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漢代:獨尊儒術

  第330章 漢代:獨尊儒術

  蘇晨講述完儒家發展的第一個階段,各朝古人對接下來的階段極為感興趣。

  尤其是漢武帝和董仲舒,他們是推動儒家發展的關鍵人物。

  儒家之所以能占據數千年的統治地位,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極為重要的一點。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由董仲舒所建議,漢武帝詔定的思想方針。

  董仲舒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與其他學派優勢互補形成了新儒學,在思想上完成了大一統的建設,確立了儒家思想的統治地位。

  「儒家發展的第二階段,西漢時期,儒家思想成為中華民族大一統的主流思想。」

  「西漢初年,由於之前連年戰爭,民生凋敝。」

  「為了安定人心,恢復生產。」

  「漢初統治者奉行黃老之學,以無為而治作為政治上的指導思想。」

  「西漢統治者採納道家無為而治建議,與民休息,創造了封建社會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

  「隨著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中央統治勢力和地方割據勢力之間的矛盾加深,黃老學派的無為而治已不再適應統治階級的需要。」

  「及至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中央皇權得到極大增強。」

  「而自漢朝建立之始,儒學就在儒家學者的努力下逐漸復興。」

  「漢武帝時期儒學在法家、道家等流派鬥爭的過程中,已逐漸占據優勢地位。」

  「漢武帝徵召天下名儒入長安尋求國家治理方法,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董仲舒把道家、法家和陰陽五行家的某些思想引入儒家思想,形成了新的儒家思想體系。」

  「董仲舒認為大一統是天地常理,要維護國家政權統一,必須實行思想上的統一,必須強化皇權。」

  劉徹:面對錯綜複雜的局勢,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思想來得正是時候。

  他年僅16歲即位,可即位之初面臨的形勢並不樂觀。

  儘管經過了文景之治的休養生息,國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復,百姓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但當時的社會矛盾依舊突出,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邊患嚴重,匈奴的勢力不斷發展壯大。

  對漢朝的邊境時有侵擾,對大漢的穩定發展構成巨大的威脅。

  二是景帝時採取的削藩政策,造成了聲勢浩大的七國之亂。

  儘管叛亂被平息,各地封國也被取締或削弱。

  但這也造成了之前休養生息積累下的財富被大量消耗,在一定程度上動搖了國本。

  三是中央朝廷和地方的政治體制架構,還不完善,還有很大的隱患。

  尤其是皇權受到了各方政治勢力的牽制和束縛,不能形成強有力的政治運行體系。

  面對複雜的社會矛盾和政治形勢,年紀輕輕的他極度渴望衝破舊有制度的牢籠。

  他渴望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才能,實現心中的宏偉藍圖。

  而這一切都要從一件事開始做起,那就是加強皇權。

  加強皇權說起來容易,但實施起來卻困難重重,尤其是對於那時稚嫩的他而言更是難上加難。

  雖然隨著秦朝實現大一統,中央集權的政治體製得到確立。

  但在已被分封思想和君臣共治天下的思想浸染了近千年的百姓心中,要完全適應這一思想的轉變還需要很長的過程。

  他在即位之初,皇權所受到的牽制和威脅尤為明顯。

  有來自太后勢力的威脅,也有來自外戚勢力的威脅,更有來自相權勢力的威脅。

  他的祖母竇太后和母親王太后,這是兩個權力欲比較重的女人。

  儘管在他即位之初,兩位太后對穩定局勢起到了關鍵作用。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對權力的控制嚴重影響到了皇權的威信。

  朝堂大事不經過太后的決斷往往得不到解決和落實,使他處處掣肘卻又不好發作。

  既然太后勢力如此強盛,那麼依附於兩位太后的宗族勢力自然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他在位初期對任命外戚擔任高官其實並不排斥,畢竟剛剛即位,還要很大程度上依靠自己的祖母和母親。

  而外戚作為有血緣關係的宗族,用起來也比外人更加放心,這是人之常情。

  可隨著他的皇位逐漸穩固,對政治有了自己的理念和計劃後,外戚勢力的存在就慢慢變成了阻礙自己施展拳腳的絆腳石了。

  而這些位高權重的外戚依仗著太后的勢力驕橫無禮,令他不能容忍。

  漢朝建立後,丞相一直發揮著統領百官和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

  丞相可以開府稱制,擁有自己的班底。

  即使他這個皇帝吩咐丞相辦事,也要按照規定走流程。

  可以這麼說,丞相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百官之首,即使他也要讓其三分。

  面對錯綜複雜的政治形勢以及對皇權的巨大威脅,他不會任由這種局面繼續發展下去。

  他要打破這令人生厭的枷鎖和束縛,他要將大權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他的心中,生命不是用來爭權奪利的,而是用來開疆拓土成就一番偉業的。

  為了能改變這種局面,他採取了一系列變革措施。

  設置內外朝限制相權,施行推恩令限制封國權力,開創察舉制選拔人才等等。

  這些措施雖然有效但還停留在制度層面上,在思想層面上他也找到了一條實現宏圖霸業的良策,那就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為此,董仲舒提出了兩個主要思想,天人感應和三綱五常。」

  「隨著漢初社會經濟的逐步恢復,對經濟、政治、思想文化的大一統現實渴望與訴求日益強烈。」

  「董仲舒在吸收融合先秦諸子思想的基礎上,提出天人感應思想。」

  「在這一理論中的天是董仲舒思想中的最高範疇,是宇宙萬物的本原,是天人感應的核心內容與理論基點。」

  「董仲舒的天統攝了自然之天、主宰之天和道德之天的三重涵義。」

  「在自然之天的意義上,天是由天、地、人、陰陽五行等因素構成的。」

  「在主宰之天的意義上,天不僅是世間萬物的締造者。」

  「具有人格意志的天還作為至高神統治宇宙萬事萬物,對人類及人類社會進行賞罰獎懲。」

  「在道德之天的意義上,天具有道德倫理屬性。」

  「人特指最高統治者,普通百姓是不能與天發生感應的,只有皇帝才有與天進行感應的特權。」

  「董仲舒認為自然界的陰陽五行,與人類社會的行為有著密切的聯繫。」

  「天和人相類相通,天能干預人事,人的行為也能感應上天。」

  「因此君主應該順應天意,通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來達到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想狀態。」

  「在天人感應學說中,天顯祥瑞和天降災異是天人感應的兩個基本表現。」

  「在董仲舒看來,君主是上天之子,他奉承天的旨意,代表天統治管理人類社會。」

  「天人感應實際上就是天與天子之間的感應,上天通過祥瑞和災異的現象來顯現自己的意志。」

  「君主如果治理有方,政治修明,便會感動上天,天就會顯祥瑞以示嘉獎。」

  「而災異與祥瑞相對,指的是事情發展過程中壞的兆頭,包括天文現象,自然災害等。」

  「當統治者不遵循天道之時,上天首先降下災害以示譴告。」

  「如果仍不知省悟,上天則生成怪異來警懼。」

  「再不知道改變,就會出現傷敗的情形。」

  「董仲舒天人感應的思想,確立了儒學在國家統治思想與意識形態中至高無上的地位。」

  「為漢代大一統提供了時代特性與現實意義的理論基礎,並進一步將其落實於社會治理的實踐中。」

  「此思想不僅為君主獲得統治合法性提供了理論依據,同時也是為儒生集團防止君權過度歪曲保留了一個思想工具。」

  「此外,天人感應思想還影響了漢代的政治法律制度,對後世文學創作也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三綱五常,簡稱綱常,中國封建社會的基本道德原則和道德規範。」

  「三綱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認為臣、子、妻應該服從於君、父、夫。」

  「五常即仁、義、禮、智、信五種道德規範和道德意識,是由天決定的,用以保障實行三綱。」

  「三綱五常是中國古代社會的基本政治倫理準則,是宗法制封建等級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

  「作為封建社會道德準則的三綱五常,對封建時代的傳統社會和專制政治起到了穩定的作用。」

  「但到了封建社會後期,隨著封建社會的沒落和衰敗,三綱五常逐漸凝固和僵化。」

  「從歷史意義層面來看,三綱五常經過董仲舒的論證。」

  「完成了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形成和確立,中國的封建倫理道德進一步規範化。」

  「三綱五常的綱紀規定了儒家思想作為官方意識形態的地位,並據此構建了封建社會政治文化模式,為其後約兩千年的中國封建社會提供了思想統治基礎。」

  「三綱五常的道德論對統一的多民族的文化的形成,對於民族凝聚力的增強起了積極的作用。」

  「三綱與五常二者相互結合,構建出中國封建道德體系,影響了中國數千年。」

  「其中,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這三綱涉及宗法制封建社會中的國家政治生活關係,家庭中的倫理生活關係,在客觀上解決了政權、夫權、父權的地位和作用的問題。」

  「仁、義、禮、智、信五常涉及人際交往的關係,是個人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解決了政治修養和道德修養的問題。」

  「三綱五常貫穿於中國古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各個方面,是人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德綱領,是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成分與重要內容。」

  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並非是在思想上消滅諸子百家思想,而是吸納消化吸收融合到儒家思想。

  漢初的無為而治,雖然實現了文景之治的繁榮。

  但也正是因為無為,儒家和道家爭論不休,中央和地方貌合神離,來自匈奴的威脅越來越大。

  大漢王朝在思想上、制度上、外交上的問題始終沒有完全解決,這一切都交到了漢武帝手上。

  武帝好大喜功的個性,必然不甘心無為而治。

  這就需要一套權威的思想體系作為理論基礎,以實現武帝的野心。

  竇太后一去世,早已按耐不住的漢武帝立即詔令全國尋天下名士,問治國良策。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他和他的天人三策橫空出世。

  他在天人三策中提出的三個主要思想,天人感應、君權神授,大一統、尊王攘夷以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天人感應、君權神授,解決的是政權合法性的問題。

  高祖皇帝當年打天下的時候,靠的是武力奪取政權。

  但是他卻認為,高祖之所以能當皇帝,是因為生下來就是當皇帝的命,這是天意的安排。

  當然,並不是他說一句君權神授老百姓就會認可的。

  因此,董仲舒又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觀點。

  他吸收陰陽家的陰陽五行等觀念,結合儒家的自然法則和人規範,進而引出天子受命於天的核心觀點。

  他還強調,天道體現於人間,其實質就是三綱五常。

  天人合一,君權神授的同時,他又強調天人感應。

  皇帝受命於天治理人間,如果做的好,老天就會降下祥瑞。

  如果做的不好,老天爺就會降下天災示警,約束皇帝的德行。

  而到底什麼才是祥瑞,什麼才是災變,這些祥瑞和災變又預示著什麼。

  最終解釋權又都掌握在儒家手中,進而形成儒家士大夫和帝王之間的思想共識。

  春秋大一統、尊王攘夷,解決的是中央集權和地方分治的問題。

  漢初分封所產生的歷史問題,讓每一位皇帝頭疼不已。

  高祖通過逼諸侯造反剪除異姓王,文帝通過打壓諸侯分化同姓王,景帝通過削藩壓制諸侯王。

  到了武帝這裡,再也不用搞什麼陰謀陽謀。

  直接來一句春秋大一統、尊王攘夷,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收回諸侯王的封地。

  徹底將先秦時期裂土封侯的舊思想掃進歷史垃圾堆,一舉解決地方諸侯問題。

  真正做到普天之下,皆是王土,四海之內,皆是王臣。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解決的是意識思想問題。

  百家爭鳴,百家齊放固然精彩,但社會上的聲音多了,老百姓就會陷入茫然而不知接下來的道路該往何處走。

  只有統一了思想,社會才能安定下來,才能接著向前發展。

  所以,他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儒學統一教化人們的思想。

  同時要求統治者以儒學為指導思想,以約束人們的行為,教化百姓,進而實現禮樂太平。

  很顯然,他主張的儒術已經和幾百年前的孔孟之道大相逕庭了。

  相較於孔子執著於恢復早已不合時宜的周禮,他與時俱進,充分吸收陰陽家、道家和法家的精華。

  提出的一個嶄新的契合當下時代背景,滿足帝王統治需求的新儒學,是哲學思想和統治理念的完美結合。

  明面上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其實質還是君主專制和中央集權,這也是漢武帝接受獨尊儒術的根本原因。

  「漢武帝認為,董仲舒的思想主張對於建立大一統的政權、維護長期統治十分有利。」

  「於是採納了董仲舒的建議罷黜了百家博士,並採取了一系列崇儒措施。」

  「公元前136年,漢武帝欽定《詩》《書》《禮》《易》《春秋》為五經。」

  「並設立研究和傳播五經的博士,儒家經典成為皇帝欽定的教科書。」

  「之後漢武帝興辦太學,規定太學生員一律由儒家五經博士負責教授,考試合格即可到朝廷當官。」

  「從此,儒家思想的理論體系和經典,便成為成為歷朝歷代統治者推崇的正統思想。」

  「這一變化,在中國的文化變遷中一方面把布衣孔子變成了統治階級的聖人。」

  「另一方面,奠定了儒家學說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主導地位。」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政策的推行,影響極其深遠。」

  「首先,這一政策確立了儒學的統治地位,結束了自春秋以來學術與政治的分離狀態。」

  「使儒學由私學轉化為官學,學術與政治融為一體。」

  「其次,該政策的推行促進了社會的和諧,鞏固了大一統帝國的局面,並影響了漢代人才的選拔和漢代經學的產生。」

  「但同時,這一政策也導致了教條主義現象的出現,不利於學術思想的發展。」

  李世民:漢武帝選中儒家思想作為治理天下的唯一主導思想,其背後有著深層次的原因。

  在他看來,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真正的原因有三點。

  首先,從帝王的角度來看,儒家思想是一種趨向於中和的思想。

  儒家思想既不像秦朝時期採取的法家思想那樣嚴刑峻法,也不像漢初採取的道家思想那樣無為而治,而是在兩者之間找尋一個平衡點。

  因為秦朝距離漢武帝時期並不遙遠,這就使得這個觀點在當時有著深刻的現實意義。

  秦朝雖然橫掃六國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但是戰時成為法寶的法家思想在太平時期就顯得過於嚴厲了。

  正所謂亂世用重典,而到了治世如果還用重典,那無疑會遭致百姓的反對。

  法家思想太過嚴厲不行,溫和的道家思想也不行。

  為了緩解天下疲敝的局面,也為了同秦朝的殘暴統治劃清界限,漢初時選擇用黃老之學作為指導思想治理國家。

  經過了數年的休養生息,百姓得到了久違的喘息,國力也得到了恢復和加強。

  效果是顯著的,但是這種思想帶來的弊端也同樣明顯。

  由於倡導無為而治,地方封國日益強大,中央對地方的掌控力也逐漸下降,直至到漢景帝一朝爆發了七國之亂。

  而在中央,帝王的權威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威脅。

  在各種勢力的交織影響下,作為九五之尊的皇帝往往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使權力。

  而儒家思想則介於法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二者之間,使漢武帝在避免前車之鑑的同時有了一個新的選擇。

  其次,儒家思想所主張的理念有利於中央集權,尤其是皇權的鞏固和加強。

  儒家思想的基本主張之一就是君權神授,皇帝作為天子擁有無可辯駁的統治地位。

  天下臣民接受皇帝的統治是天經地義的事,也是無比榮耀的事。

  而儒家思想中的三綱五常經過漢朝皇帝的宣傳同君權神授的思想結合起來,進一步構成了教導百姓忠君愛國的理論基礎。

  這一切都完美地契合了漢武帝想要達到的加強皇權和中央集權的目的,使得天下臣民在耳濡目染的過程中從內心裡接受了思想的轉變。

  從某種意義上講,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初衷在於加強皇權,以便維護劉漢皇室的統治。

  最後,漢武帝的個人意願也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

  董仲舒提出的這一思想主張與漢武帝的想法不謀而合,於是迅速得到漢武帝的採納。

  這個想法一經提出就遭到了以竇太后為首的崇尚黃老之道一派人的極力反對,一大批支持儒學的大臣被打壓。

  但是羽翼已豐的漢武帝,正好藉此機會開展他的抗爭。

  直至竇太后逝世後,漢武帝再也沒有顧忌,支持儒家思想的一派再度崛起。

  而包括黃老思想在內的其他思想學說則被一律排除在官學之外,儒家思想的統治地位在之後的上千年中再也沒有被動搖過。

  漢武帝在即位之初面臨的形勢是十分複雜的,這其中既有治亂除弊後的百廢待興,又有黃老思想影響下的皇權削弱。

  而雄才大略的漢武帝想要實現心中的宏偉目標,成就前所未有的豐功偉業,就要改變這一現狀。

  變革的措施和方法包括很多種,而在這其中起到統領作用的,體現在思想層面上的就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漢武帝之所以選擇儒家思想作為治理天下的唯一主導思想,有著多重而複雜的原因。

  其中既有個人的喜好,也有加強中央集權和皇權的政治需要,還有秦朝和漢朝初期採取其他思想所造成的不利局面的前車之鑑。

  但歸根結底,這是基於當時歷史大背景下的必然選擇,漢武帝只是順應了歷史發展潮流。

  從某種意義上講,漢武帝做出的這個選擇是時代的選擇也是歷史的選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