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 討伐不臣

  聽了李東陽的話,葉春秋臉色微沉,李東陽倒是再一次點醒了他,對這百官的心思,他的確起了一些警惕。

  他完全可以想像,當無數的奏疏和萬民書送到了京師,會有怎樣的震撼,只怕用不了多久,太后和夏皇后都可能非得打退堂鼓不可。

  就如李東陽所說的,她們終究是女人,屆時得知太子遭遇了這麼多的反對,所想的,肯定不是讓太子克繼大統,而是保全孤兒寡母們的性命,若是這個時候,有人願意提出敕封太子為親王,讓他就藩來做為交換,太后和夏皇后點了頭,也是不一定的。

  至於他的泰山大人,在百官逼宮之下,難道真能撐得住?

  力挽狂瀾,固然所需的勇氣不可缺失,可是很多時候,也不是單憑勇氣就可以什麼都辦得到的。

  對於王華,他若是一意孤行,就可能惹來天下烽煙四起,他敢不謹慎嗎?他若是竭力站穩自己的立場,就可能引發宮變,最後給整個王家惹來災禍,他還能堅持嗎?可若是他只需退縮,只需退縮一點點,大不了,他還可以致仕,無論誰做天子,都可能給予他禮遇,優渥地對待王家,不失王家的富貴,甚至即便駕鶴西去的時候,新天子也少不了給他加一個文成或者是文忠的諡號。

  退一步,就是海闊天空,可是堅持不退讓,就可能是刀山火海,泰山大人,還能夠堅持立場嗎?

  撥開層層不解後,葉春秋感覺心底越加沉重,情不自禁地深吸了一口氣,放緩緊迫的思緒。

  此時,李東陽又道:「在這京中的禁衛和京營兵馬,甚至是廠衛,是敵是友,都是難測,這是狹路相逢勇者勝,比的是誰膽量更足,太后和夏皇后,甚至是太子,乃至於是王華,他們只要膽怯,不再堅持,尚且不失王侯,可以衣食無憂。而對於那些百官,對於許多的士紳,他們一旦開了擁立興王世子的口,就無法回頭了,他們只能咬著牙,不能成功,便一無所有。所以一旦開始了,那麼這天下的士紳,還有廟堂中的許多大臣,只怕都要拼命了。」

  葉春秋稍稍思索,便道:「那麼,我現在就去京師。」

  李東陽看著葉春秋道:「太后的旨意呢?」

  葉春秋道:「太后沒有旨意,似乎宮中有人從中作梗。」

  李東陽便道:「殿下,這是有人不希望殿下去進京啊。何況,就算太后准你入京,可若不是勤王詔,又有什麼用?殿下孤身入朝嗎?若是不帶上新軍,這風險,實在太大了。」

  葉春秋倒是認同他的話,現在他的心是有些亂了,倒是李東陽這個已經被淘汰在權力外圍的局外人,看得比他要清楚許多。

  現在擺在葉春秋面前,也只有兩條路,要嘛在這裡等待結果,而一旦讓朱厚熜做了天子,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另一種可能就是索性帶兵入關,可一旦帶兵入關,這就和謀反沒什麼區別了,到時候這滿朝文武再哀嚎幾句,接下來,便連宮中,只怕都會對葉春秋起疑。

  葉春秋想了想,神色越加沉著,隨之道:「我葉春秋絕不是坐以待斃之人,太子殿下尊我為亞父,陛下無論多麼混帳,可也是我兄弟,到了現在這個時候,我怎可在這關外安逸度日?無論怎樣,我非入關不可。這坐天下,非太子不可,無論是誰,謀劃了什麼,我就算是拼上了一條命,也決不讓他們得逞。」

  李東陽看著一臉堅定的葉春秋,道:「殿下應當先找一個穩妥的辦法,該立即修書一封給京中信得過,且能見太后的人,請太后無論如何,讓殿下發兵入關勤王,只要新軍能夠得到太后的懿旨,能夠入關,一切就好辦了。」

  葉春秋似乎也覺得這樣最是穩妥,再不多疑,立即走到了案牘前攤開紙,思索片刻,便開始給錢謙修書。

  錢謙在宮裡,他是可以靠近太后的人,不過……現在谷大用從中作梗,事情未必能順利,可無論如何,葉春秋也想著要盡力一試。

  ………………

  而離葉春秋很遠的一個地方,海天一線上。

  在經歷了一場海上的暴雨之後,海面漸漸地又平靜了下來。

  無數的艦船,迎著微風,在海面上徐徐而行,那最大的寶船上,升起的乃是龍旗,龍旗獵獵作響,朱厚照正舒服地瞭望著碧藍的天空,伸了個懶腰。

  「快到暹羅了吧?」朱厚照扶住了船舷,又道:「這一路來,真是有意思啊,晚一些,得到暹羅補給了,先派一支馬船去,讓他們做好準備。」

  劉瑾哭笑不得地道:「只怕暹羅人……」

  「你是說他們不會肯?哈,反了他們,他們若是不乖乖地補給,朕就將暹羅踏平了。」

  看著一身霸氣的朱厚照,劉瑾頓時露出喜色:「好啊,好啊,那就踏平暹羅。」

  不是劉瑾好勇鬥狠,他現在真是恨不得朱厚照趕緊踏平了暹羅,他侍候的這位爺,現在就是出鞘的戰刀,不見血不回啊,現在正琢磨著對馬六甲的佛朗機人干一票呢,若是在暹羅打一仗,這樣也挺好的,說不定陛下玩得開心了,這就選擇回國,那也算是祖宗積德了。

  劉瑾這兩個多月來,每日都在船上上吐下瀉,吃的也不合口味,真真是生不如死,現在就想著,得趕緊讓陛下收收心。

  朱厚照卻是瞪了他一眼,嚴厲地批評他道:「你這說的什麼話?無論如何,這暹羅也是大明的藩屬,怎麼能輕易動刀動槍呢?朕要以德服人,對付那佛朗機人,動手還好說,可這暹羅,是大明的小弟兄,哪裡有說打就打的道理?劉伴伴啊,你跟著朕出來,要學會講道理,別丟朕的臉,朕此番出海,除了宣揚國威,其次便是討伐不臣,該打的時候要打,該講道理的時候也要講道理,這才叫天朝上國。」

  劉瑾不禁滿心的委屈,呃,方才不是陛下自己說將暹羅踏平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