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唯有一爭

  第470章 唯有一爭

  看著佟安年輕的臉龐,顏鈞說道:「渾濁世道,如何來救,唯有一爭。」

  佟安喃喃說道:「唯有一爭?」

  顏鈞點頭說道:「只有爭,才能有好的結果,若是不爭,問題就會永遠積累下去,越積越多,就永遠無法解決問題。」

  顏鈞拍了拍佟安的肩膀說道:

  「你的想法很好,但是方法還是太稚嫩了,明廷這些問題不是換誰執政就能解決的。」

  佟安站起來對著顏鈞一拜說道:「多謝顏老指點。」

  顏鈞看佟安說道:「你可知道我為什麼來京師?」

  佟安愣了一下,看著顏鈞。

  顏鈞又問道:「換個問題,你可知道我為什麼不南下東南?」

  佟安也疑惑的看著顏鈞。

  從學術上來說,顏鈞的學術更貼近東南大都督蘇澤的那一套主權在民的理論,而且蘇澤雖然不承認自己是泰州王門弟子,但是他的東南政權內,有不少人都是和泰州王學有關的重臣。

  比如在東南身居高位的那位司法大臣何心隱,他的學術主張就和泰州學派很相似,有人說他就是出自泰州學派。

  顏鈞的身份地位,以及他所做的一系列事情,如果他肯南下東南,不談得到蘇澤的重用,也一定會被禮遇。

  可偏偏顏鈞一直沒有南下,甚至在蘇澤吞併了整個南直隸之後,選擇北上山東,脫離了東南控制的地區。

  佟安也有些疑惑。

  顏鈞自己說出了答案道:「因為老夫如果留在東南,怕是也會這麼爭下去,那面子上就不那麼好看了。」

  佟安有些蛋疼。

  佟安自身沒有南下,其實也是不那麼認可東南那套學說的。

  可即使是這樣,在如今的國子監中,大部分國子監的學生,都對蘇澤的能力和度量是非常推崇的。

  畢竟在造反之前,蘇澤就是一個天下文宗,學術宗師了。

  就連張居正之子張敬修,也曾經在私下文會中表現出對蘇澤的推崇。

  可這位顏夫子竟然說出這樣的話。

  顏鈞冷冷的說道:「難道東南就很好嘛?老夫也不是沒有在東南遊歷過,難不成你認為東南就是桃花源吧?」

  佟安愣了一下。

  顏鈞說道:「東南只是比起明廷這個爛攤子要好上一些罷了,可那些日夜不停歇的工坊中,難道也沒有僱工的血淚和白骨嘛?」

  佟安沒有回答顏鈞的問題。

  顏鈞說道:「我離開東南,並不是顧惜自己,而是想要完善我的爭學。」

  「老夫的學術,就是通過『爭』來達到天下大同這個終極目的,通過研究爭和組織爭,來改變這個世界。」

  顏鈞看著佟安說道:

  「你可以願意學習老夫的學術?」

  佟安幾乎沒有任何猶豫,直接拜在顏鈞面前說道:

  「弟子佟安,願意學習老師的學術。」

  顏鈞從道路邊上站起來說道:「快走吧,再不走官府的捕快就要來了。」

  「既入了我門,那榮華富貴就和你沒關係了,你可願意?」

  佟安毫不猶豫的說道:「弟子願意!」

  「那就速速離開吧!」

  眾人立刻從南城離開,果不其然順天府的捕快很快就衝進了顏鈞講學的倉庫,可是只抓到了幾個圍觀的無辜路人。

  緊接著,湖廣兵敗的消息,通過快馬送到了京師。

  武昌的東南新軍攻占漢陽,兵圍了荊州府城,徹底切斷了長江中游的航道。

  廣東的新軍南上攻占韶關,已經在湖廣的南部勢如破竹,整個湖廣南部都已經落入到了東南之手。

  荊州知府徐學謨帶領荊州新軍在荊州城內抵抗,襄陽的明廷軍隊也在不斷求援。

  接到了這個消息,明廷的內鬥終於告一段落。

  兩宮太后親自派人前往中書丞相張居正的府上,託付國事。

  緊接著,兩宮太后全部稱病,宣布撤去垂簾,將國事全部委託給張居正。

  而張居正這下子不病了,他第一件事就是將李春芳趕出朝廷,派遣他巡視九邊。

  張居正重新掌控朝政,第二件事就是在明廷通緝顏鈞,禁毀顏鈞的學術。

  不過顏鈞的學術不立文字,他自己也從沒有寫過書闡釋過自己的學術理念,而且顏鈞都是給販夫走卒講學,也沒有人系統的記錄和梳理他的學術。

  所以禁毀顏鈞學術倒是進展很順利。

  但是顏鈞有著充分的跑路和鬥爭經驗,順天府的捕快在京師城內搜尋了幾天,都沒有找到顏鈞和追隨者的蹤影。

  幾天之後,佟安重新回到了國子監中,不過佟安變得內斂了很多,也不怎麼參加學習會的活動了。

  不過佟安這樣在學習會隱退,倒是讓那些學習會中的新進骨幹鬆了一口氣。

  鄒元標和趙南星這兩個年輕人,是如今國子監學生組織的領導者。

  他們出手大方,網羅了不少的支持者。

  但是佟安曾經是公車上書的發起者之一,他本人又拒絕了上一次科舉捷徑,在個人品格上無可挑剔,所以一直在學習會中很有聲望。

  在佟安半隱退之後,鄒元標和趙南星迅速活躍起來,成為國子監學習會的領導者。

  不過很快,這兩個人也發生了分歧。

  鄒元標在學習會中開始鼓吹張居正,他旗幟鮮明的支持張居正的所有政策,認為只有一個強硬的朝廷才能挽救大明,並且多次在明廷的《皇明新報》上發表文章,鼓吹張居正的新政策。

  鄒元標對於張居正的鼓吹接近於肉麻,甚至連不少學習會的國子監學生都看不下去了,主動和他切割。

  但是鄒元標依然不為所動,繼續在報紙上連續寫文鼓吹張居正,都快要將張居正捧到當世周公的地位上,肉麻的稱讚他為「大明管仲」。

  而鄒元標也有自己的說法,他認為東南大患在前,只有一個強大的大明朝廷,才能夠帶領大明對抗東南。

  但是鄒元標也不是全然狂舔張居正,他也在報紙上對張居正的政策提出批評。

  鄒元標認為如今對地方督撫的姑息,地方勢力的坐大,才讓占據更大地盤的明廷,無法在對抗東南的時候發揮全部力氣。

  鄒元標認為需要收回地方督撫的權利,增加京師朝廷的權威,這樣才能團結一致對付東南。

  鄒元標的說法不僅僅在國子監學生中受到追捧,甚至連不少明廷的官員也支持他的想法。

  比起鄒元標較為「激進」的支持中書丞相制度,趙南星則搬出了「聖王」的理論。

  趙南星認為道德完美的聖王,才能夠拯救如今的大明,於是趙南星開始編書,歷數了古代賢明的君王。

  在這份《帝說》中,收錄了從上古堯舜禹開始的聖王,到元之前的皇帝,從這些皇帝的生平故事中挑選了一些小故事,編寫成了一本小冊子。

  書上列舉了古代君王的善行八十一則,惡行三十六則,趙南星甚至還自費請來雕版畫師,將這些小故事配上了插圖,自費印刷出版。

  這本小冊子因為故事淺顯易懂,而且插圖精美,很快就在京師大受歡迎。

  趙南星還在《皇明新報》上寫文章,說明自己編寫《帝說》的目的。

  他是希望能夠用所謂「聖王」的事跡來規勸朝廷,推崇那些古代德行高尚的君王,希望能通過恢復傳統道德,來讓大明再次強大起來。

  張居正看到《帝說》之後,竟然沒有生氣,反而對趙南星大為讚賞,並且將這本冊子改名為《帝鑒圖說》,親自勘定了其中幾篇故事的史料錯誤,然後作為教育小皇帝的教材,進獻給了兩宮皇太后。

  這麼一來,趙南星反而要比鄒元標更出名了。

  張居正徵辟趙南星做官,但是趙南星卻直接拒絕,表示自己要參加科舉做大明的臣子,而不願意做張居正擢升的私臣。

  張居正倒是沒有對這個十六歲的年輕人動氣,還私下稱讚趙南星有德。

  鄒元標和趙南星原本交好,但是隨著二人的分歧日漸變大,學習會也開始分成了兩個部分。

  山東,濟州城內。

  李成梁自從上一次徐州會戰之後,就帶兵返回了濟州城。

  返回濟州城之後,李成梁一邊繼續推進張居正的新政,並且在膠東半島上募兵設立棱堡,防止上一次東南水師從海上進攻山東,將他的軍隊拉著在山東亂跑的情況再次發生。

  而從過年之後,李成梁又在山東搜羅了不少讀書人,將他們聚集在濟州城的新軍大臣府上。

  這也是李成梁的兒子李如松出的主意。

  在徐州會戰結束前後,李成梁就和河南巡撫陳以勤打起了筆墨官司。

  雖然因為張居正的關係,結果上是李成梁略占上風,但是皇帝駕崩後,讓李成梁也產生了不安全感。

  李家父子都已經意識到了,現在這個明廷的平衡是非常脆弱的,僅僅是一個風疾的皇帝駕崩,就差點破壞整個平衡。

  意識到了這一點之後,李如松建議父親,網羅一批山東的讀書人,幫著李成梁發聲。

  李成梁也意識到了輿論的重要性,陳以勤是文官士人,他本人的名聲也還可以,是正兒八經的進士出身。

  所以雖然李成梁得到了張居正的支持,但是在輿論上一直被陳以勤壓著一頭,在京師文官中的名聲也很臭。

  李如松雖然也是將門之後,但是李成梁原本是想要讓兒子由武轉文的,所以從小李如松也接受了完整的儒學開蒙教諭,甚至還考上了遼東的秀才。

  當然李如松這個遼東的秀才也沒有多少含金量。

  李成梁很重視這個讀過書的兒子的建議,他決定在山東創辦報紙,讓他網羅的這些讀書人掛在《山東新報》編輯部下,給他們發薪水寫文章宣傳自己。

  李成梁還讓這些讀書人給《皇明新報》投稿,年後就在報紙上發了不少文章,確實扭轉了李成梁的口碑。

  這都讓李成梁更加大了對這些讀書人的支持,他將《山東新報》的編輯部直接併入了自己新軍衙門,甚至給了他們低品官員的待遇。

  這下子山東那些渴望進入仕途的讀書人們,紛紛聚集到濟州城向《山東新報》投稿,希望能被李成梁看中,一步登天進入官場。

  李如松拿著一份稿件,衝到了李成梁的書房。

  「父帥,請您看看這篇文章。」

  李成梁接過文章,看了一會兒就覺得頭疼。

  他雖然也讀過書,但是這篇文章對他來說未免過於深奧了。

  李如松知道自己父親的文化水平,捧著稿子說道:

  「父帥,這篇文章寫的好啊!」

  李如松看著標題,《唐強宋弱論》,他對唐宋的印象都是來自於各種戲曲,根本看不懂這種書生的文章。

  李如松說道:「父帥,這文章總結了大唐強盛,趙宋積弱的教訓。」

  「文章說,大唐之所以興盛,就是因為文武並重,在各地設置軍府保境安民,所以唐亡之時,依然擁有遠勝於趙宋的國土。」

  「唐設置軍府,良家子農忙時耕種,農閒時練兵。如今我大明應該效法大唐制度,以軍府協調物資,全力支持戰爭,將所有的物資都生產出來供應軍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