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部偉大的電影裡,湯師爺對張麻子說:巧立名目,拉攏豪紳,繳稅捐款,他們交了,才能讓百姓跟著交錢,得錢之後,豪紳的錢如數奉還,百姓的錢,三七分成!七是人家的。
本書首發:——
這的確是民國現狀,但是面對何銳的勝利,各地方的軍頭統統閉口不言,城市裡的知識界與工商業則率先行動起來了。
京津兩地的商會首先行動起來,舉辦了籌款宴會。來的卻沒什麼頭面人物,大多數都是中小商家。大家感嘆著中國總算是打贏了一仗,回憶著甲午、庚子年的痛苦時光。
當然,也有不是那麼樂意前來,卻不得不來的商人,小心的詢問哪裡能打聽到更詳實的信息。
就在此時,一人走上台子,原來是京城商會的頭面人物盧老爺。盧老爺站定後,開始大讚東北軍驍勇善戰,未來必然是國家的支柱。當此戰爭之時,要對東北政府給與支持。
話都是場面話,盧老爺說完之後,高舉起手裡兩封大洋。一封50塊,兩封自然是100。有僕役端著托盤上來,盧老爺把紙封掰斷,裡面的銀元嘩嘩落入托盤內。
盧老爺接著說道:「諸位同仁,今天捐的款子都會登記,連同名單一起送往東北駐京城辦事處。以展我等拳拳之心。」
商人們見情況如此,也只能解囊相助。有的是五塊,有的是十塊,沒多久就湊了一盤子。自有帳房一一記錄,做成名單,捐款數字與總數也記錄下來。當即派人送往東北駐京城辦事處。
也就在此時,在外交部,外交總長顧維鈞正在與外交部的前輩們商議接下來要如何與外國折衝。
在座的眾人有好幾任前外交總長,都是民國出色的外交家。與外交場合中的揮灑自如不同,這些外交家們都很謹慎。畢竟,在他們的全部人生中,在他們父輩的全部人生中,甚至在他們祖父輩的人生中,都沒有遇到過當下的局面。
最終,與何銳打交道最多的前外交總長陸征祥開口說道:「此次大戰,當不會如鎮南關之戰,日本艦隊無法改變戰局。」
鎮南關大捷,是1885年一場陸戰,法國陸軍大敗。但是中法戰爭從1884年開始,馬尾之戰中,福建水師被法國艦隊摧枯拉朽般殲滅,法國的海軍優勢導致滿清政府最終選擇與法國議和。
陸征祥雖然舉了這個例子,但是依舊承認了東北軍的陸軍優勢。
幾名外交家們紛紛點頭。他們當然希望東北軍能夠完勝,同時,他們也知道東北軍想戰勝日本是如何的艱難。
最後現任外交總長顧維鈞說道:「此時日本定然會全力遊說列強,希望列強共同對東北宣戰。我認為此局面不會發生。即便是支持日本立場的英國,也不可能在大戰剛結束的幾年後為了日本派兵前來。何上將在外交上也是行家裡手,定然明白此事。我等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要將這場戰爭定性為東北軍與日本軍隊之間的戰爭,絕不可讓此戰成為國戰。」
外交家們對此完全贊同。這話雖然層次不高,卻也是他們此時唯一能做的努力。
前外交總長唐紹儀是顧維鈞的岳父,他嘆道:「何上將前幾年挑動解決白俄人道主義危急的事情,我還覺得他為了博取名聲,行事輕佻。此時方知,我乃鼠目寸光。蘇俄被國際孤立,反倒與東北政府有貿易往來。只要東北軍不敗給日本,蘇俄就不是後顧之憂。由此可見,何上將與日本開戰的決心,數年前就定下。我等完全不用擔心何上將虎頭蛇尾。」
唐紹儀如此分析,幾名外交家心中更是透亮。明白了何銳早就沒有任何不切實際的幻想,無論如何都要將此戰打到底。
孫寶琦慨然說道:「既然如此,諸位可願重回外交部任職?」
聽聞此言,顧維鈞不禁一愣。他本人雖然也為到現在為止的勝利所鼓舞,但對於何銳能否達成目標並無完全的信心。最好的狀況是雙方都打不下去,日本不得不簽署停戰協議。便是想達成這樣的目標,也是千難萬難。
這些前輩們此時重回外交部,以外交官身份在各國之間斡旋,是要冒著巨大風險的。若是何銳敗了,中國的局面會比甲午之時更糟糕,這些外交官們定然會因為簽署了屈辱的條約而身敗名裂。
唐紹儀聽到孫寶琦的建議,起身笑道:「我也有此意,卻沒想到讓孫兄先說出來。看來我心中難免還以自己的聲名為意,遠不如孫兄慷慨豪邁。」
陸征祥平素里不苟言笑,甚至會被人認為總是一張苦瓜臉。此時他也站起身,神色中全是發自內心的笑意,「開弓沒有回頭箭。既然戰爭已經爆發,我等還有什麼好怕。何上將深諳戰略,此時只用專心對日本作戰。我等豈可漲他人威風,滅自家銳氣。」
顧維鈞連忙站起身,身為外交家,顧維鈞辯才無礙,言語得體。然而此時,顧維鈞完全說不出話來,只能說著:「感謝!感謝!」這樣毫無營養的話。
然而這話才是顧維鈞此時唯一的興趣。他很輕,這些前輩們都是外交家,北洋之前請他們出山,都是費盡力氣,用盡禮數。而且這些人離開外交部之時,哪一個不是心懷失望,再不想重歸外交部來承擔國內罵名。有他們在外交部任職,顧維鈞無疑是如虎添翼。
孫寶琦笑道:「此時當派人前去瀋陽求見何上將,請何上將講清楚他的安排。我等也好配合何上將。在下願意前往,不知諸位可否願意?」
唐紹儀當即答道:「那就勞煩孫兄。不過還有一事,可否在外交部裡面為東北軍籌款,先送到東北駐京辦事處,以表達我等心意。」
外交部乃是個清水衙門,之前去參加華盛頓會議的時候,還是各個督軍出資贊助。何銳那邊也給了錢。說有錢,是真的沒啥錢。
好在這幾位家裡並不算窮,五十一百的,讓外交部成員們每人掏一個大洋。又由外交部帳房支出了點,湊了800大洋的整數。
雖然外交家們還算鎮定,外交部的年輕人們都被勝利的消息刺激的坐立難安,聽聞要去東北駐京城辦事處送去籌款,各個自告奮勇的願意前去。
唐紹儀找了一位素來穩重的人員牟如海,讓他帶上錢和拜帖前去東北駐京城辦事處。幾人則開始辦理重新回外交部任職的手續。
等手續辦完,牟如海也回來了。看到他還拎著錢回來,顧維鈞很是訝異。東北駐京辦事處應該是拒絕了捐款,這是什麼意思。
牟如海則把一封信交給顧維鈞,幾位外交家圍著看了。那竟然是一份印刷的回信,還散發著挺濃的油墨味道,可見準備的也很倉促。
「東北政府委託東北駐京辦事處感謝社會各界捐款捐物,但東北政府決不能收。東北軍此次對日本軍作戰,是為保護國家主權和利益,自然非常理解社會各界的心情。至於不收的理由,會在10月12日《東北日報》上給社會各界一個交代。而且東北政府在此鄭重聲明,東北政府絕不向國內籌集款項物資,凡是有借著東北政府名義收錢的,都是其冒用東北政府的名頭。一旦發現,請立刻向當地政府舉報。或者向東北政府在各地辦事處以及《東北日報》在各處站點舉報。東北政府必將聯絡中央政府以及各地政府,對這樣冒充東北政府籌款籌物的違法行動進行打擊,將錢物歸還。」
外交家們對於行文內容十分敏感,這篇毫無激情的政府回函就意味著只要東北政府不出爾反爾,就絕不可能接受各界捐款。
至於理由何在,外交家們尚且搞不清楚。這讓他們不由得對明天,也就是10月12日的《東北日報》充滿了期待。
陸征祥詢問牟如海,「外面情況如何?」
牟如海連忙答道:「已經有不少學生上街遊行,支持東北政府。警察們只是在東交民巷外面防備學生們衝進去,對於其他地方的遊行並沒有阻止。」
這樣的情況在陸征祥意料之中,北洋政府此時什麼都不做才是最好的。而孫寶琦說道:「既然何上將下令不許收捐贈,那我就立刻起身前去東北。」
外交部眾人知道此事越快越好,便派車送孫寶琦。車開在路上,孫寶琦透過車窗看出去。就見街上遊行的學生們雖然多,卻是一個個小隊,明顯是各個學校的學生自發的遊行。充滿著青春朝氣的年輕人們打著小旗,呼喊著口號,皆是歡聲笑語。完全沒能理解數日內有8萬多日本被殲滅的戰爭是何等慘烈。
市民百姓們有些滿臉喜色,有些神色不安。並非所有人都在支持何銳發動的戰爭。但是,整個京城都被這消息擾動,比起之前那種垂頭喪氣的消沉模樣,生氣正在京城內活躍起來。哪怕是被動的影響,京城也有了些改變。
10月12日清晨,就如昨天那般,各大城市印刷廠外擠滿了等著立刻買報的人群。
不過這次賣報的報童們並沒有短暫失業,他們得到了另外一份差事。在街上張貼《東北日報》刊發的海報。
這下,連買不到報紙的人都能看到海報內容。大城市識字率比較高,東北政府的公告內容迅速在各大城市流傳開來。
海報只有一頁,在『東北政府告全國人民書』的大標題下,是一些關於穀倉、糧食、牧場、倉庫的照片。至少每一張裡面都是打下來的糧食堆積如山,穀倉與倉庫中放滿了糧食與各種物資,牧場裡牲口成群。
更下面的公告中列舉了東北政府治下的東三省與內外蒙的食物產量。
糧食產量1400億斤。
牛存欄324萬頭,羊存欄988萬頭,豬存量2313萬口。雞存量5800萬隻。
魚產量89萬斤。
在這些冷冰冰的巨大數字後,東北政府熱情洋溢的表示,如果不是此次戰爭突然爆發,東北政府是要向關內在飢餓中掙扎的廣大人民提供過冬的救濟糧食物資。
「……同胞們,此時此刻,我們的心是在一起的。我們能夠感受到同胞們的愛國熱情,理解同胞們想捐錢捐物的願望。那是渴望中國強大的心愿,是渴望振興國家的心愿。
所以,東北政府才會在此時告知全國同胞,東北政府收下了大家的心意,卻不能接受大家的錢物。因為,以往的每一次戰爭,都是由廣大同胞們承擔了戰爭帶來的苦難。為軍費而增加的稅收,為軍需而強征的糧食,讓很多同胞們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此戰,是由東北政府因為日軍野蠻無禮的主動挑釁而發起。東北政府將以自己的力量應對日軍,並且獲得最後的勝利。我們一定能夠全國人民看到,中國不可辱!
如果,還有青年想為這場戰爭做點什麼。東北政府歡迎青年同胞到東北的學校來接受教育,在東北有理工學校,有技術學校,有法律學校,有農業學院與學校。但是我們的學校里缺乏青年學生。東北的今日,是大量受過專業教育的人才共同建設出來的。而東北的未來,中國的未來,需要的更多專業人才一起參加建設。
有志青年們,大家將在東北接收良好的教育,成為掌握專業技術的人才,把中國建設成一個驕傲的自立於民族之林的強大國家。
關於東北學校的資料,請見明日《東北日報》內容。
中華萬歲!中華人民萬歲!
東北政府主席,何銳。1922年10月11日。」
外交部核心人員拿到的是報紙,其內容可比海報豐富的多。在裡面有著大量照片,展示了東北政府這幾年來土改後完成的東北農業、畜牧業、水利以及一部分工業建設。
只是看過,幾位外交家已經有些心潮澎湃。陸征祥嘆道:「這些若是真的……未必不能贏。」
唐紹儀深以為然的點頭,「何上將這麼講,不知北洋諸公會怎麼想。」
聽了岳父的話,顧維鈞一言不發。何銳的文章寫的很普通,不過是把事情說清楚而已。但是這簡單直白的大白話,已經透露出何銳本人對於整個中國的態度。
一個地方政府,憑什麼賑濟全國?當然,這完全可以說是何銳的客套話,但是在外交家看來,這裡面的含義已經十分值得琢磨。
此時,張錫鑾也看完了報紙,老頭子對於東北相當熟悉。讀的時候已經有些唏噓。到了門口,他的兒子帶著衛隊準備護送張錫鑾上車。
得知張錫鑾出任陸軍總長,何銳立刻給張錫鑾派遣了一支衛隊。衛隊長就是張錫鑾的小兒子。這位張公子過去五年來一直在東北任職,由他來負責張錫鑾的安全,無疑是最好的人選。
張錫鑾在汽車前停下,叫上了小兒子返回住處院內,「我有話要問你。」
然而張錫鑾看到自己的小兒子一臉的為難,便嘆道:「你不用擔心,我不問你別的事情,只有一件,何賢弟為何如此果斷的拒絕捐款捐物?」
這麼一個問題還算不太牽扯機密,張錫鑾的小兒子湊到父親面前,低聲答道:「爹,我也就這個安排問過何主席。何主席說,打仗自然是錢糧越多越好。此次戰爭,不是要擊敗日軍,而是要與日本政府簽訂停戰協議,讓他們無力在中國統一的時候出兵干涉。拒絕捐款的行動,就是要給日本堅持戰爭的信心以影響。」
何銳想統一中國的事情,在北洋高層只是沒人提而已,並非什麼秘密。張錫鑾對此沒什麼想評價的。但是何銳為了謀取戰略上的主動,竟然能如此堅毅。張錫鑾忍不住用四川家鄉話連連贊道:「硬是要得!硬是要得!」
不再多問,張錫鑾上了汽車。前往總統府的路上,張錫鑾想到了更多。俗話說,拿人手短,吃人嘴軟。何銳看似少了些錢財物資,卻也擺脫了許多麻煩。少了麻煩就是多了主動,在以我為主方面,何銳真是做到了令張錫鑾不得不衷心佩服的地步。
張錫鑾對這場戰爭的勝利更添幾分信心。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章節。
筆趣派為你提供最快的文明破曉更新,第267章關於勝利的政治戰(二)免費閱讀。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