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好生意、好公司、好價格

  今天是2024年8月18日,周日。

  價值投資者逢人就說,投資標準就是:好生意、好公司、好價格。

  前不久巴菲特公布了他的選股標準,在標普500指數中選股,並且滿足三個條件:

  1、市盈率不超過15倍;

  2、至少有90%的把握,選中的股票能在未來五年內實現增長;

  3、少有50%的信心認為,在五年或更長時間內,公司的盈利年複合增長7%。

  巴菲特的選股標準,其實就凝結了這三個好字。

  國內著名的價值投資大師,邱國鷺認為,投資成功的關鍵也在於選擇「三好學生」,即好生意、好公司、好價格。‌

  好生意‌的特徵包括:

  邱一直強調數月亮比數星星容易,簡單來說,就是行業的競爭格局比較清晰了,他舉過的典型例子就是2010年後的家電行業,巨頭壟斷,格局清晰。

  行業有門檻,意味著新進入者很難進入或者需要高額代價才可能進入。

  行業具有較大成長空間,短期內看不到天花板,再次可以參考2010年左右的家電行業,行業未來具備較大發展潛力。

  好的生意模式意味著客戶粘性高,這種模式具有提價能力,可以參考茅台和蘋果。

  好公司‌的選擇標準包括:

  邱的標準是成熟的公司,已經在市場上取得成功的公司,這一點上可能有很多股友不同意。比如2010年之前的騰訊,按照邱的標準,他是不會投資的,但騰訊從上市之後就一直是一家好公司。

  好公司的標準核心是好的管理層、組織和企業文化,這話聽起來很虛,但確實是至關重要的。

  好價格‌則涉及到估值分析,有直接估值和間接估值兩種方法,橫向和縱向兩個維度來進行,確保自己的投資出價合理,避免支付過高估值導致整體收益率不高。

  相對於邱國鷺,巴菲特的標準更加量化,比如關於好價格,就是估值不超過15倍PE,也量化了好公司和好行業,用行業增長概率和公司複合年增長率。

  邱國鷺更多使用了定性分析,當然可能邱國鷺也有定量指標,只是沒有公開。

  其實陳少傑之前到一家私募公司面試的時候,就被問到了這個問題:「如何理解好生意、好公司、好價格?」

  陳少傑已經忘記自己面試的時候具體是如何回答的了,應該也沒有什麼特別深刻的理解和新意,畢竟最後那家私募並沒有邀請陳少傑加盟,而是將其拒之門外,想來回答的沒有能讓那家公司老闆滿意。

  但是那時陳少傑確實對於這個問題思考不深,2016-2017年的時候,陳少傑更多的是在炒股票,是一個做趨勢交易的投資者,對於行業、公司思考並不深入,或者說是懶得去看行業和公司,反正市場不缺錢,不愁沒有接盤的資金。

  炒概念、追預期,最多看看行業景氣度,足夠在市場上討生活。如今來看,確實當時那碗水淺得很,所以也梳理一下自己當前對於這個話題的想法,總結一些投資感悟。

  第一個問題是怎麼定義好生意、好公司、好價格?

  好生意:

  巴菲特說好生意意味著護城河特別深,段永平說好生意是生意模式足夠好,林園說好生意就是壟斷,邱國鷺說行業格局清晰,新進入者難以競爭。

  陳少傑認為好生意需要包括幾個特點:1)空間足夠大,短期看不到天花板;2)需求具有成長性、長期性和穩定性;3)具備較高壁壘(新進者進入該行業需要付出巨大代價)。

  好公司:

  好公司必然是在好行業的範疇。

  價值投資者致上可以分為2個類型。一邊是Ben Graham陣營,他們去逛超市,會挑折扣最大的商品。

  另一邊是Charlie Munger陣營,他們去逛超市,會先挑好想買的商品,然後耐心等商品打折。

  芒格的理念就是以合理的價格買好公司,巴菲特在進化之前是格雷漢姆的風格,在進化後就變成芒格的風格。

  好公司順應時代潮流和市場需要,擁有對客戶、員工、股東有責任心的、誠信經營的管理層,其組織和制度能夠調動和激發各方的積極性。從結果上表現為各細分領域的龍頭,業績穩定和成長。

  針對A股,除了生意模式之外,其實有一個非常好的評價好公司的標準,那就是管理層是否誠信和是否具備回報股東的意願和能力。

  那種滿嘴跑火車,時常蹭概念的管理層就可以一鍵拉黑;還有的公司也具備賺錢能力,但大股東和管理層將公司當作自己的金庫,賺到的錢和小股東無關,不回報股東的這類公司也可以一票否決。

  好價格:

  不同人對好價格的判斷差異很大,比如芒格對於買入價格不是特別看重,他更看重公司是否是好公司;而巴菲特對於買入價格更苛刻,因為買入價過高,會大幅降低持有期收益率。

  比如前文所述,巴菲特要求買入價格不超過15倍PE,但針對不同的行業、公司,可能價格都是不一樣的,這個是一個可以動態調整的指標。

  如果從持股心態的角度,一個不讓你拿著感到心慌、沒底、睡不好的價格就是個好價格,尤其是在理性考慮到各種不利和有利因素之後。

  第二個問題是怎麼發現好生意、好公司、好價格?

  研究一門生意,首先是要看這門生意是如何滿足市場需求的,比如手機的社交和娛樂需求;白酒、菸草的社交、成癮和情緒宣洩需求;礦產資源滿足社會工業需求等等。

  然後就是這門生意對於上下游和社會生產中其他要素的聯繫密切程度,比如鋼鐵,隨著房地產和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市場對鋼鐵的需求大幅降低,那麼鐵礦石這類礦產資源雖然也有資源壟斷的優勢,但已經不具備好生意的要素了。

  對商業模式的判斷,需要一定的天賦,不過基礎的商業知識對發現好生意很重要,但大道至簡,各行各業的研究都遵循基本的常識。

  其實巴菲特有比較量化的選公司標準,芒格也有,芒格曾經說過,如果只有一個財務指標來指導投資的話,那就是ROE,因此長期來看,你的投資收益率和你持有公司的ROE是基本一致的。

  陳少傑認為,除了芒格的這個指標,毛利率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指標。

  為什麼大家都說茅台是好生意,那是因為茅台的毛利率非常高,90%毛利率,一瓶酒出廠價1000元,其實所有成本加起來不足100元。

  當然財務指標只是結果,但結果不就反映了茅台的核心競爭優勢嗎?

  陳少傑認為,如果能把毛利率、ROE和未來增速聯繫起來看,那麼對於判斷是否是好生意,好公司就基本上八九不離十了。

  當然,也需明白好公司永遠是一個動態的概念,企業能夠由小做大,也能夠由盛而衰。

  對好生意、好公司、好價格的理解也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理解來自於認知,認知來自於生活和工作閱歷、調查和研究。

  著名投資大師林奇如何發現好公司的秘訣就是熱愛生活,他發現他生活中處處能發現好公司,自己的吃穿住行用,都能發現,核心是你要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