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裡少了這麼多人,一下子變得空曠起來。
小酒館宿舍樓那裡的房間也空出好幾間。
接下來的幾個月,不斷地有人從北城離開前往全國各地。
到快過年的時候,已經有數10萬離開北城。
軋鋼廠的年終總結大會上,李建東發表完講話之後,召集班子成員開了一個最後的會。
今年一下子少了這麼多臨時工,工作幹得有些捉襟見肘
不過,今年的任務提前已經完成了大半,所以年前這段時間還沒有感覺出太緊張。
但是,明年開春以後就不好說了。
「關於明年的任務,按照往年的標準,肯定是要再提高一些的,咱們廠本來就已經少了這麼多臨時工,明年的任務如果再增加的話,到時候肯定會有所困難,大家不妨各抒己見,看看怎麼解決明年的任務問題?」
李建東對班子成員們問道。
其實,他自己心裡已經有了計較。
但不管怎麼說,班子成員們不是擺設。
像生產任務這麼重大的事情,還是要大家一起討論得比較好。
「李廠長,我覺得咱們還是應該多動員一下工人們,畢竟裁掉臨時工不是咱們的決定,是上面領導一定要讓臨時工們離開,現在人少了,那麼剩下的人理應擔當起其他的工作。」
一名班子成員這麼說道.
很快第二個人站了起來。
「我也覺得吳主任說的對,安排給咱們廠的任務是所有工人的任務,少了一部分人,他們的工作當然應該由剩下的這些人做,能夠留在北城就已經很不錯了,多辛苦一點算什麼呢?」
其他幾個班的成員也是同樣的意思。
在他們看來,不讓工人們幹這些活,讓誰干呢?
明年北城的人會持續減少。
到時候想找臨時工也不好找,總不能讓他們這些領導去干那些裝卸的重體力活吧。
李建東聽了這些話,也不能說他們都做得不對。
畢竟對於他們來說,使勁壓榨工人就是最簡單的方法。
也可能是對他們來說唯一的方法。
不然能怎麼辦呢?
他們一直都是這麼幹的,但李建東卻有另外的想法。
工人少了,任務多了。
那麼就全面實現自動化呀。
這不正好是一個機會嗎?
之前找鋼廠就已經研究出了很多數控工具機,但是因為生產成本的問題,每個車間裡的數控工具機數量並不多,大部分還是老式工具機。
現在工人數量少了,如果想要能夠完成任務。
除了讓工人們加把力之外。
改良設備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好了,我知道了,今天的會議就到這裡吧,馬上要過年了,提前給大家拜個早年,明年咱們繼續回來再戰。」
李建東說完話就散會了。
關於全面提升軋鋼廠現代化設備的事情,不是他們班的成員所能決定的。
李建東開這個會,本來只是想要聽聽大家的意見,不過看來這些班子成員們,在對展鋼廠未來發展規劃的思想上,和他根本不在一個層次。
所以,李建東也就不願意跟他們多說了,到時候直接去找領導商量就好。
這大概是李建東穿越過來後最無聊的一個新年。
院裡少了那麼多年輕人,一下子變得有些陌生了。
當然,過年的時候,他的徒弟們還是來給他拜年。只是曾經喊他爺爺的那些孩子們,有不少已經去了吉遼。
發完紅包之後,李建東就開上車,準備去找葉大領導。
雖然葉大領導是部里的管委會主任。但其實實際生產上的事情,他也能夠過問。畢竟畢大領導已經被停職了。他的工作現在也是由葉大領導在負責。
李建東找到葉大領導。
給他拜完年之後。
就說起了明年扎鋼廠的打算。
「大領導,今年上山下鄉了這麼多人,我們廠也一下子減少了2500名臨時工,按照往年對今年任務的預測,剩下的人想要完成任務,恐怕有些困難,所以我想加強一下廠房裡的現代化設備,多搞一些數控工具機,您看怎麼樣?」
葉大領導想了想說。
「增加現代化設備是沒問題的,但關鍵是我們的條件允許我們增加嗎?」
葉大領導畢竟不擅長生產方面的東西。
但他相信李建東,想要聽聽李建東的意見。
李建東也沒有忌憚的說道。
「我覺得應該是已經有條件了,畢竟咱們吉林那邊的礦已經開始開採,今年的產量比去年提升了將近一倍,拿出一部分來製作設備,我個人覺得還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而且我們也可以製造一些方便採礦的設備,到時候採礦量增加了,製作設備的鋼材不就也回來了嗎?磨刀不誤砍柴工嘛。」
葉大領導聽李建東這麼說,哈哈大笑了起來。
「不錯不錯,李建東你說的不錯,磨刀不誤砍柴工,不過關於這些採礦設備的事情,你已經研究透了嗎?」
李建東搖搖頭說道。
「暫時還沒有研究過,不過我心裡已經有了大體的想法,只要明年給我點時間,應該不是什麼難事。」
李建東這是謙虛的說法。
其實對於一些機械設備。原理方面都是一通百通的。
只不過有些關鍵的細節,還需要一點點時間來攻克而已。
對於現在的李建東來說,研發一點大型工程設備,對他來說根本不算什麼事。
畢竟收徒系統給他的這些機械知識,都是來自2023年左右的,那時候的科技隨便拿出一樣,放到現在都是降維打擊。
「好好好。」
一大領導一連說了三個好,語氣興奮的說道:
「李建東,既然你有把握,那麼我就絕對支持你,等明年開工之後,你寫一個詳細一點的報告給我,到時候我來跟上級領導申請,如果有需要的話,我可以再合併一個機械廠給你,讓你們一邊研究一邊製造,到時候你們軋鋼廠的責任可就更重了。」
葉大領導雖然不擅長生產方面的事情。
但他和畢大領導有一個相同的地方,那就是完全相信李建東了。
專業的事情交給李建東去做,他們只負責在背後支持就可以了
從葉大領導那裡離開後。
李建東就直接去了秦家。
秦淮茹的父親秦大山,還有母親王世燕,見到李建東之後都是非常的熱情。
「建東,你來了,快進屋裡面坐。」
王世燕熱情地邀請李建東。
雖然女兒帶著外孫去了香江,但女婿並沒有冷落他們。
反而平時回來的更頻了。
除了過年會回來拜個年。
有時候其他節日,李建東也會帶著東西回來。
「爸,媽,你們最近過得還好嗎,村裡的生活怎麼樣?」.
李建東坐到炕上,然後跟秦大山還有王世燕嘮起了家常。
農村就是農村。哪怕有李建東這個女婿,秦大山家裡的生活條件比村里其他人都要好得多,但依舊也就是個溫飽水平。
除了不愁吃穿之外,連一點娛樂都沒有。
不過就算這樣,也已經讓村裡面十分羨慕了。
「建東呀,我們在村里過得很好,不愁吃也不愁穿,唯獨就有一點,有時候會想到懷如。」
秦淮茹她媽王世燕,有些傷感地說道。
這還是他們第一次過年沒有看到自己的女兒。
一下子跑去香江那麼遠。
接下來多少年恐怕都見不到了。
雖然李建東代替女兒回來看他們,可女婿就是女婿,跟女兒還是不一樣的。
秦大山也在旁邊嘆了口氣。
雖然想念女兒,還有外孫。
但,他們也知道,這一切都是為了女兒和外孫好,就像他們村里人都想著要進城裡,從北城去香鄉也是一樣的道理。
村里人想要進城,無非是因為在城裡有定額還有工作,進了城裡以後就不愁吃穿了。
從北城去香江,除了不愁吃穿之外。
還可以有一些其他的追求。
有李建東這個女婿之後。
秦大山和王世燕的見識也廣闊了不少。
他們知道外國人生活都是很精彩的。
人家那才是生活自己這只能算是生存。
甚至有些人連生存都做不了。
一天三頓飯都吃不飽,這做人之間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李建東看出了秦淮茹爸媽的精神狀態不太對,他試探著問道。
「爸,媽,你們要是想淮茹的話,不如我想辦法安排,你們也一起去香江吧?」
聽到這話,秦淮茹她媽眼睛突然亮了起來。
不過很快又有些泄氣地說道。
「建東,還是算了,我跟你爸都是老頭子了,連北城都沒怎麼去過,去了香江那是一竅也不通啊。」
秦大山也在旁邊說。
「是啊,我們什麼都不懂,去了香江,萬一惹了麻煩怎麼辦,畢竟聽說那裡都是洋人,人家說的話咱們也聽不懂。」
秦大山和王世燕,都不是膽小的人。
但是遇到可以離開村裡的機會時,兩人卻都打了退堂鼓。
這也是制約很多人進步的主要原因,那就是沒有做好前進的準備,還沒有看到困難在哪裡,就已經開始打退堂鼓。
李建東本來想要跟他們解釋一下,去香江並沒有那麼困難。
但是,見秦大山和王世燕打了退堂鼓。
李建東就覺得沒必要跟他們說那麼多了。
畢竟他們歲數都這麼大了。
能在村里安穩地過完下半生,也不是一件壞事。
從秦淮茹家離開後,李建東又帶著丁秋楠,一起去了丁秋楠家。
在外人面前,李建東和丁秋楠一直都在隱藏兩人的關係,就連丁秋楠的爸媽也不知道他們關係,李建東人也從來沒有解釋。
只是,每年都過來看望一下兩位老人,把丁秋楠送回家裡住幾天。
過完年後再把她接回城裡。
丁秋楠不在的這幾天。
李建東一個人住在二進院。
傻柱跟陳雪茹經常過來看看她,倒也沒有那麼的孤單.
一轉眼。就到了開工的日子。
李懷明開完了新一年的開工動員大會,回到辦公室以後,就著手寫給葉大領導的申請信。
今年想要完成任務,主要就看設備的提升。
如果能夠實現自動化或者半自動化,今年的任務就沒有問題了。
其實是否實現自動化?
並不是完成任務的唯一方法,就像其他班子成員們說的,給工人們增加一些壓力,今年的任務也未必完不成。
李建東之所以要推進現代化設備,主要是為了加快全國工業的發展,把國家從一個農業大國轉變成一個工業大國。
用最短的時間追上西方一些國家。
避免將來被他們制裁。
這也是他選擇留在北城,而不是跟秦淮茹和孩子一起去香江的最主要原因。
李建東現在已經有了花不完的錢。
利益追求對他來說已經不算什麼了。
至於名聲,李建東這人相當低調,從來也不覺得名聲大有什麼好。
所以他現在做的事,只求一個問心無愧,不想虛度這一生而已。
申請送上去之後,沒過幾天就獲得了領導的回執。
允許軋鋼廠研發新設備,並且增加生產線上的現代化設備。
有了領導們的支持,李建東就開始放手大幹起來,組織大量的機械工程師,開始研究大型採礦設備,大型吊裝設備。
同時葉大領導也把附近的紅星機械廠,並給了軋鋼廠。
兩個廠子合併之後,軋鋼廠這邊就有了自己製造大型設備的能力。
李建東在紅星機械廠里開了兩條生產線。
一條生產線專門生產數控設備。
另一條生產線則是負責製造叉車。
畢竟之前走的那一部分臨時工,有很大一部分是裝卸工。
雖然李建東已經一再強調能留的話,儘量要留住這些裝卸工。
但是架不住這次裁掉的臨時工數量太大
所以李建東之所以想要製作叉車,主要就是為了方便裝卸,把那些能用叉車的全部用叉車來裝卸,剩下的用普通工人就差不多了.
而自從合併了紅星機械廠之後,李建東的研發速度也快了許多。
從鏟車叉車,再到放炮用的鑽機,吊車,拌裝車,等等設備……
幾乎每兩三個月就有一項新的設備研發出來。
而機械廠的製造速度也越來越快。
原本只是千人的機械廠,經過幾次擴建後也達到了5工人。
每個月都有無數輛重工設備被製造出來,然後運往全國各地。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李建東憑藉一己之力,把軋鋼廠的生產能力提升了一大截,極大的加快了國家工業發展的速度。(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