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全面發力

  第125章 全面發力

  葉卡捷琳堡是彼得大帝下令修建的,以葉卡捷琳娜一世的名字命名,是烏拉爾地區的經濟、財政、文化中心,同時也是重要的交通樞紐。

  尼古拉和他的家人,就死在葉卡捷琳堡。

  葉卡捷琳堡是俄羅斯第三大城市,僅次於聖彼得堡和莫斯科,喬治來到葉卡捷琳堡的時候已經是十月中旬。

  喬治來葉卡捷琳堡途中,鐵路因為大雪,一度交通中斷,一個星期之後才恢復。

  喬治也終於知道俄羅斯的運費為什麼這麼貴了,不全是因為私人鐵路公司老闆的貪婪,俄羅斯的特殊情況同樣是重要原因之一。

  喬治買下的工廠位於葉卡捷琳堡和車里雅賓斯克之間,附近有煤礦和鐵礦,可以就地取材,原料獲取很方便。

  工廠廢棄的時間已有十年之久,第十次俄土戰爭期間曾一度復工,戰後徹底廢棄,工廠管理層分散調往三大任職,工人被遣散。

  喬治抵達葉卡捷琳堡的前一天,煉鋼工廠最大的車間被大雪壓垮,鋼廠內的積雪有兩米厚,喬治不得不放棄,這種情況別說復工,連工廠都進不去。

  喬治也不失望,葉卡捷琳堡不僅有冶煉廠,同時還是俄羅斯重要的製造中心。

  喬治需要的煉鋼設備,葉卡捷琳堡就可以製造。

  喬治以恢復生產為由,希望能從烏拉爾機械廠訂購煉鋼設備。

  烏拉爾機械廠的訂單量已經排到兩年後,除非喬治願意等。

  喬治還能怎麼辦呢,等吧。

  鋼鐵廠本來就不是一天兩天建成的,喬治早有心理準備。

  喬治也不準備恢復炸彈廠的生產,這些設備造出來之後,喬治會直接送往海參崴。

  葉卡捷琳娜在法國沒有找到要出售的鋼鐵廠,不得不前往美國尋找。

  要從美國訂購鋼鐵設備,同樣需要等待。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19世紀下半葉,各國都在瘋狂提高鋼鐵產能,喬治想買舊設備都買不到。

  回到聖彼得堡,已經是11月。

  尼古拉知道工廠的情況後,第一時間向喬治表達歉意,他並不知道工廠的具體情況。

  喬治不生氣,本來就是碰運氣的事,運氣不好,喬治也不怪尼古拉。

  彈倉式步槍的推進工作並不順利,三大兵工廠如果要生產彈倉式步槍,需要對現有設備進行改造。

  最好的辦法是新建一座兵工廠,可是新建一座兵工廠同樣需要設備和工人。

  軍部把注意打到主要為海軍生產設備的奧布霍夫鋼鐵廠身上。

  喬治此前並不知道,為海軍生產305毫米大口徑艦炮的奧布霍夫鋼鐵廠,居然是私人所有。

  生產艦炮的工廠都可以是私人所有,喬治建一座兵工廠,似乎也不算離譜。

  尼古拉支持喬治「創業」,他也想看看,喬治所說的中產階級,在俄羅斯能否實現。

  近年俄羅斯的城市騷亂越來越多,工人是主力。

  提高工人待遇,是緩和階級矛盾的主要方式,但是沙皇不能以行政命令這種方式,勒令工廠主提高工人待遇,主要阻力來自王室內部。

  喬治都知道拉上尼古拉和格奧吉一起賣香檳,俄羅斯的商人們也不傻。

  王室大公是俄羅斯帝國最有權勢的群體,於是大公們就紛紛成為俄羅斯企業的股東。

  工廠提高工人待遇,就會影響到工廠的利潤,繼而影響到大公們的收入。

  所以工廠主是否反對倒不重要,大公們的利益必須得到保護。

  這也是沙皇不敢動三大的原因,牽扯到的利益太多。

  喬治並不認為提高工人收入,就會影響到工廠的利潤。

  增加利潤的方式很多,壓榨工人是最愚蠢的。

  相反提高工人待遇,會更大程度激發工人的積極性,提高勞動效率,為工廠提供更多利潤,這麼簡單的道理,並不複雜。

  喬治要建鋼鐵廠很困難,建一座兵工廠反倒很簡單。

  1883年的當下,俄羅斯每年的鋼鐵產量為60萬噸。

  實際生產中,俄羅斯的鋼鐵產量,從未超過最大產能的75%。

  究其原因,關鍵還是效率不高。

  三大兵工廠也一樣。

  七十年代俄羅斯開始換裝,整整十年,這個工作還沒有完成,三大兵工廠的產量,同樣沒有達到理想狀態。

  喬治給米哈伊爾發電報,讓米哈伊爾把今年僱傭的3000華工,送500到聖彼得堡來。

  喬治要讓尼古拉和沙皇看看,什麼叫真正的工業生產。

  「華工會使用機器?」尼古拉懷疑華工能不能完成任務。

  「應該不會——」喬治委婉。

  不是應該,是肯定不會。

  喬治不知道清帝國的識字率是多少,不過在清帝國,民間開辦私塾犯法,輕則流放,重則滿門抄斬。

  會也沒用。

  俄羅斯機器上沒漢字,全是俄文,俄羅斯的工人也不懂。

  能看懂的話,也不會去當工人了。

  「那要他們幹什麼?」尼古拉不知道華工有多努力。

  「不會用可以教,他們未必是最好的工人,但一定是最好的學生。」喬治對華人的智商還是有信心的。

  「不可能,伊格那耶夫說過,清國人愚昧無比,不可調教,而且他們不講衛生,不可接觸。」尼古拉對華人成見深。

  伊格那耶夫當過俄羅斯駐清國大使,對清國並不陌生,但遠遠稱不上了解。

  「伊格那耶夫是胡說,清國的愚昧,不是華人造成的。」喬治冤有頭,債有主。

  《明史·楊繼宗傳》中記載:「成化初,用王翱薦,擢嘉興知府——大興社學,民間子弟八歲不就學者,罰其父兄。

  意思就是在嘉興辦公學,嘉興人到八歲不讀書,就懲罰其監護人。

  嘉興一地的情況,不能代表整個明帝國。

  但是也能充分證明明帝國官方層面,對於教育的態度。

  喬治也不跟尼古拉抬槓,等500華工抵達聖彼得堡,尼古拉自然會明白,清帝國的現狀是哪些人造成的。

  從海參崴坐船到聖彼得堡,需要兩個月。

  橡團在聖誕節前,得到了第一批彈倉式步槍。

  和彈倉式步槍一起抵達橡團的,還有一萬發新式子彈。

  喬治那點可憐的軍事知識,放在這個時代就是專家。

  新式子彈採用喬治的建議,中間裝藥,尖頭彈,既能保證射程和精度,又能擁有較強的殺傷力。

  通常來說,圓頭彈的子彈殺傷力,比尖頭彈大一些。

  不過圓頭彈在飛行過程中,彈道並不穩定,速度也更慢,對精度影響較大。

  俄羅斯軍方採用的新型子彈,其彈頭前輕後重、頭輕腳重。

  當尖型彈頭擊中人體時,很容易失去穩定,發生劇烈翻滾,對人體造成的傷害將成倍增加,「空腔效應」更明顯,殺傷力更大。

  測試中表明,這種子彈擊中人體軀幹時,會對人體內部器官造成極為嚴重的破壞,並不會一槍倆眼。

  由於採用了無煙火藥,新子彈比採用黑火藥的子彈小很多,彈倉也隨之減小,彈容量還是五發,步槍的重量和成本卻降低了。

  第一批送往橡團的步槍一共一百支,喬治全部配發給精確射手使用。

  莫斯科傳來好消息,施瓦貝公司為橡團生產的一百個望遠鏡鏡片到貨,喬治繼續在莊園裡手搓瞄準鏡,並且籌備自己的鏡片工廠。

  光學儀器不僅在軍事上,在科研領域和民生領域,同樣都有廣泛應用。

  俄羅斯目前只有施瓦貝一家光學企業,完全無法滿足俄羅斯的需要。

  事實上喬治的第一家工廠已經在籌備中,不是食品加工,也不是軍火,而是玻璃。

  作為穿越人士的必備法寶,玻璃的作用極為重要,喬治不僅需要光學儀器,化妝品也需要各種各樣的玻璃瓶包裝。

  喬治更重視的是墨鏡。

  喬治需要墨鏡不是要裝那啥,而是因為俄羅斯每年有半年是冬季,漫長的雪季導致雪盲症頻繁發生,所以墨鏡對於俄羅斯來說不僅是裝飾,同時還是必需品。

  更妙的是,玻璃在俄羅斯並不受重視,俄羅斯根本沒有大型玻璃工廠,喬治生產玻璃,不會和大公們的利益產生衝突。

  有衝突其實也沒事,喬治加尼古拉這個組合,在俄羅斯無敵。

  俄羅斯的冬季雖然很難熬,但並不是足不出戶,西伯利亞野外的積雪,最厚的時候可以達到20米,聖彼得堡市內的積雪每天都有人打掃,交通還是很通暢的。

  橡團距離加特契那宮不遠,因此橡團和加特契那宮之間的積雪,喬治就讓橡團士兵順手給掃了,晚上回來加雞腿。

  亞三看到了之後還有意外收穫,晚上讓人送來一車伏特加。

  這還有什麼好說的呢,篝火燃起來,舞跳起來,歌唱起來,漫天的飛雪也無法阻擋人們的熱情。

  在這漫天大雪中,1884年悄然來臨。

  去年年底,清帝國和法國之間爆發戰爭,引發普遍關注。

  俄羅斯同樣關注這場戰爭,米柳京在清法戰爭爆發的第一時間,希望喬治去遠東擔任軍事觀察員,被喬治拒絕。

  清法戰爭沒什麼好看的,菜雞互啄,一地雞毛,喬治今年的任務繁重,沒時間去遠東。

  聖誕節前後,化妝品工廠也開始進入籌備階段,朱利安忙到腳後跟打後腦勺。

  在尼古拉的幫助下,尤里耶夫公司獲得了聖彼得堡的香檳專賣權,喬治為此每年要支付200萬盧布。

  尼古拉這頭幼龍,終於露出他的獠牙,根本沒有人和喬治競爭。

  尼古拉對外放話,不管哪個公司得到聖彼得堡的香檳專賣權,王室都只從尤里耶夫公司購買香檳。

  亞三也對外吹風,俄羅斯將加強對香檳行業的管理,偷稅漏稅和走私行為一經發現,將按照相關規定嚴肅處理,一時間整個聖彼得堡都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如果只是香檳還好說。

  如果將打擊偷稅漏稅擴大到其他行業,那俄羅斯很多人就要哭了。

  不是說俄羅斯之前就不打擊偷稅漏稅,而是帝國很多法律並沒有嚴格執行,有很多漏洞可鑽。

  同樣是進口香檳,海關報稅的時候,15盧布一瓶,和36盧布一瓶,海關徵收的關稅差出一倍多。

  俄羅斯的關稅是累進位,進口商品的價格越高,需要繳納的稅率就越高。

  香檳專賣之前,聖彼得堡市場上銷售的很多香檳,是以普通葡萄酒的名義進口的,這就導致帝國損失大量稅收,錢都被酒商和他的保護傘賺走了。

  尤里耶夫公司香檳雖然賣的貴,可一直都照章納稅,一分不少。

  此前聖彼得堡的酒商,還嘲笑尤里耶夫公司有錢都不會賺。

  現在他們徹底傻眼,誠實的人理應得到獎勵。

  第一批華工2月15號抵達聖彼得堡,500人從海參崴出發,495人抵達聖彼得堡,其餘5人在途中因為疾病,或者是意外死亡。

  讓喬治尤為不可接受的是,有兩個人居然是跳海死亡,喬治都不知道他們為什麼要跳海。

  工人抵達聖彼得堡後,直接被送往橡樹莊園,安置在橡園此前為近衛軍衛兵修建的房子裡。

  喬治絕大多數時間都在橡團,衛兵也跟著喬治住橡團,橡園的房子空置,正好用來安置這批工人。

  工人對於生活標準的要求不高,橡園的士兵是兩人一間,工人可以多住幾個,沒有床就直接睡在地板上,反正是冬天,擠一擠暖和。

  這些工人在來到聖彼得堡之前,已經在海參崴工作了超過三個月,他們的精神狀態不太好,兩個月的海上航行,給他們的健康帶來一定影響,對羅剎國的恐懼,更讓他們對未來充滿擔憂。

  喬治沒什麼好說的,他也沒有跑到工人們中間人前顯聖。

  抵達橡園後的第一頓晚餐很豐盛,一人一碗伏特加,一碗土豆燉牛肉,伏特加只有一碗,土豆燉牛肉吃完了還可以添。

  對於很多人來說,年夜飯都沒有這麼豐盛過。

  一套新衣服,一雙新皮鞋,一頂羊皮帽子,工人們的情緒馬上就穩定很多。

  好吃好喝供著,還有新衣服穿,總不至於是弄過來當豬崽。

  聖彼得堡的冬天很冷,衣服的保暖性很好,每人還有一件羊皮襖,很多人抱著就不捨得鬆手,更不捨得穿,他們從來沒有穿過這麼好的衣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