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帝國主義外交(八)

  散會之後,主要幹部們各自領了自己的任務。軍官們看著鄭四郎,都是欲言又止。鄭四郎爽快的一笑,「此次受罰,是我咎由自取,還請大家不要重蹈覆轍。」

  程若凡也在李義道這邊上過課,不禁嘆道:「四郎,咱們也不能遇到一個老師就違背一次命令。」

  鄭四郎點點頭,「我和許嘉談過,許嘉說我太傲慢了。我這兩天仔細想過,覺得許嘉說得對。我的確過於傲慢,覺得我出手就能贏。此次受罰,我知道大家都有些信不過我,只覺得這是我活該。以後我會謙虛謹慎,再不自以為是。」

  「這話你該給主席說。」程若凡嘆道。

  然而徐乘風卻說道:「我要趕火車,先走了。」

  說完便走。其他幾人也紛紛離開,程若凡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便也向鄭四郎告辭。

  看著大家的背影,鄭四郎心中有些惆悵。他發現自己的確沒想到一時衝動的代價會如此激烈,但事已至此,除了承擔結果,以後不再犯錯之外,的確沒了其他辦法。

  眼見大家各自去了,鄭四郎正準備離開,就見吳有平邁著一種夢遊般的步伐從自己旁邊走過。鄭四郎索性也沒打招呼,自顧自的走開,只是心中很是不快。

  如果鄭四郎此時能進入吳有平的腦海,不僅能解開誤會,大概還會同情吳有平此時的心情。雖然走在路上,吳有平腦海里盤旋的都是各種組織架構,尤其是戶籍管理的組織。

  此時吳有平已經是吉林省委書記兼省長,可這位青年完全沒有任何心情為此事高興。就在思考的狀態中上了汽車,抵達火車站,吳有平的腦海里依舊考慮著自己最大的煩心事。

  直到上了火車,車廂里響著河南、河北、山東、山西的口音,才讓吳有平從思考中完全被拖回現實世界。

  即便是冬天,擠滿了人的車廂竟然不算冷。正好此時有一批部隊從奉天前往長春,吳有平和士兵們整齊的坐在一起,並沒和這些逃難而來的普通人民擠在一起。不過吳有平即便擠,只怕也擠不動。乘坐普通民眾的車廂內,座位上擠了雙倍的人數,走廊通道上,站滿了人。至於車座下的空間內也擠滿了人,車窗大開,也沒辦法讓污濁的空氣好多少。

  空氣中更瀰漫著尿騷氣,因為廁所里也擠了不少人。根本沒辦法進去。不過即便能進去,就火車裡面的密集度,也沒辦法解決這麼多人的需求。

  非得在這裡面挑出一點點的好處,大概是站立的人們不用找地方靠,過於密集的人群擠在一起,根本不用費力就能站穩。

  吉林省長吳有平也沒想到事情會變成這樣,東北土改後,社會秩序大定,即便生活沒有快速提升,東北人民普遍感受到了社會安全了許多。僅是如此,從關內到關外的人口就開始暴增。

  哪怕是大冬天,每天都有數千人沿著鐵路或者走渤海的水路進入東北。政府當然不會任由流民亂走,好在流民們絕大多數都是來投奔親戚的,而東北的戶籍制度也初步完成,甄別工作也不至於無從入手。

  所以就導致了現在的局面,何銳下令不對通過甄別的人員收火車運輸費,就靠鐵路運輸把他們送到親戚所在的村鎮。但每天這麼多人前來,給地方政府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但吳有平也著實不想再思考此事,就與同車的軍人們拉起了家常。問起大家到了長春之後想做什麼,軍人中有人帶著憧憬答道:「想上學!」

  其他軍人本想說點別的,聽到這話,紛紛附和,「是,想上學。」

  吳有平知道軍中現在大辦教育,而且提供了與小學級別同等年級的認證。而且軍人退役後,還可以到學校繼續上學。在格外提倡成人教育的當下,軍人們每天都接受『要學習』的培訓,有這樣的想法並不意外。

  正在考慮教師數量夠不夠的情況,吳有平突然靈光一閃,有了解決流民問題的思路。

  現在培訓的教師這麼多,何不從教師中徵調一批人呢?現在一個教師崗位兩個輪訓老師,把輪訓人數提高到一個崗位三個人,缺乏政府工作人員的問題不就解決了麼!

  能用的人員問題終於解決,吳有平只覺得壓在心頭的大石頭落地,也不禁對身邊的軍人們露出笑容,「對,上學,還是要上學啊!」

  人口的煩惱並非針對每一個政府官員,譬如招商局局長莫里循就在用熱情的筆調給英國內閣官員寫信。

  「……隨著大量流民進入東北地區,東北地區的工業崗位從業人數快速提升。機械製造,兵工廠的工人數量增加比較緩慢,但是採礦、運輸等部門的人員數量增加非常快。而比例增加最快的職業是教師,即便東北地區的教師素質遠遜色於大英帝國,但是人均教師擁有數量則是突飛猛進。何將軍在教育上的巨大投資展現出他作為一名政治家的遠見,也必然讓堅定執行這個政策的東北地區獲得巨大收益……」

  蘸水鋼筆刷刷點點的在紙上寫下對東北地區政治經濟的描述與判斷,莫里循熱情洋溢。因為在1817年底,莫里循接到了一封來自倫敦的信。信是一位內閣裡面實權人物寫來的,這位人物邀請莫里循到這位大人物手下做秘書。

  以莫里循的水平,自然知道大人物要的是莫里循提供關於何銳的信息,幫助大人物達成步步高升的功績。莫里循當然沒指望過自己能夠成為內閣成員,也沒奢望過自己能夠成為議員。但是能夠成為內閣某位大人物的私人秘書,就等於是正式接觸到英國上層。這樣的機會不能錯過。

  而且在莫里循看來,東北的局面就是這麼樂觀。何銳頭兩年的土改,還建成了大量的國營農場。這些農場經過一年多的開發,開始向著良好的方向發展,今年就能有不錯的收成。

  工業發展也頗為順利,現在的東北已經成為大英帝國可以借用的力量,如果使用得當,定然可以發揮出更大的力量。

  寫完這些,莫里循端起涼了的茶水喝了一口,思索片刻後他繼續寫道:「法國在華的人員明顯有接近何銳的跡象,這些法國人很希望能夠通過何銳的武器支持,讓親法國的俄國國內力量獲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