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以史為鑑

  第631章 以史為鑑

  明廷的幣制改革已經陷入到了困境中,李如柏的幣制改革可以說是徹底失敗了。🎉👑 6➈รⓗ𝔲ˣ.CoⓂ 🍬🍓

  王世貞走在路上,作為距離京師最近的天津,自從大沽口的戰役後,這裡就成為明廷在京師最重要的屏障。

  駐軍、交易市場,這一切都帶來了大量的人口,而這些人口給天津帶來了繁榮,讓天津成為整個北直隸僅次於京師的繁榮城市。

  可以說京師發生的一切,都會影響到天津。

  如今天津市面上,商人在進行大宗交易的時候,已經徹底放棄了明廷的銀元,而是完全的使用東南的銀元結算。

  在李如柏剛剛開始推行明廷新幣的時候,商人們曾經還對明廷的新政抱有一絲幻想,那時候發行的新幣還能在市場上流通。

  可是現在商人已經完全拒絕使用明廷新幣交易了,在和普通百姓的零售交易中,明廷新幣的物價也是一日三漲。

  有時候早上需要一枚銀元的商品,到了晚上就要兩枚銀元了。

  而如今天津城中,除了在天津駐守的新軍,是配發物資口糧之外,包括天津各級衙門和城防衙役,都是用明廷新銀元來結算的。

  除此之外明廷在大沽設立的工坊,也都是用新銀元來發放工資。

  這些人拿到工資之後,就會立刻將新元在市場上用掉,換成商品囤積起來。

  這樣的結果是,明廷發行的新元,剛剛發行出去就被用掉,市場上流通的新元就越來越多。

  蘇澤在《論財政》這本書上早就指出了一個公式,那就是——貨幣的價值,只和市面上流通的貨幣有關。

  不在市場上流通的貨幣是沒有任何價值的,比如漢代重視厚葬,喜歡將金幣葬入墓穴中,所以大量的黃金都被儲存起來,漢代開採了很多黃金,鑄造的金幣都沒有流通起來,金幣的價值越來越高。

  所以貨幣總量其實和貨幣的價值是無關的,市場上的流通貨幣量,才是決定貨幣價值的重要因素。

  其實明廷鑄造的新銀元並不多,但是這些新銀元每天都在市場上快速流通,所以這些新銀元的價值也在飛快的貶值,這又導致了人們更加不敢將新元留在手裡,導致更大規模的通貨膨脹。

  王世貞走入張居正的家裡,張居正正在興致勃勃的讀著《物理學》這本書。

  「叔大!」

  王世貞走進書房,將買的糕點放在桌子上。

  如今整個大沽區域湧入的人越來越多,本地自治社區不得已開始限制人員進入,王世貞作為當地名人,也是社區自治會的成員,剛剛去參加了一次社區自治會議。

  大沽社區現在有十個社區自治會,這十個社區自治會共同商議政策,給團練發放工資,維持當地治安。

  王世貞搬到了大沽後,就被選為社區自治會的成員,這幾天他都被喊過去開會,討論如何應對這些湧入大沽的逃難流民們。

  大沽社區自治會也吵成了一團,大部分已經在大沽社區長期居住的人,都不願意這些流民的湧入。

  一方面會帶來更大的治安問題,一方面也會搶奪本地的工作崗位,影響已經住進大沽百姓的生計。

  但是另一方面,大沽社區是一個夾在了明廷和東南之間的中間地帶,也是一個特殊的地帶。

  特殊在於,這是一個窗口,市場和緩衝區,這也決定了大沽社區只能擁有維持治安的警察或者團練,但是不可能擁有更強大的武裝力量。

  明廷和東南都不可能允許大沽社區擁有武裝力量,目前這個狀態已經是發展的極限了。

  而目前的規模,想要靠著大沽社區這點僱傭兵和警察,根本無法維持大沽社區的治安,也無法阻止更多的難民逃入大沽社區。

  這樣的封鎖根本無法進行,那封鎖本身也變得毫無意義。

  其次自然是輿論了。

  大沽社區內也有自己的報紙,也有不少人同情這些明廷的難民,還有人組織在社區施粥接濟這些難民。

  王世貞也覺得頭疼,這幾乎是一個無解的問題,只有等到東南統一了全國之後,這種事情才會消失吧。

  只是到了這個時候,會不會有安南或者東南亞的人,或者是朝鮮倭國人想辦法越過邊境進入國內呢?

  王世貞也覺得自己思考的問題太久遠了,他找到張居正就是詢問明廷幣制改革的事情。

  京師情報站的陸添壽給王世貞傳來消息,希望能夠王世貞預測一下明廷的財政問題,寫一份報告遞交大都督府。

  王世貞根本不懂得財政,所以只能請教張居正了。

  張居正淡定的說道:

  「大明幣值改革失敗,這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嗎?」

  「其實這樣的事情,在歷朝歷代都有,和目前大明情況最類似的,就是梁武帝鑄造鐵錢了。」

  王世貞是一代文宗,他在文學上天分極佳,但是做官的水平就很一般了,完全比不上父親和弟弟。

  王世貞的父親曾經是明廷大員,他本身又是庶吉士,本來王世貞做官應該很順暢的。

  但是他的政治能力確實一般,而在文學上的名聲也壓過了他在做官上的名聲。

  做官是這個世界上最簡單的事情,同時也是最難的事情。

  普通官員能夠墨守成規,抑制住自己的欲望,就算是非常好的官員了,甚至現在這種發展快車道的時期,什麼都不做百姓都能過好日子。

  但是做官也是最難的事情,如何平衡各方利益集團,推動變法改革,並且將改革措施推行下去,這就是非常困難的。

  在蘇澤穿越前的歷史上,張居正能夠在大明中後期也進行變法,這已經非常了不起的政治才能了。

  就算後世批評張居正是大明裱糊匠,變法治標不治本,但是也已經是遠超歷史上諸多的政治家了。

  而政治學,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研究樣本,這玩意兒很難積累經驗!

  唯一的辦法,就是通過歷史學,尋找歷史上相近的案例,揣摩政策效果,這也就是所謂的以史為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