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蘇良下揚州!能打敗謠言的只有謠言

  第247章 蘇良下揚州!能打敗謠言的只有謠言

  十月十二日,午後。

  蘇良思索再三後,決定提前下船。

  他若坐官船抵達揚州城,即使揚州知州蘇舜元不曾安排盛大的歡迎儀式。

  那些與唐家有舊、或曾與蘇良有過生活交集的人也必然會前來迎接。

  畢竟,當下的蘇良實乃大宋第一寵臣,未來前途無量。

  誰都想沾一沾光。

  蘇良理解這種心情,但一旦被這些人圍住,自己將整日都處在陽光下,根本無法處理正事。

  此外,他必然會被一些人盯上。

  到那時再去想根治揚州的錢荒之策,恐怕就困難了。

  當即,蘇良告知唐澤和唐宛眉,他將與曹護等人搭乘其他船隻入揚州。

  而當下的兩艘船,務必要行的慢一些,在十月二十八日入揚州城即可。

  依照目前的速度,這兩艘船十月十八日便能抵達揚州城。

  但蘇良令船隻晚十日抵達。

  十日,足夠蘇良了解當下揚州城的局面了。

  交待完一切後,蘇良和曹護等人便坐上了一艘商船。

  ……

  這幾日。

  蘇良一直都在精讀從張方平那裡借來的書籍,頓覺受益匪淺。

  揚州城錢荒的根本原因是市場銅錢流動不足,而非銅錢總量不足。

  朝廷送來的銅錢只能在短時間內壓制錢荒進一步爆發,卻不能根治。

  若讓銅錢在市場流動起來。

  必須要讓揚州城的富商巨賈們將自家錢庫里囤積的銅錢都流動起來。

  ……

  十月十八日,近黃昏。

  蘇良、曹護等十餘人終於來到了江河交匯的揚州城。

  臨大海、靠長江,銜運河,雄三楚、冠九州。

  唐朝時期的揚州,被譽為淮南第一州,乃是當之無愧的運河第一城。

  當時的商貿繁榮程度僅次於長安與洛陽。

  那句「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並不只是說說而已。

  有錢就要來揚州消費。

  揚州的風月場所堪稱天下一絕,就連唐代杜牧都留下了一句: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唐末之亂後,揚州因戰亂衰落了一些。

  當下雖有恢復,然與盛唐之時仍有差距,不過揚州人在骨子裡還是非常驕傲的。

  因大運河穿城而過,揚州城水多、船多、橋也多。

  蘇良已近六年都未回到這裡。

  雖滿眼都是陌生人,街道店鋪的招牌換了一撥又一撥,但他對城內的主要街道仍非常熟悉,閉著眼睛都不會迷路。

  他帶著曹護等人從揚州南水門的官河上,坐船直達揚州花市。

  揚州城最有特色的區域便是貫通南北的官河。

  這條官河兩側,分布著揚州城最繁華的商貿市集。

  有花市、魚蟹市、酒館、茶肆、青樓等等。

  可能因錢荒的緣故,當下河畔上的行人並不是很多。

  蘇良並未直接前往揚州城西北角的州治衙門,而是命曹護在臨近花市的開明橋附近租下了一座小院。

  ……

  十月二十日,晚。

  蘇良坐在屋內,翻閱著曹護命人送來的一條條情報,不由得有些頭大。

  他看了近一個時辰,才對當下的揚州城錢荒情況有了一定了解。

  揚州城錢荒的主要起源,確實是因青苗錢和免役錢。

  百姓對錢幣的需求量增大,導致物價上漲,錢重物輕。

  揚州知州蘇舜元一方面向朝廷求助,一方面減少海外貿易的銅錢輸出數目,加強錢禁管理。

  但收效甚微。

  其主要原因,在於大商人們不是很配合。

  大商人們對新法的各項措施都是持反對意見的。

  特別是開封府試行市易法後,限制了富商巨賈們對市場的控制。

  若揚州城的大商人們都能配合州府,將私庫中的銅錢流轉出來,錢荒問題絕對能解決。

  但此等對他們有害而無利的事情,後者根本不可能去做。

  並且,揚州尤為依賴商貿。

  大商人決定著揚州的商稅及無數百姓的生計。

  揚州知州蘇舜元也不敢逼得太緊,不然大商人們有可能攜帶家產離開揚州城。

  由於揚州海運發達。

  一些富人攜所有財產前往海外生活的也大有人在。

  對待大商人,只能引而不能壓,不然誰還願來揚州做生意。

  更何況。

  當下的揚州與長江以南的蘇州、杭州、明州、台州、泉州都有競爭關係。

  朝廷運來的銅錢已投入揚州市場。

  此舉暫時減緩了「錢難得而谷帛賤」的程度,但猶如抱薪救火、揚湯止沸,並無法徹底根治錢荒問題。

  最後。

  蘇良從情報中挑選出了揚州城的四名大商人。

  其一,掌控揚州船運的船商、揚州商會總把頭曹四爺。

  其二,掌控揚州花市與魚蟹市的敖家大少敖烈。

  其三,擁有十二家風月場所的喬三娘。

  其四,開設了八家質庫(典當放貸)的空山寺監院惠本和尚。

  若這四人願意配合,揚州錢荒危機便能很快解決。

  不過,這四人皆認為全宋變法乃是朝廷的欺富救貧之舉,與揚州知州蘇舜元的關係也並不好。

  今年年初,蘇舜元才擔任知州。

  作為一個外來戶,他清廉而愛惜名聲,與當地商人的關係大多都不融洽。

  這四名大商人,勢力根深蒂固,背後可能還有靠山,名聲在民間也是貶褒不一。

  比如——

  風月場大掌柜喬三娘害得許多良家女入了風塵,但她也為很多無依無靠的老女人提供了生計;

  空山寺監院惠本和尚高息放貸,使得一些人家破人亡;但每當揚州城遇天災之時,空山寺總會第一個跳出來施粥贈衣。

  ……

  商人本就是逐利而行。

  這四人都有自己的做事原則,當下都未曾觸犯大宋律法。

  官府並不能強迫他們去做一些事情。

  ……

  翌日。

  蘇良便在揚州城溜達起來。

  他多年未歸,又打扮成了商人模樣。

  根本不會有人能認出他。

  蘇良剛溜達不到半個時辰,便聽到了一條關於他的謠言。

  「侍御史兼知雜事蘇良將於近日抵達揚州,他攜帶兩船交子,欲在揚州以交子兌換銅錢,反對者皆以破壞亂法重懲。」

  這道消息,可謂是一石掀起千層浪。

  使得揚州城一下子亂了起來。

  交子,即紙幣。

  當下的流通範圍基本都在四川、陝西、河東等地,多為百姓不喜。

  百姓不愛用交子,乃是因交子會貶值。

  比如一貫錢額度的交子,經過一段時間後,可能只值八百文,甚至六百文。

  但銅錢卻能持續保值。

  無論放多久,即使將其當成銅料煉製成銅器,也不會虧損。

  此消息一出。

  影響最大的就是揚州城內的借貸還貸市場。

  一些放貸者放出的都是銅錢,擔心借貸者會拿交子還帳,便紛紛開始提前要帳。

  一時間。

  揚州城滿是要帳借帳的百姓,有的甚至還大打出手,影響極為惡劣。

  揚州知州蘇舜元反應速度甚快。

  在黃昏時,便在官衙外張貼告示,稱此事乃是謠傳,官衙暫時未曾接到這樣的消息。

  但他一闢謠,百姓們就更不相信了,覺得此乃拖延之策。

  街頭巷尾、茶樓酒肆,處處都是罵蘇良的。

  有人罵他數典忘祖,有人罵他乃是為仕途的害家鄉人的小人……

  有人甚至稱,若蘇良以交子替換銅錢,他立即就去告御狀,還有的稱要舉家搬到其他州府居住。

  一日之間,整座揚州城都沸騰了起來。

  ……

  入夜,曹護快步來到蘇良面前。

  「查出來了,此消息乃是揚州商會總把頭、船商曹四命人傳出來的。」

  曹護雖隸屬三衙。

  但皇城司那套探子的活兒,他已學得爐火純青,在經費充足且消息傳播之初,找到傳播流言的源頭並不難。

  蘇良點了點頭。

  此消息顯然是火上澆油,讓所有揚州人都對蘇良產生恨意,阻止他解決揚州錢荒,並順便破壞變法。

  「既然這位曹四爺想與我打流言戰,那我便陪一陪他,能打敗流言的只有流言!」蘇良喃喃說道,然後走進了書房。

  約半個時辰後。

  蘇良從書房走出,遞給曹護一封寫著「揚州知州蘇舜元親啟」字樣的書信。

  「找個兄弟,將此封信臨摹一份,然後故意遺落在一處顯眼的地方,務必在三日內讓揚州城所有人都知曉此信的內容。至於原件,臨摹後便直接銷毀。」

  「是。」曹護拱手道。

  ……

  翌日下午。

  一條令人難以置信的書信內容在揚州城傳開了。

  此信乃是侍御史兼知雜事蘇良寫給揚州知州蘇舜元的親筆信。

  被一名商人在北城門附近意外撿到。

  信中稱,蘇良將會在本月二十八日下午抵達揚州城。

  為解決揚州錢荒,他準備殺雞儆猴,他得知揚州城窖藏銅錢最多者乃是揚州商會總把頭、船商曹四,便令蘇舜元迅速給曹四編造一個勾結海外商人的叛國之罪,而後將其抄家。

  待抄了曹四的家,便能得到大量銅錢,而其他商人也會變得老實,錢荒問題將會迎刃而解。

  蘇良還稱,已有皇城司密探查探出了曹四的藏錢之地。

  此信的抄錄版迅速在揚州城流傳著。

  傳著傳著。

  很多人便信以為真。

  蘇良乃是全宋變法的主力,本就被冠上了「劫富濟貧而使得國用饒」的名聲。

  想出此策,並不令人感到意外。

  一般的士大夫做不出來這種事情,但放在蘇良的身上可真不一樣。

  這位可是殺頭御史。

  況且此策對揚州商貿的破壞力遠比交子之策更小,還能解決錢荒。

  一時間,百姓們又議論起這封信的內容。

  真假難辨,眾說紛紜。

  揚州知州蘇舜元看到此信的內容時,不由得一臉懵。

  他都不知此信是不是蘇良寄給他而意外丟失的。

  他想了想,並未再次闢謠。

  他闢謠也未有人信,待蘇良抵達揚州,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