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大明的傳銷

  在崇禎皇帝眼中,劉明遇就是帝國的未來。【Google搜索】

  現如今劉明遇送給崇禎皇帝的這些東珠,崇禎雖然窮,但是並沒有放在眼裡,以他對劉明遇的了解,劉明遇肯定不吃虧,他肯定還有後招。

  果然,正如崇禎皇帝預料的那樣,劉明遇朝著崇禎攤開雙,一臉委屈的道:「這樣的珠子,臣沒有了,普通點,稍差點的珠子,臣還有點,準備在京城賣掉,曹公公……」

  曹化淳道:「請瀛國公示下!」

  「請你打聽打聽,誰要這些珍珠和玉石!」

  劉明遇在遼南的珍珠養殖基地,可以得到大量的珍珠,可以用筐來裝的那種。養殖珍珠的技術和產業,並不是劉明遇主導的,他其實也沒有這個精力。這主要是李香兒,由於劉明遇把李香兒收在身邊。

  楊纖纖就自動按照妾身的身份給李香兒準備了一樁別院,身邊由原來的嚴憐兒一個使喚丫頭,增加到了四名丫鬟,外加四名粗實婆子。其中一名粗使婆子是江南人叫吳阿珍,祖祖輩輩都是以養殖珍珠為生。

  李香兒起初以為養殖珍珠好玩,就主動讓吳阿珍負責養殖珍珠,結果這些珍珠從春天開始種植,秋天從可以收穫。本來就是一場鬧著玩的隨意之舉,結果居然形成了產業規模,劉明遇現如今收穫的珍珠足足六七十筐子,當然,在這個時代,珍珠也是相當昂貴的奢侈品。

  如果是其他的人,敢當著崇禎皇帝的面做生意,崇禎皇帝肯定會生氣,可是劉明遇卻不同,他知道劉明遇養兵,自己貼了很多錢。

  養活軍隊實在是太費錢了,以關寧軍為例,每年七八百萬兩銀子,偏偏關寧軍還不堪大用,要想讓將士們賣命,那就必須給足了賣命錢,否則他們可不會在戰場上賣力氣。這個道理崇禎皇帝懂,也只能默許劉明遇做生意的舉動。

  在崇禎默許之下,曹化淳替劉明遇銷售足足二十多輛大車的珍珠,接著,劉明遇笑道:「陛下,您今天有口福了,臣這次北上的時候,遇到了一頭熊瞎子,我那些親兵三下五除二就活捉了,趕緊讓御膳房宰了,可以吃熊排,還有熊掌!」

  崇禎皇帝笑了笑道:「朕知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朕還從來沒有吃過熊掌呢,這回有口福了。」

  劉明遇忙活了足足一個多時辰,這才算把這種生猛海鮮給收拾好,君臣一起,大口吃肉,大碗喝酒。

  不談國事,天南海北的瞎聊著。

  劉明遇不知不覺中,被灌了很多酒,也漸漸有些失控,他整個人有些飄飄然了。好一會兒,崇禎長長嘆了口氣,聲音有些低沉:「劉卿,朕這個皇帝當得苦啊!」

  說著,崇禎似乎有些喝大了,他開始大罵起來,罵閹黨,罵大臣,罵建奴……

  劉明遇保持著清醒,但是,卻知道,崇禎皇帝的難,那就是因為沒錢,錢雖然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的。

  劉明遇居然顫顫巍巍的道:「其實啊,這些事都很簡單!」

  「簡單?」

  崇禎難以置信的望著劉明遇:「簡單?」

  「對!」

  「咱們先說遼餉,去年遼餉收了多少錢?」

  「五百七十二萬餘兩!」

  「對,每畝一錢兩厘,對吧?」

  明朝一兩銀子等於十錢,一錢等於十分,一分等於十厘,這樣算下來,遼餉給每畝地的加餉相當於,每畝地加了一分二厘稅,約等於十二文錢。

  劉明遇接著道:「這麼算下來,咱們大明全國,繳納的田畝,只剩下多少?大約五億兩千畝,萬曆年間,朝廷統計田畝,兩京十三省有多少地?」

  「萬曆三十年,全國耕地總面積達到十一億六千萬畝。」

  劉明遇淡淡的笑道:「三十年間六百億畝田怎麼沒了?」

  「遼東……」

  劉明遇笑道:「遼東耕地歷年之最,是八十九萬畝,算一百萬畝,還差五億五百六十一萬畝良田哪裡去了?」

  「這……」

  劉明遇道:「其實,你都知道對不對?因為國朝養士,舉人以上,不用納糧,為了……」

  曹化淳嚇得醉意全醒:「拱辰,你醉了!」

  「我沒醉!」

  劉明遇大著舌頭道:「大明的所有問題,其實就是錢糧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其實不難!」

  崇禎的臉色一變:「怎麼不難?」

  「要解決這個問題,我有三個計策!」

  其實,劉明遇根本就沒有醉,他的腦袋相當清醒:「第一,取消士紳勛貴特權,攤丁入畝,不過呢,這個辦法註定推行不下去!」

  崇禎自然也明白,按照劉明遇的搞法,恐怕天下大亂,別說收稅,到時候恐怕叛軍就打到京城城下了。

  「第二個辦法呢?」

  「轉移困難!」

  劉明遇指著東邊道:「安南、占婆、南掌、朝鮮、琉球、呂宋、合貓里、美洛居、婆羅,又名汶萊、占城、真臘、三佛齊、暹羅、占城、爪哇、浡泥、滿剌加、蘇門答剌、蘇祿、啞齊、須文達那、西洋瑣里、瑣里、覽邦、淡巴、百花、彭亨、柔佛、那孤兒、黎伐、南渤利、阿魯、丁機宜、巴剌西、古里、柯枝、錫蘭、榜葛等等,讓他們朝貢,不過,眼下朝廷恐怕不足以執行下去。」

  這個方法就像日不落帝國,利用全世界的殖民地,反哺大不列顛。

  崇禎有些失望:「那還有什麼辦法?」

  「第三個辦法,那就是擴張、開發!」

  劉明遇指著遼東方向道:「陛下,再給我一百萬人口,我把遼東經營成糧倉,再過兩年的發展,遼東足以在立足,這次皇太極跑了,自明年開始,朝廷不需要給遼東軍隊輸送糧食,相反,我可以給朝廷運來一百萬石糧食!」

  崇禎一臉震驚:「一百萬人口,可以輸送一百萬石糧食?」

  「沒錯,遼東……遼東很大,比北直隸還大,就是人沒了,都被野豬皮殺光了,遼東三百萬百姓,死得差不多!」

  劉明遇攤開雙手:「我現在可以奪回遼東,光奪回沒有用,不移民實邊,遼東還是守不住,現在建奴躲起來,要不了幾年,他們還會造反,唯一的辦法就是,移民實邊!」

  崇禎怎麼反應,劉明遇不管了,他故意裝作不勝酒力,撲通一聲摔倒在地上。

  事實上,明朝的問題說好解決,其實也好解決,說不好解決,也不好解決。

  從萬曆年間統計的田畝數據可以看出,那個時侯張居正統計的田畝,也不是真正的田畝數量,也是瞞報之後的數字。

  可是短短三十多年,超過一半的田畝消失了,其實田地不會消失,只是改變了主人,從原來需要納稅的田地,變成了士紳的免稅田畝,都不用交稅。

  當然,也有人會怪明朝被宗室吃夸的,另外再提一嘴,明代藩王的俸祿是由地方財政供給的,也就是國家稅收中存留地方的那一部分。

  什麼意思呢?意思是地方把稅收齊之後需要先劃出起運中央與邊鎮的部分,這一部分最為重要,負擔九邊軍餉、皇帝內庫、中央各衙門庫銀以及京官俸祿,受到的監管也最多,有所謂的「起運京邊錢糧事例」。

  而剩下的一部分稅收就是所謂的存留,這一部分負擔官吏俸祿、地方行政開支、宗室俸祿等等地方開銷。

  因此,到了明末財政匱乏,連起運到九邊的軍餉都無法齊全的情況下,地方財政也不會強到哪裡去,那麼宗室的俸祿怎麼可能發全呢?

  如果到了明末地方財政仍然能像某些人說的那樣支付宗室上千萬兩的俸祿,有這樣的執行力與控制力,明朝是不可能滅亡的。

  他們的俸祿,朝廷每年就是親王一萬石,米鈔中半兼支。晉、周、楚、魯、蜀、代、遼、沈、唐、伊、趙、鄭、襄、荊、德、崇、徽等十七府郡王初封者歲祿二千石。襲封者一千石。俱米鈔中半兼支。肅、慶、寧、韓、淮五府郡王初封歲祿一千石,米鈔中半兼支,襲封同。吉、益、衡、榮四府郡王歲支祿米一千石,三分本色,七分折鈔。岷府郡王初封歲支祿米五百石,米鈔中半兼支,襲封同。

  也就說,即使朝廷給他們實俸,一年六十萬石糧食左右,更何況,連官員都領不到足額俸祿,更何況藩王?

  我們再看看清朝,親王歲俸銀1萬兩,祿米1萬斛;世子歲俸銀6千兩,祿米6千斛,郡王歲俸銀5千兩,祿米5千斛,長子歲俸銀3千兩,祿米3千斛;斛等於石。

  哪朝耗費更大?

  其實一目了然。

  明朝的藩王,都被文官盯著,像防賊一樣,他們其實對於國家最大的危害就是占據了田地。

  其實,明朝的藩王吃空國庫,這是純屬扯淡,擺明了文奴給明朝髒水。

  再舉個例子,萬曆十年,山西懷仁王府奉國將軍朱聰涽等人越關來京,奏稱:「自嘉靖四十年起至萬曆十年止共二十一年,應得祿糧分毫未給,乞將河東運司余鹽或有司無礙官銀,轉行政司查補。」

  而神宗的回覆僅僅是「以宗祿拖欠年久,著司府官多方催處,每年量給一、二季,以資養贍。」

  可見不僅拖欠的俸祿不會補償,之後的一年的俸祿也不過是「量給一、二季」。

  劉明遇其實也知道,要解決明朝財政問題,崇禎根本就沒有辦法去做。

  士紳一體納糧,肯定天下皆反。

  至於藩王?

  以明朝這尿性,他們這些藩王是領不到什麼俸祿的。

  最有可能的解決辦法,就是給劉明遇人口,讓他開發遼東,具體崇禎有沒有這個魄力和手腕,那就看崇禎自己的了。

  不過,崇禎皇帝也給劉明遇提了一個醒,劉明遇決定先利用自己的知識,割一波韭菜。

  這個潘多拉盲盒開啟,將會釋放一頭怪獸,至於結果如何,劉明遇自己也不得而知。

  ……

  「侯爺……不,公爺!」

  劉明遇擺擺手道:「鐵鉤,讓你過來,有一件要事交給你辦!」

  「請公爺示下!」

  趙鐵鉤有些疑惑。

  「接下來,你需要這麼辦!」

  劉明遇遞給趙鐵鉤一個小冊子,趙鐵鉤接過這個小冊子,只見上面寫著「傳銷和龐氏騙局的本質」。

  「公爺的意思是……」

  「這就是你接下來需要做的事,記住首尾已經要收拾乾淨,所得收益,三成留作黑衣衛的經費!」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