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3.第613章 函授班(上)

  第613章 函授班(上)

  董師三人,對於李師叔說的沒正事也認可,董師、白肅山、郭士槐三個,跟李勝利的狀態差不多,老師教不了,只能求諸於典籍了。

  現在的李勝利跟董師三人,或是手藝差不多的這批人,真是到了遇上問題才知道自己不會,遇不上問題只覺著自己全會。

  而真遇上問題的時候,有些問題,即便是史老、蒲老也解答不了的,幾人的手藝雖說還是不如史老跟蒲老,現如今他們能從前輩身上學到的東西,也實在是不多。

  因為能教的、該教的都教了,除了手藝不如老師之外,他們覺著該會的也都會了,成名成家之後,想要再進一步,只能求諸於典籍了。

  如今又正逢風霜雨雪遍布,三人很難靜下心攻書,求諸於典籍卻又不能靜心去思考,進境就很慢了。

  其實正經該去山上村承接傳承的,就該是董師這樣的醫界中堅。

  但三人的水平又實在不低,差不多超越了山上村一多半的名老中醫,就拿中焦脾胃而言,董師跟白肅山的造詣,怕是也沒幾個能比的上。

  而論及中醫治心腦血管病,郭士槐又是妥妥的大拿,山上村沒人比的上他。

  教徒弟也得分人的,教他們三個這樣的,老師就會被一問一個屁墩,找個摳底的學生,山上的那批名老中醫,那是嫌自己活的長了。

  如今的董師三人,就屬於學生不想學,老師不願教的物件。

  但論及坐堂診病,山上的名老中醫們又各有各的絕活,哪種絕活拿出來,也是值得去學習的,可單學絕活,於傳承無益。

  系統的去學,對董師這類人而言,時間消耗的太長,又學之無益,總而言之,中醫傳承之中,合適的徒弟也不是那麼好找的。

  真要論坐堂治病,這仨公認水平不錯的醫家,又跟山上村的名老中醫,沒多大的區別。

  許多中醫的常見病,水平高是這麼個治法,水平不算太高也是這麼個治法,入門級的水平,差不多也是這麼個治法。

  有些時候,許多醫家,一輩子也遇不上多少疑難雜症,更多還是在跟普通疾病磋磨,這種磋磨,水平大差不差的也就夠了。

  但又有些時候,一些時運不濟的醫家,也會天天面對疑難雜症,這種病症,就屬於沒點水平真弄不了的了。

  中醫不好批量製造,難也就難在了這裡,即便徒弟可以批量的出,將來的病家卻不會批量的來,細說起來儘是些矛盾。

  董師等人的水平高,傳承就可取,山上村的一些名老中醫的水平一般,傳承就不可取,那也是胡話。

  這既要看傳承的水平,也得看徒弟的水準,史老如今的弟子算是名老中醫的一員,說不定山上那批名老中醫的弟子,將來就有國醫聖手的存在。

  醫界這地方也怪,有些時候不以醫術論傳承的高下,有些時候,還就得以醫術論傳承的高下。

  就跟大醫家、醫家、普通中醫師,面對桂枝湯症的時候一樣,這個時候真是難分高下的,這樣的病症,也不存在厘不清的醫理。

  但到了李勝利剛剛提出的輻射病上,則又是各有各的道理了。

  中醫不需要標準,因為標準就在典籍之中,但中醫行醫卻是需要標準來規範的,不可能讓你在普通病症上隨意用藥。

  許多方子,不是病家問起,這味藥放在方子裡妥當與否,中醫師就可以隨便劃掉的,用與不用總要有醫理支撐的。

  再者,西醫標準的客觀性,也是不容忽視的一節,中醫的規範或是標準,也需要借鑑一下。

  中醫要有自己的標準,那可不是自家關起門來胡搞的,對應西醫的標準,中醫自己的標準只會更加的嚴格。

  立方開藥醫理不清,真吃死了病家,按照之前的規矩,醫者是要抵命的,賞罰分明,這才是規矩。

  真論及這樣的標準,李勝利也是弄不出來,這種標準的確立,不僅需要中醫師的參與,還得需要一些中醫外行,或是說各界精英的參與。

  西醫或是中醫,來單獨制定這個標準,也難免有所偏頗的,只是標準的事,現在卻不著急,如今赤腳醫生還在,這樣的醫療條件,談標準,太早了些。

  想到赤腳醫生這一節,遇上了董師三人,李勝利這邊也是有疑問需要三人幫著出主意的。

  「三位,青年下鄉正在進行之中,函授班怎麼選人,你們這些前輩,給我個章程唄?」

  提及即將付諸行動的函授班,李勝利這邊也是麻煩一堆。

  藉助最初的函授班,攏了一批村醫、鄉醫之後,函授班這邊招納學員的事,也基本停了下來,如今下面的幾乎全是中醫新丁,首先的一點,函授班資格的劃定,就是個問題。

  選人在李勝利看來,也只是細枝末節,自打鬧騰起來之後,各地進京的學生人次可是不老少。

  冬天,北邊來的還成,可南邊的學生穿著單衣來了,總不能讓他們凍死在北方,即便凍不死、凍壞也是不成的。

  因此大批的衣物就被免費發了下去,除了衣物、被褥這些,來人對四九城糧食的消耗,也是恐怖的。

  這也是李勝利之前的活扣之一,借著這些學生,他跟王前進可沒少往自訓班的營地倒騰糧食。

  無論是衣物還是糧食,如今的供給都是很緊張的,由著學生隨便進城,城裡也真是吃不消。

  如今的四九城就不允許各地青年隨便進出,函授班的學員怎麼進京,就不是李勝利能解決的問題了。

  除了如何進京之外,還有一個數量問題,人少了,於中醫大傳承作用不大,人數多了,自訓班這邊從哪出口糧,也是個擺在面前的問題。

  這些問題董師三人也解決不了,問一問三人,如何篩選函授班的學員,倒是可以的。

  「李師叔,這茬我們也是無權置喙的,怎麼選弟子,還得是老師們說了算。」

  掃了一眼用江湖油滑擋住自己的董師,李勝利無奈一嘆,這老貨也是滑不留手,老師們,自然說的是山上的名老中醫了。

  背功、韌性之外,中醫擇徒還講究一個悟性,悟性這玩意兒,也是全無標準可言的。

  一個人在這家醫脈的悟性,可能在天才之列,到了別家的傳承門裡,就是笨蛋一樣的物件,這也是根本沒法說理的事兒。

  中醫以人為本,還真不是嘴上說說的,師父跟徒弟契合與否,才是關鍵所在。

  徒弟願意學,師父願意教,師父教的徒弟全都學的會,還能在師父的引導之下舉一反三,這無疑是最好的師徒關係了,也是最好的傳承關係。

  但這玩意兒,也屬於可遇不可求的奢望,就跟李勝利問怎麼選人,董師避而不答一樣,傳承之中,想找合適的弟子,就不是什麼容易事。

  李勝利這個小師叔的函授班,如今連的可不是之前中醫大那種教學班,而是跟山上村名老中醫們的傳承息息相關的。

  在這種事兒上胡沁,萬一選上來的學員不符合山上那些個名老中醫的要求,這茬可是要吃掛落的。

  「江湖油子!

  製藥這茬,董師跟老白就別摻和了,以後的中成藥,就是個降低用藥標準的差事,隨行就市的玩意兒,於醫術的進境無益。

  你們聚在一起,不如多想想,下面的中醫診所該怎麼架構,一個縣級的中醫院該需要什麼樣的架構。

  真正的函授班運行在即,下面的赤腳醫生學習班也會越來越多,以後咱們手裡的學員,只會越篩越精銳。

  下鄉,總不能一直待在鄉下的,城裡下去的青年,終歸還是要返城的。

  他們想不到將來事,我們這些擘畫中醫大傳承前路的人,還是要為他們考慮周全的。

  人該怎麼選,再怎麼往下放,或是怎麼返城,這些就該是您跟老白需要耗費心力的事兒了,許多事,總不能老是我一個人頂著。」

  笑著調侃了油滑的董師一句,李勝利這邊也肅容說起了正事。

  與製藥相比,學了中醫的下鄉青年,還有鄉下青年,將來的去處在哪,才是極重要的一個話題。

  下鄉青年、鄉下青年,既是一個群體,也是兩個不同的群體,戶口之間的區分,也是將來三四十年內的大事一件。

  赤腳醫生總不能全部由下鄉青年來擔著,真正能成為赤腳醫生群體的也不是他們,而是真正的鄉下青年,不是本鄉本土的,誰會枯守一地半輩子?

  但這樣的區分,在自訓班這邊還不能真正的體現出來,體現出來了,就是跟大環境相悖,直接就能讓自訓班關張。

  這些只能在培訓過程之中,悄悄的做區分,不然赤腳醫生全部由下鄉青年來承接,將來返城的時候,赤腳醫生的隊伍,就會出現大面積的空白,有些努力也就會隨著返城而付諸東流。

  借著函授班,不斷擴大赤腳醫生之中鄉下青年的比重,同時兼顧下鄉青年,才是對中醫大傳承有利的好事,真要是只管下鄉青年,不管數量更多的鄉下青年,也是本末倒置的營生。

  有些話說出來就是不合時宜的,下鄉青年跟鄉下青年之分,李勝利不會輕易的說出口。

  但董師也不是什麼白丁,差不多聽懂了小師叔李勝利話里的意思,這半大老頭,也是面色一變,沉吟了一會兒才說道:

  「小師叔思慮周詳,這差事我跟老白接下了。

  只是我跟老白一起稍顯力孤,人員還是要再選一些的,小師叔能否庇護一二?」

  董師的奉承李勝利沒聽到,但聽到了庇護二字,眉頭就皺了起來,要是中醫行內人,董師也不會是這個說辭。

  庇護在京的中醫師,也是李勝利的職責之一,即便是家境真的很不好,被人盯上的中醫師,李勝利也會出手拉一把。

  真到了名醫名家這種程度,只要不是叛逆之類,李勝利最起碼也能讓人活著,真要是叛逆之類,他也沒招兒。

  中醫行內,也不是沒有這樣的人,但這類人撇除之後,剩下的那些,李勝利要庇護還庇護不住,動手的人就要付出很大代價了。

  除了中醫師、藥工之外,中醫行內,也有外行人存在,比如中醫研究院跟司里的一些人。

  董師要出手拉的,多半就是這類人了,這些雖說不是行內人,但也算是懂行的人,想了一下之後,李勝利也就輕輕點了點頭。

  許多事,別說是董師了,就是李勝利跟王前進也不好做甄別,拉的人會不會有麻煩,只有拉了以後才知道。

  董師既然開了口,自有要拉的理由,李勝利也不好多說什麼,厚此薄彼,之前也是沒辦法的,現在時局因北邊的事稍微緩和了一些,董師的想法也不是不成。

  人來了,李勝利也輕易不會放董師、老白、郭士槐離開。

  除了攻讀典籍之外,中醫到了內科高級的水平,想要有進益,要麼去看診治病,要麼就是幾個醫家聚在一起閒聊醫術。

  跟蒲老等人的閒聊,多半都在相互診脈的早課上,時間稍顯短促,董師等人來了,李勝利也沒客氣什麼,沏上茶飲,眾人落座。

  拿著新病症輻射病,就著中焦脾胃就聊了起來,真要說起中醫治病,有些時候也簡單,中醫內科一半的功夫都在中焦脾胃之上。

  脾胃在中焦,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皆賴以所養。

  要說內科哪一門必不可缺,李勝利說不出來,史老、蒲老、董師他們也說不出來,但中焦脾胃哪一科也不可或缺,卻是可以說的出口。

  所以多半內科的中醫師都要在脾胃之說上,有點造詣的,不然,手藝可就拿不起來了。

  儘可能的多聊了一會兒,各人都有所收益之後,李勝利這邊才散了場。

  李勝利著力於脾胃,也真是為了新病症輻射病,這病雖說後世也有研究,但精研的深度還是不夠。

  以後的中醫,能騙錢的地界多了,揚名還是在治癌之上,別說治癒癌症了,就是能有效的調養,那也是了不得的名醫名家,也能名利皆收的。

  許多事,總有一個發展過程,就跟風雨的目的達不到一樣,中醫以後也難免成為許多人逐名逐利的工具,無論哪行哪業,純粹的人都是極少的一部分。

  這也跟中醫的迅速凋零有關,都去追逐名利了,枕於傳承的就是傻瓜,這也是沒地兒說理的營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