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易、吳庸他們帶著娘子兵避開了!」
姜硯池翻身下馬,撩起衣擺,單膝跪地。
他附身看著,仔細觀察地上的馬蹄印、車轍印。
沈嫿的娘子兵,不只是有兵卒,還有王嬤嬤、高盛等宮人。
除了戰馬,還有鳳輦、馬車等車架。
這些都會在地上留下印記。
根據這些印記,經驗豐富的人,就能判斷出他們離開的方向。
「他們朝著山里去了!」
姜硯池站起身,拍了拍膝蓋上的黃土,望向某個方向,篤定的說道。
「鳳輦呢?」
沈嫿卻想到了自己的座駕。
倒不是她放心不下,而是鳳輦太大了。體積相當於三四輛馬車的總和。
「應該藏匿起來了!」
只要去到山裡,就有辦法藏匿。
鳳輦用料紮實,布置豪華,一看就不是尋常百姓所能用的。
若是還有馬,興許還會被人趕走當個代步工具。
如果沒有馬,那就是個木頭造的小房子,就算被丟在路邊,也不會有人用。
富貴人家瞧不上,尋常百姓不敢動。
當然,為了保險起見,還是找個地方藏匿起來最好。
吳庸是個謹慎的人,自然會穩妥處理。
「姜三七,你對吳庸的評價很高!」
沈嫿早就發現了。
雖然姜硯池總說吳庸是老狐狸,一肚子的花花腸子。
似乎不如薛易這樣的忠義之士靠得住。
但,沈嫿還是清晰地感受到,姜硯池對於吳庸其實很信任、很看重。
「……因為他是真的聰明!」
姜硯池不會輕易相信某個人。
可若是打交道,他還是更偏向於聰明人。
「吳庸聰明,他就會知道,在如今的情況下,追隨殿下才是最好的選擇!」
沈嫿雖然是個女子,但她是元安帝親自冊封的萬年公主。
有高貴的血統,有尊貴的身份,站在名分大義;
別說馮龜年等忠臣了,就是阿史那雄這樣的逆賊,見到沈嫿,也不能公然動手。
他還要跪地稱臣,用這種姿態,證明自己不是亂臣賊子。
跟著這樣的主公,就算是占據一方,也不會被人當做叛賊。
豎起萬年公主的大旗,就能招攬一定的人馬,勉強在這個亂世立足。
除了萬年公主的尊貴身份,沈嫿還能弄來充足的糧餉、藥材、軍械等。
雖然包括姜硯池在內,所有人都不知道沈嫿是怎麼做到的。
但她就是可以。
原因、過程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結果。
結果就是,在亂世,有錢有糧有軍械就能招攬到人馬。
有了人馬就能成為一方豪強。
……可以說,沈嫿只除了一個性別算是劣勢外,她充滿了吸引人才的優點。
而性別什麼的,也好解決。
將來謀得了江山,只需在沈氏宗室里過繼個「弟弟」或「侄子」,萬年公主就能當個權傾朝野的攝政公主。
只除了沒有皇帝頭銜,她就是大盛朝實際上的主宰者。
或許似薛易這樣的耿直忠臣,還想不到這麼長遠。
但,吳庸之流的善計謀者,估計已經在幻想他日萬年公主垂簾聽政的美好場景。
萬年公主位高權重,她的追隨者們(比如他吳庸),自然也能升官發財。
在吳庸這樣的投機客眼中,沈嫿這個萬年公主其實是一個非常有潛力的投資對象。
在沒有更好的選擇之前,聰明的吳庸知道該怎麼做!
「有道理!」
沈嫿點點頭,不得不說,還是聰明人最了解聰明人。
只要自己始終都有足夠的實力,吳庸等就不會背叛。
至於姜硯池——
更加不會!
沈嫿看了眼姜硯池,眼底閃過一抹篤定。
「不過,就算吳庸不會生出二心,我們也要儘快跟娘子兵匯合!」
沈嫿望著不遠處的山路,聲音雖輕,卻語氣堅定。
「這是自然!」
姜硯池點點頭,重新牽過馬來,扶著沈嫿上馬。
「謝謝!」
沈嫿還是習慣性地道謝。
她對於姜硯池的尊敬,不是因為他曾經是威名赫赫的姜二十一郎。
而是源自於她骨子裡的教養,以及那種深入靈魂的自由平等。
姜硯池微微垂下眼瞼,掩住了眼底的眸光流轉。
……
沈嫿和姜硯池雖然離開了倉州,卻並沒有不再關注。
沈嫿有影衛飛鴿傳書,而姜硯池也有自己的消息渠道,他們哪怕已經進了山,卻還是能夠源源不斷的得到消息。
元安帝確實卒中,右半邊身子失去了知覺,生活不能自理。
幾大世家帶著部曲圍攻「行宮」,卻沒有敢真的對元安帝做什麼。
最後,經過高忠良的一番周旋,兵亂也就成了「誤會」。
雙方都有意糊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但,元安帝身邊僅剩的幾百衛兵,死的死、傷的傷、逃的逃、反水的反水。
偌大的「行宮」里,堂堂皇帝身邊,也就只有不足四十人。
其中還有太監、宮女以及嬪妃、公主若干。
能夠打仗的侍衛屈指可數。
元安帝又氣又恨,偏偏他想動手發泄都做不到,只能像個廢物般躺在床上。
就在這個時候,也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突厥的三千鐵騎殺到。
以崔、王等世家為首的權貴們,組織自家部曲、私兵,並聯合散關的駐軍,與突厥鐵騎發生激烈戰鬥。
阿史那雄的殘部,也跟著湊熱鬧。
小小的倉州,打成了一鍋粥,從白天到黑夜,廝殺聲連綿不絕。
就在幾方勢力焦灼不下,元安帝驚怒交加,想逃又沒法逃的時候,馮龜年的大軍終於殺到。
安西軍是邊軍,沒少跟突厥等外族打仗。
且,他們足足有三萬人,對戰已經有了戰損的不足三千人的突厥軍團,簡直不要太容易。
一戰定勝負。
突厥鐵騎敗走,阿史那雄、阿史那旭父子也倉皇逃跑。
元安帝靠著忠誠的馮龜年,又重新變回尊貴的——
「上皇!」
「哈哈,好個馮龜年,他在元安和沈繼之間,最終還是選擇了沈繼!」
得到消息的沈嫿,一個沒忍住,笑了起來。
「馮龜年確實忠君,但他也是聰明人。」
一個是年輕的、健康的、有傳位詔書的新君,另一個則是年邁的、偏袒的,「禪位」的上皇。
不說聰明人了,就是個傻子,也知道該怎麼選。
「說起來,馮龜年最終會下定決心,也是因為元安的『卒中』。」
而元安會中風,全是沈嫿的功勞。
至此,沈嫿的復仇完成了最後的一環——元安帝生不如死,再也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