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女王朝貢
這場簡單的宴會結束,蘇澤拉著何心隱的手說道:
「柱乾,你可要好好保重身體,身體是改革的本錢,若是你的身體垮了,還怎麼編寫法典?」
何心隱有些感動,他連忙說道:「大都督放心,屬下一定好好吃飯,保重身體。🍫🍫 ❻9şђù𝐱.ς𝓸Μ 🐍🎉」
蘇澤這才點頭鬆開手,不過上一次的時候何心隱也都是這麼說的,但是每次回去又是廢寢忘食的工作。
蘇澤嘆息一聲,若不是何心隱這麼拼命,東南又如何能做到短短一年就頒布了五部新法典,建立一套迥異於以往千年的新制度呢?
只能說蘇澤的野心實在是太大了,要推翻千年以來的慣性,全方位的建立一套新的體系,這項工作實在是太龐大了,如果不是這些志同道合者燃燒自己,根本不可能有現在這些成效。
不過蘇澤很快又有了拉著何心隱吃飯的機會了。
次日,高棉女王乘坐的快船抵達上海,隨後這位年輕的女王就乘坐火車,從快要竣工的松江鐵路站上車,一路抵達了松江。
年輕的女王徹底被東南的一切驚呆了。
她不是沒有見過港口,但是從沒有見過上海港區內的這麼多的船!
這些多的船,光是這些船就足以將高棉填滿了吧?即使是高棉最強盛的時期,也不曾擁有這麼多的船啊。
高棉女王看著船舶靠岸,等到看到繁華的上海港碼頭的時候,女王更確定自己來對了。
這樣一座碼頭,比當年高棉的王城都要龐大都要繁華,鱗次櫛比的房屋,平整的道路,車水馬龍的商鋪,這些都讓高棉女王感覺到震撼。
而跟隨高棉女王的高棉使者們,受到的衝擊還要更大,他們完全無法想像,這個世界上竟然有這麼繁華的港口。
而按照行人司那位沈大使的說法,上海港不過是整個松江府的一個縣,而松江府也不過是中原一個省的一部分,這樣的省中原還有非常多。
這下那些反對女王前往南京接受冊封的人不再說話,所有人都覺得女王做了最明智的決定,抱上了最粗的大腿。
接下來在上海港口附近的車站,高棉女王見到了神跡一樣的景象。
不需要任何畜力拉動的火車,如同一隻鋼鐵巨獸,就這樣自己停靠在了車站前。
這頭鋼鐵怪獸發出恐怖的鳴叫聲,嚇得使團很多成員抱著頭想跑,高棉女王也是硬著頭皮保持鎮定。
沈一貫介紹說道:「女王殿下,此物名為火車,乃是蒸汽驅動的機械裝置,這是我們東南大都督親自設計的,能日行千里還能載重千斤。」
自動日行千里?還能載重千斤?
女王看著火車頭噴吐出來的白色煙霧,終於將信將疑的登上了車廂。
透明玻璃,木質的座椅,火車車廂算不上華麗,但是足夠舒適,而女王所想的則是對東南勢力的恐懼。
如此多寶貴的鋼鐵,中原人竟然用來製作火車,她注意到鋪設在地上的都是鋥亮的鋼材,這些鋼材如果放在高棉,足以武裝一支精銳軍團!
太奢靡了!
→
在祖先的典籍中,曾經描述中原是鋪滿了黃金的黃金國度。
沒想到根本不是黃金國度,中原是鋪滿了鋼鐵的鋼鐵國度!
這綿延的鐵路,當真是無比形象的國力體現,高棉王女和使臣們都沉默了。
他們無法理解火車的複雜原理,但是能理解火車的造價。
而任何一個統治者,都能理解火車的價值。
能夠自動移動的火車,可以運輸多少貨物,可以將城市連接在一起,高棉女王終於明白,為何中原能夠建立如此龐大的國度了。
到了蘇州府的時候,高棉女王已經放棄了計算車軌的長度,她現在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乖乖的前往南京,向東南朝貢接受冊封。
本來諸人覺得自己不會被震撼到,但是他們還是低估了中原的震撼力度。
在車站的時候,他們看到成車的絲綢和棉布被送上火車,看到如此之多的貨物,高棉女王向沈一貫詢問道:
「沈大使,這些商品是要送到上海港口的嗎?」
沈一貫點頭說道:
「這些都是要送到上海港口出口的貨物,每天這樣的貨物要用火車拉好幾趟,還有很多貨物直接在松江裝船出海。」
眾人看到在高棉被王公大臣們視作珍寶的絲綢,就被那個搬運工粗魯的扔上火車,看到如同小山的一樣的貨物,一邊往車上搬運一邊又有新的棉布絲綢堆在站台上,仿佛這些棉布和絲綢永遠都搬不完。
高棉的使臣們徹底麻了,也只有這樣的財富,才能將鋼鐵鋪設在地上吧?
事到如今,再也沒有人置疑女王的決斷,投靠東南,成為中原的朝貢國,這是最有利於高棉的選擇了。
當別人只是強大一點,那還有努力追趕的可能性,但是中原帝國的強大,已經完全沒有追趕的可能性了。
東南亞的人很清楚,面對強大的敵人最好的辦法就是臣服。
面對高棉這個主動臣服的國家,蘇澤也拿出了誠意。
他帶領內閣在南京城外迎接了高棉女王,用國賓的待遇招待了高棉的使者們。
盛大的儀式引來了南京城內市民的圍觀,雖然大家都不知道高棉這個國家到底在什麼地方,但是不妨礙市民們感受這種萬國來朝的氛圍。
一個國家的統治者親自來中原接受冊封,這意味著徹徹底底的臣服。
一些商人們翻開報紙,展開地圖,尋找高棉的位置。
高棉女王並不知道,自己的態度成了最好的招商GG,一些東南商人們摩拳擦掌,準備前往高棉尋找商機。
蘇澤用國禮迎接高棉女王,並且在制憲會議宮內接受了高棉女王的國書,大都督府則授予高棉女王黃金王印,蘇澤並沒有要求留下高棉的三件傳承寶物,只是要求日後高棉王位更迭,新統治者都要來南京受印。
高棉女王一口答應下來,接下來就是確立朝貢關係,互相派遣使臣。
在東南歡歌笑語中,明廷的幣制改革終於贏來了慘澹的結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