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安市之困

  李恪是聰明人,一個魏家的人情和李世民的信重相比孰輕孰重,自然不難斷定,李恪不會為了一個魏家而去冒欺君的風險,李恪之所以答應魏茹這麼做,不止是為了霍王府的人情,更是因為李恪有十足的把握,心裡已經有了分寸。

  李世民若勝,那魏徵說的就是錯的,縱使李恪把魏徵的奏章轉呈給了李世民,李世民無非也就是笑話魏徵一句書生之見,不知兵而已,不會動什麼大怒。

  李世民若是未勝,那魏徵的這封奏章一旦呈上去不止會叫李世民大怒,遷怒魏家,而且對李世民的威信更是一種損傷,李恪為了父皇的聲望,扣下這份奏摺,就算將來李世民知道了此事,想必也不會遷怒李恪。

  左右李恪都是在做好人,既向霍王府示了恩,也不會叫李世民動怒,這樣的事情他何必拒絕。

  其實就關於遼東戰後,李世民未必能夠大勝,李恪要扣下魏徵奏章的事情李恪也是早有心理準備的。

  李世民要取遼東絕非易事,遼東堅城之一的遼東城雖然已得,但安市城卻還未下,安市城城防之險不弱遼東,而且安市城同樣屯有重兵,安市城守將梁萬春更是善守,想要強取安市城談何容易。

  不過安市雖險,梁萬春雖善守,但比起大唐精銳的禁軍士卒和身經百戰的諸將又算不得什麼,真正拖住唐軍進宮步伐的是遼東嚴寒的氣候。

  李世民是五月中旬到的遼東,未免後軍被襲擾,斷了歸路,李世民行軍頗為謹慎,他先破遼東城,後得白岩城,再取蓋牟城,逐一掃平北線,穩固後方後才到的安市城,當李世民領六萬人馬兵臨安市城下時是已是八月。

  遼東的氣候遠比關中來地要惡劣地多,才八月盛秋,遼東的寒意已經頗重了,不適應遼東氣候的唐軍士卒已經換上了厚衣。

  李世民下定決心,要取遼東,而後滅國高句麗,是做好了要打到冬天的準備的,而高句麗面對大唐軍的攻勢,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整個遼東就已經只剩下一個安市要城了,面對亡國之危,也是孤注一擲,誓要與唐軍纏鬥到底。

  淵蓋蘇文聚重兵,命高句麗北部都督高延壽和南部都督高惠珍兩人領國中並靺鞨十五萬援軍奔赴安市城助守。

  遼東城外一戰,唐軍以少勝多,大破高句麗軍,這時他們才真正意識到,原來大唐這隻猛虎不是前隋那隻生了病的獅子可以相比的。

  但不管什麼時候,總歸是有膽大包天之人的,哪怕唐軍打地再猛,只要沒有踩在他自己的頭上,他就不會覺得害怕,而此次統兵的高延壽便是這等人。

  高延壽率十五萬人馬北渡鴨綠江阻擊唐軍,而他所率的十五萬人馬又多為國中精銳,,驍勇善戰之士,面對尚不及自己麾下半數,且已經連連征戰數月的唐軍自然更多了幾分自信,而正是這種自信給了高延壽和唐軍正面一戰的底氣,也給高句麗大軍的敗亡埋下了伏筆。

  安市城外一戰,李世民依山為陣,親率四千人馬登北山,而後命李勣率一萬五千步騎在西嶺布陣,而長孫無忌則率精銳禁軍一萬一千自山北穿過峽谷,繞襲高句麗軍陣後,斷其歸路,力求一戰而破高延壽,徹底擊垮高句麗主力,叫安市成為一座遼東孤城。

  是役,唐軍先由牛進達領軍一千交戰,佯作不敵,敗退往北,高句麗人見勝得唐軍人人爭功,紛紛率軍追擊,欲拔此頭籌,,不料卻落入了李世民布下的圈套,前後被李績和長孫無忌大軍夾擊,又有薛仁貴和席君買分率精銳下山衝殺,不過半日間高句麗軍大潰。

  只此一役,唐軍斬首兩萬餘級,高句麗人死傷無數,高延壽、高惠珍率餘部三萬八千人歸降,另繳得馬五萬匹,牛五萬頭,鐵甲一萬多領,高句麗舉國驚愕,上下膽寒。

  經過這一戰後,安市城外已經再無援軍,甚至連整個高句麗都已經元氣大傷,鴨綠江以南,除了都城守軍之外,高句麗全國都再難組織起什麼像樣的軍隊了。

  只要速破了安市城,唐軍便可全拒遼東,而後揮師南下鴨綠江,兵逼平壤,只要平壤一破,高句麗就算亡國了,李世民御駕親征一戰便可大捷,可就在這個時候,李世民的身體卻突然出現了狀況。

  李世民雖是行伍出身,馬上皇帝,年輕時身體健壯,但自打登基稱帝以來,累日繁忙於朝務,宵衣旰食,身子骨早已不比當年,在連日奔波數月後竟在遼東因水土不服,背部生了癰。

  大唐軍大營,中軍大帳,關於此戰去留的事情已經爭執了許久。

  「區區遼東,邊陲撮爾,提手可取,然陛下龍體卻干係國運,萬不可有失,陛下龍體抱恙,臣請先行班師,來年再戰。」褚遂良當先出言道。

  褚遂良是文臣,其實他的話也代表了大部分隨軍出征的文臣的觀點,比起李世民的安危,一場遼東之戰的勝負他們並不在意。

  但李世民聞言,卻搖了搖頭道:「不可,我十餘萬大軍行至今日,糧草損耗數十萬石,士卒死傷千人,豈能因我一人之故就此作罷。」

  李世民知道,如果這一次未能大勝,因自己的身子的緣故班師的話,以後李世民再想御駕親征就絕無可能了,百官是絕不會同意的。

  比起文臣的保守,武臣則要更加激進一些,他們的想法和李世民倒是有些類似,他們同樣在乎李世民的龍體,但他們卻不想遼東之戰就此功虧一簣。他們看著李世民否決了褚遂良所言,也有了自己的心思。

  李績當即出言道:「褚侍郎所言雖不儘是,但也不乏道理,陛下龍體貴重,干係大唐國運,萬不可因區區一個高句麗犯險,末將以為陛下可先行還師,擇一大將在此領軍便可。」

  李績所言算是折中之法,既保證了李世民的性命,也不至就此放棄了此次東征,保留了滅國高句麗的希望。

  只是李世民不願數千里來此,又豈是為了看旁人建功的,安市一下,破城平壤在即,看著建功在即,李世民怎肯放棄,而且李世民在此時回京與班師又有何異。

  李世民堅持道:「朕的身子,朕自己最清楚,區區一個背癰,只要好生調養算不得什麼,明日起便開始攻城,務必要在十日內破城,否則遼東入冬,行軍難矣。」