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這之後將會發生的事(6):濫觴之旅

  「魔都菜飯起源」涉及到的是上海菜飯,郝賢要回到清末時的魔都上海,為當時的碼頭工人們做出後世每一個土生土長的上海人都吃過的菜飯。

  上海在清末時就已經成為了華國最重要的對外通商口岸之一,碼頭和倉庫的運貨工作忙碌而又繁重,而碼頭工人大多都是附近農村里跑來當苦力的窮人,到魔都賺取血汗錢。

  他們的生活自然十分節儉,於是碼頭附近的小販就用最廉價的上海青菜放進加了鹽的飯里煮,賣給碼頭工人們當飯食,成為上海菜飯最初的雛形。

  菜加米飯這種簡單的做法在古代很長一段時間裡都被叫做「苦力飯」,這一個簡單的名稱,字裡行間儘是舊社會對人的壓迫和物化。

  後來,有人在菜飯里加入了鹹肉等配料,菜飯的味道也隨之變得美味起來,不再是一把辛酸淚的「苦力飯」,脫胎換骨成後世魔都家喻戶曉的上海菜飯。

  自然,為了完成這個任務,郝賢又不得不從碼頭苦力開始做起,不過對於修過長城的他來說,這些都是小菜一碟了。

  「醫聖嬌耳湯」乃是涉及餃子起源的重要濫觴任務。

  饒是經驗豐富的郝賢看到這個任務時都有些剛得到廚經時的緊張。餃子對於華國人民可實在太重要了,郝賢根本無法想像沒了餃子的中餐傳承會是個什麼樣子!

  餃子的原型是醫聖張仲景為了幫助耳朵生凍瘡的流民製作的「祛寒嬌耳湯」,所以北方人才會養成在立冬和過年吃餃子的習俗。南方冬天不容易耳朵凍瘡,過年吃餃子的習俗也就沒有傳播開。

  古代先賢中,有不少人同時精通醫術和廚藝兩道,廚道之祖彭祖本人便是如此,所以中醫中會有豐富的食療菜譜也就不難理解了。

  「吃什麼補什麼」這種淳樸的道理每個華國人都懂,吃進肚子裡的東西自然會對身體產生重大影響,中華飲食中其實有很多經得起現代科學驗證的做法,這些都是先人們留下的寶貴文化傳承。

  以餃子為例,北方人吃餃子時要吃一碗煮餃子的湯,是為「原湯化原食」。這樣既有助於消化,還能補足流失到湯里的水溶性維生素。

  於是這一次,為了守護餃子,郝賢穿越成了醫聖張仲景的隨從。

  他忙前忙後幫著醫生烹煮祛寒嬌耳湯,將煮好的湯分發給窮人們,等終於順利完成任務後,郝賢驚喜地發現自己——

  醫術提高了。

  郝賢:???

  好吧,除了醫術之外,郝賢對於做餃子的理解又拔高了一個層次,之前他以為在中日韓三國美食交流賽上創造出的百川入海全魚餃就已經是餃子的極限了,然而完成「醫聖嬌耳湯」濫觴任務後,他似乎又看到了處在更高之處的某種東西。

  「郫縣豆瓣醬」這個任務對於郝賢來說也是收穫頗豐,一下子將原本不熟悉的川菜菜系也拓印到了《彭祖廚經》的菜譜上。

  很多人一提到川菜就想到辣味,然而事實上,郫縣豆瓣才是川菜之魂,辣椒不是。

  沒有辣椒的川菜很多,超過三分之一,但沒有豆瓣醬的川菜很少,少之又少。

  以郫縣豆瓣與各種調料的結合才是川菜的標誌特色。

  郝賢在古代四川學會了許多要用到郫縣豆瓣的經典川菜,比如著名的蒜泥白肉和火鍋肉!

  白肉料理起源於滿洲人的「跳神肉」,袁枚的《隨園食單》就有記載豬肉白肉片是「北人擅長之菜」,乃是「跳神儀」後不加調料自片自食的白煮肉。

  四川人把吃肉開葷叫做「打牙祭」也是類似的原因,每月兩次祭祀財神、土地公用的肉只能是白煮,祭祀結束後分食,由此產生了不少名菜,如回鍋肉和客家小炒。

  現代的蒜泥白肉首創於清末民初名為「竹林小餐」的成都參觀,店名取字竹林七賢,故客人也雅稱蒜泥白肉為「竹林白肉」。

  四川「李莊白肉」的蒜泥白肉也是一絕,做法有所不同,只取「二刀肉」。二刀肉是豬後腿上第二刀切下的肉,第一刀肉太肥,第二刀則是圍著一圈肥肉的瘦肉,肥四瘦六。二刀肉中瘦肉部分的口感僅次於豬瘦肉中口感最好的裡脊肉,是做蒜泥白肉和回鍋肉的最佳選擇,但量少價高,如今餐館都用五花肉代替。

  郝賢掌握了不少製作川菜的訣竅,這些都是他父親的筆記上所沒有的東西,一個不同於粵菜,但同樣偉大輝煌的菜系就這樣在他面前揭開了美味的面紗——

  比如,在醬汁中加點煮肉後放冷的高湯滋味會更鮮美。

  比如,煮肉時冷水下鍋有利於除腥味,但鮮味也會流失較多;熱水下鍋容易內外熟度不均,能保持較強肉鮮。具體看料理內容和個人喜好,如蒜泥白肉是白切肉蘸醬,避免腥味多冷水下鍋;回鍋肉以多種調料煸炒,冷水熱水皆可。

  又比如,做回鍋肉可以放個板子在煮好的肉上,將肉質壓緊密並形狀方正,便能將肉片得均勻,肉要斜切,「橫切牛、斜切豬、豎切雞」……

  「康乾下江南」是所有濫觴任務中最複雜的一個,康熙曾經六次下江南,乾隆也同樣六次下江南,兩代清廷統治者在古代交通那麼不便的條件下,加在一起往江南跑了整整十二次,這是為什麼?

  為了吃。

  《康熙微服私訪記》里那種到一個地方收一個美女的劇情是虛假的,因為皇帝想要美女,直接從全國各地選秀就行了,根本沒有必要自己去民間一個個找,效率太低,不值得。

  但美食值得。

  康熙二人一路走一路吃,留下了無數美食小故事,大多都是這樣的黃金結構:

  「康熙皇帝微服私訪時,村民/酒家/老太太做了這道菜,康熙讚不絕口,為這道菜賜名……」

  這些故事有的是真的,比如人家人愛的松鼠鱖魚,但大部分都是假的,屬於普通老百姓的智慧,用皇帝也愛吃的小故事來蹭熱度,謀生存。

  郝賢的任務就是跟著這兩個皇帝,確保他們吃到的美食都能被好好做出來,並且能順利傳承下去,一路上可謂操碎了心!

  這些任務聽上去都各有難點,郝賢也確實又吃了不少苦頭,精神年齡蹭蹭蹭地漲到了三百多歲。

  但。

  之前所有的任務加起來,都沒有「冰玉堂女廚聖地」這個獨特的濫觴任務來得讓郝賢頭疼。

  因為……冰玉堂只有女廚可以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