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積寺的觀音殿,香火裊裊。
帝後駕臨祈福,贏哲栩,虔誠地將一炷香插在案前。
在現代,不信神佛的百草詩也跪了下去,以頭觸地,默默祝禱。
「觀音大士,在天有靈,求你保佑小寶寶平安降生,不要把我任性傳回現代啊。」
贏哲栩小心謹慎地攙扶起她,臉上掛著笑意,「觀音會聽到你的心聲的。」
一側,普濟大師和阿難都在。
「陛下登基,新政多利民,大士自會保佑你們的。」
贏哲栩雙手合十,向著普濟大師道:「有賴大師一路護持,我在位一天,便勤政一天,盡朕之力,使百姓不受飢餒,豐衣足食。」
普濟大師倍感欣慰,手一揚,做了個「請」的姿勢,「陛下可要到處走走?」
贏哲栩看著百草詩,用目光徵詢她的意見。她現在是他的重點保護對象,他唯恐她身子骨吃不消。
百草詩笑著說,「我又不是紙糊的,既然來了,就轉轉吧。」
香積寺呈中軸對稱的格局,贏哲栩挽著百草詩的手,與她拾階而上,,經過放生池時,百草詩停下了腳步。
放生池只是一方小池塘,中間有一石鯉魚,鯉魚開口向上,魚嘴裡滿滿都是銅錢。來放生的百姓,往往會丟些錢財,以求消災如願。
池水清淺,有各色小魚游來游去。百草詩用手一指,那邊還有個小烏龜。
「當初,她就是故意掉進放生池,讓你相救嗎?」百草詩打趣問道。
這句話問的沒頭沒尾,但贏哲栩知道她的意思。
說的不就是沈黎清嗎?
他附在她耳邊,親昵說道:「這樣拙劣的小把戲,誰都看得出來,我不曾正眼看她一眼的。」
百草詩掩口而笑,「真是不懂憐香惜玉啊。」
「她非香非玉,我為何要憐惜她?」
他的滿腔柔情,都給了百草詩。
兩人繼續往前走,便到了她們當初住過的齋房。
當初贏哲栩被赤血老祖打傷,需要進行手術,不敢在王府內進行,便來到香積寺,向普濟大師借房。當晚普濟大師和阿難親自守護。
「陛下、皇后娘娘,可要吃一頓齋飯?」
齋飯素雅清新,山珍海味之餘品嘗,也是極佳的體驗。
用過了之後,帝後繼續登山。
「要歇一歇嗎?」贏哲栩捏著百草詩手心問。
百草詩望著綿延山脈,滿眼蒼翠,夏風吹過,掃去燥熱,內心愈發寧靜。「一邊登山,一邊欣賞風景,勝過在宮中苦悶度日呢。」
一個時辰後,他們登上了山巔。
昔日與攝政王對弈的石壁棋盤山猶在,棋盤一側,有個四五歲的小童,在羅漢僧的指引下練舞。小肉拳舞地虎虎生風,有模有樣。
「仁兒每每習武,都很努力。心性堅韌,實屬少見。」
當日在行宮,姒妃打暈了自己的骨肉,慨然赴死。…
百草詩進入殿內,終究不舍他幼小年紀遭遇生離死別,遂以雲昭祝由術對其催眠,封眠了部分記憶。只是礙於他敏感的身份,並未帶入宮中,而是交由香積寺撫養。並定下每隔一旬,百草詩前來探看的約定。
「這是宮裡的孩子,與生俱來的天賦。」贏哲栩說道。這樣的經歷令人心疼,可他小時候不也是這樣過來的嗎?
接下來,普濟大師改成了傳音:「我們發現有高手在窺探香積寺,似乎在尋找什麼,不過已經被阿難趕走了。」
「擾了大師清淨,是我的過錯。」高手來香積寺所謂何事,百草詩可以想見,贏哲仁的身份本就存疑。可孩子是無辜的。
「不,是皇后娘娘仁慈。」普濟雙手合十道。
「仁兒,過來!」百草詩向贏哲仁招招手。
贏哲仁乳燕一瓣躍過來,小手抓著百草詩的,「詩詩姨媽你來了,仁兒好想你。」他禮數很周全,儘管有些畏懼贏哲栩,卻還是脆生生喊了聲「姨夫」。
百草詩拿了帕子,悉心幫他擦乾汗水,從身後宮女的食盒中拿出了精美的茯苓餅和茨實糕,「看看姨媽給你帶了什麼。」
贏哲仁黑瞳極亮,碎了星子似的,拿起茯苓餅大咬一口,「詩詩姨媽最疼我了。我長大了一定好好孝順姨媽。」
百草詩心中五味雜陳,摸摸他的虎頭虎腦。
「詩詩姨媽,我可以去焱京中醫藥大學的附屬蒙學嗎?我想學有用的本事,以後幫詩詩姨媽。」
百草詩一愣。
贏哲仁太聰明了,他這么小就知道大學的事,這必然是有人告訴過他的,也許在他小小的心上也知道,靠近百草詩才是最安全的抉擇吧。
「可以啊,不過不是現在。等你把身體練的棒棒噠,七歲的時候就上蒙學好不好?」
贏哲仁伸出了小拇指,「詩詩姨媽拉鉤。」
大手與小手拉了勾,又聊了會天,百草詩和贏哲栩辭別了贏哲仁、普濟大師,回宮而去。
皇家馬車中,百草詩猶豫了一番,終於問道:「陛下,你不會怪我吧?」
贏哲栩詫異地看著她,拉住了她的手,「詩詩,我不喜歡你對我如此生分,倒是真的。沒人的時候我還是喜歡你叫我羽寶。」
百草詩便笑笑,「羽寶,你不怕某一天,仁兒知道真相,會對你舉刀相向嗎?」
贏哲栩抬起手指,拂在百草詩臉上,「我既然容得下他,就不怕他翻出什麼花來。」
這是一代帝王的胸懷,也是贏哲栩的底氣和自信。
「而且詩詩,我心悅你,為了你可以包容一個無知的孩童。哪怕,他有著驚人的身世,哪怕……」
是一生勁敵之子。
眼眶很熱,百草詩胸膛起伏,這樣的羽寶讓她愛到了骨子裡。她喚了一聲羽寶,依偎在他懷中。
**
「白水村、小寡婦。水性楊花敗風俗。勾引男人害親夫,敗柳之身怎侍君?」
這幾日,炎京街頭每每有小乞丐唱和歌謠。預見當官的或巡查城防,便一鬨而散。
起初百姓並未在意,只是那歌謠越傳越猛,短短兩日竟是隨處可聞。
百姓茶餘飯後談論起,忽地有人驚悸扶額,「這這這,歌謠說的不是當朝……」
皇后嗎?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