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代地四載

  第292章 代地四載

  大漢十九年。

  北地,代國,代城,樸實無華的國相府內。

  正在休憩的陳洛用手撐著下巴,半眯著眼,望著牆壁上有著密密麻麻標註的地圖,每一筆都由他親手記錄。

  這座城市在大漢六年雖然沒有被匈奴人攻破,但是它亦蒙受了巨大的損失,據記載,當時此地是「困數月,糧草近絕,多餓殍,城外馬嘶戰鼓通夜未斷,聞之,皆惶然」。

  後來在漢匈戰爭結束後,原本的代王劉喜毫無作為,被劉邦治罪,罷免了他的王位,降為了荊地的一名千戶侯。

  不過那是他兒子的地盤,他過得倒不算寒顫,排場什麼不會比從前差太多。

  陳洛在大漢十五年的朝會上遠遠瞧見過他,當時劉喜身形乾瘦,但氣色紅潤,一看就知道保持了下地耕作的愛好,加之有充分的營養保障,比日夜操勞的劉邦更加健康。

  若是換到後世,就是那上午公園遛鳥,中午侍弄花草,下午麻將撲克,晚上早早睡覺的大爺,看似年邁,卻比996的究極打工人更加健康。

  而在劉喜走後,代地則改國為郡,設立代郡。

  只是幾乎沒人願意來這兒擔任郡守,地方官場上流傳著「寧去河內窮苦縣,莫在代郡把身陷」,這般言論傳播度不低,足以看出代郡在地方官員心目當中乃等同於龍潭虎穴,得不了便宜,還容易惹得一身騷。

  畢竟河內郡屬於中原地區,地勢平坦,人口眾多,哪怕經歷戰亂,可恢復速度不慢,在這樣的地方任職,官員是最容易出政績的,哪怕在最貧困的縣城,只要不碰上天災,都可以在任職期間有一番作為。

  相比起來,在代郡的日子就沒有這麼好過。

  在底下的普通縣城,首先要面對的問題就是人丁稀少。

  在農耕社會,人口即是生產力。

  如果縣城內的百姓比郊野狍子還要少,那則會出現土地耕作不過來,逐漸荒廢的現象。

  面對這種問題,普通縣令能有什麼辦法?

  自己治下縣城內的百姓數量稀少,可這也不是一縣一城的問題,整個代地都是這個樣子。

  而且代地偏僻,遠離中原。

  河內、河東等三河地區,哪怕因為戰爭成了千裏白里,只要安定下來,那麼百姓自然會從四方遷移過來,過個五六年,便能將縣城填個七七八八。

  沒有優渥的地理條件,想要緩解代地人口數量不足的問題,只有讓當地百姓多生多育了,來增加勞動力人口。

  代地極少有官員願意推行這類事情。

  一代新生嬰兒成長為青壯年勞動力,至少需要十五年,耗費時間實在太長,他們在任期內費心費力地做這件事情,大概率是給下一任,甚至說下下任接任者做嫁衣。

  到時候指不定有人會借著自己種下的桃子,來指責自己在任期上「挖坑、栽樹、施肥」,毫無作為。

  要不然為何別人一就任就收穫了鮮美的果實,而你任期上只見灰頭土臉?

  故而代地官員產生擺爛心理,實屬正常。

  人口不足,尚且對於官員們來說,並非致命問題,不是影響他們在代地任職積極性的主要原因。

  畢竟長安朝廷那也知道代地的情況,哪怕賦稅上交得少一些,只要帳目沒有問題,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去過分苛責。

  最讓代地官員牙痒痒的,是時不時南下叩關,在邊地掠奪的匈奴人。

  那些匈奴人在漢匈之戰中被打痛了之後,學聰明了不少。

  他們明白自己最大的優勢就是小股騎兵部隊的靈活性,在漢軍得知消息,並調動過來之前,就將村落和縣城劫掠完畢,快去離去。

  大規模的軍團作戰,那是根本不碰。

  匈奴人每次犯邊的軍隊人數,不會超過三千人,造成的威脅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畢竟三千輕騎兵,想要進攻代城以及大一些的縣城,都沒有什麼可能。

  但對於城牆薄弱,士卒裝備落後甚至沒有的小縣城來說,等同於滅頂之災。

  不過在代地為官的那些官員們,卻是在心裡罵起了娘。

  上頭沒管稅收多少的問題,但不會坐視匈奴犯邊啊。

  比起賦稅情況拉胯,治下縣城被匈奴劫掠過一次,那等同於政治前途全毀。

  大漢當下的統治思想偏向於黃老,因此你與民休息,輕徭薄賦,那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只是將匈奴拒之國門外是大漢的底線,底線被觸碰了,那任由你有誰充當關係網都不好使。

  人丁稀少,耕作難以恢復是代地困境的內因。

  匈奴犯邊,長期騷擾地方則是代地困境的外因。

  這兩個問題就如同大山一般,壓在代地上方,不將他們解決,代地想要高速且安穩的發展,根本是無稽之談。

  陳洛來到代地的第一年裡,在代城內待的時間加起來還不到兩個月。

  除了必要的節日,他需要回來拜訪問候劉如意,順便考教考教他在夫子處的學習情況,再在對方的央求下,講上兩三回的《秦末英雄演義》。

  只是最近自己有些卡文,沒有想好熊心、張耳、劉邦三足鼎立後,自己該怎麼編下去,好讓三家歸漢。

  比起曹操,熊心的逼格就低了太多,還不如黥布給劉邦造成的威脅大。

  但一路平推的話,又體現不出先輩篳路藍縷創業之艱辛,起不到對劉如意的教育作用。

  陳洛倒也不急,畢竟目前他講述的劇情還在「宴咸陽扶蘇賦詩,使囚徒巨鹿用武」,一邊講故事一邊想倒也來得及,畢竟有原型以及三國作為自己的參考。

  何況他每次回到代城,不會待上很久,就需要去往地方上進行考察。

  實地了解過當地的情況,才能明白代地目前的困境。

  代地結症不少,想要將「內因」和「外因」恰當地總結出來,陳洛怎麼可能沒有花費一陣功夫呢?

  不過他第一年的奔波是值得的。

  當發現問題之後,想要解決問題就比毫無頭緒的亂撞大運,要靠譜得多。

  尤其是在代地再度改郡為國,自己成為了代地國相之後,可以規劃代地長期的發展路線,提出明確的方向,不像之前隨時可能離任的郡守,僅僅制定短期計劃,求快求速。

  代地這艘航船有了方向,有了果敢的掌舵者,便一往無前地狂奔下去。

  尤其是陳洛用自己的人脈,想辦法去附近的趙地、韓地弄到了不少資源,加上讓墨家弟子在民間推廣更加先進的農具,代地百姓的生活可謂是蒸蒸日上。

  將自己這四年的所作所為復盤,陳洛這才將半眯著的雙眼睜開,再輕輕按揉了幾下太陽穴。

  自己剛才看似在休憩,實際上腦子裡的思維是一下都沒有停轉。

  其實以陳洛的身份地位,完全不用費心勞力去做這麼多的事情,哪怕他把代國治理得一塌糊塗,難道長安會有人跳出來彈劾他?

  御史大夫張蒼與陳洛私交甚密,御史中丞曾是他的老下屬,大部分御史皆由其一手提拔起來,是受到過關照的後輩。

  而且即使有人逾越權限,直接上書彈劾,皇位上坐著的劉盈更是陳洛小舅子。

  更不要說他還在地方上有各種人脈,與大將軍交好,與楚王交好……

  放在官場文中,他這都已經沒有當大反派的資格了,畢竟沒有人會給主角設定這麼變態的對手。

  陳洛耗費無數精力,去選擇改變代地原來的頹勢,不僅是因為他在其位謀其政,不想成為無所作為的「米蟲」,亦是因為他一路上見到了太多。

  面黃肌瘦的百姓吃著干硬難咽的麵餅,喝碗涼水後便頂著星光下地耕作;瘦得可以見到肋骨的小孩抱著他阿母的大腿喊餓;在大道行走的旅人,聽到馬蹄聲就提心弔膽地跳進灌木,擔心是匈奴進犯。

  自己需要改變的不止有大勢,不僅需要抹除那些華夏歷史上的屈辱,還需要力所能及地做一些「小事」,去改變這些百姓的生活環境。

  他們在史書上可能是「匈奴犯邊,掠三城,百姓死傷數千」中的「數千」;可能是「歲大旱,流民近萬」中的「近萬」;亦可能是「大飢,白骨千里,人相食」里的「白骨」和「人」。

  歷史上存在的人何止百億,能在史書上單獨列傳,擁有一頁的,不過寥寥千百人耳,大多數人只能充當分母,甚至連分母都算不上,平平無奇地就度過了一生。

  可這樣的普通人就不該被關注嗎?

  陳洛不覺得誰就必須成為被犧牲的人,哪怕對方是在這個時代連名字都沒有黔首。

  抱著這樣的心態,他無法對那些生活在困苦裡的百姓視而不見,選擇在自己力所能及地範圍里去改變代地,改變他們的生活。

  畢竟每個有同理心的人,都不會高高在上,說著些「何不將閒置房屋租出去」這樣的話,對百姓的真正疾苦卻視而不見。

  緩緩吐出一口濁氣,陳洛朝門外喊道:「今日可還有新的事情需要處理?」

  畢竟劉如意年幼,尚且不能上朝處理政事,大部分的日常事務由自己這個國相處理,只有涉及到朝貢、祭祀這類關乎禮儀,需要代王出面的事情,他才會找劉如意商量。

  門外走進了一名侍從,手裡捧著七八張紙,以及十來卷竹簡。

  代地離陽夏有些距離,紙張流行程度不高,外加天氣乾燥,為了濕潤氣候製造的陽夏紙在這裡容易裂開,故而竹簡的使用頻率還是很高的。

  陳洛倒習慣了這些,讓侍從將東西放下,先從竹簡開始看起,畢竟紙張輕便易攜帶,自己隨時能夠拿在手裡,在各種地方都能翻看。

  「主君,您今日從早食後,已經看了快兩個時辰的公務了,要不要歇會?」侍從沒有立刻出去,而且關切地問詢。

  他隨主君去地方走訪調查的時候,沒有發現哪個縣令像自己主君這麼拼命過,大部分人都只會在官府內待半個上午,之後就是他們逍遙快活的時間。

  那些小官得過且過,自己主君曾為丞相,現在亦是國相,何苦如此操勞呢?

  陳洛搖了搖頭說:「無妨,給我泡一杯茶來就行了?」

  「要濃茶否?」僕從只能無奈問道。

  想了想,陳洛說:「不用,事情沒有很多,按平常的分量泡就行。」

  「唯。」僕從應聲退出,不一會兒則將茶水端來。

  陳洛只讓他把那杯茶水放在案牘角落上,不會影響自己翻看各類文書。

  地方上送到代城來的事情,自然並非家長里短的小事。

  有縣城想要修建水渠,理由是方便灌溉農田,不過需要代城這邊下撥經費,好讓他們在農閒時徵調民夫。

  有縣城出現盜賊團伙,犯下了好幾起命案,現在抓捕到了其中一人,請求代城這邊派人一同前來進行圍剿。

  有縣城出現祥瑞,說是漫天彩雲,天降石碑……

  如果換成剛穿越時的陳洛,看著這些事情估計會感到頭都了大。

  薄薄一頁紙上不過寫了幾百個字,想要辨別真偽,實屬不易,何況有些事情真假參半,讓自己更難分辨。

  只是現在的陳洛早已鍛鍊得經驗老道,且有過實地考察。

  面對這些文書,他臉上沒有浮現絲毫遲疑和猶豫。

  修建水渠,伱們縣城臨近水源的田地都有無人耕作的,何必還要修建水渠,而且你這要求下撥的錢財數額都夠修建十里長的水渠,圍著你們縣城繞一圈了。

  陳洛判定為:騙經費。

  盜賊團伙出沒,這倒是值得重視,到時候自己可以派屈重吟帶人前去查一查,如果真有這樣的團伙,必須嚴肅對待。

  陳洛判定為:重要問題,儘早處理。

  漫天彩雲,天降石碑,有大祥瑞。對於在魚腹里刨出丹書的自己來說,這套路實在有些簡陋。

  陳洛判定為:人造祥瑞,丟入垃圾堆。

  ……

  翻開完地方送來的這些竹簡,陳洛開始閱覽紙制文書,發現第一則消息居然來自於長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