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招商引資(十)

  「督軍,三井家的預付款能按時到麼?」吳有平問道。

  「只用把三井看成一家普通的合作者。商業活動就是商業活動,按照約定的商業合同辦事就好。三井家並不比別的商人更重要,或者比別的商人更不重要。」

  吳有平心情輕鬆下來,就問了下一個問題,「督軍,軍服廠已經能夠開始運行。部隊同志表示,軍服樣式與民國軍服不同。」

  「樣品出來了?」何銳露出笑意。四平軍隊的軍服樣式是何銳畫出來的,但是何銳一直沒空管此事。

  這邊趙天麟忍不住接過話來,「何兄,我已經寫信給我的導師,請他幫忙邀請做美術設計的人前來組建美術系。不過論美術方面,還得看歐洲國家。這又是一筆支出。」

  何銳笑道:「不妨事,這筆錢應該投。美學設計以及攝影、攝像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我們要建設這樣的學校。」

  這下連趙天麟都有些吃驚。但是看何銳態度堅定,趙天麟又看了看管錢的吳有平。此時吳有平卻沒有提出不同看法,而是繼續問道:「督軍,既然軍服廠已經能夠運行,給他們下多少訂單?」

  何銳笑道:「既然軍服都做好了,何不讓徐乘風他們穿出來看看?」

  沒多久,十幾位各種軍階的青年官兵穿著軍服出現在何銳面前。趙天麟也是第一次看到新軍服,竟然愣住了。軍服設計的時候就很特別,沒想到穿出來的感覺更是不同。

  大翻領,大紐扣,寬腰帶。第一眼就感覺軍人身材很好,第二眼則感覺軍人們氣質和北洋軍完全不同。

  看完了軍服,趙天麟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嘆道:「這軍服穿上去著實好看。」

  何銳並沒有評價,他仔細查看著軍服,同時提出了改進要求,「後脖頸位置的領子再提高一些,領子前面位置要降低。要讓喉結下方的梨狀隱窩露出來。」

  騎兵連長鄭四郎不解的問道:「這不冷麼?」

  「冬天當然會冷。所以部隊內衣配發襯衫,還要配發圍巾。」

  「沒有風紀扣,不合適吧?」徐乘風對於小衣領不是很認同。

  何銳搖搖頭,「風紀要是靠風紀扣就能解決,北洋軍的風紀就不會變現在這樣。」

  說著,何銳把程若凡拉出來,按照自己的看法,將軍服硬調整到方才所說的樣子。吳有平正在看,就聽何銳命道:「有平,把襯衫脫下來,讓程若凡穿上。還有,請裁縫師傅過來看著。」

  不多久,程若凡就作為模特被眾人圍在中間。鄭四郎左看右看,不禁笑道:「這麼一穿,看著若凡聰明不少。」

  程若凡聽到這話,立刻懟回去,「放屁!我原來就不笨!」

  趙天麟則贊道:「這麼一穿,立刻就有了書卷氣。」

  「當然。」何銳也很滿意。眼前的軍服就是二戰德國軍服的抄襲版,不好看才奇怪。又向趙天麟借了圍巾給程若凡圍上,眾人不禁感嘆,程若凡已經有了文質彬彬的感覺。

  這也是何銳所追求的。二戰德國軍服設計的時候重視對身體線條的塑造,盡力加入筆挺,冷漠,智慧的視覺效果。設計的內在元素產生出驚人的視覺效果,創造出軍服歷史上的經典。

  當然,有人認為這樣軍服的作戰效果就被犧牲了,何銳卻認為,一條圍巾比所有風紀扣更能保暖。見大差不差了,何銳問道:「師傅,冬季的棉大衣要能遮住小腿。為了方便行動,軍服本就不厚,更需加長些,以強化擋風。這樣一套軍服需要多久時間?」

  裁縫師傅估算了好一陣,才答道:「這身軍服幾個人趕緊,得干十天。要是正常做,得十五天。」

  「好,就請師傅把製作這身軍服的流程安排寫出來給我們。」

  等裁縫師傅離開,眾人把衣服換回來,何銳才對吳有平命道:「咱們現在有兩千人,部隊會擴編到五千人。先把當下部隊、警察的服裝給做好,加起來也快三千套。」

  吳有平答道:「督軍。稍等。」說完,拿起筆就計算起來。沒多久,吳有平算出來一個數字,「督軍,軍服廠現在有四百人。三千套衣服,需要四萬五千天的工時,全部做完,需要112天半。四個月。督軍,咱們是不是要多招收些人?」

  何銳搖搖頭,「我不準備在軍服廠多招人。但是必須擴大人手,有平,你派人到村里,告訴村里人,村裡面組織人參與生產,我們給錢。」

  「村裡面的人怎麼懂做軍服?」吳有平當即表示不同看法。

  「他們不用學會完整的做出軍服,每個村只要能夠完成生產軍服的一個環節,做一套軍服也不過幾十上百個環節。肯定有村子能夠完成。」

  吳有平想了一陣,依舊搖頭,「光是組織他們,培訓他們,就得花不少功夫。如果擴大軍服廠的規模,好組織,好生產,還能控制產品質量。咱們也能省下許多力氣。」

  何銳沒有立刻回答,而是讓大家先坐下,這才說道:「報告中講到一個情況,我們在農村推進的政策,佃戶出身的民眾都非常支持。中農反應就不熱情,富農反應更是一般。至於地主麼,他們不反對就不錯了。為什麼?」

  回答的是統計局長許嘉,這位身材粗壯的青年用他好聽的中低音說道:「每個人都有兩面性,佃戶從土改中單純受益,而越是富裕的階層,固然有受益,也受到一些損害。而且土改之後,土地禁止買賣,那些自耕農,富農,再不可能成為地主,他們覺得被咱們堵了上升通道。當然覺得吃虧了。」

  何銳繼續問道:「那麼這些人為什麼覺得上升通道受阻?」

  許嘉稍一思索,答道:「這……咱們政策不允許他們成為地主。」

  「我們換一個思路,現代國家建立在權利和義務基礎之上。到現在為止,佃戶、自耕農、富農、甚至是普通地主,都沒能與政府之間建立起基於權利和義務的關係。既沒有政府要建立這樣的制度,更沒有人對他們進行宣傳。只要不出現大災,政府單方面從農村獲得農產品和稅收。對於這些人而言,他們只能靠自己,才能獲取階層躍遷。從自耕農變富農,從富農變地主。然後培養子弟學習,考功名。成為權力階層的成員。」

  許嘉當時就明白過來,拿起筆記本就開始記錄。

  其他人也都明白的差不多,吳有平問道:「督軍,與各村合作生產軍服,就是為了給大家新路麼?」

  「先通過宣傳教育,指出有參與工業生產的新道路。再通過向農村提供機會,讓其中的一部分人加入到工業生產之中。軍服生產只是其中之一,也許有些村子更擅長編織,飼養,育種,或者物流。沒必要強加給某個村特別的內容,通過和合作引導判斷,決定合作方向。這也是接下來要對村長和村民兵隊長等幹部們培訓的內容之一。」

  趙天麟非常認同何銳的看法,卻還是有些擔心,不禁問道:「效率呢?」

  「不同層次就有不同層次的效率評價標準。從製衣廠的角度,那就是工作效率最高,合格率越高,殘次品率越低,效率越高。從地方經濟角度,把越多的人拉入到社會化生產,社會勞動參與率提升,整體效率就越高。如果三千套軍服一個月就完工了,大家覺得效率是高還是不高呢?」

  想到工作的難度,吳有平眉頭不禁皺起,卻堅定的答道:「督軍,我會盡力推動此事。」

  「推動的第一步是宣傳和教育。當年商鞅在秦國搞改革,第一件事就是要取信於民。如果不能讓群眾知道咱們要做什麼,怎麼可能讓群眾支持咱們。我再舉一個例子,三井家為什麼要和我們合作?」

  聽到這裡,大家立刻從畏難的情緒中解脫出來。三井康木與何銳經過幾天遊山玩水後,突然就與何銳合作的事實,讓同志們覺得非常好奇。大家都不相信三井康木是一個淺薄的人。

  「因為三井在對我觀察了幾個月後,又親自過來,確定了我們的一個政策,政府和軍隊要為經濟發展服務。正因為如此,三井才覺得有合作基礎。」

  鍾義府有些不快,「督軍,我們是為了國家和人民執行這樣的政策。三井只是為了給他自己賺錢。」

  「我們執行了更合理,更有利於發展生產力的政策,連資本家都會來尋求合作,人民群眾也一定能夠看清楚這點。而我們的工作是要按照人類認識事物的規律,先讓人民群眾知道有這麼一回事,接著幫助更多群眾有能力加入到發展生產力的行列中來。只要認清規律,按照規律辦事,人民群眾就沒有不能合作的。」

  吳有平感嘆道:「光是考慮到這些工作量,就覺得非得強化幹部培訓不可!」

  「沒錯。」何銳表示同意,「所以接下來徐乘風等軍隊幹部也要輪換,去基層農村工作。」

  說完,何銳對吳有平說道:「現在抓緊時間到天津、上海等地打聽,歐洲那邊對於軍服、鞋襪、綁腿等要求。咱們能夠自造的話最好,若是不能自造,儘可能找到能夠提供這些產品的供貨商。」

  【作者題外話】:道歉聲明。最近對書的脈絡進行梳理,所以斷更了三天,著實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