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挖車前
「小安,我找了二十個,都是幹活勤快麻利的,你看夠了不。」
晚飯過後,王芳就開始出門,挨家挨戶的打招呼。
不過這次半個小時沒到,就已經從外面回來。
都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就已經找齊了二十個人,張安覺得自家老媽這號令群雄的功力大增。
瞧她跟張安說話的樣子,大有這二十個人還不夠的話,她還能繼續出去找。
「暫時就這麼多吧,明天看看她們的速度再說。」
這事張安也是第一次做,雖然人數不少,但心裡還是沒什麼底。
如果這二十個人挖的快,那基本就不用再找人,如果挖的速度太慢,那張安就要想別的辦法了。
畢竟盧胖子說了,他朋友那邊非常著急,都已經急到上火的那種程度。
等到第二天,張安剛起來,就發現有好多人已經在他們家院子裡等著了。
「喲,各位伯娘和嬢嬢來的早很嘛,幫自家幹活可能都沒得這麼早出門哦。」
她們一個個都擠著包裹了大部分身體的包身圍裙,手裡提著各自的鋤頭。
對於她們,張安真的有些好奇,為什麼每次她們都會擠在一個點過來,好像有人專門通知一樣。
不管來早,或者是來晚,反正有人來了,沒一會兒大家都能到齊,比學校里的學生都還積極。
「幫張安你家做活路肯定要來早點嘛,因為你會給我們拿錢,給家裡干那都白干,一分錢撈不到,有時候還得倒貼。」
如果有選擇,她們寧願選擇天天受人僱傭,幫人幹活。
哪怕是日薪比張安家給的低一些都可以,因為這樣一個月下來,也能掙上幾百塊。
比她們自己在家埋頭苦幹一年到頭要強不少,而且還不用管太多事,只要把當天的任務完成就行。
「既然今天大家來的這麼早,那我就先跟大家說幾個事情。」
這次的活兒不是一天兩天,估計得幹上三五天的樣子,所以很多事情張安要提前跟她們說清楚。
很多村裡的婦女本來還在相互嘻哈玩鬧,但一聽到張安有話要說,就立馬圍過來,剛才嬉鬧的聲音也在一瞬間不翼而飛。
畢竟想要從張安手裡拿錢,不聽話可不行。
萬一張安說的是什麼重要的事,要是不認真聽,待會把事情做壞了,那以後這活兒基本就碰不上了。
「首先就是關於工錢的問題,相信大家都非常關心這個事情。」
一說到這個,院子裡的所有人都認真起來了,耳朵跟立起來一樣。
因為昨晚王芳出去請人的時候,並沒有跟大家說多少工錢一天,而是說等到今天張安會跟大家說。
很多人覺得,王芳說這話,可能代表著工錢沒有以前那麼高。
但即便如此,還是有不少人爭著搶著要來,畢竟蚊子再小也是肉,更何況,這還不是蚊子。
所以她們都打算過來看看張安怎麼說,如果工錢不是非常低那種,她們還是非常願意做的。
畢竟農村里普通的農民想掙一分錢,真的太難了,尤其是現在這個年代的農村。
如果實在低的不行,大不了也就是不干回家的問題。
「因為這次不是乾的其他活兒,而是挖草,所以我就不給大家定工錢了,就跟你們幫人家採茶葉一樣,各人挖了多少,挑過來稱,我會按斤數給你們錢,至於單價,就一毛錢一斤吧。」
這是張安昨晚想到的,因為之前幹活的時候,張安已經發現有些人多多少少的開始磨洋工。
所以今天,張安就不搞大鍋飯的模式,而是按個人績效來算工錢。
這樣她們自己想要多拿工錢,那就自己勤快一些,多挖一點。
而且一毛錢挖一斤,在現在來說已經不少了。
畢竟果園裡那些車前草都已經長了好幾年,張安又經常灑空間泉水。
現在那些車前草就跟家裡吃的小白菜一樣大小,挖到一棵不說有個半斤八兩的重量,但一棵車前草,怎麼都有二三兩。
而且車前草越大,挖起來越容易,這錢明眼人都知道這活兒並不難干,稍微勤快一些,工錢比以前高都不成問題。
所以張安這話一說,院子裡不少人臉上就露出了笑容。
因為她們都想多勞多得,少干少拿,畢竟他們都是經歷過大鍋飯時代,心裡肯定渴望自己干自己的。
「那張安,如果是按照稱斤來算的話,我可以讓我家裡的人來一起挖嗎?」
說話的人叫王翠,是一個剛嫁到長箐村里沒幾年的小婦人。
因為幹活手腳情況,為人也非常不錯,所以張安家有事情的時候,王芳也喜歡叫上她。
這時候王翠非常期待的看著張安,好像是找到了什麼漏洞一樣。
張安只規定了最後要稱重,那挖的時候,一個人挖跟幾個人挖,速度可就不一樣了。
而其他人聽到王翠的問話,也都跟著反應過來。
「當然能了,你們就是一家人都過來挖都成,反正最後我就只管你們挖了多少,算給你們多少錢。」
這拖家帶口的效果張安屬實沒想到,一開始他只想著用多勞多得的原則規範大夥。
這麼看來,張安還是太低估了村里人想要賺錢的決心。
「不行,我得回去把我男人叫上,幹家里的活可沒這麼多錢,還有我公婆也是,到時候我們一家人挖,肯定能挖不少。」
「對對對,可惜家裡的娃兒還在上課,不然還能喊他們過來幫忙撿。」
張安這一同意,下面的人都樂開花了,一個個都在幻想,全家人出動的話,一天下來到底能挖多少。
「誒誒誒,我話還沒說完呢,你們別急著回去啊。」
眼看著一個個激動的要跑回家喊人,張安趕緊開口把她們喊回來。
「工錢的事情說完了,剩下的就是一些該注意的地方,」
「今天要挖的東西叫車前草,大家不知道沒關係,但你們肯定認識,因為它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蛤蟆蔸。」
「雖然平日裡大傢伙都多多少少挖過一些,但今天我還是先把規矩說在前頭,這次我請大家來挖蛤蟆蔸,並不是挖回來餵牛餵馬餵牲口,而是當藥材賣給人家老闆的,所以大家別怪我把醜話說在前頭。」
「人家老闆來收貨的時候,要的是全株,因為這玩意兒全株入藥,所以大家挖的時候,可要看仔細了,不管是根部還是葉子,都不要挖斷了,因為挖斷了就賣不掉,賣不掉你們就沒有錢拿。」
「誰要是挖壞的太多,那可能我就不讓她挖了,所以大家挖的時候最好認真一些,包括你們想要找來的家裡人,也都各自給叮囑好。」
「另外就是挖出來的蛤蟆蔸,根上的泥巴記得抖乾淨,別挑回來稱的時候,一袋草半袋泥,那到時候可就尷尬了。」
畢竟都是村里認識的人,現在不說清楚,到時候她們亂搞,還說什麼都是一寨人,將就點那就難搞了。
前後說了足足五分鐘,張安終於把昨晚從盧胖子朋友那裡問來的注意事項給大家說清楚了。
「最後還有一點,大家去林子裡,別搖我家的櫻桃花跟桃花哈,它們經不起折騰。」
雖然都是村里人,但這麼多人進去幹活,所以張安還是提醒一下。
「曉得嘞曉得嘞,你們家山上那些可都是搖錢樹,那花就跟錢一樣值錢,我們不會弄到果樹的。」
經過去年盧承跟丁一過來收水果,村里人都知道張安家那些櫻桃桃子並不便宜。
所以她們說那些花兒跟錢一樣值錢一點都沒說錯。
等張安說完,一個個才爭先恐後的跑回家喊家裡的人一起來幹活兒。
以前她們來幫張安家幹活的時候,可都沒有這股子積極勁。
看來多勞多得的制度,確實能激勵到大家,張安想著以後可以多用用。
等大伙兒上山開始挖采的時候,張安還是去巡視了一遍。
這會兒果園裡,都是以家庭為單位,你家這片我家那片。
要不是家裡的小孩都去學校了,真就是一家老小整整齊齊。
雖然大家都是第一次挖,但經過張安的叮囑以後,確實挖的非常認真。
而且有的人為了去除車前草根部的泥土,還特意把家裡的粗篩子帶了過來。
有人做,就有人學,一開始就只有幾家帶過來,到最後,到最後基本家家都有。
在果園裡晃浪了一番,張安就下山了,沒繼續看著。
因為這會兒王芳已經提著家裡的小藥鋤,正在果園裡跟大家一塊兒動手。
很久沒有跟老姐妹們一塊兒幹活的王芳,這會兒已經跟周圍幾個老嬢嬢們擺家常擺得很開心。
不過這次張安沒有管她,畢竟這會兒不累。
「小張老闆,今天怎麼不讓人上去了?」
張安剛從果園裡回到院子,就被一個遊客拉著詢問。
今年果樹開花的這段花期,很多人來村里,就一定會去果園裡轉上一圈。
所以張安家這果園,每天算下來,人流量還真不少。
「這個啊,是因為今天山上在挖採藥材,所以就不方便讓大家上去了,大家要不改天再來吧。」
一早開挖的時候,張安就已經在路口拉上柵欄。
畢竟大家在裡面揮動著鋤頭,要是有遊客進去,幹活就不是那麼方便了。
「好吧,不過你們家果園裡竟然還種了藥材,我還是第一次聽說呢,不過我昨天進去看了,沒見到什麼藥材啊?」
沒能進果園的遊客還是比較明事理,沒有跟張安鬧騰。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但凡進去的肯定見到過今天要挖的藥材。」
一整片果園裡全都撒滿了車前草跟苜蓿草,滿地都是他們不可能沒見到,只不過他們不認識罷了。
「不應該啊,我們就在果園裡看到了很多草,其他的就沒了。」
「嘿嘿,藥材就是你們看到的那個草,也就是我手上拿的這個。」
張安嘿嘿一笑,摸出一株車前草給他們看看,城裡人很多都知道它叫啥,更別說知道它的作用了。
「這個草竟然還是藥材,我記得公園裡也有,它都有什麼效果能治什麼病症呀。」
「這個叫做車前草,在《神農本草經》中就有記載:『車前,味甘,寒,有清熱利尿,滲濕通淋,清肝明目,止血涼血、潤肺止咳之效,用於淋病尿閉,暑濕泄瀉,目赤腫痛,痰多咳嗽,視物昏花。』,當然了,現在它也是藥廠里很多藥的材料。」
雖然《神農本草經》張安只看過幾遍,但裡面的內容已經深深的印在他腦子裡,這些記載,自然是信手拈來。
「真沒想到,這樣的一株野草,竟然還有這麼多效果,今天真是長見識了。」
「哈哈哈,我們山裡有句老話,叫做山中無雜草,識得便是寶,任何雜草,其實都有它該有的作用。」
「這話說的確實很有道理,那我們就不打擾你了,下次你們家挖好了,我們再來玩。」
送走幾人之後,張安把家裡的舊木牌拿出來,擦掉上面以前寫上去的提示,然後寫了個標語掛在柵欄上。
剛才他只想著關柵欄,卻忘了掛個牌子當做通知,還好剛才那幾個人提醒了他,現在補上也為時不晚。
隨後沒什麼事情,張安就抱著一捆乾柴在院子裡劈砍。
晚上李明武邀請他們一家過去吃飯,這些乾柴都是送給他們家的。
不過這些不是禮物,畢竟張安的禮物昨天已經送過了,這些乾柴送過去,也就是給主人家送些柴(財)氣。
雖然李明武家在村裡的房子是租的,但搬過來好歹也算是喬遷之喜,上門送財那是理所當然。
別人搬家送的柴也很有講究,首先要干,這代表送去的財氣沒有水分。
其次要直,還得砍得整整齊齊,而且要用紅線拴著,就跟拴錢一樣。
反正國內幾千年來,代表吉利一般都用紅線綁縛。
「張安,豬崽拉過來了,快來挑豬。」
十來點鐘的時候,一輛馬車在張安家門口挺了下來,張建文老叔的聲音在門外響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