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講道理!冷麵客服歐陽修 蘇良 王安石即將上線
入夜。
月上枝頭,天微微寒。
垂拱殿內。
趙禎與群臣圍在御案前仍在熱烈地討論著吏治改革之事。
一旁有四名筆吏快速地記錄著。
文彥博、范仲淹的聲音已經嘶啞,張方平、曾公亮、富弼、吳育、梁適等相公認真地聆聽著。
蘇良邊畫腦圖邊闡述著自己的觀點,王安石卷著袖子正在尋找話口,剛表達完意見的司馬光擦拭著額頭上的汗珠……
君臣皆沉浸其中,已從午後討論到了現在。
主意越來越多,策略越來越好,前景越來越明朗,眾人也越來越興奮。
不知饑渴,不知勞累。
君臣都非常享受當下這種感覺。
……
約一個時辰後,討論終於到了尾聲。
趙禎看向眾臣,道:「就這樣定了!解決冗官頑疾,先從科舉改制開始,而後再逐步解決門蔭問題和當下存在的冗官問題。」
「接下來,就由變法司依照朕這份《省官策》,擬定具體的變法方略。兩府也要參與其中,獻言獻策,儘可能保證策略能完整執行……」
「臣遵命!」
群臣齊齊拱手,眼神里儘是光芒。
片刻後,眾臣走出了垂拱殿。
長廊上。
文彥博、張方平、富弼、范仲淹四人並肩而行。
張方平忍不住道:「三位相公,我怎麼感覺官家今日與往昔不一樣了?」
「我也感覺到了,精氣神皆與往昔不同,看著英武了許多!」富弼開口道。
文彥博也附和道:「我也有這種感覺。」
這時。
范仲淹笑著道:「往昔,討論變法之策時,我等為主,官家為輔,而今日則是以官家為主,我等為輔。」
「官家已顯聖君之態,接下來我們也應更加勤政了,不然咱們若被那幾個晚輩超過,就該提前退位讓賢,致仕回家了!」
三人頓時恍然,也都露出一抹苦笑。
確實如范仲淹所言,官家越來越有聖君之相了。
而他們也有了危機感。
按照當下的吏治改革制度,優勝劣汰,能者上,庸者下。
他們若不努力,也會被取代。
畢竟,後面的梁適、蘇良、王安石、司馬光等都太優秀了!
而此刻,在禁中偏殿。
趙禎心情甚好,食慾大開。
他吃了兩塊酥骨魚、兩個蝦元子團餅、一塊羊脂韭餅,喝了一碗螃蟹羹後,又吃了一份點心,半份蜜餞,還喝了三兩酒。
食量儼然是過去的兩倍。
這一刻。
趙禎突然明白自己該如何做好這個大宋的官家了。
同時也意識到台諫並非過直過拗,而是他沒有正確行使帝王的權力。
一旦他使用正確的方式掌控朝堂,自然而然就不存在「君弱臣強」的局面了。
……
三日後。
由蘇良、王安石主筆,變法司整體修撰,兩府相公審核過後的新的科舉改革之策,三舍法出爐。
所謂三舍法。
即一種以學校教育取代科舉考試的方式。
此法欲將國子監的太學分為外舍、內舍、上舍三等。
上舍一百人,內舍三百人,外舍不限制人數。
無論是官員子弟,還是平民百姓都可入太學學習。
不過需要經過層層考試。
月月有私試。
歲歲有公試。
地方的府學、州學、縣學的學子,也都可通過考試獲取入國子監太學的資格,而朝廷負責食宿。
入上舍的學生。
在達到一定資格並通過考核後,便不用參加貢舉,可直接入朝為官。
此法意在通過官學為朝廷選拔官員,而不再是科考那種「一考定終生」。
此法的好處主要有二。
其一,可使得天下官學大興,官學有朝廷補助,可供學子食宿,易讓更多家境貧寒但有為官之才的學子湧現出來。
其二,官學將新設為官從政課程,涉及水利、民事、刑斷、賦稅等多個方向,有助於培養學子的為官執政能力,為朝廷選拔真正的治國之才,改變科舉那種「會寫文,便是會做官」的邏輯。
王安石最初的想法是直接廢棄科舉。
「天下取士,悉由學校升貢。」
但蘇良等人覺得過於武斷,故而目前採用的方式是官學取士與科舉取士並存。
不過,在錄取總名額上至少會降低三成。
其次。
趙禎與眾臣商議過後,對貢舉制度也進行了一定調整。
依照常規,明年年初便會有貢舉省試。
但君臣議定後,決定推遲一年進行。
並將貢舉省試的內容變更為:廢除詩賦,只考策論。
此舉,自然也是為了能幫朝廷選拔真正的治國之士,直接淘汰那些只擅於詩詞歌賦,但並無大才能的文人。
……
九月二十二日。
變法司宣布了科舉改制的兩條新法策略。
其一,推行三舍法,官學取士與科舉取士並行。
其二,廢除貢舉考試中的詩賦科目,只考策論,詩賦甚佳者,可參加特科考試。
這兩條法策一出。
在汴京城書生學子群體中引起了軒然大波。
「這……這……這不是胡鬧嗎?三舍法要比科舉取士更難,朝廷絲毫都不考慮我們的辛勞,難道我們現在還要去爭搶太學的入學名額嗎?」
「我……我寒窗苦讀十年,今年是最有資格被州府選送,參加省試的,怎麼……怎麼突然就變規矩了,是讓我再去太學苦讀十年嗎?為何要減少貢舉入仕名額?」
「竟然要在貢舉中廢除詩賦科目,這樣的策略完全是敗壞古今文風,我大宋的詩賦成就遠遜於盛唐,如此做,對不起列祖列宗,我反對這種改革!」
「若能貢舉中進士,誰願意去考難度更大的特科考試,我……最擅詩賦,這下子要完了,徹底完了!」
……
書生學子們聚集在一起,絕大多數都是反對這次科舉改制。
國子監的一些太學生,也都是滿口怨言。
他們當下正享受著大宋最好的教育資源,一旦施行三舍法,他們定然會被排擠出去。
說白了。
他們反對的根本原因是:科舉改制後,入仕更難了。
這套新法策略損害了他們的利益,損害了他們的前途,故而他們定然會站出來反對。
這一點兒,趙禎與官員們也都非常清楚。
……
午後,變法司。
富弼、曾公亮、范仲淹、王堯臣、梁適、蘇良、王安石、司馬光八人聚在了一起。
曾公亮率先道:「不過是一群書生士子反對而已,雷聲大,雨點小,不予理會即可。」
王堯臣搖了搖頭。
「不可不理。汴京城書生士子的意見幾乎能代表全宋書生士子的意見。他們反對,地方州府的讀書人定然也會反對,這些人一旦聯合起來,那可是敢在宣德門前絕食靜坐的。」
王安石撇了撇嘴。
「這群讀書人人示威反對的手段也就三種,製造輿論、圍堵衙門、宣德門前靜坐。我建議直接派兵驅趕,讓他們知曉朝廷心意已決,不可能順從他們的想法。」
王安石話音剛落。
一名吏員就跑了過來,站在議事廳門口高聲道:「諸位官人,不好了,數百名書生士子將國子監的大門堵住了!」
蘇良等人無奈一笑。
這些讀書人也就這點兒本事了。
蘇良想了想,朝著眾人道:「諸位,我覺得給他們講道理還是講得通的,此事不宜武力解決,我們必須讓各地州府的讀書人都明白朝廷的想法。」
「我建議,由我、歐陽學士和介甫三人去國子監門口擺張桌子,為這些書生士子答疑解惑,若他們仍不理解,我們便罵醒他們!」
歐陽修提出的廢除詩賦。
王安石與蘇良提出的推行三舍法,使得官學取士與科舉取士並行。
三人最清楚如此施行的優勢,乃是去答疑的最佳人選。
范仲淹想了想,道:「我覺得可行,你們先向官家匯報。」
蘇良和王安石點了點頭。
這時,富弼補充道:「景明,你們三個都是直脾氣,我擔心有書生被逼急了會動手,向官家申請,讓開封府或皇城司多派一些人手。」
「好。」蘇良說道。
……
一個時辰後。
國子監的大門突然打開。
而後有兩名吏員擠過人群,在一旁的牆壁上貼出了一張告示。
一群堵在國子監門前的書生士子都紛紛圍了過去。
告示上稱:
自明日清晨起,接連三日,歐陽修、蘇良、王安石三人都會來到國子監門前,回答書生士子們提出的關於科舉改制的問題,務必使得書生士子們都了解朝廷的用意。
有書生興奮道:「列位,官家已經聽到了我們反對的聲音,只要我們能說服這三人,就能讓朝廷收回新法!」
「對,我們數百人難道還說服不了這三人嗎?咱們別站在這裡了,都回去思考一番明日如何讓這三位官員無言以對吧!」
「我們合起力來,明日若讓歐陽永叔、蘇景明、王介甫三人語塞,朝廷就能知曉咱們的苦衷,順應咱們的心意,這也是以此揚名天下的好機會!」
……
當即,書生士子們便興奮的離去了。
大宋的讀書人皆愛論辯,並且很多人都有一種莫名自信,認為自己有王佐之才,只是明珠蒙塵,被一直埋沒而已。
明日,就是展現自己,讓世人眼前一亮的大好時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