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康,一個在中國文化史上名垂千古的名字。
他不僅是夏朝的第六位國君,同時也是酒文化的代表人物。
酒的名字有很多,其中有一個名字叫杜康。
他是我國最早造酒的人,被稱為酒聖,也是釀酒業的祖師爺。
因杜康造酒之說,杜康一名成為中國文化中酒的代名詞,中國歷史名酒杜康也由此而來。
「夏朝是史書記載的第一個奴隸制王朝,由禹創建,傳位給夏啟,夏啟傳位給太康。」
「太康因為驕奢淫逸,奴役百姓,被東夷族酋長后羿乘機奪位而失國。」
「后羿占領夏朝首都後,驅逐太康。」
「另立太康的弟弟仲康為傀儡王,掌管夏朝政權。」
「寒浞得后羿的信任,處理國事。」
「派人將后羿殺死,奪取大權,登基為王。」
「太康、仲康死後,仲康之子姒相繼位,姒相將都城遷至帝丘。」
「寒浞派自己的兩個兒子進攻帝丘,殺掉姒相。」
「杜康的父親姒相被殺害後,母親便逃回有仍氏部落。」
「第二年生下杜康,母親是有仍氏國君之女。」
「母親將滅國前後、其父被殺等,慘痛經歷告知杜康。」
「杜康便立志報仇雪恨,復興夏朝。」
「杜康有仍氏部落擔任牧正一職,管理畜牧,工作勤勤懇懇。」
「一有時間就學習帶兵打仗,謹防寒浞的追殺。」
「寒浞聽說了杜康的存在,便派人來有仍氏搜捕杜康。」
「杜康早有準備,逃至舜的後代有虞氏部落。」
「虞國國君讓杜康擔任庖正一職,庖正是專門負責掌管飲食的官員。」
「杜康在此偶然發現糧食放久後產生漿水甚為甘美,反覆鑽研,發明了原始的釀酒術,成為釀酒業的始祖。」
「杜康英勇神武,虞國國君將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他。」
「有虞氏姓姚,史稱二姚。」
「同時,還賜封杜康領地及五百人,杜康便在此立足。」
「杜康為積蓄力量,四處聯繫夏朝遺民,得到夏朝遺臣伯靡的支持。」
「寒浞殺后羿時,伯靡也遭到追殺,逃到有鬲氏。」
「伯靡在有鬲氏招兵買馬,收歸了很多諸侯小國斟灌氏和斟尋氏的族人。」
「杜康派兒子投奔寒浞的兩個兒子澆、豷,作為間諜,傳送消息。」
「之後杜康謀畫刺殺了澆,又率兵滅掉豷。」
「杜康復國,鼓舞了夏朝的舊部,他們紛紛加入。」
「杜康見形勢大好,乘勝追擊。」
「領兵攻打夏都,殺掉寒浞,奪回大權。」
「恢復了夏朝的統治,成為夏朝的第六位君主。」
嬴政:傳聞杜康造酒後,黃帝為此特意造了一個酒字。
傳說黃帝時期,杜康專門負責管理糧食。
秋天到了,糧食大豐收,杜康很盡心地把豐收的糧食都堆放在山洞裡。
時間一長,因山洞潮濕,糧食全霉壞了。
黃帝知道後非常生氣,以後糧食再霉壞就要處死杜康。
有一天,杜康在空桑澗里發現了一片開闊地。
周圍有幾棵大桑樹枯死了,只剩下粗大的樹幹,樹幹裡面已空。
杜康靈機一動,心想糧食裝在樹洞裡也許就不會霉壞了。
沒過多久,杜康就把糧食全裝進樹洞裡了。
誰知那幾年連年好收成,糧食到處都是。
裝在樹洞裡的糧食顧不上用,幾年以後經過風吹日曬雨淋,慢慢地發酵了。
有一天,杜康上山查看糧食時,突然發現一棵裝有糧食的枯桑樹周圍躺著許多山羊和野豬。
一開始,杜康以為它們都是死的,就大步走過去,想把這些野物弄回去吃。
誰知走近一看,杜康發現它們還活著,似乎在睡大覺。
杜康一時弄不清是什麼原因,非常納悶兒。
這時一頭野豬醒了過來,見有人來了,便搖搖晃晃地往樹林裡竄去。
杜康往回走時,又發現兩隻山羊來到裝有糧食的樹洞跟前,低頭用舌頭舔著什麼。
杜康躲到樹後觀察,只見兩隻山羊舔了一會兒也搖搖晃晃地躺倒在地上。
杜康過去一看,嚇了一跳。
原來裝糧食的樹洞裂開了一條縫,裡面的水不斷往外滲出,山羊是舔了這種水才倒在地上的。
杜康用鼻子一聞,覺得滲出來的水特別清香。
他也嘗了一口,味道雖然辛辣卻特別醇美。
他越嘗越想嘗,最後一連喝了幾口,只覺得天旋地轉,不由自主地倒在地上睡著了。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杜康醒來發現躺倒的山羊也都跑掉了。
於是順手摘下腰間的罐子,接了一罐水帶回去讓大家品嘗。
黃帝知道後,也品嘗了杜康帶來的濃香的水,感覺醇美。
黃帝與大臣們議事時,大臣們認為這水是糧食的元氣,並非毒水,應該給這種水起個名字。
當時為黃帝造字的大臣倉頡站了出來,以酉日得水的寓意造了一個酒字。
從此,黃帝就命杜康用糧食造起杜康酒來。
「杜康稱帝後,重振朝綱,恢復夏朝統治,建都綸城。」
「舉行大典,封賞功臣,剷除奸佞。」
「同時率領諸侯朝拜九鼎,祭告祖先,並詔告天下各諸侯。」
「吸取太康、后羿和寒浞的教訓,杜康執政後。」
「大力發展農業生產,恢復農官制度,復請后羿的後人繼續擔任農官。」
「派遣使者到各邦國宣傳農業的重要性,督促百姓耕種農田。」
「以農業的好壞評定諸侯業績優劣,給予相應獎懲。」
「水患嚴重影響農業豐收,黃河多年失修。」
「一遇大雨,河水泛濫,淹沒兩岸莊稼。」
「杜康任命契的六世孫冥為水官,帶領民眾治理黃河。」
「冥治水多年後,最後病死在崗位上。」
「經過杜康的經營,夏朝一度出現了繁榮局面。」
「原來依附寒浞的小國,見到杜康賢明慈善,都過來依附。」
「數州諸侯均過來擁立杜康,史稱少康中興。」
「晚年杜康封庶子領地,以俸祀祖先大禹的墓地。」
「杜康節儉勤政,實現了夏朝中興。」
「杜康是歷史上少有的明君,復國後不久,便讓位於兒子姒杼。」
「自己退位休閒,專心研製和推廣造酒術,使造酒這一技藝首先在王庭,繼而在民間迅速傳播開來。」
「杜康因中興夏朝,很多地方都讓他配享禹廟。」
「杜康結束了太康、仲康、相三代夏君統治時期,國家支離破碎的局面。」
「歷經約一百年的混戰,恢復了相對統一的國家。」
「杜康的兒子姒杼在位十七年,致力於夏朝的中興,對東夷發生大規模侵占。」
「因此國力大增,一直攻至東海之濱,之後將都城遷至老丘。」
「夏朝在杜康的帶領下進入中興時代,在姒杼統治時期達到鼎盛。」
「中國是具有悠久釀酒歷史的國家之一,早在殷商時期的甲骨文里就有了酒的象形字。」
「至周朝,中華的釀酒技術已發展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杜康,是中華釀酒鼻祖,是中華美酒之源,是中華歷史文化名酒。」
「杜康所代表的中華酒文化,滲透著中華文化的精華,成為中華民族獨有的文化傳統。」
「這種傳統,對於人類文明的發展,起到了諸多促進作用。」
曹操:成也杜康,敗也杜康。
他領兵打仗之餘以酒壯志是常事,而他最喜歡飲用的就是味道醇厚的杜康佳釀。
還記得官渡之戰時,袁紹派兵攻打他。
兩軍在官渡擺開陣勢,準備一決雌雄。
袁紹是北方的梟雄,兵多將廣,實力遠在他之上。
所以他心中不安,整日尋求破敵之法。
一天夜裡,他喊來郭嘉尋求對策。
郭嘉拿出自己所寫的十勝論交給他,他看完後大聲叫好,於是拿出杜康美酒賞賜郭嘉。
酒至微醺,帳外傳來消息,說是名士許攸前來投奔。
他連鞋子都沒有穿好,直接跑出帳外相迎,手裡還拿著一碗杜康酒。
許攸見如此盛情,赤腳相迎,備受感動。
二人落座後,曹操就急不可待的詢問許攸有沒有破敵良策。
二人一邊喝著美酒杜康,一邊研究計策。
杜康甘甜醇厚,許攸十分喜歡。
然而這酒後勁十足,二人不知不覺就睡著了。
一覺醒來,天都快亮了。
許攸看了看杯中的美酒,意猶未盡,說是夢中想出一計。
於是便獻上一計,火燒烏巢。
他用許攸的計策,一舉戰勝袁紹。
於是軍中就傳開了,杜康託夢獻計,大勝袁紹位居首功的應當是杜康。
他平定北方後,軍中一片歡騰。
三日一大宴,五日一小宴。
無論是武將還是文官,整日喝得爛醉。
而他並未高興多久,區區北方不足以高歌。
他想的是如何揮師南下,天下歸一。
他找來謀士商量,舉兵南下的最佳時機。
眾人皆認為此時兵強馬壯,士氣高昂,正是一舉平定天下的天賜良機。
然而謀士賈詡卻認為北方初定,應安撫百姓為上,不宜勞師動眾遠征江東。
他聽了也感覺頗有道理,一時間拿不定主意。
那天夜裡,他獨自在房中飲酒,不知不覺就睡了過。
睡夢中,他看到江東千里沃野,風調雨順。
醒來後,他以為又是杜康給自己的暗示。
於是他率領百萬大軍,不顧賈詡的勸阻,直奔江東。
他與孫權劉備聯軍對峙長江,在赤壁準備進行大決戰。
入夜時分,他站在戰船之上,看到自己兵強馬壯,戰船綿延百里,心中感慨萬分。
他想起自己起兵寧陵,一路大大小小數十場戰役。
多少的艱難險阻,多少的險象環生。
嘔心瀝血,勵精圖治,才有今天的成就,一時間心中豪情萬丈。
於是他命人拿來杜康美酒,一飲而盡,揮筆寫下《短歌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概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惟有杜康。
然而那一次他卻失算了,由於用人不善,中了黃蓋的反間計,一敗塗地。
從此退回北方,再也沒有能力收復江東。
民間自然不知道他失敗的真正原因,都認為是他喝酒喝醉才打了敗仗。
所以也就有了成也杜康、敗也杜康的說法,在民間流傳開來。
「杜康造酒之後,湧現了種類繁多的美酒佳釀,有白酒、黃酒、果酒等。」
「杜康的貢獻不僅在於創造了秫酒的釀造方法,使白酒作為著名的六大蒸餾酒之一聲名遠播。」
「而且在於杜康也是文化傳承者,是中華民族勤勞與智慧的縮影。」
「杜康所做出的貢獻,在於推廣了釀酒技術。」
「在杜康之前,華夏已經有了相當悠久的釀酒歷史。」
「但是在杜康之前,釀酒技術並不十分成熟。」
「而經過杜康的改良和發明,釀酒技術得到了大幅度改進,酒的味道、品質大有提高。」
「杜康所釀造的酒品還在一定程度上推廣了釀酒技術,使其得到更加廣泛的傳播發展。」
「杜康不僅釀酒有成,而且他對酒的文化也有著極高的造詣。」
「據傳,杜康曾說過食飲起源,盡在於酒。」
「以酒為來源,可以滲透到一切禮儀。」
「凡是不明其義者,多可從飲酒中觀察得知。」
「這表明杜康認為酒是華夏文化中的一部分,並認為酒可以影響整個社會文化的發展。」
「杜康不僅對華夏酒文化的傳承有極高的意義,而且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所做的貢獻也不容小覷。」
「正是因為中華文化的輸出,使得人類歷史得以進一步拓展和豐富。」
「通過對酒聖杜康的生平和貢獻的概述,不難看出。」
「杜康不僅是中華文化史上的名人,也是一個展示中華酒文化和歷史價值的代表。」
「他從釀酒技術到酒文化的傳承,再到對人類歷史的影響,都表明了杜康的價值所在。」
「正如杜康所言,以酒為來源,可以滲透到一切禮儀。」
「酒文化,不僅是對飲食的詮釋,更是對整個社會文化的影響與承載。」
「而正是杜康在酒文化傳承中的功勞,讓後人可以從酒的歷史來窺見中華文明的歷史。」
李世民:杜康造酒劉伶醉,一醉就是三年整。
劉伶是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之一,以愛酒而聞名。
雖說劉伶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酒鬼,但他還是一位很有才情的詩人。
不過劉伶是竹林七賢中地位最低的一個,其它六位不是出身高貴就是有個一官半職,生活很是圓滿。
而反觀劉伶的人生,就沒有那麼順利了。
劉伶一開始也當過官,但他是個非常真性情的人,做什麼都很耿直,這樣的人再官場上最吃虧了。
由於不會巴結別人,學不會阿諛奉承。
所以當官沒多長時間,劉伶因為受不了別人的排擠而辭官回鄉。
劉伶也因此看透了官場的黑暗,再也沒有進入仕途。
劉伶愛酒,而魏晉時期最有名的酒便是杜康,相傳有一段劉伶與杜康的神奇故事。
根據傳說,劉伶好飲酒也極能飲酒。
酒量之大,舉世無雙。
由於對當時的官場不滿,劉伶便經常出外遊歷喝酒。
有一次劉伶來到洛陽南邊,走到杜康酒坊門前。
抬頭看見門上有副對聯寫道,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龍兩盞海底眠。
高處的橫批寫著,不醉三年不要錢。
劉伶一看這副對子,進了酒館就嚷嚷著上好酒。
杜康便拿出酒來叫他喝,喝了一杯還要喝,杜康就勸他不要再喝了。
可是劉伶就是來踢館的,哪有不喝的道理。
於是緊接著喝了第二杯,杜康見他連喝了兩杯了,再喝就要醉了,便再次勸他不要再喝了。
可是劉伶是個倔脾氣的,偏就是不聽,又要了第三杯。
三杯下肚,劉伶感慨頭杯酒甜如蜜,二杯酒比蜜還甜,三杯酒一下肚,只覺得天旋地轉。
劉伶三杯酒下肚果真喝醉了,出了酒坊往家走去,一路東搖西晃,嘴裡還嘟嘟囔囔說著胡話。
劉伶喝了這麼多年酒了,知道這次自己是真的醉了,一回到家就交代妻子。
他要死了,把他埋在酒池邊,上邊埋上酒糟,把酒盅酒壺給他放在棺材裡。
以前劉伶也喝醉過,可是每次都是睡一覺就醒酒了。
但是這次劉伶卻連著三天沒醒,他的老婆慌神了,趕緊找街坊鄰居幫忙。
街坊鄰居也沒轍,連抽嘴巴帶潑涼水,就是醒不過來。
於是就找了大夫來看,可是幾個大夫也弄不醒劉伶。
大夫見劉伶已經沒有生命體徵,就告訴了他老婆準備後事了。
劉伶一生好飲酒,最後死於飲酒過度,真是自己害了自己。
由於劉伶交代過自己的後事,所以他的老婆便遂了他的願,把他埋在酒池邊。
不知不覺三年過去了,有一天酒莊的老闆杜康來到村上來找劉伶要酒錢,因為酒的招牌就是不醉三年不要錢。
劉伶的妻子上前開門,聽清楚緣由後十分惱火,當即就要找杜康算帳。
杜康見狀忙說劉伶不是死了,而是醉了。
兩人來到劉伶埋葬的地方,挖開墳墓,打開棺材。
劉伶果然依舊穿戴整齊,面色紅潤,和生前一樣。
杜康上前拍拍劉伶的肩膀,把他叫醒。
劉伶果然打了個哈欠,伸伸胳膊,睜開了眼,嘴裡還嘟囔著好酒。
從此以後,杜康酒的名氣也越來越大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