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以工代賑的落實

  第370章 以工代賑的落實

  在細雨中處駐足,陳洛面色沉靜。🍪😝 ➅➈ⓈĤ𝕌ⓧ.¢𝐨𝔪 ☮♜

  作為救災方案,「以工代賑」會因為時代不同,存在一定的局限,並不能像後世那樣,完美地落到實處,但說到底,它的適用範圍並不狹窄。

  站在城門附近道路的泥濘中,他開始與彭太守探討起來,該如何將其具體實施。

  提出建議只需要動動嘴皮子,但要將它落到實處,就需要耗費無數精力,甚至流血流汗。

  當然,這並不是說開創性的設想不重要,而是沒有後續的執行,那些設想終究會是空中樓閣,水中泡沫,變成不了真實有效的方案。

  此時,彭太守輕捻鬍鬚,有些感慨,「以工代賑真是絕妙的主意啊,放到災年,可以讓我們官府減輕太多壓力,又能給百姓一口活命的糧食。」

  頓了頓,他接著問道:「就是不知道陳公打算怎麼安排那些人的酬勞?」

  這個問題很關鍵。

  要知道以工代賑效果雖好,可它比普通賑災更加麻煩。

  主要是它不能受官方隨心所欲地安排調控。

  如果是普通賑災,官方發放物資,災民接收物資,兩方地位並不平等。

  物資給多給少,全憑官方安排,只有領取的資格的災民們,鮮少會產生提出不同意見的想法,畢竟每次領取物資時那長長的隊伍,就足夠消磨掉他們大半的精力。

  但採用以工代賑的救濟手段,災民付出了勞動的過程,自然而然會擁有參與意識。

  這一方面會讓他們增強獲得感,另一方面則會開始關心自己獲得的物資多寡,並且和其他災民開始比較。

  故而分配問題,並非簡簡單單的小問題。

  陳洛揉了揉下巴,沒有立刻回答。

  如果將酬勞定得太低的話,無疑會傷害到災民勞作的積極性。«-(¯`v´¯)-« 6➈丂𝕙Ǘ乂.ςⓄⓜ »-(¯`v´¯)-»

  要知道他們挨餓受凍,身體本來就較為虛弱,參與勞動後換來的報酬無法抵過勞動消耗的話,那他們哪怕明面上不會抗議,但暗地裡在做事的時候,絕對會瘋狂摸魚擺爛。

  如此一來,原本的工期延誤不說,還在災民那兒還落不得好名聲。

  若是將酬勞定得太高,那糧食的儲備就成問題。

  關中調運過來的糧食雖說不少,但需要南郡、江夏郡等地平分,不是說可以毫不節省地就往下發放。

  何況他們在短時間內製定出來的計劃絕對不會盡善盡美,免不了出現發國難財,薅羊毛的小吏。

  哪怕事後可以追究,但途中大量流失糧食,帶來的損失難以挽回。

  思索良久,陳洛最終開口道:「我想設立『工時』,以安排相對應的任務,大概任務量需要花費兩到三個時辰,而一個工時換取物資的標準是三兩粟米,府君覺得如何?」

  按照自己的設想,大部分男子每天可以完成兩個工時的任務,即換來六兩粟米,比單純賑災領取的食物數量要高不少。

  至於大部分女子和老者,估計一日內可以完成一個工時就算不錯了。

  當然,他們飯量也少。

  一個工時換取的食物可以確保他們不會飢腸轆轆。

  而且一個家庭內部,還可以進行男女分工,男子完成兩個工時的任務,白天基本就沒有了空閒時間,他的妻子在完成一個工時的任務後,完全可以利用空閒時間,去山上挖筍來改善伙食。

  縱使災民數量眾多,但雨後春筍可不是開玩笑的。

  筍子生長的速度甚至肉眼可見。

  前腳將一顆筍子挖掉,沒過兩個時辰,原地可能又竄出了一顆新筍,指不定長的更高。

  聞言,彭太守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說:「陳公說的這個『工時』很有意思啊,至於酬勞方面,我個人覺得沒有什麼問題。

  我們接下來分成幾步走,將事情按部就班地推行下去,應該不會出現什麼大毛病。

  現在計劃完全行得通,只等實際過程中再慢慢發現問題,進行改善了。

  刻不容緩,要不現在就開始派人去執行這道命令,開始聚集災民,宣布以工代賑的決定?」

  能在這個時代成為兩千石的官員的人,就沒有能力平庸之輩。

  確認了計劃的可行性後,他馬上就打算推動下去。

  「我覺得可以,早些將食物分發下去,就能多給城外這些災民更多的幫助。」陳洛應聲說完,側過頭道,「李序,你跟著府君的人先回城內,按照我剛才的計劃去推動實施。」

  這次南下救災,自己沒有帶什麼隨從,其中最信任的是李序和張安。

  但張安的身份不適合在這樣的場合當自己的代理,於是他便讓李序來接下這個任務。

  「沒問題。」李序目光鄭重道。

  跟在陳洛身邊有了半載,他發生了不小的改變。

  之前上殿面聖時緊張,自己需要經過安慰,方才能壓制住內心的緊張不安。

  當然,在平日休憩的時候,他依舊嘮叨個不停,每次聊天扯到的話題是天馬行空,而且對每一個好奇問題都會刨根問底,追問不休。

  但是遇到正事,他整個人的氣場就發生改變,將身上的浮躁褪去,唯留穩重的氣質。

  見李序一行人返回城內,陳洛亦是對著身邊的彭太守道:「我們也動身走吧。」

  之所以自己安排李序回去,是因為這次出來,另有正事。

  以工代賑的前期事宜並不複雜,完全可以交由李序代勞,出岔子的可能性不大。

  但前去周邊村縣進行實地考察,終究是要親自去一趟才行。

  沒有親眼看到的問題,單純的轉述會導致失真。

  ……

  兩個時辰後。

  城門內開始有差役往外趕。

  外面的災民被漸漸聚在了一起。

  他們大部分都沒有意識到究竟是什麼情況,神色茫然。

  畢竟要是分發物資的話,也沒見著這些差役帶著糧車或者手裡提有食物。

  在尚未正式選布具體情況時,災民們三三兩兩聚集在一起,低聲進行著討論。

  「今兒這是個什麼情況啊,我來得比較遲,沒見過這陣仗,老兄你曉得嗎?」一個身披麻衣的黃臉漢子出聲問詢。

  他們村是有一小半被山洪給沖了,他屬於幸運的那批人,房子建在小坡上,沒有直接被水流捲走,但是也不敢繼續待下去,於是背井離鄉,來到了郡城,打算進城謀個差事,先渡過這段艱難的時日,等到天晴再返回家鄉。

  只是沒想到郡城直接關閉了城門,嚴格限制出入,他只能擠在城外破廟裡,靠著身上的乾糧熬日子。

  原本自己打算另謀出路,等小雨停歇,就動身回鄉,看看水有沒有退下。

  結果尚未動身,就有差役進到破廟當中,將他們盡數召集到此地。

  「不知道啊,我來這裡有差不多半月了,也是頭一回遇到今日這樣的事情。」那人回話有氣無力,像是多日沒有進食。

  饑寒交迫這個詞非常形象,現在他又餓又冷。

  兩種痛苦迭加在一起,起到的效果絕非一加一等於二,而是成倍放大。

  而這在城外災民中,屬於普遍現象。

  要知道洪水來得迅猛突然,沒有給人留下太多反應時間。

  於是他們到達郡城的時候,身上完全沒有準備好充足物資,故而大部分人挨餓數日,連罵人的力氣都不剩下,現在趕到這裡來,主要是期待著官府可以分發糧食,給他們提供一頓飽飯。

  哪怕是死,也不想當餓死鬼。

  「行吧。」黃臉漢子無奈嘆了口氣,接著安慰對方,「應該會是好消息吧,上面興師動眾將我們喊來,不會什麼都不做的。」

  雖然被官府拒絕在城外,但大漢普通百姓對於官方還是保持信任態度。

  「或許吧,反正不會有比現在更糟的情況了。」有氣無力地回答完這一句話,那邊就再沒有了回應。

  人餓到一種地步,多說一個字都會覺得費勁。

  看著身邊這人的可憐模樣,黃臉漢子摸了摸懷中的干餅,猶豫片刻,最終沒有拿出來給萍水相逢者分享。

  如果自己帶出來的食物吃完,而洪災又沒有過去,恐怕也會落到和這人一樣境地吧。

  在那樣的情況下,會有人來憐憫自己嗎?

  黃年漢子嘆了口氣。

  面對自然災害,普通人來衝冠一怒都沒有機會,他們完全無法抵禦這樣的風險。

  將期許的目光投向前方的差役。

  官方會做些什麼吧?

  他們一定會做些什麼的。

  ————

  以工代賑簡稱工賑,是一種通過讓災民參加工程建設獲得救濟的有償賑災辦法,既能幫助災民度荒,又發展了生產,一舉兩得。

  工賑盛行於現代,但是在我國歷史上也不乏先例。

  查閱各類典籍,《晏子春秋》中有「齊景公之時,飢。晏子請為民發栗,公不許,當為之路寢之台,晏子令吏重其賃,遠其兆,徐其日,而不趣。三年台成,而民振。故上悅乎游,民足乎食」的記載。

  但晏子採用工賑,屬於齊景公拒絕直接賑濟後的被迫之舉,並非主動性的工賑。

  而我國歷史上有明確記載的主動性工賑,則需要追溯到漢武帝時期,南方諸郡遭遇洪災,採取以工代賑的方式,儘可能地安置百姓,救下災民無數。——《古代以工代賑思想及實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