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不必搬遷,就留在揚州吧,家主之位也從今日起交給權義,希望你們能夠成功。」揚州城外,剛出正月的天氣依舊寒冷無比,還帶著濕冷的冰雨,在臨別之際,高駢對著眼前的兩個侄子倒是露出了不一樣的神情,「往後高家若有人違背律法,你二人也不必去薛洋面前求情,這點骨氣我高家人還是有的。」
高濟和高勛再也忍不住,雙雙跪倒在地,痛哭不已。他二人生平所學俱是高駢手把手教導出來的,在自己的子嗣不成器之後,子侄輩中的高濟和高勛就更被高駢看中,否則高濟也不會以小小年紀就官居節度使府左司馬之職,力壓軍中宿將。
「高相公上船了,末將已安排十三司沿途護送,慧心禪師那邊也已經收到傳訊,不會讓高相公有失的。」揚州城的城樓上,向傑見到薛洋盯著高駢登上一艘商船開始緩緩離開揚州渡口,也將自己的安排匯報出來。
「高駢這一走,屬於他的時代就算是徹底過去了,一代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啊。」薛洋一聲長嘆之後道:「去通知軍師和嚴先生,去觀察使府商議大事,讓陸翊和高濟也過來。」說完之後自顧自的下了城樓返回已經改名為觀察使府的前節度使府。
「主公喚我們來,結果自己卻遲來了。」薛洋進來的時候袁襲等人都已經到了,嚴明見到他來遲了還忍不住調笑了一聲。
「今日讓大家來就是一件事,接管揚州。」薛洋坐下之後道:「你們軍政兩方現如今如何盤算的?揚州刺史的人選先生意屬何人?」
「揚州是淮南道治所所在,也是大唐最繁華的州郡,所以刺史人選尤為重要。」見到薛洋發問,嚴明當即起身抱拳道:「而且我舒州新政在揚州乃至於淮南各地推行之成敗也多集中在揚州一地,所以臣以為,尹世恆可擔當此任。」自從薛洋打出淮南觀察使的旗號之後,不論是嚴明還是袁襲,多開始向薛洋公開稱臣,並且將觀察使府稱為幕府。雖然薛洋自己覺得不太習慣,但是倒也沒多說什麼。
不過嚴明提到尹世恆倒是讓薛洋點了點頭,袁襲跟著也道:「尹世恆此人倒是可行,有能力也有魄力,治所之地確實需要能夠鐵腕執法,推行新政之人坐鎮。」
「揚州除去治所所在地江都之外,尚有高郵、儀征、寶應和廣陵幾座大城,縣令人選也至關重要,這是臣擬定的縣令人選名冊,請主公過目。」嚴明拿出名冊遞給薛洋繼續道:「自古淮揚之地富庶,除了商貿繁華之外,也是土地肥沃之所,按照接收的節度使府民冊記錄,揚州大部分土地都掌握在大家族手中,新政推廣難度非常大,稍有不慎就會動搖根本。」
「先安排人手接管,然後再推行新政,將原有的縣令中反正的人員全部集中起來,由民政部統一宣講新政,然後部分回流舒州任職,部分安排到和州徐溫那邊,防止本地官員和各大家族串聯阻撓新政實施。」薛洋掃了一眼,點了點頭,嚴明將杜荀鶴、陳濤和李龍生等舒州干將一股腦全部抽調過來了,是的確費了一番心思。
嚴明點了點頭,這些事情他領銜的民政部已經有成熟的方案,只需要薛洋點頭就可以推行下去,所以在隨後就朝著高濟笑道:「高將軍這幾日煩請協助一二,揚州下屬的四座縣城還需要將軍出面,如此才能免除部分官員的後顧之憂,放心前來揚州聽訓。」
他這句話倒是讓薛洋點了點頭笑道:「差點忘了,高相公在揚州餘威猶在,正好可以安撫眾官之心。」
「也幸虧有權義在,否則就算是我軍拿下揚州,剩下的寶應等地只怕也要一一攻打才可底定,得一人揚州百姓頓時少了多少戰火。」袁襲笑道:「若不是權義志在軍中,只怕我都要將他推薦到揚州刺史的位置上了。」
他這一句話倒是讓高濟顯得有些不好意思,只得抱拳苦笑道:「軍師說笑了,這不是我的功勞,而是叔父的餘威,濟只是仗著人頭熟悉而已。」
「通知陳家,儘快在揚州設立陳家總舵,將原本陳家在揚州各地的產業儘快恢復過來,同時通知和我舒州交好的商家豪門,向揚州商界吹風造勢。」薛洋擺擺手之後讓話題回到民政上,「待尹世恆上任之後,由陳家出面,將工商發展的勢頭先鋪開,減輕新政推行的壓力。」
「到時主公可要參加?」嚴明點了點頭,工商先行,能夠儘可能減輕新政推行的壓力,尤其是土地政策。但是此前舒州工商雖然繁盛,但是各大商家在揚州的影響力尚淺。此時也只有薛洋出面,以淮南道掌控者的身份才能夠迅速穩定人心,恢復揚州工商秩序。
「先讓世恆宣講,必要之時我會出席,幫他鎮場子。」薛洋點了點頭道:「世恆主持揚州民政,倒也沒有多少要交代的。軍政這一塊你們軍政部如何安排的?」
「啟稟主公,目前我軍南線尚有戰事未完,建議將淮南軍分成三個衛,第一衛坐鎮揚州和舒州兩地,拱衛中樞,第二衛以李孝常為統軍將軍,拿下宣州,攪亂江南西道局勢,掩護水師掃蕩江南道各地,以武力打通江南和淮南兩道的商貿流通。」薛洋和袁襲對視一眼之後起身回道:「然後抽調第一衛陸明所部,並將兩個獨立營升格成都,補充部分原揚州守軍,組建第三衛,就由權義出任第三衛統軍將軍,駐守和州,威懾廬州等地。」
「第一衛除抽調組建第三衛之外,分兵駐守寶應各地,後勤部將下屬各縣廂兵全部接收。」薛洋點了點頭,同意了陸翊的計劃,同時補充道:「組建三衛,需要補充兵員眾多,新兵處要加快甄選兵員,並且再次重申,嚴禁各軍將領私自招募兵員,所有戰俘除挑選出合格兵員之外,剩餘人員要交給後勤部處置。三個衛加起來足有十萬人,這還不算水師,只怕今年正軍的花費就足夠戶司頭疼了。」
「是否將去歲上繳朝廷的歲入暫時扣留下來?」嚴明和袁襲對視一眼之後道:「去歲的歲入本應在年底之前啟程送往西川,不知呂用之因何緣故至今放在揚州府庫尚未運走。可否以揚州新定,百姓需要安撫為由扣留幾月再行上繳?」
「淮南道去年上繳歲入多少?」薛洋聽到這兩人將主意打到了朝廷稅負上面,稍一沉吟之後道:「全數扣留不行,朝廷如今歲入盡皆仰仗東南,而淮南道又是其中大頭,如果全數扣留,只怕關中戰事瞬間就會徹底糜爛。」
「淮南道除舒州外,實施的是兩稅法,去年秋收淮南上繳歲入約計錢一百萬貫,糧五十萬石。」嚴明翻開一本冊子道:「這還是各地扣除了所需之後上交過來的,至於中間有多少虛實就不得而知了。」
「先上繳一半吧,近幾日就裝船送往西川,其他的留在揚州,如果朝廷問起就說淮南道內部混亂,下屬州郡之間道路疏通困難,稅負無法按時上繳,需要出兵平定匪患之後才能運抵行宮。」薛洋點了點頭,他隱約記得東南各道在兩稅法實施之後三年內淨入一千三百萬貫,這些數字雖然看起來有些不對,倒也沒有繼續追究。
「就算是留下一半也足以讓戶司得到喘息之機了。」嚴明點頭笑了,至少十萬大軍的錢糧不愁,還能省出一大筆費用用來投入到民政領域。
「你們馬上去準備吧,第三衛組建之後立即開拔至和州,要搶在楊行愍之前拿下徐州,逼迫他北上和王緒動手,將這個不遵號令王緒交給楊行愍處置。」薛洋起身拍了拍手道:「今年一年,要拿下整個淮南道,掌控了這個大唐最富庶的所在,將來不論是進退都可由我等自由掌握。」
薛洋的話算是點燃了所有人的激情,民政部在後續人手還未完全從舒州搬遷過來之時就開始派出官員紛紛前往寶應等地,將民政權力抓到了手中,尹世恆則在抵達揚州的當天就直接去了刺史府,開始處置政務。而為了配合民政部接收政務和權力,高濟甚至扔下了組建第三衛的重任,和高勛兩人分頭行動,親自前往各地,將原本的縣令等人全部請到了揚州刺史府,然後親身參與了嚴明和尹世恆對揚州和舒州、和州三地的人事調整才返回軍營。
與此同時,薛洋也以淮南觀察使、淮南節度使留後的身份傳訊淮南道各下屬州郡,宣布淮南觀察使府從中和二年二月份開始正式對淮南道十四州行使權力,各地州郡不得以任何理由和藉口對抗觀察使府公告,並且對於光州等去歲開始就停止上繳稅負的州郡發出嚴厲斥責,責令其限期上繳。
不過不論是嚴明還是薛洋都對這條訓令沒報多大希望,在如今淮南道失去了高駢這個頭面人物之後,要想真正的統一,除了依靠武力打出來,沒有絲毫的辦法。所以民政部將心思全部放在了舒州、揚州和和州這三個已經在掌握中的州郡上面。舒州是起家之地,不需要多操心,霍同宇坐鎮舒州的經濟形勢會持續向上,在商貿流通上得到了揚州之後只會更上一層樓,和州地域狹小,加上此前本就是高濟掌控,在第三衛開赴和州駐紮之後,徐溫的政務也開始走上正軌,在得到了曹縣這塊靠著雷澤的縣域之後,等於是打通了水上通道,局勢逐步轉為穩定。剩下的就只有揚州這塊最大的底盤需要嚴明操心了。
在陳家為首的舒州商家豪門紛紛在揚州各地出沒之後,本地商家也開始嗅到了其中的變化,再加上隨後由刺史尹世恆親自召集的商貿集會放出的風聲之後,工商法典開始正式對外推行。尹世恆在和嚴明商議再三之後決定先出手整治工商,揚州本就是大唐商貿最繁華治所,依仗著大運河和長江水道,揚州幾乎集中了整個東南各地所有的商貿物資和商家大戶,穩定了他們就等於穩定了大唐的工商業。而新式的稅收在舒州緊急抽調過來的稅收人員上崗之後開始一點一點規範揚州的工商。
工商法典是薛洋參照後世的工商常識制定出來的,自然比起以前的稅法更加適應工商的發展,新式的稅種和稅率也讓工商業逐漸擺脫了農業附庸的地位,並且尹世恆因勢利導,直接擢拔工商豪門之子楊啟懷為刺史府主簿兼府丞,專項負責工商事務。這一舉也讓揚州本地商人開始逐漸歸心。而在隨後薛洋親自出現在已經開了三天的刺史府工商宴會上,向所有人表明,觀察使府支持揚州商貿階層發展的態度,這一點也徹底安定了這些人的心。在以陳家和徐家等為首的舒州商家的介紹下,舒州工商發展的模式也開始得到迅速相應,包括來自舒州新穎的商品和生產模式在隨後各家在揚州迅速建立作坊之後也開始推廣開來。
工商界的逐步歸心,工商法典的順利推行讓尹世恆領銜的刺史府開始站穩腳跟。在杜荀鶴等新任縣令到位並掌控權力之後,揚州的民政權力在各地駐軍迅速抵達之後也全部被掌控。而在工商新政推行的時候,原本的揚州五位縣令除了原刺史是呂用之的心腹直接被罷免之外,其餘眾人都被分配到舒州和和州等地。只不過伴隨著這些人的到任,十三司的暗線也悄無聲息的安插到了他們的身邊,在吏治尚未完善之前,無論是薛洋還是嚴明都不得不用十三司來取代監察系統。
「主公,到底官員系統基本安插到位,揚州五縣也在刺史府和駐軍的協助之下,做好了全部準備,請主公下令,進行揚州土地革新。」嚴明在二月底的時候帶著尹世恆、向傑等人找到了薛洋,打斷了後者和袁襲正在商議的兵備處遷移的事宜。
「十三司安插的人員到位了嗎?」薛洋見到嚴明意氣奮發,將目光轉向了向傑。
「揚州境內十七家土地大戶全部都在十三司監控之中,其中有五家已經提前在刺史府報備,各家各戶一舉一動十三司了如指掌。」向傑抱拳道。
「既然如此,從明日起,以淮南觀察使、淮南節度使府留後的名下下達命令,淮南道所屬各州縣立即執行新土地法,各地官衙接到命令之日起可以要求駐軍配合丈量土地,清查人口,完成土地革新,順應民心。」薛洋的這句話讓嚴明樂得哈哈大笑,「主公英明,如此一來,整個淮南道的民心會瞬間聚攏到主公身邊。以後王師出征,百姓定會簞食壺漿迎接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