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戰前一年倒計時(五)

  東北政府建立到現在不過6年,參加總動員課程的市長們聽完程若凡對總動員的概述,有人提出了一個問題,「程參謀長,總動員會維持多久?」

  程若凡想了想才答道:「我不清楚你問的到底是什麼內容,如果你問的是這次動員行動什麼時候結束,我現在還沒接到通知,所以不知道。或者,你是想問總動員制度什麼時候停止運行?這位同志,能否明白的告訴我。」

  提問的市長愣了愣。總參謀長程若凡對總動員問題的拆分,與市長第一個感覺頗有不同。稍一思索,市長再次確定了自己的想法,「我想問的是,總動員制度運行會維持多久?」

  這個回答也不準確,甚至依舊屬於概念不清。不過程若凡也不願意糾結這些細節,畢竟程若凡自己也曾經搞錯過。程若凡坦率答道:「總動員制度是現代國家制度中的一部分,就如我們的一隻手臂。這隻手臂可以做事,也可以不做事,但這隻手臂必須存在,如果不存在,就是殘疾人。」

  省委書記,省長等都接受過總動員的培訓,已經理解到這方面的要點。市委書記與市長們可就未必,聽程若凡說的清晰,卻因為整體理解不足,生出更多問題。

  程若凡耐心的解答著問題。學生最初問出蠢問題,是絕對正常的過程。而且總動員體系本就是國家能力中的高級部分,程若凡自己真正搞明白也不過是前年開始的事情。

  而且學員們的反應也很有趣,從最初的不理解基本概念,到聯繫工作實踐有些明白過來,隨即有些人就激動了。甚至詢問『總動員制度真的有這麼強麼?』

  這些情緒對於程若凡來說都是曾經的經歷,不是『總動員』強,而是一個政治實體足夠強,才能建設和執行總動員體系。

  譬如,由於東北有了造紙業,也開發了各種造紙技術路線,才能源源不斷的生產出各種紙。如果沒有這些紙,那浩如煙海的各種檔案就沒辦法製作。配合了金屬冶煉與加工,以及機械加工技術,這才有根據各種名冊製成的『打孔式檢索機』。

  何銳曾經向同志們描述過未來技術發展,隨著『電子技術』發展,以後還會出現更高效的計算機,甚至能夠為10億規模的人口建立全面檔案,提供各種數據服務。

  這讓程若凡充滿了幹勁。何銳描述的未來發展,程若凡期待自己能夠活著看到。

  程若凡對於總動員體系的講述,已經讓市長們有著同樣的興奮。把自己放置於一個更廣大的系統中,認識到自己那些辛苦的工作意義所在,很容易讓人對自己的價值更加認同。

  在授課期間,有幾位市長對於這次『總動員演習』的目的是什麼是非常好奇的,他們欲言又止,勉強忍住。這讓程若凡感覺很好,文明黨的紀律中,『不該問的不問』就是其中之一。

  黨組織並不想對同志們隱瞞什麼,只是在某個階段,必須做某個階段的事情。包括此階段的保密工作。

  程若凡很清楚,總動員一開始,就瞞不住別人。東北這次動員,已經是400萬人的規模。即便是這幾年各地經常搞『萬人水利大會戰』,各市縣都積累起來相當經驗,其覆蓋的人口也不過勉強讓每一個東北人口都參加過不到五次大規模行動。直接參加過縣裡大型工程行動的人口也不過一千多萬,不到兩千萬。程若凡現在非常楚,何銳帶領著同志們在構建東北總動員體系上真的盡力了。

  正如程若凡所料,即便東北政府儘量用『動員演習』之類的名詞,東北開始大規模動員的消息依舊通過非常正常的渠道傳遞出去。

  這幾年東北政府各地區都有動員,從春耕秋收到水利與交通的大規模建設,從教育掃盲,都愛國衛生運動。東北搞出些事情,日本與英國不說習以為然,至少也不再一驚一乍。

  然而總動員瞞不住人。那是上百萬人的大徵兵,根據以前簽署的條約,日本在中國擁有大量的特權,自然能組織更大規模的情報網。各種消息一匯總,很容易就能判斷出東北開始了一輪大徵兵。

  在東北有不少英國人開的工廠,這些工廠裡面的適齡人口被徵召,工人被組織起來歸於管理機構。這些工人自然要告知英國廠主。英國在一戰中動員了20的國民,對這樣的變化怎麼可能不明就裡。

  這些消息傳到外國使團在京城的聚集地東交民巷,英國駐華大使朱爾典覺得何銳終於要對北中國下手了。

  之前何銳向北洋政府提出,要在華盛頓會議上解決山東問題。這個行動在朱爾典看來,有點類似『清君側』的宣言。以中國的傳統,當然不能直接表示『砍了狗皇帝,我自己坐龍椅』。所謂師出有名,還得是一個非常冠冕堂皇的理由。

  『清君側』無疑是個好理由。當皇帝身邊的那些文武大員都被清理乾淨,皇帝自然也會被清理掉。

  何銳之前始終沒有對皖系與直系的鬥爭發表過任何看法,朱爾典認同何銳不想讓雙方爆發戰爭。不過何銳說他自己絕不會發動內戰,朱爾典可一點都不信。東北現在經濟不錯,人口也因為大量難民激增,結合現在東北開始大動員的行動,朱爾典覺得從何銳的角度來看,發動戰爭是個很好的時機。

  當然,這不等於說英國就準備眼睜睜看著何銳統一中國,至少是統一北中國。

  作為一名文職人員,朱爾典立刻給倫敦方面發去了電報。並且讓秘書去民國外交部,進行了『低級別人員』的交流。

  民國外交部此時正在翹首期盼華盛頓會議的結果。外交部人員並非穿越者,自然不知道華盛頓會議比歷史上晚了幾個月。

  凡爾賽會議確定了歐洲局勢,美國作為當下世界第一工業國,擁有強大的力實力。如果美國不接受凡爾賽會議確定的大概世界秩序,這秩序就沒辦法覆蓋全球。

  美國對於凡爾賽秩序很不滿意,由於想在全球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英日方面已經知道,美國已經有了決定,『英日同盟』必須終止,以削弱英國在東北亞的實力。

  或許是因為何銳引發的變化,導致高爾察克的百萬白衛軍活著跑到了海參崴。所以英日兩邊都覺得俄國局勢還有可乘之機。在這種時候,英日同盟還有價值,華盛頓會議就被拖延了一段時間。,比歷史上晚了半年。

  民國外交部並不知道此事。他們已經派出了最強的外交代表團,參加了此次會議。

  美國自然不樂見日本勢力擴大,所以在會議一開始就強調,各國必須聲明,保證中國領土完整以及主權不受侵害。基於這個原則立場,中日雙方就山東問題進行了討論。

  在何銳的要求提出後的第三天,民國外交代表團顧維鈞就發回了電報,中日雙方已經就收回山東權益完成了談判,由中方收回所有租界等地區,雖然日本還有些特權,但是這些特權相比於英法等國已經不算什麼。

  最後一部分談判內容是關於在日本占領山東期間新建的房屋等資產,由中國以合理的價格折價購買,並不承認日本在中國的固定資產購置。

  從外交而言,這無疑是極大的勝利。這場勝利讓何銳提出的要求看上去很可笑。

  外交部對此事很開心,直到朱爾典的秘書找了外交部的同等級人員一起吃了個飯……

  段祺瑞靜靜的聽著現任外交部長顏惠慶講述了最新消息。顏惠慶儘量壓抑著自己的情緒,便是如此,這位精於外交的人才很清楚何銳這發言著實不懷好意。

  當今的中國,任誰都知道何銳雖然崛起的時間短,但發展的極快。與段祺瑞的皖系相比,絕不遜色。即便不談何銳竟然利用歐洲大戰的機會建造起能夠給俄國提供武器的軍工體系,光是何銳能收容北方大旱導致的數百萬災民,顏惠慶就已經很清楚何銳的實力到底多強。

  皖系中也不能說沒人才,這些人才卻連自己治下的幾百萬民眾都治理不好,更不用說收容幾百萬一無所有的災民。

  歷朝歷代,別說把幾百萬災民,便是幾十萬流離失所的災民聚集起來,有人振臂一呼,幾十萬災民發生暴動,就能讓天下大亂,甚至是改朝換代。何銳現在只要把災民編入行伍,就是幾十萬大軍。

  作為外交部長,顏惠慶已經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他能做的只是把最新的消息告知給段祺瑞。

  段祺瑞也沒多說什麼,聽完了報告,就結束了會面。送走了顏惠慶,段祺瑞坐在花廳里,很不快。

  歷經了如此多的風雨,段祺瑞早就知道何銳一定會嘗試奪取大權,包括統一中國。早在袁世凱稱帝時期,何銳就表達了對重新統一中國的意願。

  所以段祺瑞搞不明白,聰明如何銳,怎麼會在利益面前也開始犯渾。現在對皖系動手,對何銳有什麼好處麼?段祺瑞實在是搞不清楚。

  思前想後,段祺瑞還是不明白何銳的目的到底在何處。如果何銳想在民國中央政府裡面有發言權,一封信寫過來,段祺瑞還能不給何銳面子麼?

  即便何銳想當民國總理,只要大家見個面,把事情談清楚,段祺瑞自己並不在意讓何銳當總理。都是北洋兄弟,有什麼不好商議,非得動刀動槍的幹起來。段祺瑞都快60歲了,何銳熬也能輕鬆把段祺瑞熬死。

  所以段祺瑞覺得這裡面肯定有內幕,至於內幕到底是什麼。段祺瑞搞不明白何銳心裏面的盤算。

  不過此事倒也難不倒段祺瑞。段祺瑞前去求見大總統徐世昌,「大總統,可見過何銳老弟給外交部發的信件?」

  徐世昌也搞不明白何銳葫蘆里賣的什麼藥。不過徐世昌本人完全沒有兵權,對於何銳的態度就更加輕鬆。府院之爭後,段祺瑞不再出任總理,徐世昌覺得何銳若是願意來京城當總理,他沒意見。

  當然,這樣的做法前提是何銳只是想得到這樣的利益。所以徐世昌等著段祺瑞繼續說下去。若是段祺瑞先提出這樣的條件,自然是最好。

  就聽段祺瑞說道:「大總統,也不知道張兄是否願意去奉天走走。」

  天下姓張的人多的很,段祺瑞與徐世昌認識的姓張的人物也夠多。雖然只是這麼講,徐世昌也已經明白過來。

  這的確是個好辦法,不過徐世昌笑道:「若是如此,不知帶什麼去上門?」

  段祺瑞這才答道:「國家急需用人,當讓年輕一輩們為國效力。諸葛孔明三十歲破曹軍,以孔明之才,便是當時做了丞相,也未必不足。」

  所謂丞相,就是總理。聽段祺瑞這麼講,徐世昌就明白過來。看來,段祺瑞也是在極力避免皖系與奉系何銳打起來。

  作為民國大總統,徐世昌自然不能親自去天津。但此事卻也不能不認真,便寫信邀請張錫鑾到京城賞花。

  張錫鑾此時作為寓公,當然不知道京城發生了什麼。但是賞花這話無疑是屁話。

  天津作為北方最大的工業城市,雖然近年有被瀋陽超越的趨勢,不過天津半個世紀以來都是中國工業城市,瀋陽發展的再快,也沒有那麼簡單的就被超過。

  當下是京城的權貴,周末的時候攜家帶口到天津來住。哪裡有什麼賞花到京城的說法。

  張錫鑾就想推辭掉。不過轉念一想,張錫鑾覺得不能這麼做。所以張錫鑾索性回電,「弟身體不適遠行,卻甚為思念徐兄。願備下家宴,與徐兄暢談。」

  這意思已經到位了。張錫鑾作為古稀之年的寓公,又沒有得罪徐世昌,便是不見徐世昌又能如何。若是徐世昌真的有急事,自然會前來會面。這倒是剩下了不少功夫。

  果然,徐世昌真的前來了天津。聽聞此事的張錫鑾就知道,事情小不了。

  兩位老兄弟在花廳里品著茶,張錫鑾聽徐世昌說完情由,也微微皺眉。何銳這次的事情做的太笨拙了,笨拙到令人不敢相信這是何銳做出的決定。如果何銳最初就這麼點能耐,張錫鑾才不會把東北交付給何銳。

  但徐世昌完全沒必要在這些事情上撒謊,張錫鑾本不想前去東北。但是左思右想,張錫鑾發現自己還真的要去不可。

  徐世昌聽張錫鑾答應下來,索性就把樂於邀請何銳當總理的事情告知給張錫鑾。

  張錫鑾有些訝異。聽徐世昌的意思,他願意讓何銳作為光杆司令跑來京城當總理。這要求真的是離譜。

  再想想,又覺得徐世昌的要求也是真的足夠誠意。當然,也暗含一些陷阱。

  何銳現在缺的是全國性的名聲,成為民國總理,無疑可以補全何銳的全國名聲。不過當下局面,誰來當民國總理,都是一份十分可怕的職務。若是何銳一不小心,只怕立刻名聲大損。

  但是何銳如果想賭一把,也不是沒有機會。

  總之,張錫鑾也沒把這個讓步當回事。他覺得無論如何,都不要讓北洋兄弟們再內部廝殺了。

  何銳一接到張錫鑾的電報,立刻回電,「張公肯蒞臨東北,晚輩喜出望外。請張公在家中等待,東北政府立刻派遣專列前去迎接張公。」

  這並非說說而已,何銳立刻讓辦公室去安排此事,自己則召開了文明黨中央會議。

  在會議上,何銳再次強調了『戰略欺騙』的安排。

  「我們現在要讓各國都認為,我們的目的是南下解放全中國。當然,各國勢力都會這麼認為,只有這樣,才能達成戰役的突然性。」

  軍委會委員們都很清楚這些。即便日本被戰略誤導,他們只怕也會有所動員。畢竟現在的日本無論如何都不肯讓中國完成統一。

  吳有平則提出了建議,「既然我們要解放中國,現在要不要真的花些力量,制定解放中國的計劃?」

  徐乘風一聽,立刻表示了贊同。並且與吳有平就此進行了討論。

  在這個期間,何銳則盤算著未來的局面。按照歷史,段祺瑞此時已經完蛋了。

  民國九年(1920年)直奉兩繫結成反段聯盟進攻皖系。皖系方面號稱定國軍,段祺瑞為總司令。一開始直系攻勢略挫,皖系西路第1師師長曲同豐率部猛襲直軍,直軍退出高碑店。皖系東路徐樹錚以西北邊防軍四獨立旅進攻張莊、蔡村、楊村。17日,吳佩孚率兵突襲松林店,皖系西路潰退。接著直軍占領涿州並向長辛店追擊。皖系東路徐樹錚部追趕直軍到北倉、李家嘴一帶,這時奉軍大軍壓境,與直軍結合,反敗為勝。

  這次戰爭歷時五日,皖軍大敗,數萬新組建的邊防軍大半覆沒。

  同年7月19日,段祺瑞被迫辭職,7月23日,直奉兩軍至北京,接收了南北苑營房,下令解散安福國會,通緝王揖唐、徐樹錚、段芝貴等十人。徐樹錚等逃往日本。

  直皖戰爭後,曹錕被徐世昌總統任命為直、魯、豫三省巡閱使,吳佩孚為副使,並成立了直魯豫巡閱副使署。直、奉兩系軍閥遂控制了北京政權。

  ……

  這才是當下國內一部分人的期待吧。

  大家給我投票吧,一定不會辜負大家的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