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三七,我聽說鄭啟派了他的五兒子前往倉州,代父拜訪了姜家的老祖宗。」
沈嫿聽完姜硯池的計劃,忽然插嘴說了一句。
而她口中的姜家老祖宗,就是姜硯池的曾祖父,不管是年紀還是身份,都是姜家當之無愧的老大。
當然,表面上,姜家的家主還是姜右卿,也就是姜硯池的祖父。
只是在講究父子君臣的古代,做父親的,天然就能掌控兒子。
所以,外人去到姜家,首先要去拜見老祖宗。
全了禮數,接下來的事情,才會跟姜家真正的家主商談。
沈嫿的話,沒有問題,但姜硯池還是關注到了「聽說」二字。
他輕抿薄唇,「殿下,您這是聽影十九說的?」
語氣里,帶著一絲絲的醋味兒。
姜硯池很想說,影十九能做的,他也能做。
姜硯池或許沒有什麼親近、信任的下屬,但他本身就是非常厲害的。
且,他只是沒有「心腹」,並不是沒有可用之人。
哪怕是敵人,只要給得足夠多,也能為他所用。
就像是此次給沈繼送信,姜硯池就用到了西洲軍的一個副將,先把信送到了京城。
然後,再有京城的一些市井閒人,通過他們特有的渠道送入了皇宮……
幾經輾轉,或許麻煩了些,卻繞過了阿史那曜的監視,成功把信直接送到了沈繼手裡。
只要姜硯池想,他可以探聽到一切想知道的情報!
根本不用影十九一個影衛。
沈嫿沒有感受到那股若有似無的醋意,她點點頭,「嗯!影十九和他的小夥伴,雖然脫離了影衛,卻還是習慣行走於黑暗之中。」
「他們好像成立了一個組織,專門接一些打探情報的任務。」
不是殺手,就是暗探。
他們以販賣情報為營生。
當然,沈嫿是他們的救命恩人,沈嫿沒有挾恩以報,他們也就不會收取沈嫿的銀錢。
沈嫿通過影衛們,總能得到最新的情報。
比如鄭啟真的為兒子求娶的姜氏女,而姜家也真的同意了。
最秒的是——
「元安也知道了這門親事,他還說什麼『天作之合』,要給一對新人賜婚!」
沈嫿說到這一節的時候,都禁不住帶了幾分笑意。
一切都如姜硯池所籌謀的那般,越來越熱鬧,水也越來越渾了。
小小一個倉州,多方勢力爭相滲透。
他們虎視眈眈,他們躍躍欲試。
不誇張的說,倉州的空氣里,估計都瀰漫著火藥。
隨便丟出一個火星,就會轟然爆炸。
姜硯池這個瘋子,還嫌不夠,又把安西節度使拉了進來。
「馮龜年應該會通過蕭關進入中原,可一旦進了關中,他接下來就未必會直衝京城。」
姜硯池對於鄭、姜的聯姻,並不關心。
這本身就是他的陽謀,所有人都順利入局,接下來也會按照他的劇本推進,沒什麼可關注的。
相較於這邊的熱鬧,姜硯池還是更看重馮龜年。
「此人善用兵,多次『以少勝多』。」
「且,他是出了名的忠臣良將——」
說到這裡,姜硯池冷淡的眸子裡閃過一抹玩味:「不過,我有些好奇,他入關後,想要效忠的君王又是哪一個。」
是京城那位發出調兵詔書的新君沈繼?
還是逃到倉州、倉皇無措的太上皇元安?
沈嫿:……好問題!
皇帝和上皇,確實難選。
選誰都對,選誰又都錯。
「算算時間,沈繼的詔書,應該已經被阿史那曜想辦法送出了京城。」
西洲軍還在圍困京城,但他困住的只是地面上的城池,地下應該還有密道。
阿史那曜還有九重樓的密探。
他總有辦法把詔書一路八百里加急地送到安西。
收到消息,整軍出發,再長途奔襲……
姜硯池眯起眼睛,大致的估算了一下:「少說也要半個月的時間。」
「或許還需要二十天。」
這麼長的時間,都夠鄭家和姜家辦一場婚事了。
「不止一樁婚事!」
沈嫿想起剛收到的密信,笑著說道:「還有崔家與阿史那家的聯姻。」
姜硯池愣了一下,似乎在思索崔家都有哪些適齡的小女郎,而阿史那家會讓豎子還是嫡子聯姻。
忽地,他想到了什麼,冷笑道:「好個崔相公,果然會算計!」
崔家就算想拉攏阿史那雄,也不會真的捨出自家的女兒。
畢竟阿史那雄背著「亂臣賊子」的罵名。
世家,還是要臉的。
他們可以多方下注,卻不能公然「與狼共舞」。
「太和公主!哼,以沈家的公主,為崔家聯姻,不愧是朝堂老狐狸!」
狡詐,將人算計到了骨頭裡。
姜硯池倒不是為太和公主打抱不平,只是單純地鄙夷崔宰相的為人行事。
一個男人,堂堂郎君,作甚算計一個女子?
這女子,還跟他有血緣關係……嘖,還真是涼薄至極啊。
「姜三七,你說阿史那雄會答應嗎?」
沈嫿已經懶得去吐槽這些政客,她更關注聯姻本身,「若是答應了,他會讓哪個兒子出面?」
按理,應該是阿史那旭。
畢竟阿史那雄和阿史那曜已經父子反目,如今父子倆一個在京城外、一個在京城裡,兩軍對峙,即將開啟一場大戰。
「阿史那雄會答應聯姻,卻不會讓他心愛的兒子阿史那旭去娶一個有名無實的公主。」
姜硯池卻有不同的看法。
「崔相公是老狐狸,阿史那雄也不是任人算計的蠢貨。」
「如果真的要給兒子求娶公主,阿史那雄更願意選擇突厥王庭的公主。」
說到這裡,姜硯池頓了頓,故意看向沈嫿,「影十九應該沒有告訴你吧,其實阿史那曜已經跟突厥王庭取得了聯繫,並有意結盟。」
沈嫿愣了一下,還別說,影十九確實沒有傳回類似的消息。
「阿史那曜想娶突厥公主,繼而從突厥借兵?」
引狼入室啊,這個自私狹隘的渾蛋。
「有這個打算,不過,阿史那曜又放棄了——」
因為姜硯池提醒他,還有馮龜年等願意效忠大盛朝的節度使。
阿史那曜不想「請神容易送神難」,阿史那雄就沒有這方面的顧慮了。
中原越亂,已經被釘在恥辱柱上的叛軍頭子阿史那雄才能更多地攫取利益。
所以,阿史那雄在阿史那曜放棄後,主動跟突厥方面的來使搭上了關係。
沈嫿瞠目結舌:……貴圈真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