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千古諫臣魏徵

  第281章 謀聖張良

  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一代又一代的王侯將相都已隨著一朵朵激起的浪花而投入汪洋恣意的大海中。🎉ൠ ❻➈sH𝕦𝐗.ᑕᵒ𝓂 🐤👤

  歷史的長廊永遠地雕刻下了一次又一次的風起雲湧,厚厚的一堆二十四史宣告了歷史的沉重和莊嚴。

  然而,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有這樣的一位風雲人物,他的一生可謂起起伏伏,跌跌宕宕,波瀾壯闊。

  他不是帝王,卻可以稱之為帝王之師,這個人就是張良。

  歷史鐫刻下諸葛孔明驚人的才智,也記載了張良所創下的一個個軍事神話。

  張良是秦末漢初著名的謀略家,是西漢開國功臣。

  劉邦讚譽他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被稱為漢初三傑之一。

  張良又以其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卓越的軍事謀略,被後世譽為謀聖,與文聖孔子、武聖關羽、詩聖杜甫等並列為中國古代十四聖之一。

  「張良的先人是韓國人,祖父張開地和父親張平都做過韓國的國相。」

  「張良的父親死後二十年,秦國都遷咸陽,並制定了統一全國的計劃。」

  「在秦國統一全國的規劃中,首先就選擇了韓國。」

  「公元前230年,秦國派內史騰滅韓。」

  「秦軍很快攻破韓都陽翟,俘虜韓王安。」

  「韓國的貴族,也被限令一月之內遷往咸陽近郊,不服從者,將被誅九族。」

  「張良的年輕時代,家破國亡,以致讓他淪為沒落的貴族遺少。」

  「韓國為秦所滅,作為韓國貴族,承蒙韓君之恩的世家子弟,面對國讎家恨必然會激起張良的滿腔憤怒。」

  「此時的張良滿身鋒芒,一心想為國報仇。」

  「張良遣散家僕,沒有為弟弟下葬,聚斂所有的家財尋訪力士,只為刺秦復仇。」

  「張良在淮陽學禮時見到了倉海君,共同制定謀殺行動計劃。」

  「張良找到一個大力士,打制一隻重達120斤的大鐵錘,然後差人打探秦始皇東巡行蹤。」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第三次巡遊。」

  「張良事先得知消息,尋找埋伏地點,最終選擇了博浪沙。」

  「博浪沙的地理位置優越,路面沙丘起伏會導致秦始皇的車隊速度降低。」

  「其四周北面是黃河,南面是官渡河,蘆葦叢生,便於逃跑。」

  「按照君臣車輦規定,天子六駕,即秦始皇所乘車輦由六匹馬拉車。」

  「其他大臣四匹馬拉車,因此張良眾人擬定刺殺目標是六駕馬車。」

  「但是秦始皇為了保證自己的安全,準備了多輛副車,每輛都是由六匹馬所拉,混淆刺客。」

  「秦始皇的車架臨近博浪沙,張良與大力士便提前做好了狙擊秦始皇的準備。」

  「但最終擊中的是偽裝的車駕,於是秦始皇大怒,下令全國緝捕刺客。」

  「歷史上有記載的刺秦只有三次,荊軻和高漸離都是作了有死無生的打算。」

  「唯有張良在行刺失敗後成功逃脫,並且逃過秦始皇天下搜尋的追捕。」

  「被通緝期間,張良徜徉於下邳橋上。」

  「一個穿著粗布衣裳的老人,故意將鞋甩到橋下,要求張良撿起。」

  「張良念其年老只得遵從,老人得寸進尺讓其為他穿上,張良又照辦了。」

  「老人笑著離去,而張良隨著老人的身影一再注視著他。」

  「老人離開了約有一里路,又返回來,表示孺子可教,約定五天後清晨相會。」

  「五天後拂曉,張良去到那裡。」

  「但老人早已經到了,老人發怒再約五日後相見。」

  「五日後雞鳴,張良又遲到了,老人又拂袖離去。」

  「這次,張良不到半夜便去了。」

  「過了一會兒,老人也來了,拿出一部書《太公兵法》,交給張良。」

  「讀了這部書可以做帝王的老師,十年以後就會發跡。」

  「說完便走了,張良從此也沒有見到這位老人。」

  「張良因而覺得這部書非同尋常,經常學習誦讀它。」

  「張良潛藏在下邳時,潛心苦讀《太公兵法》十年而有成。」

  「同時張良又聚集了百餘名少年,成為當地的遊俠行俠仗義。」

  「項伯曾經殺了人,跟隨張良躲藏起來,這也是後來鴻門宴上項伯與張良交好的原因。」

  「秦二世元年七月,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而起,起兵反秦。」

  「這個千載難逢的時機,張良也趁機召集起一百多人反秦。」

  「這時,劉邦正帶著幾千人開闢領地,於是張良就加入了劉邦陣營。」

  「這期間,張良常向劉邦講解《太公兵法》,劉邦也經常採納張良的主張。」

  嬴政:謀聖張良,是個人才,只是可惜了,還沒有找到嗎?

  他不禁把目光放在李斯的身上,等待著對方的回覆。

  在很早之前知道張良是推翻大秦帝國的大反賊之一時,他就已經下令全國範圍內捉拿張良此人。

  李斯:陛下,此人隱藏極深,還沒有消息。

  說這句話的時候,他整顆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就怕陛下怪罪他辦事不力。

  可他也沒有辦法,一個人要是躲在深山老林,想要找到無異於大海撈針。

  不過看到陛下沒有不悅的表情,他這才放下心來,稍微鬆了一口氣。

  嬴政聞言,面無表情,倒是沒有太過在意。

  現在的大秦帝國,已經被他牢牢掌握在手裡。

  全國的反叛勢力早已經被他清除,再沒有什麼人能夠威脅到他。

  雖說張良是漢初三傑之一,謀略智慧絲毫不在李斯之下,但想要顛覆現在的大秦帝國無異於痴人說夢。

  所以哪怕張良才智無雙,他也絲毫不會擔心。

  要是張良沒有刺殺過他,他說不定還會招攬過來,為大秦帝國的發展壯大添磚加瓦。

  只是現在,確是不可能有這待遇了。

  「秦二世二年六月,項梁、項羽叔侄所率領的隊伍已發展壯大到六七萬人。」

  「並擁立楚懷王之孫熊心為王,集各路義軍首領於薛城共商大事。」

  「張良不忘復興韓國,忙對項梁提議,建議立韓王成為韓王。」

  「早在下邳之際,張良和項梁之間便有舊誼,因而項梁一口應承。」

  「於是,項梁命人找到韓王成,立為韓王,並以張良為丞相。」

  「張良復韓的目的終於達到了,復家的政治夙願也得以實現。」

  「因而張良竭盡全力扶持韓王成,揮師收復韓國地盤,游兵於潁川附近。」

  「時而攻取數城,時而又被秦兵奪回,遲遲未能開創大局面。」

  「年底,楚懷王命劉邦、項羽分兵伐秦,並約定先入關中者為王。」

  「秦二世三年七月,劉邦率兵攻占潁川,韓王和張良便與劉邦會合了。」

  「劉邦請韓王留守陽翟,而讓張良隨軍南下。」

  「九月,軍隊抵達南陽郡,南陽郡守退入宛城固守。」

  「劉邦滅秦心切,見宛城一時難以攻取,打算繞過宛城繼續西進。」

  「張良認為不妥,劉邦採納了他的建議,立即更換旗幟,率兵乘夜間抄小路悄悄返回。」

  「拂曉時分,劉邦的軍隊已把宛城重重圍住。」

  「接著,劉邦以攻心之術,招撫南陽太守,赦免全城吏民,兵不血刃地輕取了宛城。」

  「解除了劉邦西進的後顧之憂,劉邦兵威大振。」

  「南陽郡的其它城池見太守已降,紛紛起而效之,望風而降。」

  「隨後劉邦率軍抵達嶢關,這是通往秦都咸陽的咽喉要塞,也是拱衛咸陽的最後一道關隘,秦有重兵扼守此地。」

  「劉邦趕到關前,想要親率所部兩萬餘眾,強行攻取。」

  「劉邦惟恐項羽大軍先入關中,因而心急如焚,忙向張良問計。」

  「在張良的錦囊妙計之下,嶢關的秦軍大敗,退守到藍田縣。」

  「劉邦乘勝追擊,引兵繞過嶢關,大敗秦軍於藍田。」

  「大軍繼續西進,於公元前207年十月抵達霸上。」

  「這時,秦二世已被趙高殺死,秦王子嬰眼見大勢已去,只好開城出降。」

  「至此,雄霸四方、威振海內的大秦帝國滅亡了。」

  「劉邦從奉楚懷王之命西進到進入關中,歷時僅一年。」

  「由於劉邦採納了張良的計謀,保證了軍事上的順利進展,從而贏得了時間,比項羽搶先一步進入關中。」

  劉邦: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可以說,他之所以能一步一步坐上九五之尊的寶座,離不開張良的運籌帷幄。

  猶記得當初急著滅秦,見宛城一時難以攻取,打算繞過宛城繼續西進。

  還好張良及時勸阻了他,這才沒有讓他釀成大錯。

  雖然急於進關,但這一路上秦兵還很多,而且都扼據著險要的地勢。

  當時要是不拿下宛城,一旦宛城的秦兵從後面追殺過來。

  那時強秦在前,追兵在後,他就很危險了。

  還有在攻取嶢關時,也是張良的妙計,才讓他先項羽一步進入關中。

  那時秦軍鎮守嶢關的兵力還很強大,不可輕舉妄動。

  張良聽說嶢關的守將是個屠夫的兒子,認為這種市儈小人,只要用點錢財就可以打動。

  張良還讓他派先遣部隊,在四周山間上增設大量軍隊的旗號,虛張聲勢,作為疑兵。

  然後再派酈食其多帶珍寶財物去勸誘秦將,事情就可能成功。

  最後他按照張良的計策行事,嶢關守將果然獻關投降,並表示願意和他聯合進攻咸陽。

  他原本還很心動,也是張良及時提醒了他。

  只不過是嶢關的守將想叛秦,部下的士卒未必服從。

  如果士卒不從,後果將不堪設想,還不如乘秦兵懈怠之機消滅他們。

  於是,他率兵向嶢關突然發起攻擊,果然秦軍大敗。

  如此種種,要是沒有張良為他出謀劃策,他也不可能奪取天下。

  「公元前207年,擁有四十萬大軍的項羽,因劉邦先入咸陽非常惱火。」

  「范增因劉邦之前貪財好色,但是進入咸陽卻一反常態,斷定其有大志向勸諫項羽殺掉劉邦。」

  「項羽的叔父項伯同張良交好,於是連夜騎馬跑到劉邦的軍營,私下會見張良,想叫張良一起離開。」

  「張良因為仁義不肯離,轉而告訴了劉邦。」

  「張良獻計,請項伯向項羽轉達劉邦的善意。」

  「後劉邦和項伯約定結為兒女親家,項伯建議第二天早晨劉邦一定要親自向項羽賠罪。」

  「劉邦帶著一百多人於鴻門見項羽,向項羽謝罪,被項羽留下飲酒。」

  「席間,項羽的謀臣范增屢次舉目示意項羽,又再三舉起所佩玉玦,暗示他速下決斷,殺死劉邦。」

  「項羽猶豫不決,默然不應。」

  「范增只好又從帳外召來勇士項莊,授意他舞劍助興,伺機殺掉劉邦。」

  「項伯看出破綻,拔劍對舞,時時用自己的身體護住劉邦。」

  「張良一看情況不妙,趕快起身出帳去找樊噲,命其速去護駕。」

  「樊噲二話沒說,持劍擁盾闖入軍門,直奔帳下,兩眼怒視項羽,頭髮上指,大有萬夫不擋之勇。」

  「項羽欣賞樊噲英武,賞肉賜酒。」

  「左右的侍從捧上一大杯酒,樊噲站著一飲而盡,並借題發揮地數落項羽。」

  「厲聲陳述劉邦的勞苦功高和忠義,指斥項羽疑心太重。」

  「項羽一時竟被樊噲慷慨激昂的言辭所震懾,無言以對,只是招呼樊噲坐下。」

  「過了一會兒,劉邦見情勢已漸好轉,便藉口入廁,招呼樊噲出帳,張良隨之而出。」

  「三人商量對策,決定由樊噲保護劉邦趕快脫身,張良留下來應付局面。」

  「張良解釋劉邦恐懼項羽的責備,已經回到軍營了。」

  「如此在項伯與張良的幫助下,劉邦與項羽在鴻門宴之中有驚無險。」

  「張良在這次生死攸關的鬥爭中,以其大智大勇,既巧妙地幫助劉邦安全脫離虎口,又使項羽內部埋下了君臣相隙的禍根。」

  項羽:一時心慈手軟,最終竟然釀成大錯,後悔不該不聽亞夫之言。

  要是在鴻門宴上,他聽從亞夫的建議,趁機除掉劉邦,也就不會有如今的威脅。

  一想到自己對劉邦這個敵人動了惻隱之心,以至於錯失了鴻門宴上的大好時機,他就悔恨不已。

  每每回想起來,他就恨不得給自己一巴掌。

  當初亞夫認為劉邦是一個威脅,必須要除之而後快,以絕後患。

  但他認為劉邦敢來鴻門宴,就證明沒有二心。

  再加上劉邦來了之後,剖肝瀝膽的自辯。

  他想起和劉邦曾經一起同生共死的歲月,於是就動了惻隱之心。

  可如今說再多也沒有用,再後悔也晚了,一切都晚了,劉邦的優勢遠比他大得多。

  而且原先歷史上劉邦成功打敗了他,這讓現在的他想要翻盤成功近乎不可能。

  「公元前206年,劉邦被封為漢王,統管巴蜀地區。」

  「劉邦賞給張良黃金百兩,張良把這些全部轉送給了項伯。」

  「劉邦又通過張良厚贈項伯,讓項伯幫他向項羽請求漢中地區。」

  「項羽答應了,於是劉邦又獲得了漢中一帶。」

  「劉邦回到封地的路上,張良送他們到褒中,劉邦才讓張良回到韓國去。」

  「張良臨別前對劉邦建議把走過的這條棧道燒掉,可以向人們表示沒有再打回去的打算,也可以哄得項羽放心。」

  「劉邦便讓張良返回韓國,中途燒斷了所經過的的棧道。」

  「韓王成因為張良跟隨漢王劉邦的緣故,項王不派韓王成到封國去,讓他跟隨自己一起東去。」

  「張良向項王解釋漢王劉邦燒斷了棧道,已經沒有返回的意思了,還把齊王田榮反叛之事上書報告項羽。」

  「項王由此不再擔憂西邊的漢王,因而起兵北上攻打齊國。」

  「公元前206年,劉邦用大將韓信之謀,一舉平定三秦,奪取了關中寶地。」

  「劉邦倚據富饒的關中地區,便可以與項羽逐鹿天下。」

  「韓王成先被項羽降位為侯,後又在彭城被殺。」

  「張良聞風逃走,抄小路西去投奔了劉邦。」

  「而劉邦這時已收復了關中,封張良為成信侯,命他跟著一道東征項羽。」

  「公元前205年,劉邦開始乘虛占領了彭城,後又被項羽回師打敗。」

  「劉邦無奈之下,只好詢問大家破解之法,還是張良出了一個下邑之謀。」

  「於是劉邦派遣蕭何去勸說九江王黥布,又派了其他人去聯合彭越。」

  「等到魏王反叛抗漢時,劉邦又派了韓信前去征討,平定了燕、代、齊、趙等國的大片地區。」

  「劉邦最終之所以能夠打敗項羽,就是靠著這三個人的力量。」

  李世民:事實證明了張良下邑之謀的深謀遠慮,最後兵圍垓下打敗項羽,主要依靠的正是這三支軍事力量。

  劉邦被項羽打敗後,狼狽逃至下邑,驚魂未定,心灰意冷,萬念俱灰。

  那時的劉邦已經窮途末路,甚至說出了關東地區不要了,誰能立功破楚,就把關東平分給他。

  在兵敗危亡之際,又是張良匠心獨運,為劉邦想出了一個利用矛盾、聯兵破楚的策略。

  九江王英布,是楚國的猛將,與項羽有了隔閡。

  彭城之戰,項羽令其相助,他卻按兵不動。

  項羽對他頗為怨恨,多次派使者責之以罪。

  彭越因項羽分封諸侯時,沒有受封,早對項羽懷有不滿。

  而且田榮反楚時曾聯絡彭越造反,為此項羽曾攻伐他,結果未成。

  另外,漢王手下的將領,只有韓信可以委託大事,獨當一面。

  如果能用好這三個人,那麼必然可以打敗項羽,這就是著名的下邑之謀。

  劉邦聽完後認為這確是一個以弱制強的妙計,於是派舌辯名臣隋何前往九江,策反九江王英布。

  接著又遣使聯絡彭越的同時,再委派韓信率兵北擊燕趙等地,發展壯大漢軍力量,迂迴包抄楚軍。

  下邑之謀雖然不是全面的戰略計劃,但它構成了劉邦關於楚漢戰場計劃的重要內容。

  正是在張良的謀劃下,一個內外聯合共擊項羽的軍事聯盟終於形成,扭轉了楚漢戰爭的局勢,使劉邦由戰略防禦轉為戰略進攻。

  「公元前204年,劉邦被項羽圍困於滎陽。」

  「劉邦極為煩惱,與酈食其商議應該如何削弱楚方的勢力。」

  「酈食其表示應分封六國後裔,劉邦認為合適便請酈食其做相應準備。」

  「此時劉邦看到從外面回來謁見的張良,於是詢問張良關於分封六國的看法。」

  「在張良的警醒下,劉邦大罵酈食其,緊接著下令趕快銷毀那些印信。」

  「公元前203年,齊國所有的地方都已經被韓信全部打下。」

  「韓信派人向劉邦請示因齊國自古是詭詐多變,反覆無常的國家,南面又緊挨著楚國。」

  「如果不立一個臨時的齊王來鎮守它,它的局勢就難以穩定,希望能讓自己暫時當一個代理的齊王。」

  「此時,劉邦正被項羽圍困在滎陽。」

  「韓信的使者來到滎陽後,劉邦一看韓信的來信,勃然大怒。」

  「但在張良的勸諫下,劉邦也明白了當前的形勢,不得不派張良前往齊國立韓信為齊王,同時又把韓信的全部人馬調回劉邦那裡。」

  「公元前203年,劉邦對項羽已逐漸形成合圍之勢。」

  「韓信據齊地不斷襲擊楚軍,彭越屢次從梁地出兵,斷絕楚軍的糧道。」

  「楚軍兵疲糧竭,項羽無奈,終於送回了被扣押的劉邦的父親與妻子兒女,與劉邦講和。」

  「雙方商定,以鴻溝為界分天下,東歸楚,西歸漢,各不相犯。」

  「項羽如約拔營東歸,向彭城而去,劉邦也欲引兵西歸漢中。」

  「在這重大的轉折之際,張良看出了項羽腹背受敵的處境,便與陳平一同勸諫劉邦。」

  「如今漢據天下三分有二,此時正是滅楚的有利時機,宜猛追窮寇,畢其功於此舉。」

  「否則放楚東歸,如放虎歸山,必將遺患無窮。」

  「劉邦採納了張良的意見,親率大軍追擊項羽,並令韓信、彭越合圍項羽。」

  「韓信先用十面埋伏之計圍困項羽於垓下,繼而又用四面楚歌之計瓦解了敵兵士氣,終於打敗項羽。」

  「至此,長達四年之久的楚漢戰爭,以劉邦的徹底勝利而告終。」

  朱棣:多虧了張良,否則劉邦大肆分封六國後裔的話,也不可能有一統天下的大漢。

  那時劉邦為了削弱項羽的實力,在手下的建議下,想要分封六國後裔。

  還好張良及時趕到,用八個緣由阻止了劉邦。

  商湯有把握可以置夏桀於死地,你劉邦今天能夠置項羽於死地嗎?

  周武王討伐殷紂王,所以還封殷的後代於宋國,那是周武王有把握能得到殷紂的人頭,你劉邦今天能得到項羽的人頭嗎?

  周武王進入殷都後,曾在商容住過的里巷口表彰他,曾把箕子從監獄裡放出來,而且給比乾重修了墳墓。

  你劉邦今天能夠去為聖人修墓,去為賢人的里巷口表彰,到那些智者的門前去表示敬意嗎?

  周武王當時能拿巨橋倉庫的糧食和鹿台所存的錢幣,來救濟貧窮,伱劉邦今天能把倉庫里的東西拿出來去救濟貧窮嗎?

  周武王伐紂的戰爭一結束,立刻把戰車改為軒車,把兵器倒過頭來用虎皮蒙上,表示今後永遠不再使用它們了。

  你劉邦今天能夠棄武用文,不再打仗嗎?

  周武王當時還把戰馬放牧在華山的南坡,表示以後不用它們了。

  你劉邦今天也能把馬放出去,不再用它們嗎?

  周武王當時還把運輸隊的牛放牧到桃林塞的北面,表示他今後不再運送軍餉。

  你劉邦今天也能把牛放出去,不再運送軍餉嗎?

  今天項羽是最強不過的,你分封六國後裔,六國立刻就會屈服於項羽,誰還會來聽從你劉邦的指揮呢?

  「公元前201年正月,劉邦分封開國功臣。」

  「張良沒有帶兵打仗獨當一面的功績,但劉邦認為張良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應當自己挑選齊地的三萬戶做封地。」

  「但張良認為當初自己在下邳起兵,到留縣遇上了劉邦,這是老天爺把自己交給劉邦的。」

  「現在自己只要一個留縣就夠了,不敢領受這三萬戶的厚賞。」

  「於是劉邦便封張良為留侯,與蕭何等人一起受封。」

  「劉邦因大肆分封親密下屬引起眾多舊臣不滿,劉邦不知如何自處。」

  「張良建議其首先封賞與劉邦有舊仇的雍齒,以安眾將士的心。」

  「於是劉邦立即大擺酒席,封雍齒為什方侯,當眾催促御史趕快給大家評定功勞,趕快進行封賞。」

  「眾大臣見雍齒都可被封侯,便不再擔心。」

  「公元前201年,大臣勸劉邦國都應該設在關中,劉邦聽後遲疑不決。」

  「劉邦的大臣們大多是崤山以東的人,他們大都勸劉邦建都洛陽。」

  「他們認為洛陽東有成來,西有崤山和澠水,背靠黃河,面對伊、洛二川,形勢險要。」

  「張良卻認為洛陽方圓不過幾百里,土地瘠薄,四面都容易受到敵人的攻擊,不是一個可以發揮軍事優勢的地方。」

  「相對而言關中左有崤山和函谷關,右有隴山與岷山,中間沃野千里。」

  「南面連著物產豐富的巴蜀,北面挨著盛產牛馬的胡地,背靠著萬無一失的南北西三面,集中力量只需要用於控制東方的諸侯。」

  「東方安定時,可以通過黃河把全國各地的糧食運到長安。」

  「一旦有諸侯叛亂,關中的人力物力可以通過黃河順流而下供給前線。」

  「劉邦當天駕車西行建都關中,張良也跟著劉邦進了關中。」

  「張良一直多病,到了關中以後,整天學習道家的導引吐納之術,不吃五穀雜糧,一年多時間閉門不出。」

  朱元璋:在劉邦分封功臣一事上,張良這種安一仇而堅眾心的權術,確實值得敬佩。

  劉邦大封包括張良在內的多位功臣,未被受封的人則議論紛紛,爭功不休。

  劉邦看見諸將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竊竊私語,就詢問張良他們在談論什麼事。

  張良故意危言聳聽,說那些將領是在商議謀反。

  劉邦很疑惑,天下初定,不知道他們為什麼要謀反。

  還是張良給出了解釋,劉邦是用了這些人才爭得了天下。

  現在劉邦做了天子,可是受封的都是蕭何這樣喜愛的人,而誅殺生平所仇怨的人。

  朝中統計戰功發現,如果所有的人都分封,天下的土地畢竟有限。

  這些人怕不能封賞他們,又怕追究他們平常的過失,因此聚在一起商量造反。

  就在劉邦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還是張良出謀劃策想出了辦法。

  只有分封劉邦平時最憎惡的功臣,那些還沒有被分封的將領就不會擔心了。

  張良此舉糾正了劉邦循私行賞的弊端,輕而易舉地緩和了矛盾,避免了可能發生的動亂。

  「公元前195年,劉邦想廢掉太子劉盈,另立戚夫人所生的兒子趙王劉如意。」

  「很多大臣勸阻,但都始終沒能徹底改變劉邦的態度。」

  「呂后很害怕,不知如何是好。」

  「這時有人提醒呂后請教劉邦極為信任,且智計百出的張良。」

  「呂后派建成侯呂釋之去請教張良,但張良表示當初劉邦曾多次處於危急之中,所以劉邦能採納自己的意見。」

  「現在天下已經安定了,劉邦是出於個人的感情想換太子,自己的建議沒有作用。」

  「呂釋之強逼張良,張良只得給出辦法,去請四位劉邦一直敬重但請不到的四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

  「這四人討厭劉邦的傲慢無禮,寧願逃到深山裡躲藏,也不願做漢朝的子民。」

  「以太子的名義請商山四皓這四個人,然後令其充當太子的賓客。」

  「劉邦知其德高望重,對太子必是極大助力。」

  「於是呂后便讓呂釋之派人帶著厚禮和太子的書信,謙恭地去請這四個人。」

  「四人請來後,先住在建成侯呂釋之的家裡。」

  「商山四皓之後出席於劉邦參加的宴會,劉邦見此,不由嘆息太子羽翼已成,便放棄了更換太子的想法。」

  「公元前195年,張良又跟隨劉邦去討伐代國,在馬邑為劉邦出過奇計。」

  「任蕭何當相國,也是劉邦聽從張良勸告的結果。」

  「後來張良不吃五穀,想要領悟道,意圖飛升成仙。」

  「劉邦死後,呂后回想從前,感激張良的恩德,便強迫他吃東西。」

  「並規勸張良人生一世,如白駒過隙,何苦自討苦吃。」

  「張良不得已,又勉強恢復了吃飯。」

  「公元前186年,張良病逝,諡號文成侯,兒子張不疑繼承了留侯的爵位。」

  雍正:飛升成仙,如此江湖術士之言,不可能出自張良之口。

  張良曾經說過,張家世代在韓國擔任丞相。

  韓國被滅亡後,我為了替韓國向秦朝報仇,曾不吝惜萬貫家財,刺殺秦始皇鬧得天下震動。

  後來我靠著三寸不爛之舌,做了的老師,被封為萬戶候。

  作為一個平民來說,這已經到達頂點,我的願望已經滿足了。

  我想放棄人世間的一切事情,跟著赤松子去雲遊成仙。

  這些都是張良向劉邦請辭時的話語,為了修仙而遠離朝堂。

  但他相信,以張良的聰明絕頂,這些話不過是藉口而已。

  原因也非常簡單,當時張良身纏病魔,體弱多疾,已經不適合再待在朝堂。

  當然了,最重要的一點,他認為張良擔心鳥盡弓藏。

  由於懼怕既得利益的復失,便自請告退,摒棄人間萬事,專心修道養精,崇信黃老之學。

  從最後發生的事情來看,張良的這一擔心確實有道理。

  劉邦為了鞏固政權,的確斬殺了不少開國功臣。

  從這一點來看,張良深謀遠慮,不愧為謀聖之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