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茶聖陸羽
大唐開元盛世,文化極度繁榮。
在唐玄宗執政的開元時期,誕生了中華歷史上為數不少的聖人。
詩聖杜甫,草聖張旭,畫聖吳道子,樂聖李龜年,都是在這一時期誕生的。
除了這些聖人,還有一位對中華民族影響深遠的聖人。
中國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茶聖陸羽。
陸羽開啟了一個茶的時代,為世界茶業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茶經》更是成為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
「大唐開元年間,陸羽出生於湖北天門。」
「陸羽因其相貌醜陋自小遭到遺棄,就連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哪裡人。」
「而陸羽被遺棄在寺院附近時,擔任住持的正好是宅心仁厚的智積禪師。」
「相傳,一日智積禪師來到寺院附近的西郊時,看到了一座石橋下一堆大雁守護著襁褓中的陸羽。」
「本著慈悲為懷的宗旨,他將陸羽帶回了寺中。」
「因為嬰兒需要喝奶,他便又找到了一戶姓李的人家,請求他們幫忙養育一段時間。」
「陸羽長大一些後,收養他的李家舉家返回了故鄉。」
「陸羽則又回到了龍蓋寺,侍奉在救了自己命的智積禪師身邊。」
「見陸羽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姓名,智積禪師以《易經》占卜,得到的卦象顯示。」
「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吉。」
「其意為鴻雁飛於天上,四方皆是通途,兩羽翩翩而動,動作整齊有序,可供效法,為吉兆。」
「於是,智積禪師以陸為姓,羽為名,鴻漸為字,為這個棄嬰命名。」
「陸羽八歲時,智積大師教授陸羽讀書,並學習佛法。」
「陸羽不從被罰做苦役,日常掃地、洗茅廁、放牛等等。」
「智積禪師煮得一手好茶,陸羽因此自小就有機會跟著智積禪師學習煮茶技藝,並迷上了這門技藝。」
「陸羽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前後當了十年童僧。」
「陸羽跟著禪師在寺廟中學文識字,習誦佛經,但並未消除陸羽對塵世的眷戀。」
「他不想在禪院中苦修,伴隨著青燈古佛度此餘生,不願削髮為僧。」
吳承恩:陸羽的身世很悲慘,說起來跟《西遊記》里的唐僧有所相似。
唐僧的父親被惡人殺害後,母親為了給他一線生機,就把襁褓中的唐僧放進竹籃,然後隨著江水漂遠。
命不該絕,唐僧被金山寺的和尚撿到,這才有了後來的西天取經。
從此,這個從小被父母遺棄的孤兒在寺院中長大。
到了讀書識字的年齡,智積禪師只讓陸羽研讀佛書,以出世態度影響著他。
可小小年紀的陸羽卻有自己的想法,很想入世做一番事業。
陸羽覺得自己既無兄弟,又沒後代,穿僧衣,當和尚。
讓世人聽到這種情況,有違孝道,所以他想學習孔聖人的文章。
關於這件事,陸羽堅持己見。
在智積禪師看來,這簡直是孺子不可及,恨鐵不成鋼。
愛徒心切,他希望通過懲罰能規勸住陸羽。
智積禪師分配又髒又累的活給陸羽,讓他打掃寺院,清潔廁所,用腳踩泥塗抹牆壁,上樑蓋屋,除此之外還要放牛。
當禪師知道陸羽在外面並沒有專心放牛,而幻想著讀書寫字之後。
就不再允許陸羽出去,還讓年長徒弟管束陸羽。
有時候,陸羽手裡幹著活,心裡想著讀書的事,於是有所恍惚。
這一恍惚,一旦被師兄發現就會遭來一頓鞭打。
肉體的疼痛,心靈的禁錮,並沒有讓陸羽難過。
讓陸羽哭泣的真正原因是怕時光流逝,自己到最後一事無成。
這一哭嘆,看管的師兄更來氣。
於是更加用力鞭打陸羽,直到鞭子折斷才罷休。
無法忍受這種苦役,陸羽在十二歲那年逃出寺院。
為了生存,陸羽加入了各地走穴的戲班子。
儘管陸羽在寺院的境遇不好,但跟著智積禪師學習煮茶技藝,為陸羽日後成為茶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天寶四年,十二歲的陸羽到了一個戲班子裡學演戲,做了優伶。」
「他雖其貌不揚,又有些口吃。」
「但卻幽默機智,演丑角極為成功。」
「天門太守李齊物在一次宴會中,看到了陸羽出眾的表演,十分欣賞他的才華和抱負。」
「於是當即贈以詩書,並修書推薦陸羽到隱居於火門山的鄒夫子那裡學習。」
「天寶十一年,禮部郎中崔國輔貶為司馬,陸羽告別鄒夫子下山。」
「崔國輔和陸羽相識,兩人常一起出遊,品茶鑒水,談詩論文。」
「天寶十五年,安史之亂爆發。」
「安祿山在潼關大敗大唐將領哥舒翰,進逼長安,唐玄宗逃到四川。」
「陸羽流落至吳興,結識僧人皎然。」
「皎然是陸羽的知己,兩人寫了許多詩文記敘彼此的友情。」
「陸羽為考察茶事,出遊巴山峽川。」
「出發前,司馬崔國輔以白驢及書函相贈。」
「一路之上,陸羽逢山駐馬採茶,遇泉下馬品水。」
「一邊訪問當地百姓,一邊做好記錄,收穫滿滿。」
「陸羽二十五歲時,來到江蘇南京寄居棲霞寺,鑽研茶事。」
「陸羽從棲霞山來到浙江吳興,隱居山間,結識高僧名士。」
「陸羽結交好友眾多,皆是名留青史的文人雅士。」
「陸羽閉門讀書,鑽研茶道,潛心著述,完成《茶經》初稿和自傳等論著的編撰工作。」
「陸羽除了是茶聖,還是一位文學家,可惜只有《茶經》流傳後世。」
「公元770年,陸羽去探望生病的好友皇甫冉,皇甫冉高興之下寫詩贈予陸羽。」
「之後陸羽到越州拜謁鮑防,併到考察當地茶葉生產情況。」
吳道子:陸羽之後,才有茶字,也才有茶學。
陸羽在隱居山間期間,著手開始了《茶經》的編撰工作。
陸羽結合前人經驗及自身實踐,將茶的起源、功效、分類,以及採茶、制茶、飲茶的工具、方法等學問悉數記錄其中。
約七千字的茶葉專著《茶經》,堪稱自古以來第一部最完整全面的茶葉專著。
在《茶經》當中,陸羽創造性地提出了煎茶法。
這改變了原本茶葉只是小部分人愛好的局面,讓更多人也得以品嘗到茶的美好。
《茶經》一經推出後,引起了整個社會很大的反響,迅速改變了許多人的日常習慣。
以至於一時間茶道大行,王侯將相、文人墨客無不飲茶。
相比於陸羽在茶道上面的非凡造詣,其自身的經歷更加令人欽佩。
對於自己的悽慘命運和身體缺陷,陸羽並沒有感到自卑和憂憤。
而是刻苦鑽研茶道,用自己的研究成果造福世人,這種精神尤其令人敬佩。
陸羽歷時二十六年完成了巨著《茶經》,為中華茶業做出了深遠而悠久的影響。
也正因為陸羽在茶道上有很卓越的貢獻,這才被世人讚譽為茶聖。
孟子曾經說道,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以這個標準來看,或許上天確實是為了降下大任,才會讓陸羽從小經歷各種各樣的磨難。
難能可貴的是,儘管命運對陸羽不公。
但陸羽卻能夠始終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並靠著自己持之以恆的熱愛和鑽研,讓世人永遠銘記著他的名字和成就。
陸羽一生淡泊名利,喜歡遊歷四方,熱愛大自然和生活。
陸羽之後,才有了茶文化,
茶來自草木,因人而獲得獨特價值。
確切地說,茶是因為陸羽擺脫自然束縛獲得解放,一舉成為中華民族的飲食習慣和精神縮影。
「之後陸羽跟隨好友盧幼平祭祀會稽山,盧幼平是大理寺少卿,是陸羽至交好友。」
「相傳大禹死後葬在會稽山,所以歷代帝王定時派人到會稽山祭祀大禹,祈求國運昌盛。」
「陸羽返回湖州,在顏真卿麾下當幕僚,參與編寫《韻海鏡源》。」
「《韻海鏡源》是一部宏偉巨著,陸羽參與編寫,可見他文學功底淵博。」
「五十四歲時,狂草大師懷素和尚與陸羽相識並相交,陸羽親自為懷素寫下了《僧懷素傳》。」
「陸羽受到荊南節度使裴胄的邀請,遠赴湖南出任裴胄幕僚。」
「裴胄與陸羽相識已久,已年過半百的陸羽千里迢迢到湖南幫助裴胄,可見陸羽為人情深義重。」
「之後,嶺南節度使李復邀請陸羽出謀策劃,陸羽又從湖南到了嶺南。」
「嶺南在唐朝是有名的險惡之地,唐朝罪犯一般流放至嶺南。」
「在交通困難的古代,一個老人遠赴窮山惡水之地,只因為李復是恩人李齊物的兒子。」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陸羽為報答李齊物的恩德,自當全力幫助李復。」
「公元792年,陸羽從嶺南回到湖州,至今廣東一代仍有茶聖的傳說。」
「公元804年,七十一歲的陸羽去世,天地同悲。」
「縱觀陸羽一生,普通卻並不平凡,他一輩子就做品茶這一件事。」
「他對茶葉有濃厚的興趣,長期實施調查研究,熟悉茶樹栽培、育種和加工技術,並擅長品茶。」
「《茶經》的問世,將茶飲提升至文化藝術的境界。」
「《茶經》對茶的性狀、品質、產地、種植、採制、烹飲、器具等皆有論述。」
「陸羽一生嗜茶,精於茶道,以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而聞名於世。」
「他也很善於寫詩,但其詩作目前世上存留的並不多。」
「他對茶葉有濃厚的興趣,長期實施調查研究,熟悉茶樹栽培、育種和加工技術,並擅長品茶。」
「茶聖陸羽開啟了一個茶的時代,為世界茶業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蘇軾:茶如今能在中華大地流行,離不開陸羽的貢獻。
陸羽對茶有很高的興趣,源於小時候跟隨智積禪師學習喝茶之道,對茶藝有了基礎了解。
因為愛好茶藝,陸羽一生漂泊四方,介紹和總結了各地的茶葉。
最終花費26年時間著成《茶經》一書,具有里程碑式意義。
陸羽所著《茶經》一書,共三卷十章七千餘字。
從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茶之器、茶之煮、茶之飲、茶之事、茶之出、茶之略、茶之圖十個方面系統記敘了茶之文化,堪稱茶葉百科全書。
茶之源,概述茶的主要產地及土壤、氣候等生長環境,以及茶的性能、功用。
茶之具,講當時製作、加工茶葉的工具。
茶之造,講茶的製作過程。
茶之器,講煮茶和飲茶的器皿。
茶之煮,講煮茶的過程和技藝。
茶之飲,講飲茶的方法、茶品鑑賞。
茶之事,講飲茶的歷史。
茶之出,詳細記載了當時的產茶盛地,並品評其高下。
陸羽記載了全國四十餘州產茶情形,對於自己不甚明了的十一個州的產茶之地也如實注出。
茶之略,講飲茶器具何種情況應十分完備,何種情況省略何種。
野外燒柴煮茶,火爐等不必講究,臨泉取水可省去盛水的工具。
但在正式茶宴上,二十四茶器缺一不可。
茶之圖,要把以上各項內容用圖繪成畫幅,放在茶桌上。
人們喝著茶,看著圖,品茶之味,明茶之理,神爽目悅。
這與端來一瓢一碗,幾口灌下,那意境自然大不相同。
在《茶經》中,陸羽除全面敘述茶區分布、生長、種植、採摘、製造、品鑑外,有許多名茶首先被他所發現。
如浙江的紫筍茶,經陸羽評為上品,後列為貢茶。
江蘇的陽羨茶,則是陸羽直接推舉入貢的。
陸羽的《茶經》,是唐代以前有關茶葉的知識和實踐經驗的總結。
同時也是陸羽躬身實踐,雲遊四方,取得茶葉生產和製作的第一手資料後。
又閱遍群書,博採眾長收集各家的經驗總結出來的結晶。
陸羽之前的時代,世人認為茶是一味藥材。
陸羽寫成《茶經》之後,世人對茶有了多方位的認識。
陸羽詳細考察了茶的起源和茶的作用,便於世人選對茶來飲用。
陸羽先後探訪了全國大部分地區,和當地的茶農探討此處茶葉的生長方式,風餐露宿是常有的狀況。
但陸羽為了收集更多的茶葉標本,將生活窘迫拋至九霄雲外。
功夫不負有心人,陸羽共花費二十六年著稱《茶經》一書。
書中講述了茶葉諸多價值,有的茶葉毫不起眼,但是它卻有很高的醫藥價值。
當時大唐百姓拜讀《茶經》時,有一種從未有過的新鮮感,裡面涉及的很多知識都是第一次聽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