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帝王心思,布局

  莫師爺帶來的消息讓慶王和慶王妃都大吃一驚。

  聖上出宮那可是天大的事情,竟然事先都沒有人知道。

  莫師爺說聖上應該是微服出宮的,只帶了幾個隨行的侍衛,並沒有擺出鑾儀。

  慶王妃皺起眉頭:「聖上這是在玩什麼花樣?」

  慶王嘆了口氣:「生了這許多的事情,估計父王在京城也坐不住了。」

  要知道使團案至今可是涉及到了諸多皇子,洪武皇帝這個做老子的人要坐得住才怪。

  想想古往今來歷朝歷代的皇子為了爭奪皇位,哪一次不是一場流血的戰爭。

  流的是誰的血?是帝王家的血。

  「他就不知道這時候就這麼出宮會很危險麼?」慶王妃冷笑道。

  慶王抬頭望向慶王妃,他心裡豈能不知道慶王妃打的什麼主意。

  慶王妃望向莫師爺:「那邊知道這消息了麼?」

  莫師爺點點頭:「想來他們應該已經知道了,據說這消息便是那邊放出來的。」莫師爺說到這兒頓了頓:「其實我也覺得納悶,這可是個大好的機會他們不好好把握,偏偏卻把它傳了出來,也不知道那個管先生是怎麼想的。」

  慶王妃說道:「沒錯,這確實是個絕佳的機會,師爺,你趕緊聯繫一下管平章,讓他……」

  慶王妃的話還沒有說完便被慶王的幾聲咳嗽給打斷了,慶王妃知道一定是慶王有話要說,她扭頭望著慶王。

  慶王因為咳嗽臉色變得蒼白:「這是個機會,但卻不能是我們主動叫他們出手。」

  慶王妃有些不解,問他為什麼。

  莫師爺卻是七竅玲瓏心,一瞬間就想通了其中的關節。

  莫師爺對慶王妃說道:「王爺說得對,我們確實不能要求他們做什麼。王妃想想,當今聖上可是王爺的父皇,若到時這事情泄露出去王爺又將有何顏面面對天下人,即便是繼續了大統也會受後人詬病,想想那些虎視眈眈的諸藩王,弄不好最後只是替他人做嫁衣裳。」

  慶王妃愣了愣,可不正是莫師爺說的這樣麼?

  莫師爺又說道:「把主動權交給明教的那些人,他們要做什麼是他們的事,那時候我們就坐享其成,反過來我們還要替聖上報仇,剷除明教!」

  慶王妃終歸是個女人,哪裡能夠思想到其中的道兒會這麼深。她不得不佩服慶王與莫師爺的心思來,她問道:「所以我們最好是什麼都不做?」

  慶王點點頭:「對,我們目前最好是什麼都不做,不能輕舉妄動,以不變來應萬變。放心吧,這個消息一旦傳開了,總會有人忍不住的。」

  莫師爺說道:「另外我還收到一個消息,說是道衍和尚離開了北平,向西來了。不過他的行蹤很是詭異,沒辦法追蹤到他現在到了什麼地方。」

  慶王不由得一驚,道衍和尚可是燕王的智囊,他竟然在這個時候離開了北平,他去哪,想要做什麼?

  在慶王的心裡,其他的皇子根本就不足為懼,他覺得真正應該擔心與提防的便是燕王,一來燕王的勢力強大,而燕王的性格與洪武皇帝很是相似,殺伐決斷,二來燕王的身邊還有一個道衍,這個道衍可不是一個能夠小覷的人。

  「必須要弄清楚他的動向,告訴管平章,無論如何都要把這個人給我盯死了,他此番離開北平一定有很重要的事情。記住了,只要盯著就行,不要驚動他。」慶王說到這兒又用力地咳了幾下,這一次的劍傷雖說並不嚴重,可是這兩天他卻並沒能夠安心靜養,說話太多,牽扯了傷口。

  莫師爺應道:「小人馬上去辦。」

  待莫師爺退下後,慶王妃輕聲問慶王:「你說管平章會不會對聖上下手?」

  慶王弱弱地說道:「不會,他倘若真要對聖上下手就不會把消息給散布出來了。他早已經看清楚了,這是個玲瓏局,看似機會,但絕對不是他管平章的機會,只要他出手,他和他的明教就會死無葬身之地。就算是我登上了皇位也一樣免不得要拿他管平章和明教祭旗,弒父弒君的大仇我若是不報的話,那豈不會被天下人恥笑?我的那些親兄弟們又怎會放過那樣的機會呢?所以他不敢動,正因為他不敢動所以才會把消息放出來,他是希望別人動,那個時候就沒有他們的什麼事了,在亂局中他若是助我上了位,以後我便再沒有理由動明教了。不得不說,這個管平章還真是個人物。」

  慶王妃嘆了口氣:「這樣的人留下很可能會成為禍患,他難道就真的滿足做一個明教的教主麼?」

  慶王冷哼道:「他自然不會只滿足做一個教主,你知道他曾和本王怎麼說嗎?」

  慶王妃搖搖頭,她還從沒聽慶王談到這件事情。

  慶王說道:「若是本王登上大寶,他要本王遵明教為國教,他說得好聽,什麼以教義助本王治國,本王何嘗不知道他的狼子野心?他是想用明教來綁架我大明朝,你想想,到時候是王法大還是教法大?弄不好到時皇家就會被明教給架空了。」

  慶王妃也嚇了一跳,她怎麼也沒想到管平章竟然打了這樣的主意,偏偏慶王還願意與他走那麼近,那不是與虎謀皮麼?別到時被人家吞得渣都不剩下。

  慶王見王妃一副驚恐的模樣,他安慰道:「你也不用把他放在心上,就他那點小九九在本王眼裡根本就不算什麼,要收拾他也就是抬抬手的事情。只是現在我們還需要他在前面衝鋒陷陣,不然本王又豈會處處維護於他?他再怎麼厲害又怎麼能與整個大明朝抗衡?」

  慶王妃這才放下心來。

  「倒是這個道衍,不知為何,從聽到道衍離開北平這件事情我的心裡就不踏實,總感覺有什麼事會發生。」

  慶王妃不知道慶王為什麼那麼在乎那個道衍,在她看來道衍不過是燕王的一個幕僚,還是個化外之人,一個和尚能夠成得了什麼氣候?

  慶王妃說道:「這個道衍真那麼厲害嗎?」

  慶王微微點點頭:「你是不知道,這道衍雖說是個大和尚,可是卻是釋、道、儒三修的怪才,佛家、道家、儒家他都是當世集大成者,就連當今聖上都說道衍做和尚可惜了,若是他願意為官,至少可以官至二品。」

  慶王妃卻不服氣:「再是集大成也只是個學者,如趙括紙上談兵罷了。」

  慶王不屑地看了自己的女人一眼:「你知道老四為什麼能夠立下那許多的軍功麼?還有這麼多年聖上為什麼一直都對老四青睞有加麼?」

  慶王妃見慶王這麼問,她才意識到自己是不是真小看了道衍:「莫非都是那個大和尚的功勞?」

  「沒錯,就我所知好幾場硬仗都是由道衍親自指揮的,而道衍在初見老四時,老四便問他,自己欲成大業該當如何去做,道衍卻只說了四個字,休養生息。這些年來,老四一直都很是低調,他在北平不就是奉行著道衍給他的這四個字麼?」

  「這些事情王爺又是怎麼知道的?」慶王妃很是好奇。

  慶王苦笑:「我的這些兄弟之間誰的府上沒有別人派的臥底呢?這也是為什麼我一直不許下人進入後院的原因,而且後院的戒備也一直是王府最嚴密的。」

  慶王妃恨恨地說道:「要是讓我知道誰是臥底,我一定要剝了他的皮。」

  慶王搖頭道:「沒用的,就算你殺了一個說不定他們還會再派來一個,與其做這無用功倒不如聽之任之,要知道這也是把雙刃劍,假如我們用得好了他便會成為我們一枚很好的棋子。」

  慶王妃明白了慶王的意思,她笑了:「還是王爺的心思縝密。」

  慶王擺擺手:「你是想說我老奸計滑吧?其實真正能夠稱得上老狐狸的人不是我,而是當今聖上,我們的父皇。」

  慶王妃又讓慶王給弄糊塗了。

  慶王說道:「父皇深諳帝王之術,就拿立皇太孫的事情來說吧,既然太子死了,那麼就該在我們這些兄弟里另選一個,可他偏偏卻立了皇太孫。如果說立太子那是考慮皇家的正統,區分嫡庶的話,那麼立皇太孫這事情說做得很不講究了。皇太孫也並非是太子嫡出的,這事兒怎麼都無法說出個由頭來。」

  慶王妃說道:「是啊,如果是從你們兄弟之中再另選一個的話你的希望也是很大的。」

  慶王笑了,這一笑又牽動了傷口,輕咳一聲:「父皇不可能再從皇子中選的,因為他根本就無法選擇,因為在他看來他的這些兒子都還不錯,你看看哪一個藩王不是能征善戰,智能雙全?幾乎就沒有一個遜色的。越是這樣,父皇就越不敢在我們之中選擇了。」

  慶王妃這回才真正懂了,各個藩王都很優秀的話,洪武皇帝還真是無法選擇,而且弄得不好還會引發藩王之間的爭鬥,那樣一來他辛辛苦苦打下的基業就又要變得風雨飄搖了。

  慶王繼續說道:「而且父皇選擇皇太孫也是有他的想法的,這些年來,父皇造的殺戮太多,從胡惟庸案到藍玉案,還有懲治的那些貪腐官員,哪一個案子不是若干的人命為代價?但他沒有辦法,為了大明江山的穩固他必須這麼做。從元朝的手裡接下這個爛攤子,不狠一點不行啊,俗話也說,治亂世需用重典,也正因為他這些年的殘酷才造就了大明開國的盛世,但接下來再這麼做就不行了,物極必反的道理父皇比誰都清楚,所以他接著的治國方略應該是以儒家思想仁愛治國,而皇太孫的三位老師都是當今大儒,你以為這是偶然麼?父皇恐怕早在皇太孫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在布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