這一套折騰下來,估計是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了。

  這時候,一直沒發聲的周璞,趙大剛招攬的左領軍將軍記室,直接來了個語出驚人。

  「二郎君說的不錯,聖人應該是自覺天不假年,怕蜀王鎮不住局勢,才讓鄭王為太子,但他又分別讓梁王、吳王、蜀王去各地為州牧,此取亂之道也,聖人若不在,必起刀兵紛爭。」

  「將軍需早做打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