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唸三遍網址 請問記住了嗎?沒記住的話下章我再問一遍。最好幫我分享到Facebook哦】
寫好後交於尚師徒並對一臉興奮狀的尚師徒說道:「尚將軍,我這信中你可看好了,除了兵器和被服冬裝外,本王還單獨撥付你這裡轟天手雷1萬顆,這手雷乃是守城最佳兵器,你這裡潼關位置極為重要,明年估計中原會亂,你這裡當首當其衝也!有這批手雷助你守城,當無憂矣!」
尚師徒聽罷,頗為感動,忙單腿下跪拜道:「千歲殿下,末將替我潼關5萬將士謝過殿下了。殿下放心,有末將和新將軍在這裡保老王爺守關,縱是一死,也要保的關隘無恙!」
「將軍請起,汝為本王皇叔大將,亦是本王之將也!本王與皇叔乃是一體,不分彼此。若是有敵來犯,當通知潞州本王處,本王得信便來助戰。」楊二趕忙攙起這員大將。史書上尚師徒在隋朝大勢已去之時,仍然全力抗擊反隋力量,最終戰死沙場,以全忠義之名。楊二還是非常欣賞這員大將的。
次日,楊二一行就在這潼關碼頭登船一路西行前往長安。
在船上整整過了一天,前方便是華陰城碼頭了,這時的華陰城已經連同鐵錘莊和少華山一帶全都歸屬了楊二勢力範圍了。華陰城的知府姓蔡,原是潞州刺史蔡德建的一個侄子,30來歲,從官也多年了。看晉王的勢力在自己縣境越做越大自己也不敢過問,諸事也不敢說個不字,於是索性在叔父蔡德建的引薦下投靠了河東司馬裴世矩,將自己轄地全境納入了河東郡管轄,投在了晉王千歲楊廣的旗下了。
早早的得到晉王殿下坐船即將沿河而上抵達的消息後,蔡知府連同縣衙班子全體官吏,以及鐵錘莊裡正梁三叔及各莊副里正員外和少華山總管華公明中將等便在碼頭上駐足等待了。總算遠遠的看見晉王千歲的大旗出現,眾人歡喜不已。
這個華陰城碼頭乃是整個廣通渠中最重要的碼頭,上下過往的船隻都要在這裡靠岸休整一晚,這裡按照河東潞州府的要求設置了一處河關,上下行船的客商都必須在這河關衙門口領取通關牌照,接受貨物檢查和上繳一定的河關稅。因此,通渠後的華陰城遠比以往熱鬧了。南來北往的客商給這裡帶來了無盡的財富,華陰城一帶因此早變得極為富有了。
這裡也是一處軍管的碼頭,駐紮有3000軍兵。因為這裡原本就是為鐵錘莊和少華山物資周轉的軍用碼頭,碼頭的守備森嚴,守備官便是原少華山谷地的守備將軍之一的史大奈上校。
在一陣鞭炮齊鳴中,楊二一行棄船登岸了。碼頭上自發而來迎接的百姓將整個碼頭占據了,楊二遠遠便能看到維護秩序的身穿新式軍服的晉軍官兵,並在迎接的人從中清楚的看到了一身中將軍服,身材高大的華公明了。
在眾人的陪護下,楊二一行緩步向華陰縣府走去,沿途不斷有百姓在街邊跪拜著。楊二像今天這樣出現在百姓面前的時候是非常少的,甚至可以說從沒有過。好在這華陰城是自己的地盤,明里暗裡的有眾多護衛在監視著百姓的舉動。
「蔡大人,本王記得你這華陰城原本沒有這般多的百姓啊!今日一見你這城裡的百姓不下數萬了。」楊二邊走邊問著一旁的蔡知府。
「呵呵!回稟主公,一年前我這華陰城小,也就幾千百姓。自從廣通渠開通之後,我華陰城得益於這處碼頭,逐漸繁榮起來,各地百姓都遷居入城,主公你看這大街兩廂,京城有的,我這裡都齊了。就是京城那五鳳樓酒樓也在我這裡設了一處分店,生意似要好過他京城總店了。」蔡知府笑著回答道。
「主公,這裡嚴格施行了河東的「城市化」策略,周圍山民、少地農戶等全都遷居到了城裡。就是鐵錘莊等幾處大莊也將外來人口全部移居到了城中,加上各地慕名來此做生意的,這裡人口已經在5萬之上了。」一旁隨行陪護的華公明補充說道。
「主公啊!老夫也早將原在莊上的制酒廠、被服廠、印染作坊等也遷到了城西,莊上現在只留了制鐵廠了。」梁三叔樂呵呵的說著。
「三叔,現今莊內百姓生活怎樣?」楊二問道。
「主公啊!莊上百姓現在每家每戶都是生活富裕,光是養雞和種地兩項便收入可觀吶!各莊的孩童也都進了學堂,這些都是托主公的福啊!」梁三叔說這話時,周圍各莊上的員外里正們都不住的附和著。
楊二聽了心中也不由的開心,看來自己在這裡施行的各項政策是對路的,沒有引起百姓特別是富戶的反感。
說著說著,一行人在百姓的簇擁下便進了縣府大堂。
「呵呵!蔡大人,你這裡好氣派啊!」楊二進的大堂之中,便感覺到了這裡的不同,寬敞明亮不說,這大堂中的各種瓷器書畫和植物鮮花綠化等多不勝數。甚至超過了楊二在潞州的行宮了。
「主公,原本我這縣衙過於寒酸了,這三叔和華將軍都是知曉的。現今,因河道開通,碼頭開埠,光是收取的河稅收入每日都在數千兩白銀,如今縣衙財政充盈,便整修了這處縣衙。目前,司馬裴大人正在商議將華陰縣升格為府,我這裡正是按府衙標準改建的,因此主公覺得這不同於縣衙了。」蔡知府急忙解釋著,同時,招呼眾人入座看茶。
「嗯!不錯。本王看這裡早該升級為府衙了,公明將軍也該把將軍府在這城中建立起來。」楊二並不擔心蔡知府會搞腐敗貪污的事情,若是,他這裡不清廉的話,監察部的張恆早就動手了。
楊二和眾人說著話,話題很快便引到了少華山的廣通倉以及谷內的火器廠上來了。見話題過于敏感,蔡知府識趣的引著眾官員各自散去了。大廳之中便只剩下了楊二、華公明、梁三叔和史大奈四人。
「主公,目前我廣通倉存糧已達千萬石了,以往的陳糧要麼用於釀酒,要麼已經沿河銷往下游。眼看秋後新糧就將打下了,末將準備再收購500萬石新糧,其餘便在這城中交易,賣與各地糧商。」華公明說道。
「嗯!本王看可以。存鐵、鹽以及火器方面呢?」
「稟主公,鐵錠主要由鐵錘莊幾家鐵廠煉製後入庫,今年因調撥往潞州鐵錠量較大,谷中庫存實不多矣!精鹽倒是存糧足夠,總有五十萬斤以上。火器和火藥多少?末將不知,這些都是麻叔謀部長的寶貝,平時,就是我等都不許出入他那裡的禁地。但數量絕對很大的,後山基本上都挖空了。」華公明答道。因麻叔謀身份極為特殊,且職位也要高過華公明,麻叔謀的火器火藥廠是獨立於少華山的存在。
「好,明日隨本王去看看,麻部長不在,那李春匠師本王是不得不去探望的,呵呵!」
「主公啊!老夫手中的被服廠也在這華陰城建有府庫,目前囤積的秋冬被服足備,現在已完成各型冬服的訂單了,現在正在作明年春夏全軍的軍服。另外皮甲等也足夠裝備十萬大軍之用。」梁三叔匯報著自己的工作。
「三叔,今後可多作些民用服侍。羽絨被、睡袋等都可民用,只是在色彩上與軍品作區分就可,這樣可更多的產生收益。皮甲便不要在作了,以後也就是各處府兵使用;可適度控制養雞規模,免得過多消耗糧食。」楊二叮囑道。
梁三叔聽了不住點頭。
楊二又對華公明和史大奈兩將說道:「今日本王看碼頭都是晉軍全副武裝把守,登船檢查物品和收取河關稅收的也都是我晉軍官兵,這樣不妥。軍隊只適於戰爭,不能用於民事。下來你等和蔡知府商議下,成立一支專門的河東郡河關執法隊,專一負責河關稅收事宜,與軍隊剝離開來,納入縣府戶部管理即可。軍隊不要什麼都插手。當然,史將軍這裡的3000駐防軍不變,還應與沿河上下修造些烽火台,若有外軍乘船來犯也好早做防範準備。」
見三人都頻頻點頭,應允後。楊二如釋重負般起身錘了下腰,搖著紙扇接著說道:「眼下就這一條廣通渠便帶動了幾處經濟發展,帶動了沿河各城鎮繁榮,百姓安康富足,看來這渠還得開,還要多開幾處才是。本王此番入京面見父皇便有意再開一條永濟渠,打通涿郡、河間、魏城和黎陽四城,聯通海河和黃河兩大水系。總長大致為6倍廣通渠吧!一旦建成,先不說會讓百姓獲益多少,就是今後本王出兵征伐北方蠻夷也是一條運兵運糧之捷徑,更可一改北方偏避落後之狀。」
楊二說完,看向幾人,華公明等都呆若木雞般,久久回不過神來。如此巨大的工程在這幾人眼裡簡直如同天方夜譚一般不可思議。
當夜,楊二一行便在華陰城驛館歇了,這處驛館看得出是蔡知府早就為迎接楊二到來特別修建的一處高檔住所。楊二這夜睡得非常舒服,也許是乘船累了,早早的便睡了,外間王黛、出塵和阿貝伊三人還在燭燈下念誦著楊二寫的《三字經》、《百家姓》等,非常認真。
吃過早飯之後,楊二並未帶女眷隨同去少華山,而是在華公明和史大奈的陪護下輕車熟路的進入了這個防守森嚴的重地。現在防守此處的大將是李如珪、齊國遠兩位將軍,軍銜同為上校。
進入谷地後,放眼望去整個谷地幾乎已經全部開發了,看不見一處空地存在。在華公明一人及護衛的陪同下,又往內走了許久後,終於進入了一片山谷,在這裡又設置了一處關卡,幾十名晉軍士兵在此守衛。
過了關卡後,幾人下馬步行進入,很快便在一處崖壁下的石屋中看到了仍在一門心思作著研究的李春。李春此時已近40歲了,整個人精神狀態還好,一副老農的打扮,如果不說,楊二簡直認不出這就是大隋最著名的建築大匠師。這個時代的李春不光是精通建築、建橋,還精通化學和鑄造等,可以說是個全能的複合型人才。這種一人多專的現象普遍存在於古代科學家中,比如,孫思邈,又是神醫,又是藥學專家,又是在道學上頗有建樹的得道高人;曹操又是詩人、又是政治家軍事家的人物更是在歷史上屢見不鮮。
「李先生,本王有禮了。李先生--」楊二走到李春身前小聲說道,但似乎這個正處於專心研究狀態下的李春沒有聽到一般,竟然沒有作出反應來。
「哦!你是?」李春終於聽到了楊二的聲音,忙抬頭看著楊二問道,他這還是第一次見楊二本人,以往多是從麻叔謀口中聽說。
「李先生,這位便是當今我主晉王千歲,還不見禮!」一邊的華公明上前提醒道。
「哦!老夫見過殿下,見過主公了。屋中昏暗一時沒有看見,老夫罪過。」李春忙起身拱手施禮道。
「不妨事,本王今番回京路經華陰,特為看望先生而來。不知先生在忙些什麼?」楊二非常隨和客氣的說道。
「呵呵!想必這件火器主公並不陌生吧?」說罷,就見李春從袖口中取出了一件東西。楊二一見不由的笑了起來。
「呵呵!不陌生,不陌生,本王現在腋下正藏有一隻呢!」楊二笑著說道嗎,順勢在李春的旁邊一個蒲團上坐了下來。華公明沒有落座,而是一拜之後,到屋外等候去了。
李春一手拿著「短火」,一手摸著白須,說道:「此物,老夫已經研究透徹了,其實原理不難,但要解決的是裝彈速度,裝彈量和射程。現在此物射程僅有不到50步,實在是不中用啊!主公用來防身倒還不錯。」
「是啊!先生,這火器本王也僅用過一次,還是在刺客距我十步之內。準頭也差,不過還好,此物擊發威力很大,彈丸呈散開狀,刺客立時斃命。」楊二解說著。
「老夫正欲改進此物,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裝彈速度要快,還有就是射程問題。麻大人曾說過可以加長槍管來解決射程問題。老夫試過,加長後準度更差了。故此,幾日來為此焦慮。」李春愁眉不展的說道。
【章節開始的時候讓你默唸三遍還記得嗎?分享臉書可能有驚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