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羞辱

  第615章 羞辱

  比起這個時代的野心家,喬治一點也不差。

  甚至更勝一籌。

  日俄戰爭打破英國對俄羅斯帝國的封鎖。

  巴爾幹戰爭又為俄羅斯帝國奪取黑海出海口。

  現在喬治又把手伸到波斯半島。

  威廉二世能不能打破英法殖民體系不好說,俄羅斯帝國已經快要成為歐亞大陸的霸主了。

  和喬治一樣,小尼古拉也在策劃對德國的進攻。

  小尼古拉最大的問題是,北方面軍和西方面軍不能密切配合。

  日林斯基和伊萬諾夫時代,兩人矛盾就異常尖銳。

  現在兩個方面軍的指揮官分別換成魯茲斯基和阿列克謝耶夫,矛盾依然沒有解決。

  魯茲斯基希望集中兵力,在東普魯士和西里西亞向德軍發動進攻,只要擊敗德軍,奧匈帝國不足為慮。

  阿列克謝耶夫認為應該將重點放在已經被俄軍包圍的普熱梅希爾要塞,拿下要塞之後,直接威脅奧匈帝國的工業區和糧產地。

  兩人的計劃都有其合理性,也都有成功的可能,如果能達到戰役目的,俄軍在東線的處境將大為好轉。

  小尼古拉此時犯了個嚴重的錯誤,他舉棋不定,沒有明確表示對任何一方的支持。

  於是兩位方面軍指揮官在小尼古拉還沒有作出決定的時候,各自展開行動。

  此時俄軍還不知道,德軍已經將重點從西線轉移到東線。

  1月份,德國新上任的總參謀長法爾肯海因和興登堡,以及奧匈帝國總參謀長康拉德在柏林會晤,三人決定在西線採取守勢,將兵力集中在東線發起進攻,重點是俄北方面軍和西方面軍,如能將這兩個方面軍摧毀,就可以迫使俄羅斯帝國退出戰爭。

  此時俄軍在馬祖里湖一線的兵力雖然和德軍差不多,但由於俄軍在過去一年損失慘重,新補充的兵力尚在集結中,這導致俄軍可以作戰的兵力少於德軍。

  魯茲斯基下轄的第10集團軍指揮官西爾維斯注意到這一點,請求魯茲斯基向第10集團軍派出更多援軍。

  魯茲斯基正在為進攻集結兵力,沒有多餘的援軍給西爾維斯。

  2月7號,德軍搶在俄軍之前,發起第二次馬祖里湖戰役。

  這一點大大超出魯茲斯基預料之外。

  2月份的馬祖里湖還是冰天雪地,一年中最冷的階段,魯茲斯基沒想到興登堡會在此時,主動向俄軍發動進攻。

  準備充分的德軍,進攻非常凌厲,短短一天之內,俄軍前線陣地全部丟失。

  德軍沒有給俄軍喘息之機,興登堡果斷派騎兵出擊,向俄軍後方迂迴,試圖複製德軍在坦能堡戰役中創造的奇蹟。

  魯茲斯基下令部隊分批撤退,負責殿後的是第20軍。

  2月16號,第20軍遭德第8集團軍和第10集團軍包圍。

  喬治沒有犯和小尼古拉同樣的錯誤,楊科夫提出了和德米特完全不同的作戰方案,希望增援部隊在科加厄里登陸,打一場酣暢淋漓的殲滅戰。

  這個計劃的風險在於,一旦奧斯曼人反應迅速,登陸部隊有遭奧軍反包圍的可能。

  相比之下,德米特的方案更穩妥。

  喬治選擇相信一線指揮官的靈敏嗅覺。

  俄軍的反擊是從2月13號開始,此前來自遠東的高日軍團,和從羅馬尼亞、希臘抽調的援軍已經在加里波第半島集結完畢。

  得益于波羅的海艦隊的增援,喬治將地中海艦隊的三艘全重型火炮戰列艦全部集中在馬爾馬拉島,準備為登陸部隊提供火力支援。

  集結在君士坦丁堡的轟炸機,也已經超過200架,這些轟炸機從君士坦丁堡起飛,可以直接對奧斯曼帝國的首都實施轟炸。

  2月13號,參與進攻的第一批部隊分別在馬爾馬拉島和君士坦丁堡登船,在戰列艦的保護下,向預定目的地駛去。

  轟炸機同時從君士坦丁堡起飛,對目標進行轟炸,為登陸部隊掃清障礙。

  第一批攻擊部隊全部都來自高日軍團,他們每人要攜帶一個星期的給養,登陸之後即向內陸地區發起進攻,完成對奧軍的包抄。

  「埃及遭到奧斯曼帝國的進攻,我們的補給線有被切斷的可能。」

  德米特向喬治緊急報告,這是12小時前發生的。

  蘇伊士運河不僅是君士坦丁堡的補給線,更是英軍的生命線。

  戰爭爆發後,英國從亞洲抽調的殖民地僕從軍已經多達120萬人,以英印部隊為主。

  印軍人數雖多,戰鬥力堪憂,主要負責後勤運輸等次要任務,英軍在法國的前線,主力是加拿大部隊和澳新軍團。

  埃及由於遠離前線,駐防的部隊大多來自印度。

  奧斯曼帝國參戰後,將主力用於攻擊博斯普魯斯海峽,並沒有在埃及方向用兵。

  所以英軍也就沒有加強對埃及的防禦,一切如常。

  2月12號,奧斯曼帝國突然向埃及發動進攻,英印部隊迅速潰敗,在短短12小時內,奧斯曼人推進了120公里,逼近蘇伊士運河。

  英地中海艦隊司令薩克維爾·卡登上將不得不向喬治求援。

  「12小時推進120公里,奧斯曼人是怎麼做到的?」

  德米特萬萬沒想到,喬治的第一反應居然是這個。

  「奧斯曼人使用騎兵,推進速度本來就很快——」

  德米特表情複雜,顯然也是被友軍的表現驚呆。

  「——120公里的意思是,印軍潰退了120公里,估計奧斯曼人也沒想到,他們的騎兵,居然追不上印軍潰逃的速度。」

  這就合理了!

  德米特看向喬治的目光充滿不解,因為喬治手中恰恰有一支準備在波斯半島開闢第二戰場的部隊,正在前往波斯半島途中。

  喬治原本是想在波斯灣沿岸登陸。

  現在不用前往波斯灣了,先去埃及給英國人擦屁股吧,無論如何都要確保蘇伊士運河的暢通。

  和在冰天雪地中極速狂飆的德軍一樣,奧斯曼軍隊在俄軍面前同樣不堪一擊。

  首先在科加厄里登陸的,是新組建的遠東第7軍。

  第7軍下轄四個師,三個來自日本,一個來自高麗。

  在科加厄里登陸後,第7軍將配備給第14集團軍,接受楊科夫指揮。

  隨後在科加厄里登陸的兩個希臘師和一個羅馬尼亞師,同樣配備給第14集團軍。

  這樣一來,第14集團軍的總兵力將和布魯西諾夫率領的第11集團軍持平,總兵力達到21萬人。

  德米特建議喬治,將第14集團軍改稱小亞細亞方面軍。

  參考小尼古拉指揮的歐洲戰區,20多萬人的集團軍,確實是有資格組建方面軍。

  喬治低調,高調的後果可能是,海爾肯海因和興登堡,將德軍主力從東線轉移到巴爾幹。

  將手頭可以調動的部隊全部配備給第14集團軍之後,布魯西諾夫和瓦西里、安德烈,至少要等3個月後才能得到增援。

  在這期間,喬治要努力保持低調。

  喬治雖然想低調,奧地利人卻不給喬治機會。

  2月18號,被封堵在塞爾維亞南部山區的奧第9軍,因補給耗盡,在軍長凱因茨的帶領下,向布魯西諾夫率領的第11集團軍投降。

  至此,在塞爾維亞的奧第六集團軍,和黑山、阿爾巴尼亞兩地的第八集團軍,均已全軍覆沒,波士尼亞門戶大開。

  無奈之下,康拉德再次向柏林求助。

  1月份,康拉德剛和法爾肯海因在柏林開會,共同商議德奧聯軍在1915年的作戰方案。

  現在2月沒過完,康拉德又來求救,法爾肯海因對康拉德的厭惡達到極點,讓康拉德在自己辦公室門口等了整整4個小時,對康拉德進行徹頭徹尾的羞辱。

  康拉德滿心悲憤,卻無可奈何。

  義大利王國參戰後,奧匈帝國面臨俄羅斯帝國、巴爾幹聯盟,以及義大利王國的三面圍攻。

  第一次伊松佐河戰役失利後,義大利重整旗鼓,正在醞釀第二次伊松佐河戰役。

  布魯西諾夫攻入塞爾維亞後勢如破竹,不僅光復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阿爾巴尼亞全境,已經攻入波士尼亞。

  如果不能遏制布魯西諾夫的攻勢,奧匈帝國海軍在亞得里亞海的母港將受到第11集團軍的威脅,到時候不需要彼得出手,布魯西諾夫就能把奧匈帝國海軍殲滅。

  陸軍打海軍聽上去似乎是天方夜譚。

  可只要第11集團軍攻占奧匈帝國海軍的母港,奧匈帝國海軍只能投降。

  現在看上去,只有馬肯森軍團所在的蒂薩河前線還算穩定。

  可是隨著春天的到來,第12集團軍和第13集團軍的裝甲部隊將陸續抵達前線,到時候馬肯森還能不能頂住瓦西里和安德烈的進攻?

  現在裝甲部隊還沒來呢,奧第五集團軍就已經被打跑了。

  馬肯森到時候恐怕需要三頭六臂,才能頂住布魯西諾夫和瓦西里、安德烈的圍攻。

  布魯西諾夫現在有兩個選擇,一個是攻入波士尼亞,配合波羅的海艦隊的援軍,消滅奧匈帝國艦隊。

  一個是向北攻入奧匈帝國,和瓦西里、安德烈匯合,向布達佩斯發動全面攻擊。

  這兩個方向不管哪一個,對於奧匈帝國來說都將是滅頂之災。

  這就是康拉德雖然遭到法爾肯海因的羞辱,卻不敢反抗的原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